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共49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共49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
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拓展和应用
开启我们的哲学之旅
从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件大事感受哲学智慧
你对哲学有哪些“刻板印象”?
哲学家的事?
枯燥?
难懂?



晦涩?
高大上?
远离生活?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
“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大风
整个大地吹得像灾难片预告?你敢信,这是现实中的华北地区,在2025年4月突然开启的“史诗级大风模式”。这风有多猛?河南达到15级,北京阵风13级,吹得人都能飘起来河北高速临时封路,连大货车都被掀翻天津某居民家晾衣杆连带阳台门都被“卷跑”……朋友圈、微博、短视频平台,一夜之间变成“风的世界”,有的拍掉了门牌,有的吹翻了广告牌,最狠的是一棵上百年的大树,直挺挺地倒在车上。近几年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引发了大众对于“世界怎么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人与气象之间的关系背后蕴含了许多哲学智慧。
为何4月吹起“历史罕见”持续性大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总议题:什么是哲学?—从为何4月吹起“历史罕见”持续性大风飞说起
第一目
哲学的起源
议题一:从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原因中寻找哲学的起源
2025年气候极端来袭,异常天气频现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这是该县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
从2025年3月25日开始,我国多个地区,包括新疆、西北和东北等地,先后经历了大幅度降温,部分地区的气温骤降甚至达到20度,让人们在春初迎来了“过山车式”气温变化的体验。
气象部门已明确指出,2025年将是一个气温极为多变的年份,极端天气仍将频繁出现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出行,也在深刻影响着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也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而不懈努力,无论何时保持对自然的尊重与适应,都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之道。
议学情境一:
议学活动—自主探究:
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为什么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 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说明哲学智慧从何而来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等哲学智慧不是凭空产生的,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议学提示
1.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思维、意识、观念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材料分析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观察洪水,阅读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发现洪水退去之后留下肥沃的淤泥,粮食的胚芽从淤泥中长出,粮食又孕育了万物。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观察天地万物,发现大自然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并且周而复始。于是,老子得出“道法自然”的结论。
思考:泰勒斯和老子的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与思考。
2.哲学的产生/起源
种地
发现长得慢
怎么办
拔苗助长
禾苗枯死
总结经验
实践
产生问题
思考
实践
结果
反思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侧重于来源)
生活实践
迷惑、好奇
哲学
追问、思考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类从事的
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2.哲学的产生/起源
我是谁?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
时间是否有长短?
……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侧重于哲学的开始、起点)
中国古代气象智慧源远流长
在古人的观念中,气象既是“天”的自然表征,也是“人”的观念塑造,这种超自然的人本理解,为原本自然的万千气象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持久的人文属性。在远古时期,面对变化莫测的气候现象,人们深陷“天人相分”的思维逻辑中,本能、盲目、被动地适应着纷繁多变、循环往复的气象世界。此后,古代先民在克服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的能力和“人事”的价值,“天人合一”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天”的自然表征,气象也由此逐渐被人们认识、把握和利用,并持久影响着历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社会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充分利用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让农业气象也变得更加“科学”
议学情境二
有人认为“现在科技发展了,中国古代气象智慧已经过时了”,结合议学情境评析这个观点。
议学问题:
古代气象智慧是当时时代的产物,这些智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是那个时代精神在气象领域的体现。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天人合一等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
议学提示
知识链接
哲学属于什么范畴?
政治
or
经济
or
文化
政治、经济
文化(哲学……)
决定
反作用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缓解文明危机因此研究正义、邪恶、真实、虚伪。
以色列
犹太先知为批判现实生活中不道德不公平行为开展先知启蒙运动,创设出神的使者等形象
古印度
释迦牟尼亲身体验苦难,战胜苦难,因此创造了众生皆苦的理念,告诉人们只有摒弃欲望才能真正觉悟于这个世界。
古中国
彼时正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国家之间频繁征伐中,老子、孔子等人为了避免文明灭亡的危机,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与时代联系:均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知识链接
一、哲学的起源
3.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它们是自己时代的、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一、哲学的起源
3.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可以引领时代的发展。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阴阳家
哲学
真正的哲学
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时代的内容和任务、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错误或歪曲地反映时代内容、要求及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非真正的哲学
形成
形成
可能
可能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比可知
时代的精华
时代的糟粕
注意:
1、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
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知识深化
真正的哲学一定是科学的吗?
心学反映了明代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政治宽松(内阁制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皇帝48年不上朝也没事)的现状,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一种真正的哲学。
汤显祖:在戏剧理论上,提出了“至情说”,在《牡丹亭》中,汤显祖歌颂了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殉情精神。
李贽:强调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人类平等。反对封建礼教,打破孔孟之道及其变种宋明理学的垄断地位
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于天下也”
注意: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减肥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坚持运动
班级的整体氛围会影响个人的状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选科要结合个人优势、兴趣、职业倾向
整体会影响部分
说说哲学的作用
亲自品尝饭菜才知道味道如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哲学的作用(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正确的哲学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哲学阻碍事物的发展)
哲学来源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来源于实践
×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课堂巩固:易错点拨
第二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议题二:从对气候异常频现的不同看法中探究哲学与世界观
2025年4月突然开启的“史诗级大风模式”。这风有多猛 北京阵风13级,吹得人都能飘起来;河北高速临时封路,连大货车都被掀翻;大风的同时,沙尘暴也破天荒的从内蒙古吹到了阳江,甚至到达海南。
极端天气频现,对于气候异常频现,有人担忧“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性影响,2025年是灾难年,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也有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天气的巧合,有些“妖风”是人吹起来的,明年就没事了。”气候专家认为“气候不再像以前那么“温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成新常态,2025年的天气挑战不容忽视,而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和社会的集体努力。”
对气候异常频现的不同看法
议学情境二
议学活动-自我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气候异常频现,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2)你有没有思考过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如果有,那么我们是哲学家了吗?为什么?
(1)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被称为世界观。因为不同的人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气候异常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是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白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而哲学则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议学提示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
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而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注意: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正确错误之分。
②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是不自觉的、零散的;
③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有科学和非科学
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特点:
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1、太阳东升西落
2、万事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神六”带动旅游行业发展
4、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5、世界的发展是由“上帝”支配的
6、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7、一年四季,花开花落

