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海明威的生涯及其著作,理解其时代背景。
2.理解小说的核心内容,深入分析和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象征含义。
3.剖析选段的文学技巧,掌握内心独白的写作技法,研讨角色塑造。
4.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坚毅的性格,倡导抗争的精神。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思想深度。
教学重点
深入分析和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象征含义。
教学难点
剖析选段的文学技巧,掌握内心独白的写作技法,研讨角色塑造。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现实生活的风雨如磐之时,在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迎风破浪时,我们应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些挑战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寻找答案。
二、知人论世
认识人物,论述世界
1. 作家作品
海明威,著名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自幼酷爱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作为驻欧记者,也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的报道。晚年多病,精神状态颇为抑郁,经过多次治疗无效后,最终选择了用猎枪结束生命。在50年代后期,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典型的“可被消灭,但绝不屈服”的“硬汉形象”(代表作品为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他那简洁有力的文风和对多种现代派技巧的精妙运用,在美国文学界引发了一场“文学革命”,对许多欧美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理解文学概念“冰山理论”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个散文家对他所要写的东西了然于心,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读者若感到作者的真实,会强烈地感受到省略之处,仿佛作者已经写出。"冰山在海中移动时显得庄严壮观,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便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理论的核心在于:用简练的文字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并将个人的感受和思想隐藏在形象之中,让情感丰富而又不露痕迹,引导读者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去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
四大要素包括:(1)简练的文字;(2)鲜明的形象;(3)丰富的情感;(4)深邃的思想。
3. 故事简述
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经历丰富的古巴老渔夫,在连续84天的海上捕鱼无果后,第85天依然坚持出海,并最终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然而,在返航途中,他遭遇了成群的鲨鱼围攻。老渔夫桑提亚哥孤身一人与鲨鱼展开了一夜的激战,虽然最终只剩下鱼骨架子,但他的不屈精神令人敬佩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任务一:分析技法,概述形象
1.作者是如何塑造圣地亚哥这一角色的 圣地亚哥展现了哪些形象特点
【参考】人物形象塑造技法:
(1)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人物衬托
(2)六大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
(3)其他如:对比、抑扬、白描
示例: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典型,是“硬汉”精神的化身。请概述”硬汉精神”的基本特质。
明确:坚定的意志、高尚的自信、不屈的生活信条、直面未来的勇气
总结:他是一位不起眼的渔夫、一位普通的老人、一位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人、一位在挫败中仍保持悲壮的英雄、 一位坚如磐石的硬汉。
补充:一个人的伟大和坚韧的人格,只有通过与之相对的伟大和坚硬的矛盾才能得以衡量。 ——黑格尔
2.内心独白在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1)文中充满了角色的内心独白,这些独白忠实地捕捉了桑地亚哥内心的波动,描绘了他在海上飘泊数日的心理变化,真切地展现了老人的思维与情感。
(2)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尊、坚韧和孤独感,还闪耀着深邃而丰富的哲学光辉,增添了小说的思想深度,构成了小说的显著特征。
3. 老人的心理有时也会动摇,这是否与不可战胜的精神相矛盾 请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1)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短暂的迟疑和恐惧是几乎每个战斗者在耗尽力量后的本能反应,但在紧急关头,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2)不可战胜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斗争中,更体现在老人与内心的动摇、怀疑、试图妥协的自我斗争中。这场斗争的胜利,更真实地诠释了不可战胜的精神——人不能被自己打败。不可战胜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4.你如何看待圣地亚哥的结局
从世俗的角度看,老人可能是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的笔下,他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是一个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力抗争的战士,是一个维护了“人的灵魂尊严”的人。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也是一个失败中的英雄,老人的价值在追逐马林鱼、与大海、鲨鱼的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人生的旅途是艰难的、充满挑战的,不应向困难和不幸屈服,所需的是勇敢、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这是人性中最珍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也是老人身上所包含的,能够触动不同时代人们心灵的特质。
