资源简介 期末测评卷四(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下面是节目组列的寻访清单,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16分) 泸沽湖——澄(chéng céng)澈的湖光山色间,居住的 mó( )梭人,他们绝不 fù yōng( )于浪漫,过着安静平和的奇妙生活。·西双版纳———眯着眼,我们与fàng sì( )的风作伴,与无数的zhēn qín yì shòu( )、奇木异草为伍,感觉伸手就能触碰到幸福。·稻城亚丁————无边无垠(yín yíng)的绿意铺满了每一寸草甸,只一张照片便让你 xīn chíshén wǎng( )。 喀纳斯湖——它被yù( )为人间仙境。湖面 ,群峰掩映,祥云仙气弥漫其间,宛若走进绿野仙踪式的立体画中。 罗平——油菜花 mián yán( )至远方黛青色的丘陵,最后融入蔚蓝的天际。站在山顶tiào wàng( ),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山头,点缀(chuò zhuì)在绿色和黄色的海洋中,碧峰金波 。·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有 的绿色,还有美丽富饶的湖泊(bó pō),拥有太多让人 的美丽景致。这里还有热闹的 shuāi jiāo( )大赛,精彩激烈。1.看拼音,写词语。(10分)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3.将下列成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2分)A.流连忘返 B.碧波万顷 C.苍翠欲滴 D.相映成趣4.请仿照上文的结构,为自己家乡的美景写一段宣传语,写出景物的动态(静态)之美。(2分)二、选择题。(14分)1.下列关于“美”字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③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 ③②④①⑤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谋财害命 阴谋诡计 B.养尊处优 尊师重教C.特殊情况 殊途同归 D.天耀中华 耀武扬威3.节目组要为汉字馆写一则宣传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兼备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走过数千年历史仍熠熠生辉。B.书法是镌刻在时光里的艺术,一针见血地写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C.汉字,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具有无与伦比的美。D.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4.节目组想用对联歌颂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航天添盛事, ,摘星揽月空间站;下联:壮士转鸿钧,神舟驰九霄, 。A.科技续传奇;壮志凌云凯歌奏 B.科技在空间;吐气扬眉中国人C.科技续传奇;吐气扬眉中国人 D.科技耀空间;壮志凌云凯歌奏5.新素养传统文化 我国的古典小说中,藏着很多好诗。下列四首诗均来自“四大名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西游记》B.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三国演义》C.一身乡气天真永,三进园林自在尊。本色出场随入戏,当时妙趣飨盘飧。——《红楼梦》D.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水浒传》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篆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华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它与汉字起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②篆刻的实物————印章是中华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③经过数千年的演进,使金石篆刻的实用功能开始淡化,逐渐升华为一门独立的艺术。④篆刻艺术通过镌刻的方法,在方寸之间追求着分朱布白的精雅趣味。A.“篆”“雅”“镌”“方”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B.句①中的“它”指代的内容是“上古时代华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C.“金石篆刻就是由中国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D.句③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经过数千年的演进”中“的演进”删掉。7.下列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时,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A.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B.汉字能展现书写者的性格。C.因为汉字传承中华文化,所以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D.汉字不会被电子输入所取代。三、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足迹,感受经典诗词之美。(4分)1.诗歌中有景,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描写了北方壮丽的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描写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的独特景象:“孤帆远影碧空尽, 。”诗歌中有情,王昌龄在《从军行》中以“黄沙百战穿金甲, ”抒发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王之涣在《凉州词》中以“羌笛何须怨杨柳, ”抒发了浓浓离别之情;孟郊的《游子吟》以“ ,报得三春晖”为结尾,抒发了全天下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诗歌中有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后两句“ , ”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2.“ ,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教导我们: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却只是利。