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宿州二中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宿州二中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安徽省宿州二中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 | 2 2 < 0},集合 = { | = 3 , ∈ },则 ∩ =( )
A. (0, 2) B. {1,3} C. {1} D. {1,0}
2.已知命题 : ∈ , 2 + 1 > ,命题 : ∈ , 2 < + 1,则( )
A. 和 都是真命题 B.¬ 和 都是真命题
C. 和¬ 都是真命题 D.¬ 和¬ 都是真命题

3.已知事件 , 相互独立,0 < ( ) < 1,若 ( ) = 0.4, ( | ) = 0.3,则 ( ) =( )
A. 0.18 B. 0.12 C. 0.42 D. 0.28
4.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获得以下散点图,关于其相关系数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2 < 4 < 0 < 3 < 1 B. 4 < 2 < 0 < 1 < 3
C. 4 < 2 < 0 < 3 < 1 D. 2 < 4 < 0 < 1 < 3
5 sin( + ) .已知 lim 0 02 =
1
4, 0 ∈ [
, 2 2 ],则 0 =( ) →0
A. 12 B. ±
3
2 C.
1
2 D.
1
4
6.现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史记》5 本不同的书籍分发给甲乙丙 3
人,每人至少分得 1 本,已知《西游记》分发给了甲,则不同的分发方式种数是( )
A. 150 B. 100 C. 25 D. 50
7.已知函数 ( )的定义域为 , ( + 1)为奇函数,且 ( + ) + ( ) = 2 ( ) ( ), (0) = 1,则
2025 =0 ( ) =( )
第 1页,共 8页
A. 2 B. 1 C. 0 D. 1
8.已知函数 ( ) = ( ) ( ),对定义域内任意 < ,都有 1 21 2 < 1,则正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1 2
A. (0, 1 ] B. (0, ] C. [
1
, + ∞) D. [ , + ∞)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1 2 3 4 5
0.1 0.4 0.2 0.1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 满足 = 2 + 1,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有( )
A. ( ) = 5 B. ( ) = 3 C. ( ) = 4.8 D. ( ) = 2.4
10.已知( + 2 2 )
的展开式中,仅第 6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
B.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180
C.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210
D. 1 2 1 + 2 + + + + = 2
11.已知函数 ( ) = 3 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任意的实数 , ,函数 ( )恒有两个极值点
B.设 1, 2为 ( )的极值点,则| 2 1| ≥ 3
C.当 = 1 1时,若 ( )在( 3, )上有最大值,则 3 < ≤ 1
D.若 ( ) + (1 ) = 2 ,则 = 3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若随机变量 ~ (1, 2),且 ( < 0.9) = 0.3,则 (| 1| < 0.1) = ______.
13.已知 > 0, > 0 1,直线 = + + 1 与曲线 = + 2
1 1
相切,则 + 的最小值是______.
14.已知函数 ( ) = + + 2,若不等式 ( ) < ( 2 + 1)对任意 ∈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 2页,共 8页
15.(本小题 15 分)
已知全集 = ,集合 = { | 2 + 6 ≤ 0}, = { |1 < < 6}, = { | + 1 < < 2 }.
(Ⅰ)求( ) ∩ ;
(Ⅱ)若 ∪ =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 15 分)
(1)解关于 的不等式: 2 ( + 1) + ≥ 0.
(2)关于 的不等式 2 + 3 ≥ 0 在 ∈ [1,2]上有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 15 分)
甲、乙两人进行一场网球比赛,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都没有平局,且甲第一局获胜的概率为 (0 < <
1).从第二局开始,若上一局甲获胜,则下一局甲获胜的概率为 2,若上一局甲未获胜,则下一局甲获胜的
概率为 1 .
(1) = 1当 2时,求甲第二局获胜的概率.
(2) 1设甲第一局未获胜且第二局获胜的概率为9.
①求 ;
②记这场比赛需要进行的局数为 ,求 的分布列与期望.
18.(本小题 15 分)
某市一个社区微信群“步行者”有成员 100 人,其中男性 70 人,女性 30 人,现统计他们平均每天步行的
时间,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若规定平均每天步行时间不少于 2 小时的成员为“步行健将”,低于 2 小时的成员为“非步行健将”.已知
1
“步行健将”中女性占5.
(1)填写下面 2 × 2 列联表,并通过计算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认为“是否为‘步行健
将’与性别有关”;
步行健将 非步行健将 总计
男性
女性
总计
(2)现从“步行健将”中随机选派 2 人参加全市业余步行比赛,求 2 人中男性的人数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2
参考公式: 2 = ( + )( + )( + )( + ),其中 = + + + .
第 3页,共 8页
( 2 ≥ 0)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19.(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
(1)若 为实数,试讨论方程 ( ) = 的根个数;
(2)证明: (ln 2) < ( 4 4 2 );
(3)若点 在 ( )的图象上运动,求点 到直线 = 2 距离的最小值.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4
13.4
14.( 1,1)
15.(Ⅰ) ∵ = { | 2 + 6 ≤ 0} = { | 2 + 6 ≥ 0} = { | ≤ 3 或 ≥ 2},
∴ = { | 3 < < 2},
∴ ( ) ∩ = { |1 < < 2}.
(Ⅱ) ∵ ∪ = ,
∴ ,
①当 = 时,则 + 1 ≥ 2 ,得 ≤ 1.
②当 ≠ 时,可得
+ 1 < 2
+ 1 ≥ 1 ,即 1 < ≤ 3,
2 ≤ 6
综上,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 3}.
16.解:(1)因为 2 ( + 1) + = 0 解得 1 = , 2 = 1.
当 > 1 时,不等式解集为( ∞,1] ∪ [ , + ∞);
当 = 1 时,不等式解集为 ;
当 < 1 时,不等式解集为( ∞, ] ∪ [1, + ∞).
(2)关于 的不等式 2 + 3 ≥ 0 在 ∈ [1,2]上有解,
第 5页,共 8页

