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第 1 课时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教学方式:基本概念课—逐点理清式教学) 逐点清(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多维理解]“若p,则q”为真命题 “若p,则q”为假命题推出关系 p______q p q条件关系 p是q的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条件 p不是q的_____条件,q不是p的_____条件定理关系 判定定理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_______;性质定理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________|微|点|助|解| 若p q的几种解析(1)若p,则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2)由条件p可以得到结论q;(3)p是q的充分条件或q的充分条件是p;(4)q是p的必要条件或p的必要条件是q;(5)一旦q不成立,p一定也不成立,q成立对于p成立是必要的;(6)充分、必要条件不唯一.[微点练明]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角不相等”是“两角不是对顶角”的必要条件.( )(2)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p是唯一的.( )(3)若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则“pq”成立.( )(4)“x>0”是“x>1”的充分条件.( )2.(多选)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A.若x<1,则x<2B.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C.若|x|≠1,则x≠1D.若ab>0,则a>0,b>03.(多选)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必要条件的是( )A.若x,y是偶数,则x+y是偶数B.若a<2,则方程x2-2x+a=0有实根C.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D.若ab=0,则a=04.分析下列各项中p与q的关系.(1)p:α为锐角,q:α=45°;(2)p:x+1=0,q:(x+1)(x-2)=0.逐点清(二) 充要条件[多维理解]一般地,如果________,且________,那么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也称q的充要条件是p.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就记作________,称为“p与q等价”,或“p等价于q”.|微|点|助|解| 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与充分、必要条件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 结论p q,但qp p是q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q p,但pq p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p q且q p,即p q p与q互为充要条件pq,且qp 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微点练明]1.(2023·北京高考)若xy≠0,则“x+y=0”是“+=-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多选)对任意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b”是“ac=bc”的充要条件B.“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C.“a>b”是“a2>b2”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D.“a<5”是“a<3”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3.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________条件.逐点清(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例1] 使“x≤-或x≥3”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是( )A.x<0 B.x≥0C.x∈{-1, 3, 5} D.x≤-或x≥3听课记录:[例2] 设a,b∈R,则“ab+1=a+b”的充要条件是( )A.a,b都为1 B.a,b都不为1C.a,b中至少有一个为1 D.a,b都不为0听课记录:思|维|建|模|1.探求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1)寻求q的充分条件p,即求使q成立的条件p,从集合的角度看,是找q的子集;(2)寻求q的必要条件p,即求以q为条件可推出的结论p,从集合的角度看,是找能包含q的集合.2.探求充要条件的方法(1)先由结论寻找使之成立的条件,再由条件来推证结论成立,即保证必要性和充分性都成立.(2)变换命题为其等价命题,使每一步都可逆,直接得到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针对训练]1.“a<0,b<0”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a+b<0 B.a+b>0C.>1 D.<-12.(多选)使0<x<3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2<x≤3 B.0≤x<1C.0<x≤2 D.1<x<2第1课时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逐点清(一)][多维理解] 充分 必要 充分必要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微点练明] 1.(1)× (2)× (3)√ (4)× 2.ABC 3.BCD4.解:(1)由于q p,pq,故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2)由于p q,q p,故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逐点清(二)][多维理解] p q q p p q[微点练明] 1.C 2.BD 3.充要 [逐点清(三)][例1] 选C 对于A,x<0不能推出x≥3或x≤-,反之也不能,是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对于B,x≥0不能推出x≥3或x≤-,反之也不能,是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对于C,x∈{-1,3,5}可以推出x≥3或x≤-,反之不能,是其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对于D,x≤-或x≥3,是其充要条件.[例2] 选C 由ab+1=a+b,可得(a-1)(b-1)=0,解得a=1或b=1,故“ab+1=a+b”的充要条件是“a,b中至少有一个为1”.故选C.[针对训练]1.选A 对于A,因为a<0,b<0,所以a+b<0,即a+b<0是“a<0,b<0”的必要条件,A正确;对于B,当a<0,b<0时,a+b>0不可能成立,B不正确;对于C,当a<0,b<0时,>1不一定成立,如a=-1,b=-2满足条件,而<1,C不正确;对于D,当a<0,b<0时,必有>0成立,即不能推出<-1,D不正确.故选A.2.选CD 从集合观点看,求0<x<3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从A、B、C、D中选出集合{x|0<x<3}的子集.由于{x|0<x≤2} {x|0<x<3},{x|1<x<2} {x|0<x<3},故选C、D.(共51张PPT)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充分、必要、充要条件(教学方式:基本概念课—逐点理清式教学)第1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2.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3.