×


×

×
(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非世界观)
(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非世界观)
(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非世界观)
请你判断哪些观点是世界观?
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人都能说出一些具有哲理的话,但这些哲理是哲学吗?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联系 错误倾向 特别提醒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系统化、理论化的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有人自以为看破红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思考:以上截然不同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行为与思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认为命由天定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
认为人定胜天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世界观
方法论
体现
 决定
(怎么看)
(怎么办)
3.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草是绿的,花是红的。
2.不带口罩会易感新冠病毒。
3.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上帝创造了一切
6.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是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更为普遍和本质的认识
×
×
×



判断以下观点哪些是世界观?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判断以下观点哪些是方法论?


技巧:认识、看法、想法属世界观;启示、行动、办事情属方法论
归纳小结: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强调的是“是什么”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强调的是“怎么做”
联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区分技巧:
认识、看法属世界观;
启示、行动、办事情属方法论。
注意: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目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议题三:从中国气象局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中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
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在气象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超算系统所处理的海量气象数据以及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的新规律,也为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案例,促使哲学家们思考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气象超算系统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思考领域。随着超算系统在气象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伦理算法伦理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此外,气象超算系统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结合,也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如思考人工智能在气象研究中的作用、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等问题。
中国气象局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
议学情境二
议学活动—合作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学是研究哪个领域的科学
(2)结合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发展与运用,谈谈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知识范畴。气象学专注于对大气这一自然现象的研究,通过观测、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揭示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符合自然科学的定义和范畴。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的发展,不断拓展人类对气象现象的认识边界,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哲学为气象超算系统的发展与运用提供了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议学提示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 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观念思想等
①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②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③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如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等
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思考: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有没有关系呢?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苹果落地
种瓜得瓜
猪肉大涨后大跌
物理学
生物学
经济学
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万有引力规律
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 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
遗传规律
价值规律
哲学
个性、特殊
共性、普遍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①具体科学: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②哲学:
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笔记:注意:二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而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三大发现
19世纪的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
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注意:以下说法都是错的!“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指导”;“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指导”有两重性,不能只当成“促进”,也可能会阻碍。
同时指导是一般性的,不是具体方法的指导。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晚年的牛顿科学研究没有建树。
知识归纳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错误倾向 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知识总结
关于何为“哲学”(全面把握哲学)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本课小结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起源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是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哲学和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哲学为其他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哲学能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巧妙方法。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哲学
整个世界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具体科学
根本方法/方法论的指导
真正的哲学
课堂检测
练一练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树汁液可制作大漆并创造漆器的国家。殷周时代,漆器用于礼乐、饮食、馈赠等,而最美的漆器则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殷周先人会用巧妙的手法虔诚地髹涂装饰祭祀之器来完成他们心中最美的礼仪。这表明( )
①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的世界观
②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
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最美的漆器则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殷周先人会通过虔诚地髹涂装饰祭祀之器这一活动完成他们心中最美的礼仪,表达他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表明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人的世界观,①符合题意。
认识的源泉在于实践,而不是在于人的经验感受,②说法错误。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将漆树汁液制作大漆并创造漆器,③符合题意。
价值是一事物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能说哪个更有价值,④说法错误。
B
练一练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表明,空间上微观的随机性导出了宏观的决定性。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又揭示出,时间上微观的决定性呈现为宏观的随机性。气体分子一个一个随机活动于空间的局部,而整体上却遵从明显的规律……数学的严密论证帮助哲学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决定的必然性与随机的偶然性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材料告诉我们( )
A.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
B.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C.量的积累能够引起事物的质变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基础
【详解】概率论、数理统计、微分动力系统等都属于具体科学,其研究成果为哲学家提供帮助,这说明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基础,D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不涉及透过现象看本质,A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没体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量变的过程。决定的必然性与随机的偶然性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不是事物发展中的一次质变,C不选。
D
练一练
3.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依题意知,牛顿、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学家分别从经验主义、唯物论、柏拉图哲学出发,建立起了各自的科学理论。说明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同时也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①④正确。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错误。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那种认为“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是错误的,③错误。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