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行进过程中瞬间变色的章鱼拟叶蝗菲律宾叶虫钩线青尺蛾的幼虫兰花螳螂拟态现象的实例还有:找找看,虫虫在哪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目录CONTENTS二练习与应用①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和吸收 毛细血管的结构适于物质交换1适应的含义②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仙人掌叶子退化,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北极熊白色的毛发,厚厚的脂肪层,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1适应的含义2适应的特点例如: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等均属于适应。①适应的普遍性: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以下情境回答问题:1.枯叶蝶高超的伪装艺术能否完全避免被天敌捕食?夏季的雷鸟拥有一身深色的羽毛,到了冬季便更换为雪白的羽毛,减少了被天敌捕食的风险,是一种适应性,但是如果某一年的冬季来得晚,在下雪前雷鸟已将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更容易被天敌捕食,这说明了什么?答案:枯叶蝶难以完全避免被天敌捕食。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如果冬季来得晚,在下雪前雷鸟已将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更易被天敌捕食,由此说明适应是相对的。雷鸟(春夏)灰/褐色雷鸟(冬)白色2适应的特点②适应的相对性答案: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它是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的,这就导致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一般晚于环境条件的变化。2适应的特点②适应的相对性2.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请你概括适应相对性的主要原因?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之间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1.下列关于生物适应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适应性可以理解为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D.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只要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就能长期生存和繁衍√每种生物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不一定能长期生存和繁衍,D错误。2.以下属于适应的相对性实例的是A.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B.竹节虫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光合作用减弱D.冬季来临前,雷鸟将羽毛换成白色的√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这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但光合作用减弱,这说明适应是相对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目录CONTENTS二练习与应用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1774~1829)(1)主要内容:(2)进化的原因:①用进废退;②获得性遗传。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彻底否定物种不变论由于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都是可以遗传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用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鼹鼠——黑暗中的挖掘者获得性遗传:事实:鼹鼠是一种具有立体嗅觉感的哺乳动物,幼年有微弱视力,常年不见天日,成年后退化。拉马克认为: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视觉派不上用场,眼睛就萎缩退化。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 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②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意义:不足:① 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多来自主观臆测。② 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具有局限性。(3)评价: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尝试用拉马克的理论解释长颈鹿的适应性特征 —— 长脖子的形成长颈鹿以树叶为食,草地退化(环境改变)后,要吃树叶,于是使劲将颈伸长(主观意愿),这样颈越伸越长(用进),并且这一性状能遗传给后代(获得性遗传)。长此以往,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自主阅读课本107-108页,然后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2.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局限性?3.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达尔文1809.2.12-1882.4.19(1)解释模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有利变异逐代积累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尝试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适应性特征 —— 长脖子的形成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吃不到树叶而饿死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条件——自然选择的手段,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的基础,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的结果(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遗传变异(内因)适者生存(结果)过度繁殖(条件)生存斗争(动力)(2)主要内容: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3)进步意义①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的,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②揭示了生物界的 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 。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 是进化的结果。(4)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 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断发展变化统一性共同祖先多样性和适应性性状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发展的原因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的本质。②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2)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因遗传和变异种群自然选择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1)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3)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4)生存斗争仅仅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争夺( )(5)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判断正误√×××原始昆虫有翅力大有翅力小残/无翅有翅力大大风大浪生存√生存√×淘汰残/无翅过度繁殖变异遗传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抗强风飞翔→不飞翔→能飞翔,不抗强风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1.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什么作用?3. 环境对性状的选择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不定向的选择作用定向**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环境不能定向诱导突变;**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有翅力小3.下列不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是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B.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A、B、D选项都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4.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①③⑤√课堂小结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练习与应用(P109 )一、概念检测1.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判断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相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过早死亡不能留下后代。( )(3)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X√(4)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X2.拉马克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先驱。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从古至今是一样的B.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C.生物某器官的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D.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A练习与应用(P109 )二、拓展应用1. 有人认为,工蜂不能繁殖后代,因此,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没有意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工蜂虽然不能繁殖后代,但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仍是有意义的。因为决定这些性状(有利变异)的基因存在于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组中,可以遗传给后代。也正是由于工蜂有这些性状,才能使蜂王获得充足的食物来繁殖后代。练习与应用(P109 )练习与应用(P109 )二、拓展应用【答案】在自然界,物种绝灭的速率本来是很缓慢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绝灭的速率。现在许多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类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是在弥补自己对自然界的过失,不能说是干扰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选择所淘汰的物种并不是毫无价值,因此,不能完全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判断现有物种的存留意义。濒危植物金花茶濒危动物金丝猴2. 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会不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为什么?练习与应用(P109 )二、拓展应用【答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可能完全隔绝,人也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影响。但是,人类毕竟早已远离风餐露宿、“与狼共舞”的时代,工农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平均寿命显著延长,来自自然界的选择压力在变小,来自人类社会内部的选择因素在增加。3. “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 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你同意 这一观点吗?写一段文字阐明你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