四、阅读并回答问题。(10分)【甲】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寿春壕①中,城上发连弩②射之。牙将馆陶③张琼遽④以身蔽之,矢⑤中琼髀⑥,死而复苏。镞着骨不可出,琼饮酒大卮⑦,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宋史》【乙】留赞 因讨贼,一足被创,屈而不伸,乃以刀自割其筋,气绝良久⑨,已而足伸疮愈。——《吴志》【丙】长孙子彦⑩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升数,言戏自若,人以为逾于关羽。——《北史》【注释】①壕:护城河。②连弩:一种兵器。③牙将馆陶:牙将是职位,馆陶是张琼的老家。④遽:急忙。⑤矢:箭。⑥髀:大腿骨。⑦卮:古代盛酒的器皿。⑧留赞:人名。⑨气绝良久:昏迷良久。⑩长孙子彦:人名。1.这三则故事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 来概括。(1分)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A.镞着骨不可出(箭头) B.以身蔽之(躲避)C.一足被创(使受伤害) D.人以为逾于关羽(超过)3.读文中两处画“ ”句,完成练习。(4分)(1)为什么两则文章都强调流了很多血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2分)(2)这两处都采用 描写,两人此时可能会想什么呢 请你任选一位,帮他完善心理活动。(2分)4. 阅读三则文章,完成表格梳理。(4分)受伤原因 受伤位置 治疗之前的行为 治疗方法 治疗时的表现 你对人物的评价张琼 救太祖皇帝 破骨留赞 一足长孙子彦 言戏自若五、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26分)(一)暗香疏影:中国古代的香囊(节选)(10分)①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发现,一些植物的花、叶、根茎或者种子会散发出某种独特的香味。他们把这些植物采集回来做成香料,用于日常生活。比如花椒,古人喜欢它散发出来的那种浓烈香气,因而用它来祭祀、熏香、清洁,甚至还把花椒作为信物,以送一束花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②在中国古代,与香料直接相关的重要物品就是“香囊”。不过古人所用的“香囊”,不仅是指我们今天见到的织绣而成的盛放香料的香包,还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用来焚烧香料的球状香囊。③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和今天我们常见的香囊类似,外形像一个小袋子,大多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古人会根据其具体的用途,在里面放置不同的动植物、矿物香料,然后扎口或缝合后使用。其中,小尺寸的香囊主要用于随身佩戴。在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都非常喜欢佩戴香囊,不仅可以随时拿起香囊闻香醒脑,还能在所到之处留下沁人的芳香。④此外,古人还会仿照日常生活习惯,将盛有香料的香囊放置在墓中,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就出土了四件丝织香囊。这些香囊尺寸都比较大,长度为30~50厘米,表面绣有非常精美的云纹、鸟纹图案,每件香囊中都盛放着不同种类的植物香料,其中一件装的是花椒,另外三件装的是茅香、辛夷等。⑤古人之所以如此喜爱香囊,不仅仅是因为里面盛放的香料散发出的芬芳,更重要的是,这些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香料,有一些也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古人会针对不同的身体症状在香囊中放置不同的香料,比如花椒具有驱寒、止痛、杀虫等功效;薄荷、樟脑、冰片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止痛的功效;苍术、白芷能够抑制细菌,使空气清新;艾叶具有驱除蚊虫、祛除异味的功效;檀香具有抑菌作用和消毒的作用,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普遍使用。古人随身佩戴的装有雄黄、雌黄的香囊,可以避免毒虫、毒蛇的靠近和袭扰。⑥幽幽一缕暗香,经历史的清风吹向今朝,这股馨香代表着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巧夺天工的技艺,也为我们揭示出古人雅致的生活追求和非凡的科技成就。1.古人采集花椒作为香料,根本原因是(1分)( )A.花椒可以用来祭祀、熏香、清洁。 B.花椒作为一种信物,可以用来表达情感。C.古人喜欢花椒散发出来的浓烈香气。 D.古人喜欢用花椒来陪葬。2.古人所用的“香囊”指的是 ;这里引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突出强调 D.表示特殊含义3.第④段画“ ”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2分)4.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句子表达更准确 (注意加点的词语)(2分)A.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和今天我们常见的香囊类似,外形像一个小袋子,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B.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和今天我们常见的香囊类似,外形像一个小袋子,大多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5.请你为下列人物推荐合适的香料配置香囊。(3分)(1)工作人员一:即将进入云南山区,山区的毒虫、毒蛇较多。( )(2)工作人员二:经常打瞌睡,希望能够明目清心,正常工作。( )(3)工作人员三:即将奔赴长白雪山,天气寒冷。( )(4)我准备再自制一个含有 的香囊送给 ,因为 。(二)对比阅读(16分)父亲的田园(节选)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小土屋后面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菜地里忙碌。【A】他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再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满是皱纹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的土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然后装上一锅烟,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耙平,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感到最神秘的地方。