(二)学习任务二:锤炼语言,探寻深意
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1.鲨鱼的出现并非偶然。当那片沉重的血色渐渐沉入一英里深的海水中,它便从深海游上。鲨鱼笨拙地冲过来,划破了蔚蓝的水面,在阳光下豁然显现。
明确:
这段描述鲨鱼初现的场景,语言朴实自然,通过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立即将鲨鱼的凶猛迅速和紧迫局势呈现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2.两条鲨鱼紧逼而至,他一见最近的一条张嘴咬住大鱼银色的侧身,便高举棍子,猛力击下,打在鲨鱼宽阔的头顶。棍子击中时,他感觉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同时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滑落时,他又狠狠 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明确:
这段文字描绘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动词的频繁使用使得描述生动鲜明,带给读者惊惧和紧张的感觉。这种情 感并未直接表达,而是融入了简洁迅速的动作和自然的叙述中,让读者自行体会,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尽管人生充满了自然和社会的挑战,但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永远是胜者。小说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虽然最终未能守住大鱼,但在与鲨鱼 的斗争中,他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保持了人的尊严,成为了精神上的胜利者。
(三)学习任务三:深入品读并领会文章的内涵,同时把握其核心主 题
1.文中的意象,包括马林鱼、老人、大海和鲨鱼,各自承载着独特的象征含义。
大马林鱼象征着人们追求的崇高理想;鲨鱼代表着意外的挑战和不幸;老人则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大海则映射出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命运的变幻无常。
2. 《老人与海》这一标题的作用多方面。
(1)它直接揭示了故事的核心主题和情节,简明扼要。
(2)标题还反映了小说的叙述视角,通过老渔夫的眼睛,展现了他与巨鱼斗争的内心旅程和对海洋的深刻感悟。它强调了老渔夫在故事中的中心地位和他对海洋的深情。
(3)此外,标题还体现了小说的象征层面。老人与海洋不仅是具体的角色,也象征着人类面对自然挑战的斗争和压力。标题直接传递了这层象征意义,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深层主题。
3.主题探讨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海明威在作品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景物抒发情感,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老人面临的是海洋的考验,而海洋则面对老人的极限挑战。老人对海洋怀有敬畏之心,彼此依存,这也展现了海明威独特的思维方式,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人与现实的坚韧不拔
圣地亚哥身上凝结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当他决心出海捕鱼,他独自一人驾船,在三个月的徒劳中坚持不懈。正是这种坚持,维护了他的尊严和人格。因此,为了战胜大马林鱼和神圣的海洋,圣地亚哥宣称:“人不可打败,除非你将他毁灭。”这句话显露出海明威将个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结合,彰显了人格的无限尊严。
(3)人与文明的坚守
对圣地亚哥而言,他历尽艰辛捕获了这条鱼。然而,这条大鱼在归途中被鲨鱼几乎吞噬殆尽。这反映了海明威无奈地表达了现实中人类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这种不可逃避的命运之锁证明了人类文明价值和精神力量。无论是老人、孩童、大鱼还是海洋,都通过特殊的隐喻揭示了统治者的虚伪和社会生活的动荡。总结这部分,通过老人与鲨鱼的智斗、勇斗、不屈不挠的斗争,塑造了一个坚毅不屈的硬汉形象,赞颂了圣地亚哥英勇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人类顽强斗争取得胜利的决心,以及勇敢面对失败的态度。
(四)课堂总结
让我们质疑并讨论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和象征意义:老人究竟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
明确: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依靠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尽管大马林鱼未能保存,但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展示了“一个人的潜 能可以达到何种程度”,他是一个胜利中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中的英雄。这样的“硬汉子”形象,正是海明威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一些短篇小说中,海明威描绘了拳击手、斗牛士、猎人等形象,通过这些底层人物,他塑造了一种坚韧不拔、勇敢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就是这种性格的延续和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类对立的社会和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展现 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保持了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未被征服。可以说,这样的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言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永远打不败他”的思想。
四、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作品,并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写一篇150字鉴赏人物、风格的文学短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