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素养测评A卷时间:70分钟 满分:100+10分(范围:第1~~4单元)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1.一共有( )个桃子,列成加法算式是( ),列成乘法算式是( ),计算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2.在 里填上“>”“<”或“=”。2×4 10 3×5 3+5 30厘米 3米2×6 6×2 31-15 15+10 99厘米 1米3.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活动中,聪聪收集了28节废电池,典典收集的比聪聪多16节,典典收集了( )节废电池;蓝蓝收集的比聪聪少9节,蓝蓝收集了( )节废电池。4. 社区共享单车原有45辆,上午被借走18辆,还剩( )辆。下午又新增25辆,现在共享单车的数量比原来( )(填“多”或“少”)了( )辆。5.如图,送餐机器人要去A、B两处送餐。(1)先去A处送餐,需要向( )走( )格。(2)接着去B处送餐,需要先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6.一个两位数,比25大,比30小,它的个位上的数比2的3倍多3,这个数是( )。7.(1)已知 =4, × =24,则 =( )。(2) 已知 + =10, + + =9,则 × =( )。8. 某科技园区计划沿智能步道每9米安装一盏太阳能路灯。第1盏与第6盏灯之间相隔( )米。二、 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二年级小朋友高约120米②1米的铁线比100厘米的绳子短③右图的钥匙长5厘米2. 下面这幅图,可以用算式( )来表示。①34-8=26 ②34-10=24 ③44-8=363.唐装即唐制服饰,其种类多样。一件唐装有5粒纽扣,6件唐装共有多少粒纽扣?下面计算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5+5+5+5+5+5 ②6+6+6+6+6 ③5×64.学校组织“节约用水”宣传活动,甲组有4名同学,_____。乙组有多少名同学?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①乙组的人数是甲组的3倍②丙组比甲组多12名同学③一共有5个小组参与活动5.典典家、蓝蓝家和聪聪家在同一条直线上,典典家到蓝蓝家有54米,蓝蓝家到聪聪家有27米,则典典家和聪聪家相距( )。①27米 ②81米 ③27米或81米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30分)1.直接写得数。(12分)2×2= 3×5= 6×4= 5×6=4×2= 4×8= 5×4= 7×5=2×9= 3×3= 8×2= 3×9=2.列竖式计算。(12分)38+27= 84-46= 100-43= 46+34=3.看图列式计算。(6分)(1) (2)四、动手操作,我能行。(共5分)1.量一量, 到 的距离是( )厘米,在 的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 。(3分) 2. 的个数比 的4倍少2个,请你画出 。(2分)五、聪明的你,答一答。(共30分)1.妈妈拿来了一根1米长的彩带,她剪下27厘米后,剩下的彩带够捆扎这盒蛋糕吗?(6分)2.“包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此前主要被称为“馒头”。某包子铺有大号,中号和小号三种规格的蒸笼。(1)大号蒸笼每次能放的包子数是小号蒸笼的3倍,大号蒸笼每次能放多少个包子?(6分)(2)包子铺上午卖了37个包子,下午卖的包子数比上午多25个,下午卖了多少个包子?(6分)(3)请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6分)3.典典和聪聪在玩抢数卡的游戏,连续抢3次,最后抢到的数之和正好等于100的人获胜(每次抢完都要放回),已知典典第一次抢到了28,剩下两次典典怎样抢才能获胜?(写出两种方法)(6分)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10分)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谓,30岁称“而立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当爷爷到了“古稀之年”时,天天( )岁。参考答案一、1.18 6+6+6=18(个) 3×6=18(个) 三六十八2.3.44 194.27 多5.(1)东 4 (2)北 4 东 或东 1 北 46.297.(1)6 (2)158.45二、1.③ 2.① 3.② 4.① 5.③三、1.2.3.(1)26+18=44(个) (2)5×8=45(个)四、1.5 画图略2.五、1.1米=100厘米 100-27=73(厘米) 73<80答:剩下的彩带不够捆扎这盒蛋糕。(1)3×4=12(个)答:大号蒸笼每次能放12个包子。(2)37+25=62(个)答:下午卖了62个包子。(答案不唯一)3个中号蒸笼能放多少个包子?3×6=18(个)答:3个中号蒸笼能放18个包子。3.100-28=72 32+40=72 28+44=72答:剩下两次可以抢32和40,或者抢28和44。挑战题: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