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子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深幽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里小流片刻,便欢呼着扑进水道,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时,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时至今日,园子里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循环上映。母亲的园子(节选)清明前后,她会先把地清除干净,用锄头仔细地把地翻一遍,把原来上面的菜根和一点残留菜叶埋到地底下,再把表层的泥土松动、耙平,开始种菜了……这时候的菜基本是瓜果类的菜,有丝瓜、豆角、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我没有见过城市里的蔬菜是怎么种的,或者是什么样的一个品种,但我能吃得出来那味道绝对不是我在母亲的小园子里吃到的那样香甜。在小园子里,不仅有母亲的菜,还有母亲种的花。元宵前后,母亲就开始去集市挑花苗。母亲挑的花都是热闹且明艳的,茶花、君子兰、兰花、海棠、牡丹等。母亲说,用这些花点缀着青青的菜叶,显得五彩斑斓、赏心悦目。那年回老家,几盆还是花苞的茶花没过多久就一一绽放了,红得耀眼。【B】早晨细微的露珠静静地趴在花瓣上,花儿就显得更加有灵韵了。让人精神不觉为之一振。1.在父亲的田园里,最让“我”难忘的是 。(1分)2.根据两则选文的内容提取事件,完成园中回忆事件图。(2分)从这些画面中,我看到了一位 的父亲和一位的母亲。3.结合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1)“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感到最神秘的地方”是因为“我”不能随意到井边去玩耍,幽深的水井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种神秘感。 ( )(2)《母亲的园子(节选)》中母亲翻地时运用了“翻”“埋”“松动”“耙平”等一系列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 ( )(3)选文中的父亲与母亲整天在园子里忙个不停,仅仅因为园子是他们的生计所在。 ( )4.读画“ ”句,完成练习。(4分)(1)[B]句运用 (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 。(2)品读[A]处画“ ”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批注。5.一切景语皆情语。两篇选文中的园子是作者对父母情感的寄托。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景与物,寄托了你对亲朋好友怎样的情感呢 请你来写一写。(3分)情感回忆录 记忆中的景物:父亲的田园 感言:寄托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 。 记忆中的景物: 感言: 。6.有人认为应该将《母亲的园子》标题改为《回忆我的母亲》,你同意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3分)六、习作。(30分)中国的汉字、诗词、古典名著、文化遗产、传统节日 都承载着悠悠五千年的文化。观看纪录片之后,学校决定由我们来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请你选择一个话题作为讲解内容,写一份讲解词吧!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把重点的部分讲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一、1.摩附庸 放肆 珍禽异兽 心驰神往 誉 绵延 眺望 摔跤2. chéng yínzhuì pō3. B D C A4 .示例:林芝——一树又一树,铺满山坡,伸向尼洋河畔,雪山之下,河谷之中,竞相怒放,这就是林芝的桃花,高原深处的桃林奇观,芬芳环绕的世外桃源,如醉霞绯云般地争奇斗艳,如油画般斑斓的色彩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里呈现得淋漓尽致。二、1. B 2. C 3. B 4. C 5. D 6. C 7. A三、五千仞岳上摩天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风不度玉门关谁言寸草心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君子喻于义四、1.刮骨疗伤2. B3.(1)一是写出了场景的恐怖,说明情况很危急,二是侧面表现人物的形象。(2)神态 示例:张琼:这算什么,想当年尸山火海我一样闯。4.第一列:讨伐敌人 骑马摔伤 第二列:大腿 手臂第三列:喝酒 第四列:自割其筋 开肉锯骨第五列:神色自若 气绝良久 评价:真乃大丈夫也!都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五、(一)1. C2.织绣而成的盛放香料的香包和由金属制成的用来焚烧香料的球状香囊 B3.举例子 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古人会将盛有香料的香囊放置在墓中,使文章更有说服力4. B“大多”表示多数,占很大比例。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多数是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而A句的意思是古人最常用的香包形香囊就是由丝绸等织物缝制而成,意思过于绝对,和实际不符。因此,B句的“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5.(1)雄黄、雌黄 (2)薄荷、樟脑、冰片 (3)花椒 (4)示例:艾叶 我的姐姐她现在在海南,那边蚊虫比较多(二)1.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2.①整理园子中菜畦 ②去集市挑花苗种花 勤劳、和善 勤劳3. (1)√ (2)√(3)×4.(1)静态 早晨花儿美丽的样子(2)示例一:运用动作描写,细腻刻画了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显出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展现出劳动的美感,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5.示例:父亲及童年的怀念 院子里的枣树 寄托了我童年的欢乐,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怀念及对童年的回忆 6.示例:不同意。原标题《母亲的园子》表明的是回忆的地点,文中所写的是在园子中发生的事,写了母亲在园子里劳作的情形,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回忆我的母亲》这个标题涵盖了太多内容,不如《母亲的园子》聚焦,措辞也比较平常。六、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