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单元素养练-第十七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单元素养练-第十七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七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75分钟 100分)
考情分析
高考对接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考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单元疑难点 实验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影响植物激素的分布等
滚动知识点 细胞代谢、基因表达
典型情境题 2、4、5、8、11、13、14、15、16、19、20、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4年,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植物的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生长素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其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生长素不能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但能给细胞传达信息
D.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作用的最适浓度时,在正式实验前通常需要做预实验
2.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乙烯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下图表示盆栽植物平放时,根与茎的生长情况。现已知,近地侧生长素(IAA)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对IAA的敏感性高于茎。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将等量根尖放在不含蔗糖与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与乙烯浓度,因变量是根尖生长情况
C.可推知图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
D.本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和乙烯在生理功能上表现为作用相抗衡
3.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数字代表伸长区相应的位点。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大豆幼苗茎(或根)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2处的生长素浓度比1处的高
B.若图1中4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2m,则图1中3处生长素浓度大于2m
C.图3中曲线②代表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顶芽的作用情况
D.图1中2处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图3中的c
4.草莓深受大众喜爱,其果实成熟通常经过绿果期、白果期和红果期等阶段,采摘后容易软化,不易保存。科研人员在草莓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喷洒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并检测草莓果实中IAA和ABA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草莓采摘后硬度降低,软化加剧。脱落酸可促进乙烯的生成,加速果实成熟软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图a实验结果分析,施用ABA能延缓草莓果实的成熟
B.图a中对照组是用等量清水处理的相同生理状况的草莓
C.分析图b、图c可得出的结论是IAA和ABA均能互相降低对方的含量
D.根据实验结果,同一批未成熟的绿果草莓可以分三批上市
5.冬天,许多树树叶落尽,但有的树上却“大红灯笼”高高挂,那就是柿子树。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2,4-D对即将成熟的柿子体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A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萎蔫的叶片
B.据图分析,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促进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
C.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D.用含有2,4-D的溶液浸泡扦插枝条时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大
6.禾本科农作物的根主要由不定根发育而来的须根系组成。研究发现,禾本科幼苗扎根过程中受到土壤阻力促进了乙烯的产生,乙烯一方面降低根中赤霉素含量,从而减慢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增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细胞中的信号途径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可调控细胞壁合成、生长素运输等,进而促进不定根伸长,最终使不定根提前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阻力通过促进乙烯的产生使禾本科幼苗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停止增殖
B.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禾本科幼苗的不定根发生上表现出作用相抗衡
C.太空中宇宙飞船上水平放置的禾本科幼苗的幼根会水平生长
D.禾本科幼苗不定根提前发生是基因表达调控与环境因素调节两者共同完成的
7.油菜素内酯(B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BR溶液处理芹菜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不同BR浓度下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BR在植物体内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通过该实验能推断B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
C.通过该实验能得出BR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
D.实验结果显示,BR对芹菜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8.樱桃成熟时色泽鲜艳、香甜可口,是许多人喜爱的水果。樱桃果实发育期一般为30~50天,盛花后采果前一般有3次生理落果,为研究其机理以指导生产实践,研究人员对樱桃盛花后的ABA(脱落酸)、GAs(赤霉素)、IAA(生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据此分析,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推测,樱桃的3次生理落果可能发生在第5、20、35天左右
B.樱桃在硬核期IAA和GAs的含量均降到了最低,果实暂停生长发育
C.樱桃果实的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不同激素之间在代谢上没有影响