2+3 3
则 = + 在 ∈ [1,2]上有解,
所以 ≤ ( + 3 ) .
因为 ∈ [1,2] 3,所以 + ≤ 4.
所以 ≤ 4,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 4}.
17.解:(1)设 =“甲第 局获胜”,其中 = 1,2,3,
依题意得 ( 1) =
1
,当 = 2时,

由全概率公式得 ( 2) = ( 1 2) + ( 1 2) = ( 2 21) ( 2| 1) + ( 1) ( 2| 1) = + (1 ) =
( 1 3 1 2 32 ) + (1 2 ) = 8,
3
所以甲第二局获胜的概率为8;
(2) 1 2①甲第一局未获胜且第二局获胜的概率为(1 )2,依题意得(1 )2 = 9,解得 = 3;
② 的可能取值为 2,3,

( = 2) = ( 2 2 3 1 2 141 2) + ( 1 2) = + (1 ) = ( 3 ) + 3 × 3 = 27,

( = 3) = ( 1 2 3) + ( 1 2 3) + ( 1 2 3) + ( 1 2 3)
= (1 2)(1 ) + (1 )(1 ) 2 + (1 2) + (1 )(1 )(1 2) = 1 3+ 2 = 1
( 23 )
3 + ( 2 )2 2 = 133 3 27,
所以 的分布列为:
2 3
14 1327 27
( ) = 2 × 14 13 6727 + 3 × 27 = 27.
18.(1)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步行健将”的人数为(0.5 + 0.2) × 0.5 × 100 = 35,其中女性有 7 人,填写表
格如下:
步行健将 非步行健将 总计
男性 28 42 70
女性 7 23 30
总计 35 65 100
第 6页,共 8页
2 = 100(23×28 7×42)
2
故 35×65×30×70 ≈ 2.564 < 3.841,
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不能认为“是否为步行健将”与性别有关”;
(2)依题意知 的可能取值为 0,1,2,
2 1 1 0 2
所以 ( = 0) = 7 32 = , ( = 1) =
7 28 = 28, ( = 2) = 7 28 54
2 2
=
35 85 35 85 35 85

分布列为:
0 1 2
3 28 54
85 85 85
故 ( ) = 0 × 385 + 1 ×
28 54 8
85 + 2 × 85 = 5.
19.(1)由于函数 ( ) = ,那么导函数 ′( ) = ( + 1) ,
当 > 1 时, ′( ) > 0,当 < 1 时, ′( ) < 0,
那么函数 ( )在( 1, + ∞)上单调递增,在( ∞, 1)上单调递减,
故 = 1 时,函数 ( ) 1取得极小值 ( 1) = ,
且当 →+∞时, ( ) →+∞,当 → ∞时, ( ) → 0,函数 ( ) = 的图象如图:
由于 ( ) = 的根个数即 ( ) = 图象与 = 的交点个数.由图知,
当 ≥ 0 和 = 1 时, = 与 ( ) =
只有一个交点,此时方程 ( ) = 有 1 个实根;
1当 < < 0 时, = 与 ( ) =
有两个交点,此时方程 ( ) = 有 2 个实根;
当 < 1 时, = 与 ( ) =
没有交点,此时 ( ) = 没有实根.
2
ln
(2) 2 4 4 4 2(2 2)根据 ln 2 = 2 = 4 ,
2
2 = 2 = 2 ,
2
因此可构造 ( ) = ,那么导函数 ′( ) =
1
2 ,
当 > 时, ′( ) < 0,当 0 < < 时, ′( ) > 0,
( ) = 因此函数 在( , + ∞)上为减函数,在(0, )上为增函数,
第 7页,共 8页
<
2 2
所以根据 2 < 4,可得 0 < (2) = (4) < ( 2 ),
2
所以根据 ( )在( 1, + ∞)上为增函数,可得 ( (2)) < ( ( 2 )),
(ln 2) < ( 4 4因此可得 2 ).
(3)设点 ( 0, 0),易知当曲线在 ( 0, 0)处的切线与 = 2 平行时,
点 ( 0, 0)到 = 2 的距离最小,
又导函数 ′( ) = ( + 1) ,那么有 ′( ) = ( + 1) 0 0 0 = 1.
令函数 ( ) = ( + 1) 1,那么导函数 ′( ) = ( + 2) ,
易知,当 > 2 时, ′( ) > 0,当 < 2 时, ′( ) < 0,
因此函数 ( )在区间( 2, +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 2)上单调递减,
且 < 1 时, ( ) < 0,又 (0) = 0 1 = 0,因此 0 = 0,那么 (0) = 0,
故 (0,0)到直线 = 2 的距离即点 到直线 = 2 2距离的最小值,为 = 2 = 2.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