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单元 体液调节(75分钟 100分)考情分析高考对接点 激素调节的过程、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单元疑难点 正确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综合考查滚动知识点 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典型情境题 2、4、6、7、8、11、12、14、16、17、19、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可通过注射进入人体B.垂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内分泌物作用的靶器官C.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病变可导致疾病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2.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图甲、乙分别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A、B、C均表示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可通过图甲所示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三种信号分子合成后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相同D.雄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和受体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3.激素是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其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②与正常人相比,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减少③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④幼年时服用生长激素可治疗侏儒症⑤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⑥机体需要不断产生各种激素才能维持体内激素的相对稳定A.0 B.1 C.2 D.34.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A、B、C是参与调节的三种结构,a、b、c是三种结构分泌的相应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B.若为性激素的分泌过程,则激素a、b、c的化学本质相同C.饮食缺碘可能会引起B的增生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图示分级调节5.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碘,用于甲状腺激素(TH)的合成。胎儿发育至一定阶段后,其甲状腺才具备上述能力,在此之前,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TH由母体提供。已知胎儿和母体通过脐带血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载体蛋白吸收碘,需要消耗能量B.TH可经血液从母体进入胎儿,与胎儿体内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胎儿生长发育旺盛,其体内的TH维持在较高浓度D.胎儿体内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母体中TH的合成可能会减少6.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需要多种激素及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其中GLP-1是小肠上皮中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降低食欲等多种功能。GLP-1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静脉注射或口服等量葡萄糖后血浆中激素N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M细胞为胰岛B细胞,靶细胞只能是肌细胞和肝脏细胞B.口服葡萄糖更有利于激素N含量增加与L细胞分泌的GLP-1有关C.L细胞分泌GLP-1抑制胃排空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欲通过GLP-1相关药物来降低血糖,可研究GLP-1的促进剂7.哺乳动物的性别分化与激素有关。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性激素在性别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以下两种假说。假说Ⅰ:有雄激素则发育为雄性,当缺乏时,则发育为雌性。假说Ⅱ:有雌激素则发育为雌性,当缺乏时,则发育为雄性。为此,他们以家兔的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在胚胎还未出现性别分化之前(性腺的分化早于性别的分化),通过手术摘除性腺,待幼兔出生,检测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性别,对照组结果如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为雌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组成和性激素影响哺乳动物的性别分化均与基因的表达有关B.实验组幼兔个体虽然没有性腺,但可从其他组织中获取细胞来进行性染色体检测C.若假说Ⅰ成立,摘除性腺的同时注射适量雄激素,幼兔均发育为雄性D.若假说Ⅱ成立,则实验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8.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激素,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和促进集合管重吸收水。下图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重吸收水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图中AQP为水通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只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集合管细胞B.抗利尿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集合管细胞的作用不同是两者遗传物质不同导致的C.抗利尿激素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D.当人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由垂体合成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9.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诱导生成胰岛B细胞,以治疗小鼠糖尿病。实验人员将小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检测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实验人员进一步取出细胞并置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取自小鼠的早期胚胎B.各类干细胞均是未分化的细胞,胰岛B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C.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增加,说明胚胎干细胞诱导成功10.某人因感染链球菌而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检查发现,该患者的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含量下降,抗利尿激素含量改变,被确诊为肾炎性水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利于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到达感染部位B.链球菌利用寄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作为抗原引发特异性免疫C.抗利尿激素能增强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但不能缓解患者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的症状D.上述病症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共同调节11.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某些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正常人相比,该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偏低B.该患者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加强C.正常人体内,胰岛素激活InR可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D.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12.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在靶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之一B.pre-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C.TH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D.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细胞核中的相应受体,可调控基因的转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下图是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结合的方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神经调节相比,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较慢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细胞C.若分泌物可以降低血糖,则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D.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一定位于下丘脑14.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不仅能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迷走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可支配胃腺、肠腺分泌消化液B.消化液中的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对食物的消化C.乙酰胆碱与N受体结合并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催化肠巨噬细胞代谢D.当肠巨噬细胞接收的乙酰胆碱减少时,炎症反应将增强15.高盐饮食是指每日可用食盐超过6克的饮食,其中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如酱油、咸菜、味精等摄入盐的量。研究发现,长期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的浓度B.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加快对Na+的重吸收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是机体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D.除避免高盐饮食外,人体每天还要保证一定量的饮水16.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加可间接促进身高增长B.垂体分泌的GH过多,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生长,还可以使血糖浓度下降C.GH增多后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D.物质A在GHRH神经元内发挥作用,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图甲表示促胰液素发现过程的系列经典实验。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胰腺的外分泌部是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众多的消化酶,胰液可通过胰总管排入小肠肠腔发挥消化作用。