D.激素的含量变化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可通过人为干预降低落果率,提高产量
9.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多为沙质土壤,加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使得新疆棉产量高,质量好,因此新疆棉被称为“中国第一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催化棉花细胞内相关反应时,具有微量、影响显著的特点
B.昼夜温差大可以增加新疆棉的有机物积累,促进产量提升
C.光除了为新疆棉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其生长发育
D.疏松的沙质土壤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促进根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
10.密植条件会引起植物相互遮阴,导致植株感受到的光照质量发生改变,从而激发植株的避阴反应。避阴反应调控机理的研究可为耐密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低R(红光)/FR(远红光)可引起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有利于捕获更多的光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R/FR的值减小
B.R/FR的变化有利于植物制造更多有机物
C.在IAA和GA3的作用下,细胞发生了变化,图中a指伸长
D.低R/FR情况下植物体中D蛋白含量增加,图中b代表“+”
11.随着气候变暖,许多植物进化出了适应温度升高的生长、发育机制。温度形态建成是指植物通过对自身生长、发育的调节来克服温度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形态变化,在幼苗期的主要表现之一为下胚轴伸长。PIF4和HY5是与IAA合成基因相关的转录因子。下图表示IAA参与调控温度形态建成的初步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外源IAA一定可以快速启动温度形态建成
B.PIF4是温度形态建成的正向调控因子
C.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D.温度能调控激素的产生,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2.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现象,即花生开花受精后,形成向地生长的果针,随着果针伸长,推动其顶端的受精子房进入土壤中,发育成荚果。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施用6-BA与2,4-D来促进花生荚果膨大,为探究诱导荚果膨大的最适浓度组合,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6-BA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B.果针入土阶段赤霉素促进了果针细胞的伸长生长,与重力无关
C.人为阻止果针入土,果针将不能膨大形成荚果,说明荚果的形成可能需要黑暗环境
D.本实验中0.5 mg·L-1的6-BA与0.8 mg·L-1的2,4-D是促进荚果膨大的最适浓度组合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研究人员用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研究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CK为对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果农一般会在番茄出售前使用乙烯处理
C.ABA合成抑制剂抑制乙烯合成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D.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其只在果实内合成
14.“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靠的不仅仅是阳光和雨露,还离不开植物激素等信息分子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唤醒沉睡的种子”到“瓜熟蒂落”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植物激素直接参与
B.幼苗生长时,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
C.“繁花缀满枝”前,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
D.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15.“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研究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Ca2+和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B.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会减小
C.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根部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
D.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换成合成生长素的信号
16.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下图表示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B.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C.与野生型相比,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水稻突变体根的长度会变短
D.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来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条数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有一组实验数据有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4-D溶液浓度/(mol·L-1) 0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数/条 2.0 3.8 1.9 20.3 9.1 1.3 0
(1)2,4-D溶液浓度为10-5mol·L-1时,其对该植物生根具有    作用,2,4-D溶液浓度为    的一组数据有误,应进行重复实验。
(2)2,4-D溶液对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最可能是    。实验结果说明了   
                。
(3)实验时,该生物小组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2,4-D溶液,有A(低浓度)、B(高浓度)两种浓度对根的作用效果相同,准备再次使用这两种浓度的2,4-D溶液时,发现其标签已污损,无法辨认。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确定这两组溶液的浓度。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18.(12分)赤霉素(GA)在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图1表示某植物种子结构及其萌发时的部分代谢过程;图2表示其中的糊粉层细胞的相关代谢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2可以看出,GA的作用是    。
