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遗传因子的发现(75分钟 100分)高考对接点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高考必考点,多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单元疑难点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滚动知识点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典型情境题 3、5、6、7、10、11、12、14、17、18、2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在授粉前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B.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C.“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假说内容之一D.“F1与绿色皱粒个体进行杂交,预期后代有四种表型,比例为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阶段2.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痢疾内变形虫是原生动物,能通过胞吐分泌蛋白酶来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将肠壁细胞消化,引发阿米巴痢疾。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在分类学上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形态各异,多营腐生生活,与颤蓝细菌一样没有叶绿体,少数黏菌会寄生在经济作物上,危害寄主。下列有关痢疾内变形虫、黏菌和颤蓝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痢疾内变形虫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黏菌和颤蓝细菌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黏菌和颤蓝细菌都没有叶绿体,所以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均属于异养生物D.痢疾内变形虫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蛋白酶的载体,胞吞肠壁细胞需要消耗能量3.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细菌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不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均主要是光照强度4.研究发现,有些人喝酒不多就脸红,称作“红脸人”,其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有的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称作“白脸人”,其体内没有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红脸人”体内没有ALDH,其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红B.图中代谢途径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白脸人”体内没有ADH、ALDH两种酶,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aaBBD.A/a、B/b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故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无关5.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植株有272株,白花植株有212株;若将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F1红花植株,得到的子代(F2')中红花植株有101株,白花植株有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9B.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少6.玉米籽粒的颜色紫色对白色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玉米籽粒的非甜对甜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紫色甜玉米植株与白色非甜玉米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非甜∶紫色非甜∶白色甜∶紫色甜=3∶9∶5∶15,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与aaBB B.Aabb与aaBBC.AAbb与aaBb D.Aabb与aaBb7.下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可以相同B.5号个体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7/16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4种可能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78.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6∶1、15∶1、1∶4∶6∶4∶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1∶2∶1 B.1∶3、4∶1、1∶3C.1∶2∶1、3∶1、1∶2∶1 D.3∶1、3∶1、1∶49.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1946年研究异色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体表的不同部位同时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案。下图表示用两种纯合异色瓢虫进行杂交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异色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选F2中多对新色斑型个体与均色型个体杂交,后代中新色斑型个体与均色型个体数量之比为1∶1C.除去F2中的黑缘型个体,剩下的个体随机交尾,子代中新色斑型个体占4/9D.新色斑型个体中,基因SA在鞘翅后缘为显性,基因SE在鞘翅前缘为显性10.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1。豌豆和玉米均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7∶1、7∶1 B.15∶1、15∶1C.15∶1、7∶1 D.7∶1、15∶111.某种小鼠的毛色分为黄色和灰色,尾型分为卷尾和正常尾,两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且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用两只黄色卷尾鼠杂交,F1中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灰色卷尾∶灰色正常尾≈6∶2∶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毛色的黄色对灰色为显性,尾型的卷尾对正常尾为显性B.F1存活的黄色卷尾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C.若让F1中黄色雌雄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鼠应占1/2D.若让F1中卷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卷尾鼠应占8/91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有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相关基因用A/a、B/b和C/c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与白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性状的表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C.F2紫色个体中,1/9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传粉,不能得到紫色籽粒14.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B.若让F1与亲本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子代的表型比为1∶1∶1∶1C.豌豆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植物D.若F2黄色圆粒个体自交,则子代中绿色皱粒个体占1/3615.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5∶1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8∶1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3∶1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5∶316.小麦的多子房与单子房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品系甲(纯合多子房小麦)和品系乙(纯合单子房小麦),科研人员利用两品系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系乙细胞由小麦细胞核和山羊草细胞质构成,异源细胞质会抑制小麦细胞核中某些基因表达,且这种效应可以遗传给子代,但某种基因纯合的植株不受异源细胞质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 亲本杂交方式 F1 F2杂交实验Ⅰ ♂品系甲×♀品系乙 单子房小麦 单子房∶多子房=3∶1杂交实验Ⅱ ♀品系甲×♂品系乙 多子房小麦 多子房∶单子房=3∶1A.据杂交实验Ⅰ和杂交实验Ⅱ的结果不能判断小麦子房的显隐性关系B.杂交实验Ⅰ的F2单子房植株自交时,后代中可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占2/3C.杂交实验Ⅰ的F1与品系甲(♂)杂交,后代中多子房∶单子房=2∶1D.杂交实验Ⅱ的F1与品系乙(♂)杂交,后代中多子房∶单子房=1∶1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表表示豌豆不同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合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和植株数目紫花 白花1 紫花×白花 401 4052 白花×白花 0 8073 紫花×紫花 1240 413(1)豌豆的花色中显性性状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第3个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子代紫花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 (3)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优点有 (填序号)。 ①相对性状明显 ②子代数目多③花比较大易操作 ④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杂种(4)请画出第3个组合的遗传图解。18.(12分)植物的性状有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四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亲本杂交 方式 F1 F2① 甲×乙 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②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1)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 。 (2)甲、乙、丙、丁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3)实验②的F2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19.(11分)某种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a控制。A+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死亡)决定黄色,A基因决定灰色,a基因决定黑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A和a基因在遗传时遵循 定律。该种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 种基因型。一只灰色雌鼠和一只纯合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 种表型。 (2)为确定A+基因与A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研团队用 雌鼠与纯合 雄鼠多次交配获得较多子代,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不考虑基因突变)。 ① ,则可确定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 ②若子代全为灰色鼠,则可确定 。 20.(12分)某种绿色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D/d和基因T/t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将纯合紫花植株(DDtt)与纯合红花植株(ddTT)杂交,F1全开红花,F1自交,F2中红花∶紫花∶白花=12∶3∶1。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红花植株有 种基因型,F2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 (2)将红花亲本和紫花亲本杂交,统计所有子代,紫花植株有99株,白花植株有101株,红花植株有202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3)若要鉴定某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可将该植株与表型为 的植株进行杂交得F1。请预测实验结果:① ;② 。 21.(13分)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为bbtt的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玉米植株,且丙和丁的杂交子代全表现为雌雄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为 。(2)若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 ,F2中雌株的基因型为 ;在F2的雌株中,与乙基因型不同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性和非糯性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研究人员将糯性玉米纯合体与非糯性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待果穗成熟后,可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判断糯性与非糯性的显隐性关系。若糯性是显性性状,则实验结果为 ;若非糯性是显性性状,则实验结果为 。 参考答案1.C【解析】在授粉前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A项正确;F1植株所结种子属于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B项正确;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还未涉及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等,C项错误;“F1与绿色皱粒个体进行杂交,预期后代有四种表型,比例为1∶1∶1∶1”属于演绎推理阶段,D项正确。2.D【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痢疾内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可知,痢疾内变形虫为真核生物,A项错误;颤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无细胞核,B项错误;结合题干信息“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在分类学上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形态各异,多营腐生生活,与颤蓝细菌一样没有叶绿体,少数黏菌会寄生在经济作物上,危害寄主”可知,黏菌属于异养生物,自身无法制造有机物,而颤蓝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C项错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结合题干信息“能通过胞吐分泌蛋白酶”可知,痢疾内变形虫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蛋白酶的载体(但是需要借助相关蛋白质的作用),胞吞肠壁细胞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3.D【解析】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c时,O2产生总量为6,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项正确。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CO2量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项正确。图乙表示蓝细菌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蓝细菌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C项正确。限制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温度、CO2浓度等,而限制A、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项错误。4.C【解析】“红脸人”体内没有ALDH,其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红,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B两项正确;“白脸人”体内没有ADH和ALDH,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C项错误;由于A/a、B/b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4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上而非性染色体上,所以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无关,D项正确。5.D【解析】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9,A项正确;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B项正确;根据题意,将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F1红花植株(AaBb),该杂交相当于测交,得到的子代(F2')中红花植株有101株,白花植株有302株,即红花∶白花≈1∶3,1∶3为1∶1∶1∶1的变式,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项正确;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故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D项错误。6.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色甜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非甜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将两者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非甜∶紫色非甜∶白色甜∶紫色甜=3∶9∶5∶15,若只考虑基因B、b,则非甜∶甜=3∶5,说明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Bb、1/2bb;若只考虑基因A、a,则白色∶紫色=1∶3,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综合考虑两对基因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因此亲本紫色甜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非甜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项符合题意。7.D【解析】由题意可知,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A_B_,患者的基因型有aaB_、A_bb、aabb。若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可推出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出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可以相同,如都是AaBb,A项正确。5号个体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正常孩子(基因型为A_B_)的概率为(3/4)×(3/4)=9/16,则5号个体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7/16,B项正确。