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其内分泌部还能分泌激素。图乙表示胰腺分泌的某种激素调节哺乳动物肝细胞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盐酸→注射到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甲乙(1)在图甲的实验过程中,三组实验的因变量是 。比较①和②实验可知,稀盐酸必须刺激 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可知, 。 (2)图乙表示 分泌的激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 。 (3)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被摘取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但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狗却不患糖尿病,原因是 。有人通过摘取狗的整个胰腺,从磨碎后的胰腺组织中按照科学、规范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胰岛素,但以失败告终,最可能的原因是 。 (4)激素分为胺类、多肽或蛋白类、脂类三大类。其中,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和大多数胺类激素属于含氮类亲水性激素,无法进入靶细胞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靶细胞膜上存在含氮类亲水性激素的受体②激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③性激素属于脂类物质,可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④激素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但可参与细胞的构成⑤胰岛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18.(12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冰桶挑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而发起的活动。参与者在被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 产生兴奋,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 ,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减少散热。在此过程中,正常机体的产热量一般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激素;也可被血糖感受器感知,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血糖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胰岛A细胞,并使其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这两个调节过程分别属于 调节。由此可知,胰岛A细胞表面存在的与血糖调节相关的受体有 。 (3)人体内水的来源有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b.耳缘静脉注射0.5 mL垂体提取液,记录尿量。该同学发现,与实验a相比,实验b中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19.(12分)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被激活后可促进细胞外Ca2+、Na+内流。TRPV1不仅对辣椒素有反应,高温同样能激活它。当外界温度在43 ℃以上时,TRPV1就会打开,最终使人产生痛觉。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吃辣椒时排汗增多,并产生痛觉,痛觉产生的部位是 ,排汗增多对应的反射弧为 (用具体名称和箭头表示)。 (2)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激素是由 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等。 (3)研究发现,辣椒素能促进家兔产生胰岛素。为探究食用辣椒素是否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请使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请补充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生理状态(含空腹血糖浓度)相同的健康家兔若干只、普通饲料、辣椒素、4-叔丁基环己醇(TRPV1抑制剂,不影响血糖浓度)、胰岛素定量检测仪。实验思路:将 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饲喂适量的普通饲料,乙组 ;丙组 ;一段时间后测定胰岛素的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若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丙组,且丙组胰岛素的含量等于甲组,则推测食用辣椒素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若 ,则推测食用辣椒素不只通过TRPV1发挥作用。 20.(12分)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严重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受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糖尿病的一个直接表现是血糖浓度过高,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 (至少答两点)。 (2)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大脑海马神经元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其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γ的调控。为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cPKCγ对离体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以小鼠等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配制葡萄糖浓度正常的培养液;将各组细胞分别置于等量葡萄糖浓度正常的培养液中,A组培养液不处理,B组培养液中加入75 mmol/L的X试剂1 mL,C组培养液中加入75 mmol/L的葡萄糖溶液1 mL。实验结果见图甲。C组中,若在葡萄糖浓度正常的培养液中加入75 mmol/L的葡萄糖溶液后,细胞吸水、体积变大,说明加入该浓度葡萄糖溶液后培养液的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B组实验结果可说明渗透压的变化对C组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干扰。图甲中A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说明蛋白激酶cPKCγ对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的影响是 。请从细胞自噬的角度说明高血糖导致记忆力减退的原因: 。 (3)已知高脂饮食会诱发IR,即胰岛素抵抗(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丧失的现象)。研究表明,胰岛素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依赖AKT(一种蛋白激酶)中T308和S473两个位点的磷酸化,使AKT被完全激活进而启动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该信号通路障碍会导致IR发生。科研人员对模型组(高脂饮食诱发IR)大鼠脂肪组织中的分子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条带差异表示蛋白表达量水平或磷酸化水平的高低)。据图乙推测,高脂饮食诱发IR的分子机制是 。 21.(12分)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发病初期,患者血液中有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后期往往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 轴来进行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 (2)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后期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答出两点即可)。 (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实验内容。实验原理:① 。 ②应用了甲状腺激素制剂的动物被放入密闭容器时,其对缺氧敏感性提高,容易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若干只、灌胃管、1000 mL的广口瓶、甲状腺激素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等。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参考答案1.C【解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可通过注射进入人体,A项正确;垂体可以分泌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等对垂体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作用,B项正确;激素不一定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病变可导致疾病,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D项正确。2.C【解析】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可通过图甲所示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项正确;信号分子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B项正确;人体内胰岛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的膜内受体机制不同,C项错误;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其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进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D项正确。3.C【解析】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体液(血液循环)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①错误;与正常人相比,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一般增多,②错误;为维持激素的相对稳定,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③正确;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长激素被服用后,会被消化系统水解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④错误;血糖浓度升高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⑤错误;激素发挥作用后失活,为维持体内激素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要不断合成各种激素,⑥正确。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4.C【解析】根据箭头分析,C为下丘脑,A为垂体,B为靶腺(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等),A项错误;若为性激素的分泌过程,则a为促性腺激素,b为性激素,c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三者的化学本质不同,B项错误;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RH和TSH分泌增多,TSH能促进甲状腺的增生,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存在分级调节,D项错误。5.C【解析】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A项正确;激素可随体液运输,并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B项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人体内的TH含量较低,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胎儿体内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母体的TH含量较高,通过反馈调节,母体中TH的合成减少,D项正确。