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CONTENTS目录123逐点清(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逐点清(二) 充要条件逐点清(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4课时跟踪检测逐点清(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01多维理解 “若p,则q”为真命题 “若p,则q”为假命题推出关系 P___q P____q条件关系 p是q的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条件 p不是q的_____条件,q不是p的_____条件定理关系 判定定理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___________;性质定理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__________ 充分必要充分必要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微|点|助|解| 若p q的几种解析(1)若p,则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2)由条件p可以得到结论q;(3)p是q的充分条件或q的充分条件是p;(4)q是p的必要条件或p的必要条件是q;(5)一旦q不成立,p一定也不成立,q成立对于p成立是必要的;(6)充分、必要条件不唯一.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角不相等”是“两角不是对顶角”的必要条件.( )(2)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p是唯一的.( )(3)若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则“p q”成立.( )(4)“x>0”是“x>1”的充分条件.( )微点练明××√×2.(多选)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A.若x<1,则x<2B.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C.若|x|≠1,则x≠1D.若ab>0,则a>0,b>0√√√解析:由x<1,可以推出x<2,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由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可以推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由|x|≠1,可以推出x≠1,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由ab>0,不一定能推出a>0,b>0,比如a=b=-1,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3.(多选)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必要条件的是 ( )A.若x,y是偶数,则x+y是偶数B.若a<2,则方程x2-2x+a=0有实根C.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D.若ab=0,则a=0√√√解析: A:x+y是偶数不一定能推出x,y是偶数,因为x,y可以是奇数,不符合题意;B:当方程x2-2x+a=0有实根时,则有(-2)2-4a≥0 a≤1,显然能推出a<2,符合题意;C:因为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由四边形是菱形能推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符合题意;D:显然由a=0可以推出ab=0,符合题意.4.分析下列各项中p与q的关系.(1)p:α为锐角,q:α=45°;解:由于q p,p q,故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2)p:x+1=0,q:(x+1)(x-2)=0.解:由于p q,q p,故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逐点清(二) 充要条件02多维理解一般地,如果______,且______,那么称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也称q的充要条件是p.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就记作_______,称为“p与q等价”,或“p等价于q”.p qq pp q|微|点|助|解| 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与充分、必要条件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 结论p q,但q p p是q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q p,但p q p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p q且q p,即p q p与q互为充要条件p q,且q p 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微点练明√1.(2023·北京高考)若xy≠0,则“x+y=0”是“=-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xy≠0,且=-2,所以x2+y2=-2xy,即(x+y)2=0,所以x+y=0.所以“x+y=0”是“=-2”的充要条件.2.(多选)对任意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b”是“ac=bc”的充要条件B.“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C.“a>b”是“a2>b2”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D.“a<5”是“a<3”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解析:由ac=bc,得ac-bc=0,即c(a-b)=0,故c=0或a=b,所以a=b是ac=bc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所以A不正确;因为a+5是无理数,5是有理数,所以a是无理数,若a是无理数,则a+5是无理数,故“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所以B正确;若0>a>b,则a2b”不是“a2>b2”的充分条件,所以C不正确;a<5推不出a<3,若a<3,则a<5,故“a<5”是“a<3”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所以D正确.3.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 条件. 解析:a>0且b>0 a+b>0且ab>0,a+b>0且ab>0 a>0且b>0.充要逐点清(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03例1] 使“x≤-或x≥3”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是( )A.x<0 B.x≥0C.x∈{-1, 3, 5} D.x≤-或x≥3√解析:对于A,x<0不能推出x≥3或x≤-,反之也不能,是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对于B,x≥0不能推出x≥3或x≤-,反之也不能,是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对于C,x∈{-1,3,5}可以推出x≥3或x≤-,反之不能,是其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对于D,x≤-或x≥3,是其充要条件.[例2] 设a,b∈R,则“ab+1=a+b”的充要条件是 ( )A.a,b都为1 B.a,b都不为1C.a,b中至少有一个为1 D.a,b都不为0解析:由ab+1=a+b,可得(a-1)(b-1)=0,解得a=1或b=1,故“ab+1=a+b”的充要条件是“a,b中至少有一个为1”.故选C.√ |思|维|建|模|1.探求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1)寻求q的充分条件p,即求使q成立的条件p,从集合的角度看,是找q的子集;(2)寻求q的必要条件p,即求以q为条件可推出的结论p,从集合的角度看,是找能包含q的集合.2.