(2)相比于未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中胚乳的可溶性糖含量更高的原因是  。
(3)研究者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和等量清水处理处于适宜环境下的数目相等且发育良好的两组未萌发小麦种子。处理2天后,与对照组相比,GA处理组种子的萌发率和平均胚根长度均增加,由此可以得出“赤霉素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结论。请问,该结论是否准确 判断并说明理由: 。
(4)为了探究GA诱导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最适浓度,请补充实验设计思路:配制    的GA溶液,分别用它们处理小麦种子,测定每组小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的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19.(12分)噻苯隆在棉花种植上可作为落叶剂使用,其被棉花植株吸收后,可促进叶柄与茎之间的分离组织自然形成而造成叶片脱落。某研究员为验证噻苯隆的生理作用及脱叶效果,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剪去叶片的原因是    。
(2)该实验在A处滴加    ,在B处滴加    。
(3)噻苯隆对棉花的脱叶效果与噻苯隆有效成分的关系是    。
(4)下列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填序号)。
①使用乙烯利处理未成熟的瓜果,加速其成熟
②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水稻,促进水稻伸长生长并提高产量
③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④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棉花种子,以促进种子萌发
⑤适当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可以促进插条生根
20.(12分)Pf和Pfr是莴苣种子中光敏色素的两种构象。黑暗条件下光敏色素主要为Pf型,定位在细胞质中,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光照条件下Pf和Pfr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Pfr进入细胞核通过抑制RVE基因的表达,    (填“解除”或“加强”)对CA3ox2的抑制,从而促进GA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抑制种子休眠。
(2)光敏色素是    复合体,在    的细胞内比较丰富,主要吸收   ,    (填“不参与”或“参与”)光合作用。
图2
(3)由图1看出,莴苣种子依次经    照射后能够萌发。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4)图2表示拟南芥细胞中的开花调控机制。FLC是一种开花抑制蛋白,FC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RNA-蛋白复合物,ABA是脱落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示过程说明植物花期的调控受环境因素调节
②增强细胞中FCA的活性会使植物的开花时间推迟
③FY与ABA通过竞争FCA上的结合位点调控开花
④脱落酸通过解除FCA对FLC的抑制作用促进开花
21.(12分)涝胁迫会严重危害作物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作物死亡。为缓解涝胁迫,植物通过形成不定根和通气组织、节间快速伸长等维持生长。植物激素在调控上述生理和形态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水平上,举例说明生长素的作用:    (答出两点)。在黄瓜中,涝胁迫下积累的蔗糖诱导PIN基因以及LBD基因表达,在消耗细胞内能量的前提下促进生长素的运输,诱导不定根的发生和形成,根尖产生的生长素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如果PIN、LBD基因失去功能,与正常植株相比,在涝胁迫下黄瓜植株可能的变化是  。
(2)发生涝胁迫后,水稻节间快速伸长,为确定节间快速伸长与细胞的伸长生长直接相关,可采用的鉴定方法是        。赤霉素除促进细胞伸长外,其主要作用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
(3)已知乙烯是涝胁迫下诱导通气组织形成的重要植物激素,为验证外源或内源乙烯均会诱导玉米根系通气组织的形成,某人选择了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植株若干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    。水稻根系淹水后,水稻体内饱和超长链脂肪酸浓度增加,促进与乙烯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增加了乙烯的积累,由此可知环境变化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其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合成的,A项正确;在胚芽鞘、芽等幼嫩组织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单方向地运输,其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错误;生长素不像酶那样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C项正确;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为了避免时间和实验材料的浪费,在正式实验前通常需要做预实验,以便进一步摸清实验条件,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D项正确。
2.C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组是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空白对照组应是将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A项错误。由于实验组是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空白对照组是将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又由题意可知,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因此实验的因变量是乙烯的浓度和根尖的生长状况,B项错误。分析题干信息,可以推测出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而乙烯却抑制根的生长,所以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和乙烯在生理功能上表现为作用相抗衡,D项错误。
3.B
【解析】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图1中2处的生长素浓度比1处的高,A项正确;若测得图1中4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2m,图1中3处生长素浓度较4处低,且其对茎的促进效果低于4处,则其范围最可能是图2中的0~m(不包含m),B项错误;图3中①较②对生长素更敏感,说明①是根,②是芽,C项正确;图1中根的近地侧(2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1处)的,而且近地侧根的生长受抑制,可推测图1中2处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图3中的c,D项正确。
4.A