6.A【解析】血糖升高后需降血糖,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因此M细胞为胰岛B细胞,激素N为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A项错误;与静脉注射葡萄糖相比,口服等量的葡萄糖还会刺激L细胞分泌GLP-1,它能促进M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激素N(胰岛素),B项正确;GLP-1是一种激素,其作用于大脑摄食中枢,抑制胃排空和降低食欲需要大脑相关中枢参与,故L细胞分泌GLP-1抑制胃排空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项正确;GLP-1能促进M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激素N(胰岛素),欲通过GLP-1相关药物来降低血糖,可研究GLP-1的促进剂,D项正确。7.D【解析】哺乳动物的性别分化与性染色体组成、性激素有关,性别分化与基因的表达有关,A项正确;家兔个体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若无变异发生,体细胞与性腺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一致,B项正确;若假说Ⅰ成立,在摘除胚胎性腺的同时,给予适量雄激素的刺激,在雄激素的影响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Y和XX的幼兔性别都为雄性,C项正确;若假说Ⅱ成立,则胚胎还未出现性别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性腺后,由于缺乏雌激素,预期实验结果为所有个体均为雄性,D项错误。8.C【解析】水可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项错误;血管平滑肌和集合管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B项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图中AQP为水通道蛋白,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通过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细胞内含有AQP的囊泡转移到细胞的顶端膜,从而使顶端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大,C项正确;当人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使尿量减少,D项错误。9.B【解析】早期胚胎细胞的全能性较高,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取自小鼠的早期胚胎,A项正确;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较低而已,B项错误;小鼠的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随之增加,说明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出了胰岛B细胞,D项正确。10.B【解析】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有利于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感染部位,A项正确;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合成蛋白质时利用的是自身的核糖体,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能增强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但不能增强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蛋白质的功能,所以无法缓解患者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的症状,C项正确;上述病症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共同调节,D项正确。11.A【解析】某些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此类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A项错误;炎症因子对神经元摄取葡萄糖起抑制作用,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加强,B项正确;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项正确;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D项正确。12.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状腺激素可调节某些功能基因的表达,而人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即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A项错误;pre-mRNA需要转化成mRNA才能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B项错误;TH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并没有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到促进作用,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核内,其可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D项正确。13.ABC【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信息传递速度较慢,A项正确;胰岛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所以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和肌细胞,B项正确;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C项正确;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激素可能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也可能是甲状腺激素等,所以分泌细胞不一定位于下丘脑,D项错误。14.D【解析】迷走神经中的传出神经可支配胃腺、肠腺分泌消化液,A项错误;促胰液素可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存在于体液中,不存在于消化液中,B项错误;乙酰胆碱与N受体结合并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后,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α的释放,无催化功能,C项错误;由图可知,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肠巨噬细胞膜上的N受体,通过抑制肠巨噬细胞中TNF-α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的效应,故当与N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减少时,炎症反应将增强,D项正确。15.ACD【解析】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的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A项正确;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在醛固酮的作用下加快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抗利尿激素主要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项错误;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是机体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C项正确;水可以溶解代谢废物,使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除避免高盐饮食外,人体每天要保证一定量的饮水,D项正确。16.BCD【解析】人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加,由图可知,性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GH,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形成等,因此对青少年的身高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项正确;垂体分泌的GH过多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效果下降,进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B项错误;GH增多后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C项错误;物质A是神经递质,作用于GHRH神经元表面的受体,导致该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D项错误。17.(1)胰腺是否分泌胰液(1分) 上段小肠肠腔(1分) 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受神经调节(2分)(2)胰岛B细胞(1分) 丙酮酸(1分)(3)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至靶细胞、靶器官发挥作用(2分) 胰液中的蛋白酶将胰岛素分解了(2分)(4)①②③(2分)18.(1)(冷觉)感受器(1分) (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1分) 等于(1分)(2)体液调节、神经—体液(2分) 血糖受体、神经递质受体(和胰岛素受体)(2分)(3)饮水、食物中所含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2分) 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尿量减少(3分)19.(1)大脑皮层(1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3分)(2)肾上腺(髓质)(1分)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升高血糖浓度、促进代谢(2分)(3)生理状态(含空腹血糖浓度)相同的健康家兔(1分) 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的等量普通饲料(1分) 饲喂添加了一定量辣椒素和4-叔丁基环己醇的等量普通饲料(1分) 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丙组,且丙组胰岛素的含量大于甲组(2分)20.(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2分)(2)降低(1分) 没有(1分) 在葡萄糖浓度正常时,蛋白激酶cPKCγ对细胞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蛋白激酶cPKCγ能提高细胞自噬水平(2分) 血糖浓度升高,细胞自噬水平下降,神经元中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降解减少(3分)(3)高脂饮食可使大鼠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下降,AKT活性降低,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3分)21.(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1分) 甲状腺细胞被抗体攻击损伤,导致细胞内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2分)(2)嗜睡、怕冷(合理即可,2分)(3)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需氧量增大)(2分)实验思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每天灌胃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将每组小白鼠分别放在1000 mL的广口瓶中,把瓶口密封后,立即观察其活动,记录并比较甲、乙两组小白鼠的平均存活时间(3分)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甲组小白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小于乙组,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