探求充要条件的方法(1)先由结论寻找使之成立的条件,再由条件来推证结论成立,即保证必要性和充分性都成立.(2)变换命题为其等价命题,使每一步都可逆,直接得到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针对训练1.“a<0,b<0”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 )A.a+b<0 B.a+b>0C.>1 D.<-1√解析:对于A,因为a<0,b<0,所以a+b<0,即a+b<0是“a<0,b<0”的必要条件,A正确;对于B,当a<0,b<0时,a+b>0不可能成立,B不正确;对于C,当a<0,b<0时,>1不一定成立,如a=-1,b=-2满足条件,而<1,C不正确;对于D,当a<0,b<0时,必有>0成立,即不能推出<-1,D不正确.故选A.2.(多选)使0A.2C.0解析:从集合观点看,求0{x|1√√课时跟踪检测0413456789101112131421.若集合A={1, a},B={1,2,3},则“a=3”是“A B”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解析:∵A={1, a},B={1,2,3},A B,∴a∈B且a≠1,∴a=2或a=3,即a=3 A B,∴“a=3”是“A B”的充分条件.√15678910111213142342.俗语云“好人有好报”,“好人”是“有好报”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D.无法判断解析: “好人”是“有好报”的充分条件,反之未必成立,故选A.√15678910111213143423.(多选)下列选项中,可以是x2<4的一个必要条件的是 ( )A.-2C.0解析:∵x2<4,∴-2√√15678910111213143424.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此诗句的理解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如有神助一般,由此可得,“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C.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杜甫的诗句表明书读得越多,文章未必就写得越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写作较好的人,他的阅读量一定不会少,而且所涉猎的文章范畴也会比一般读书人广泛.因此“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5.使不等式0<<1 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01C.x>2 D.x>0解析:选C 由0<<1 x>1(其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需为{x|x>1}的真子集),所以结合选项知,使不等式0<<1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可以是x>2.√15678910111213143426.(多选)下列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A.p:a是无理数,q:a2是无理数B.p:四边形为等腰梯形,q:四边形对角线相等C.p:x>2,q:x≥1D.p:a>b,q:ac2>bc2√√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 A中,a=是无理数,a2=2是有理数,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B中,因为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C中,x>2 x≥1,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D中,当c=0时,ac2=bc2,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7.等式|a+b|=|a|+|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ab=0 B.ab<0C.ab≥0 D.ab≤0解析:|a+b|=|a|+|b| (a+b)2=(|a|+|b|)2 a2+2ab+b2=a2+2|ab|+b2 ab=|ab| ab≥0.√15678910111213143428.(多选)已知p,q都是r的充分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则 ( )A.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B.p是s的充分条件C.r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D.s是q的充要条件解析:由已知得p r s q,q r s.∴p是q的充分条件;p是s的充分条件;r是q的充要条件;s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B、D.√√15678910111213143429.“x2=2x”是“x=0”的 条件,“x=0”是“x2=2x”的 条件.(用“充分”“必要”填空) 解析:由于x=0 x2=2x,所以“x2=2x”是“x=0”的必要条件,“x=0”是“x2=2x”的充分条件.必要 充分156789101112131434210.对于集合A,B及元素x,若A B,则x∈B是x∈(A∪B)的 条件. 解析:由x∈B,显然可得x∈(A∪B);反之,由于A B,则A∪B=B,所以由x∈(A∪B)可得x∈B,故x∈B是x∈(A∪B)的充要条件.充要156789101112131434211.设命题p:k>5,b<5,命题q: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则p是q的 条件;q是p的 条件.(用“充分”“必要”填空) 充分必要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当k>5,b<5时,函数y=(k-4)x+b-5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12.(10分)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语言表述下面的定理.(1)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解: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平行四边形两边平行,但不一定与邻边垂直).1567891011121314342(2)若a>b,c<0,则ac解: “a>b,c<0”是“acb,c<0)﹒(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 “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4)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x1+x2=-.解: “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满足x1+x2=,但不满足x1·x2=的实数x1,x2不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156789101112131434213.(12分)设A={a+b||a2-2b2|=1,a,b∈Z},现有以下三个条件:甲:x∈A且y∈A;乙:xy∈A;丙:∈A.求证:甲分别是乙和丙的充分条件.证明:设x=a+b,y=c+d,则|a2-2b2|=1,a,b∈Z,|c2-2d2|=1,c,d∈Z,则xy=(a+b)(c+d)=(ac+2bd)+(bc+ad),显然ac+2bd,bc+ad∈Z,因为(ac+2bd)2-2(bc+ad)2=(a2-2b2)(c2-2d2),a,b,c,d∈Z,所以|(ac+2bd)2-2(bc+ad)2|=|(a2-2b2)(c2-2d2)|=1,a,b,c,d∈Z,所以xy∈A.1567891011121314342所以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因为·,且|a2-2b2|=1,a,b∈Z,所以若a2-2b2=1,则=a-b∈A;若a2-2b2=-1,则=-a+b∈A.所以甲是丙的充分条件.综上,甲分别是乙和丙的充分条件.156789101112131434214.(13分)已知a,b,c∈R,a≠0.判断“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什么条件 并说明理由.