【解析】据图a实验结果可知,用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故施用IAA可以延缓草莓果实的成熟,A项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对草莓果实成熟,以及对草莓果实中IAA和ABA含量的影响,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及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处理是用等量清水(或等量溶剂)处理相同生理状况的草莓,B项正确。由图b可知,ABA处理后,果实中IAA含量低于对照组;由图c可知,IAA处理后,果实中ABA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IAA和ABA互相降低对方的含量,C项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同一批未成熟的绿果草莓可以分三批上市,将绿果草莓分为三组,第一组喷洒ABA,第二组不做处理,第三组喷洒IAA,D项正确。
5.C
【解析】脱落酸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A项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B项错误;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C项正确;用含有2,4-D的溶液浸泡扦插枝条时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D项错误。
6.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禾本科幼苗扎根过程中受到土壤阻力促进了乙烯的产生,乙烯一方面降低根中赤霉素含量,从而减慢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增殖速度,而不是使其停止增殖,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乙烯通过细胞中的信号途径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可调控细胞壁合成、生长素运输等,进而促进不定根的伸长,所以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禾本科幼苗的不定根发生上表现出协同作用,B项错误。太空中宇宙飞船上水平放置的一株幼苗处于失重状态,重力对生长素没有影响,又没有单侧光照射,因而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后,仍均匀分布,所以根和茎都水平生长,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禾本科幼苗扎根过程中受到土壤阻力促进了乙烯的产生,乙烯一方面降低根中赤霉素含量,从而减慢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增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细胞中的信号途径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可调控细胞壁合成、生长素运输等,进而促进不定根的伸长,最终使不定根提前发生,所以禾本科幼苗不定根提前发生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及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生物学过程,D项错误。
7.A
【解析】由柱形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油菜素内酯(BR)促进芹菜幼苗的生长,推测其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A项正确;通过该实验不能推断B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还是促进细胞的分裂),B项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BR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0.4 mg·L-1,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知道具体的浓度,C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与对照组相比,BR对芹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图示没有体现出BR对芹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项错误。
8.D
【解析】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的脱落,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在第5、15、35天左右,脱落酸(ABA)的含量处于三个时期的最高值,所以可推测樱桃的3次生理落果发生在第5、15、35天左右,A项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不同的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樱桃在硬核期IAA和GAs的含量均降到了最低,这是樱桃果实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是果实暂停生长发育,B项错误;樱桃果实的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不同激素在代谢上也会存在相互作用,C项错误;激素的含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可通过人为干预降低落果率,提高产量,D项正确。
9.A
【解析】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调节棉花细胞代谢时,具有微量、影响显著的特点,A项错误;昼夜温差大可以提高棉花白天的光合作用速率,同时降低棉花夜间的细胞呼吸速率,因而可以增加新疆棉的有机物积累,促进产量提升,B项正确;光除了为新疆棉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其生长发育,如植物细胞中的光敏色素能感受到光的刺激,C项正确;疏松的沙质土壤能促进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D项正确。
10.D
【解析】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R(红光)/FR(远红光)的值减小,A项正确;低R/FR可引起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有利于捕获更多的光能,生成更多的NADPH和ATP,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从而制造更多有机物,B项正确;由图可知,低R/FR作为信号,作用于光敏色素B后,促进控制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在IAA和GA3的作用下,促进细胞伸长生长,C项正确;图中GA3还可作用于D蛋白调控避阴反应,据题意D蛋白抑制避阴反应,而GA3可作用于D蛋白促使植物发生避阴反应,故b为“-”,低R/FR情况下植物体中D蛋白含量降低,抑制D蛋白的产生从而减弱D蛋白对避阴反应的抑制作用,D项错误。
11.A
【解析】图示信息不能反映外源IAA的作用,所以添加外源IAA不一定可以快速启动温度形态建成,A项错误;温度升高,PIF4合成增加,IAA合成增加,下胚轴伸长,故PIF4是温度形态建成的正向调控因子,B项正确;温度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因此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C项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的表达,环境因素(如温度)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组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来影响基因组的表达,D项正确。
12.B