7号个体正常,其基因型为A_B_,有4种可能,C项正确。8号男性已经是患者,患者中杂合子的概率为4/7,D项不正确。8.C【解析】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F1的基因型为AaBb(双杂合),若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则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双显)、Aabb(单显1)、aaBb(单显2)、aabb(双隐),且比例为1∶1∶1∶1。当F2的分离比为9∶6∶1时,则双显类型表现为一种性状,两种单显类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双隐类型又表现为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子代比例为1∶2∶1;当F2的分离比为15∶1时,则双显和单显类型表现为一种性状,双隐类型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子代比例为3∶1;当F2的分离比为1∶4∶6∶4∶1时,则表型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即两个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一个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没有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子代比例为1∶2∶1。综上分析,C项符合题意。9.D【解析】异色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受一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项正确;F2中的新色斑型个体与均色型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SASE和SESE,杂交后代性状比为1∶1,B项正确;除去F2中的黑缘型个体,让其他个体(2SASE、1SESE)随机交尾,子代中新色斑型个体占(1/3)×(2/3)×2=4/9,C项正确;新色斑型个体中,基因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基因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D项错误。10.D【解析】豌豆间行种植后,其自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A_∶aa=[1/2+(1/2)×(3/4)]∶[(1/2)×(1/4)]=7∶1;玉米间行种植后,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3∶1,其自由交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A_∶aa=15∶1,D项符合题意。11.C【解析】F1中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灰色卷尾∶灰色正常尾≈6∶2∶3∶1,属于9∶3∶3∶1的变形,亲代的基因型都为AaBb,但存在致死现象,根据F1中黄色∶灰色=2∶1,而卷尾∶正常尾=3∶1,推断黄色显性基因纯合致死,A项正确;F1中卷尾鼠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则F1存活的黄色卷尾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B项正确;F1中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a=1∶1,因此让F1中黄色雌雄鼠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死亡)、1/2Aa、1/4aa,故后代中黄色鼠应占2/3,C项错误;F1中卷尾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2,产生的雌雄配子中B∶b=2∶1,即B占2/3,b占1/3,因此让F1中卷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4/9BB、4/9Bb、1/9bb,故后代中卷尾鼠占8/9,D项正确。12.C【解析】有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均为杂合子,①正确;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②正确;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2种精子,但若发生互换,则可能形成4种精子,③错误;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中Y与y的比例约为1∶1,雌雄配子数量比不等于1∶1,④错误;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基因成单存在,而不是只含有一个基因,⑤错误;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⑥正确,C项符合题意。13.AC【解析】F2中紫色∶白色=9∶7,紫色与白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故亲本的表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B项错误;F2紫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AABB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项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aB,故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传粉,可以得到紫色籽粒(A_B_),D项错误。14.C【解析】控制豌豆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互不干扰,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让F1(AaBb)与绿色皱粒豌豆(aabb)杂交,即AaBb×aabb→1AaBb(黄色圆粒)、1Aabb(黄色皱粒)、1aaBb(绿色圆粒)、1aabb(绿色皱粒),故子代的表型比为1∶1∶1∶1,B项正确;豌豆属于雌雄同株同花植物,C项错误;若F2黄色圆粒(1AABB、2AaBB、2AABb、4AaBb)个体自交,则子代中绿色皱粒(aabb)个体占(4/9)×(1/16)=1/36,D项正确。15.C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BB、2Bb、1b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由交配,则F3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1/9,所以F3中灰身∶黑身=8∶1,A项错误;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1BB、2Bb)自交,则F3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3)×(1/4)=1/6,所以F3中灰身∶黑身=5∶1,B项错误;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BB、2Bb、1bb,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则F2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B∶b=1∶1,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1/2)×(1/2)=1/4,所以F3中灰身∶黑身=3∶1,C项正确;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自交,则F3中灰身∶黑身=[1/4+(1/2)×(3/4)]∶[1/4+(1/2)×(1/4)]=5∶3,D项正确。16.B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异源细胞质会抑制小麦细胞核中某些基因表达,而品系乙细胞由小麦细胞核和山羊草细胞质构成,故应根据品系乙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进行分析,即根据杂交实验Ⅱ中♀品系甲×♂品系乙,F1均为多子房小麦,F2中多子房∶单子房=3∶1,可知小麦的多子房为显性性状,A项错误;设相关基因为A、a,杂交实验Ⅰ中,品系甲的基因型是AA,品系乙的基因型是aa,由于品系乙作为母本,表现出抑制效应,因此F1的基因型是Aa(单子房),F2中AA∶Aa∶aa=1∶2∶1,即F2中单子房(Aa和aa)∶多子房(AA)=3∶1,故F2单子房植株自交时,后代中可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Aa)占2/3,B项正确;杂交实验Ⅰ的F1(Aa)与品系甲(♂)(AA)杂交,后代中AA∶Aa=1∶1,由于杂交实验Ⅰ中的品系乙作为母本,表现出抑制效应,故后代中多子房(AA)∶单子房(Aa)=1∶1,C项错误;杂交实验Ⅱ的F1(Aa)与品系乙(♂)(aa)杂交,后代中Aa∶aa=1∶1,由于杂交实验Ⅱ中的品系乙作为父本,不表现抑制效应,故后代中多子房(Aa)∶单子房(aa)=1∶1,D项正确。17.(1)紫花(1分) 由第3个组合的实验结果可知,紫花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故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2分)(2)Aa(1分) 2/3(2分)(3)①②③(2分)(4)(4分)18.(1)全缘叶和网皮(2分)(2)丙和丁(2分)(3)3/4(2分)(4)叶形(2分) F2中缺刻叶∶全缘叶=60∶4=15∶1,故叶形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合理即可,4分)19.(1)基因的分离(1分) 5(2分) 1或2(2分)(2)黄色(1分) 灰色(1分)①若子代出现黄色鼠(2分)②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2分)20.(1)6(2分) DDTT、ddTT、DdTT(3分)(2)ddTt和Ddtt(2分)(3)白花(1分) 若F1全为紫花,则待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tt(2分) 若F1中紫花∶白花=1∶1,则待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Ddtt(2分)21.(1)对母本甲的雌花序进行套袋处理,待甲的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进行套袋处理(3分)(2)3/16(2分) BBtt、Bbtt、bbtt(2分) 3/4(2分)(3)糯性植株的果穗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性植株的果穗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性籽粒(2分) 非糯性植株的果穗上只有非糯性籽粒,糯性植株的果穗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性籽粒(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