解:“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理由如下:当a,b,c∈R,a≠0时,若a-b+c=0,则-1满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1567891011121314342故“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分条件.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则a-b+c=0,故“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课时跟踪检测(七)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满分90分,选填小题每题5分)1.若集合A={1, a},B={1,2,3},则“a=3”是“A B”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D.充要条件2.俗语云“好人有好报”,“好人”是“有好报”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D.无法判断3.(多选)下列选项中,可以是x2<4的一个必要条件的是( )A.-2C.04.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此诗句的理解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如有神助一般,由此可得,“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且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使不等式0<<1 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01C.x>2 D.x>06.(多选)下列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A.p:a是无理数,q:a2是无理数B.p:四边形为等腰梯形,q:四边形对角线相等C.p:x>2,q:x≥1D.p:a>b,q:ac2>bc27.等式|a+b|=|a|+|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ab=0 B.ab<0C.ab≥0 D.ab≤08.(多选)已知p,q都是r的充分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则( )A.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B.p是s的充分条件C.r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D.s是q的充要条件9.“x2=2x”是“x=0”的________条件,“x=0”是“x2=2x”的_______条件.(用“充分”“必要”填空)10.对于集合A,B及元素x,若A B,则x∈B是x∈(A∪B)的________条件.11.设命题p:k>5,b<5,命题q: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__条件.(用“充分”“必要”填空)12.(10分)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语言表述下面的定理.(1)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若a>b,c<0,则ac(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x1+x2=-.13.(12分)设A={a+b||a2-2b2|=1,a,b∈Z},现有以下三个条件:甲:x∈A且y∈A;乙:xy∈A;丙:∈A.求证:甲分别是乙和丙的充分条件.14.(13分)已知a,b,c∈R,a≠0.判断“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课时跟踪检测(七)1.选A ∵A={1, a},B={1,2,3},A B,∴a∈B且a≠1,∴a=2或a=3,即a=3 A B,∴“a=3”是“A B”的充分条件.2.选A “好人”是“有好报”的充分条件,反之未必成立,故选A.3.选AB ∵x2<4,∴-24.选C 杜甫的诗句表明书读得越多,文章未必就写得越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写作较好的人,他的阅读量一定不会少,而且所涉猎的文章范畴也会比一般读书人广泛.因此“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5.选C 由0<<1 x>1(其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需为{x|x>1}的真子集),所以结合选项知,使不等式0<<1成立的一个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可以是x>2.6.选BC A中,a=是无理数,a2=2是有理数,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B中,因为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C中,x>2 x≥1,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D中,当c=0时,ac2=bc2,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7.选C |a+b|=|a|+|b| (a+b)2=(|a|+|b|)2 a2+2ab+b2=a2+2|ab|+b2 ab=|ab| ab≥0.8.选BD 由已知得p r s q,q r s.∴p是q的充分条件;p是s的充分条件;r是q的充要条件;s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B、D.9.解析:由于x=0 x2=2x,所以“x2=2x”是“x=0”的必要条件,“x=0”是“x2=2x”的充分条件.答案:必要 充分10.解析:由x∈B,显然可得x∈(A∪B);反之,由于A B,则A∪B=B,所以由x∈(A∪B)可得x∈B,故x∈B是x∈(A∪B)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11.解析:当k>5,b<5时,函数y=(k-4)x+b-5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答案:充分 必要12.解:(1)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平行四边形两边平行,但不一定与邻边垂直).(2)“a>b,c<0”是“acb,c<0)﹒(3)“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4)“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13.证明:设x=a+b,y=c+d,则|a2-2b2|=1,a,b∈Z,|c2-2d2|=1,c,d∈Z,则xy=(a+b)(c+d)=(ac+2bd)+(bc+ad),显然ac+2bd,bc+ad∈Z,因为(ac+2bd)2-2(bc+ad)2=(a2-2b2)·(c2-2d2),a,b,c,d∈Z,所以|(ac+2bd)2-2(bc+ad)2|=|(a2-2b2)(c2-2d2)|=1,a,b,c,d∈Z,所以xy∈A.所以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因为===-·,且|a2-2b2|=1,a,b∈Z,所以若a2-2b2=1,则=a-b∈A;若a2-2b2=-1,则=-a+b∈A.所以甲是丙的充分条件.综上,甲分别是乙和丙的充分条件.14.解:“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理由如下:当a,b,c∈R,a≠0时,若a-b+c=0,则-1满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故“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分条件.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则a-b+c=0,故“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a-b+c=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第 1 课时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doc 2.2 第1课时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pptx 课时跟踪检测(七)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