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 共 60 分)题号题号二 、辨析改错(8 分)21. (1)√(2) X 原子弹 改为 人造地球卫星(3) X 蒋道平 改为 i袁隆平(4) X 霍志刚 改为 杨利伟三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分 , 共 20 分)22. (1)"制度安排":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分)(2)状况 : 香港回归后经济快速发展。 (2 分 , 意思相近即可)原因 : 香港回归后 , 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 u一国两制 的高度自治方针 , 全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 ,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2 分)(3)因素:"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 (2 分)认识 :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履行维护祖国统 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义务;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2 分 , 任答 1 点 , 言之成理即可)23. (1)政策理念 : 中国通过多边斡旋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 体现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的 u互不干涉内 政"与 "和平共处 原则 ; 中国为巴勒斯坦各方搭建平台 , 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 契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平 , 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 分 , 任答 2 点 , 意思相近即可)(2)方式 : 开放月壤样品申请 , 为各国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资源 ; 探月工程为各国参与月球探测提供了平台(3)平衡 :起相应的全球责任 , 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的有机平衡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分 , 任答 1 点 , 言之成理即可)四 、活动与探究(12分)24. (1)特点 : 强大的中央集权; 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 ; 政治对人民负责。 (4分 , 任答 2 点即可)(2)特点 : 继承传统民本思想 , 结合时代赋予新内涵(如全球视野)。 (2 分 , 任答 1 点即可) 【示例】选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 分)点 , 言之成理即可)分 , 任选一个观柯坦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无联不成春,有联年更浓,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以下春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地契一张铭史册,稻花万顷报春晖C. 雪域春融迎盛世,高原日照送和谐 D. 血染鸭绿寒江浪,气吞旌旗半岛烟2.“战争的胜利,使国内‘崇美、亲美、恐美’的风气为之一变,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 了八面威风,打出了持续半个多世纪中国东部边境的稳定和安然。”材料强调了这场战争 …【 】A. 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B. 为我国提供了和平的外部环境C.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 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3 .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 】A. 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 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 .1960年,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鞍钢各轧钢厂面临停产。鞍钢工人王崇伦带领500多名技术工人,先后突破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试制成功大型轧辊。这体现鞍钢工人 ………………【 】A. 坚韧不拔 谦虚谨慎 B. 市场意识竞争观念C.艰苦奋斗 创新进取 D. 乐观豁达 奋勇争先5.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 改革开放的实施6.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700r60050040030020010001956年1958年1960年1962年1964年)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工业生产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C.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D. 经济发展未受“左”倾错误影响7.1979年,《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 B.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8.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提高售价来增加利润,这些利润可以用来支付奖金、解决住房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人福利。这是缘于 ………………………………………【 】A.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B.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农村生产力显著提高9.1981年1月18日,成立5个月的深圳经济特区,发出了中国“第一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该举措在 一定程度上印证了 …………………………………………………………………………………【 】A. 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中心 B. 对外开放呈现多元化的格局C.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D.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两件事都 ………… ……………【 】A. 说明了拨乱反正的完成 B.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完成了经济体制的改革1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进行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 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 ……【 】A.实行对外开放 B.不断为民造福 C.加强立法工作 D. 不断解放思想1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占比均超过60%,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 期间,多位专家点赞中国新能源汽车,称“中国制造”将助力全球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这体现出中国 …………… …………………… ……………… ……………………【 】A. 产业升级的环保理念 B. 区域协调的均衡布局C.精准施策的民生情怀 D. 民族传承的文化根脉13.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活动意在 ……………………【 】A.促进内地与澳门经贸联系 B. 体现对“九二共识”的认同C. 增强澳门民众的国家认同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请给下列图片确定一个主题…………………………… ……………………… ………【 】A. 祖国统一、富国强兵 B. 社会生活、安居乐业C.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 科技强军、钢铁长城15.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天人和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 表明周恩来的外交思想 …………………………………………………………………………【 】A.对解决国际纠纷提供了范本 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C.得到了与会各国的积极响应 D. 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16.2025年2月1日起,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在中方倡议下,以“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 全球治理”为主题的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于2月18日在联合国举行,这是中方连续第三年以轮值主席身份推动多边主义议题。这说明 ………………………………………………………【 】A.多边主义已成为全球治理的唯一方式 B.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 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主导者17.这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此后 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堪称20世纪政 治史上的里程碑。材料所述事件 … … … … … … … … … … … … ……… ……【 】A. 主要得益于第三世界的支持 B. 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 D. 标志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18 .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 服之”得到灵感,重新设计提取方案,实验后发现青蒿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由此可知, 中国医药发展的特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A. 依靠技术创新 B. 借鉴西方经验C. 注重传承创新 D. 遵循医书古训19.根据某学者的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提出了一项重要指示,他建议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研究所, 分别专注于中国历史的三个不同阶段的研究。同时,他还提议创办一份名为《历史研究》的杂志,其 办刊方针是倡导“百家争鸣”。这一指示的主要影响是 ………………………………………【 】A. 标志着科研方向的转变 B.促进艺术与学术交流C. 确立历史研究多元方向 D. 促进学术的自由发展20.在互联网上“云游”传统文化大受欢迎,借助无人机拍摄、高清直播技术,老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俯瞰 长城、纵览北京中轴线、亲历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由此体现出信息技术 ………………【 】A. 推动了文化传播与共享 B. 重塑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弱化了实地体验的价值 D. 颠覆了文化传承的方式二、辨析改错(8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1962年,焦裕禄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展开了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东方红一号。( 3)20世纪70年代,蒋道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2003年,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为目标,少数民族是中 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组成一 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贾益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材料二 1997年、2024年香港部分经济指标情况经济指标 1997年 2024年GDP 1.37万亿港元 3.18万亿港元人均GDP 19.2万港元 42.22万港元外汇基金资产总额 6367亿港元 40824亿港元全球商品贸易总额 3.07万亿港元 9.47万亿港元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 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 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 伟业。——摘自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而进行的“制度安排”。(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下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走向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 的认识。(4分)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 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 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承诺结束内部纷争,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共同推动巴 勒斯坦独立建国。中国作为调解方,为各方搭建平等对话平台,促成此次历史性和解。此举被视为 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巴勒斯坦各派在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 材料二 (中国)面向国际开放月壤样品申请,俄罗斯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探测器收集的月球土壤 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类似于金属铁的线状晶体。搭载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 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嫦娥六号帮助巴基斯 坦拍摄其首幅月球影像,助力法国完成首个着陆月球航天项目。探月工程始终敞开胸怀、打开大 门,推动科学成果全球共享,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摘编自《人民日报》刊登的《从“嫦娥奔月”传说到“嫦娥”揽月传奇》2025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宣言》的签署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哪些政策理念。(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通过哪些方式推动国际社会对月球研究的参与。(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责任”。(2分)四 、活动与探究(12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 历史高度: 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 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 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贯彻的人民观观点 内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在深刻继承“民惟邦本”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人民是 国家的主人”这一思想方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坚决捍卫全体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民本思想所蕴含的“大同社会”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时代价 值,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中所提及的“人民”逐步上升到全世界的“人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特点。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观点,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 实,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认识。(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柯坦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