【解析】6-BA与2,4-D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学物质,像6-BA与2,4-D这种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A项正确;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果针入土阶段赤霉素可以促进果针细胞的伸长生长,正置果针入土与倒置果针向地弯曲是果针感受重力的刺激,使果针近地侧IAA含量高,远地侧IAA含量低,果针对IAA较敏感,使得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而远地侧生长快,表现为果针生长的向地性,B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受精子房被推入土壤中才可以发育为荚果,因此人为阻止果针入土,果针将不能膨大形成荚果,说明荚果的形成可能需要黑暗环境,C项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当6-BA浓度为0.5 mg·L-1、2,4-D浓度为0.8 mg·L-1时花生荚果直径最大,所以本实验中该浓度组合最有利于促进荚果膨大,D项正确。
13.AB
【解析】研究人员用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因变量是乙烯释放量,由图可以看出,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因为使用ABA的实验组的乙烯释放量高于对照组和ABA合成抑制剂处理组(条件对照组)的,A项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果农一般会在番茄出售前使用乙烯处理,B项正确;由图可知,ABA合成抑制剂抑制乙烯合成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减弱,C项错误;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D项错误。
14.A
【解析】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只是对生命活动作出调节,A项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的发育、叶绿素的合成,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B项正确;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所以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C项正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项正确。
15.ABC
【解析】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植物根向地、茎背地生长,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A项正确;根横放时,在重力作用下,植物根部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离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低,根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根向地生长,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的速度减慢,Ca2+与钙调素结合,细胞下侧积累Ca2+和生长素较正常情况下少,导致植物根部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降低,对根的抑制作用减小,根向地性程度将减小,B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在太空中仍能进行,在太空微重力下,根横放时,植物根两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大,失去向地性,C项正确;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D项错误。
16.AB
【解析】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并非都促进生长、发育,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A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会催化细胞分裂素降解,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所以这种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B项错误;被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水稻突变体,其不能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这会导致其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进而抑制根系生长,因此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变短,C项正确;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来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D项正确。
17.(1)抑制(1分) 10-13mol·L-1(1分)
(2)10-13~10-9mol·L-1(1分) 低浓度的2,4-D促进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生根(2分)
(3)实验思路:用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两种溶液,加入等量的清水进行稀释,再用等量的稀释好的溶液配合浸泡法处理植物枝条(2分)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平均生根数小于两种浓度对根的作用效果,则为A浓度;(2分)若平均生根数大于两种浓度对根的作用效果,则为B浓度(3分)
18.(1)调节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促进α-淀粉酶的分泌(2分)
(2)萌发的种子中合成了α-淀粉酶,其催化淀粉的分解,导致胚乳的可溶性糖含量更高(2分)
(3)不准确,(1分)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自身能合成赤霉素,那么清水处理的一组也含有赤霉素,无法准确对比,不能直接下此结论(3分)
(4)一系列适宜浓度梯度(1分) 平均含量(1分) 不同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2分)
19.(1)防止叶片产生的激素对该实验的影响(2分)
(2)适量的噻苯隆溶液(2分) 等量的蒸馏水(2分)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噻苯隆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其对棉花的脱叶效果逐渐提高(4分)
(4)①③⑤(2分)
20.(1)解除(1分)
(2)色素—蛋白(1分) 分生组织(1分) 红光和远红光(2分) 不参与(1分)
(3)红光(1分) 无红光,Pf不能转化为Pfr(3分)
(4)③(2分)
21.(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写出两点即可,2分) 形成不定根的数量少(1分)
(2)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状况和涝胁迫后同种水稻相同位置的节间细胞的长度(2分)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答出一点即可,2分)
(3)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随机等分为三组,编为甲、乙、丙,(1分)甲组不进行涝胁迫处理,乙组进行涝胁迫处理,丙组在正常的条件下施加一定浓度的乙烯,(1分)观察三组玉米根系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1分) 环境因素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和激素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