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6.2 地质灾害人教版 地理1Part 1地震6.2 地质灾害人教版 地理1地震 —— 从那场举国皆殇的地震说起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 地震撼动四川汶川。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31.0°N、103.4°E),震源深度14km,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重点关注: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汶川地震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地震 —— 从那场举国皆殇的地震说起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 地震撼动四川汶川。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31.0°N、103.4°E),震源深度14km,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重点关注: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汶川地震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地震自学活动:阅读课本P106-107“地震”部分,并用笔圈画出重点内容学习用时:2分30秒待解答的问题:1. 地震灾害的概念与成因?2. 震级、烈度及其影响因素?3. 地震构成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等)的概念?4. 地震灾害的危害?继续阅读P107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 地震撼动四川汶川。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31.0°N、103.4°E),震源深度14km,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地震构造示意图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震级越____,破坏程度越大震中距越____,破坏程度越大震源越____,破坏程度越大地质构造越________,破坏程度越小地面建筑越________,破坏程度越小大近浅稳定坚固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震级:反映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仅了解)1960年智利大地震(9.5级,造成经济损失5.5亿美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8.0级,造成经济损失1217亿美元)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震级 烈度定义影响因素数量差异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表示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地震释放的能量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震级与烈度的差异地震的概念与成因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地应力长期作用岩层发生倾斜或弯曲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限度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能量急剧释放地震波传播地面发生震动地震的概念与成因案例:2008年汶川地震成因(仅了解)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亚欧板块,导致青藏高原隆起,并向东挤压四川盆地,最终在龙门山地区形成断裂带地应力积累地震发生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地震的分布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读图:说明地震带分布与板块的关系从世界范围看,地震多分布在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 - 喜马拉雅地震带原因?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地震的分布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我国的地震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的特征,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注意:并非只有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会发生地震我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地震的危害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地震灾害的危害包括哪些?地震的危害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地震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影响心理健康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地震灾害的危害包括哪些?地震的危害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地震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地震灾害的危害包括哪些?地震灾害的避防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一个原则:减少损失;一条时间线:前中后;两个主体:政府与个人不要盲目逃离建筑物不要选择跳窗逃生逃生时不要推搡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藏在天桥或雨棚下如何避免逃生误区:Part 2滑坡与泥石流6.2 地质灾害人教版 地理1滑坡 —— 从那场举国皆殇的地震说起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堵截 河床后形成湖泊。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面积最大、危险最高的一个堰塞湖。如遇强余震、暴雨,可能发生溃坝,对下游上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重点关注:滑坡的成因与危害是什么?地震与堰塞湖的形成有何关系?滑坡和泥石流自学活动:阅读课本P108“滑坡和泥石流”部分,并用笔圈画出重点内容学习用时:1分30秒待解答的问题:1. 滑坡的概念与危害?2. 泥石流的概念与危害?3. 如何区分滑坡与泥石流?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滑坡的概念与成因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的概念与成因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思考:分析滑坡的形成条件包括哪些?(多发区具有什么特征?)山地斜坡,地势起伏较大岩石破碎,土壤质地疏松较低,水土保持能力较差开挖坡脚、堆填加载、乱砍滥伐地形岩/土体工程建设植被覆盖度滑坡的危害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破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2014年5月2日,阿富汗东北部山区发生山体 滑坡,造成2000多人死亡或失踪2020年7月22日,恩施州屯堡乡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滑坡的防治 —— 政府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工程性措施削坡减载:降低坡度,挖除表层部分岩/土体边坡工程:如挡土墙、防护网等排水导水:在滑坡体外建设排水沟非工程性措施预报预警:加强天气预报、潜在滑坡体监测防灾宣传:提升居民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避灾演习:减少灾害发生时居民伤亡“硬件”“软件”一条时间线:灾前、灾中、灾后;两个主体:政府与个人滑坡的避防 —— 个人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横向逃离,远离河岸和沟谷,勿将避灾场地选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后不要未经考察贸然回家,而应听从政府部门的统一疏散安排及时将灾害发生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这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一条时间线:灾前、灾中、灾后;两个主体:政府与个人泥石流的概念与成因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概念与成因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岩石破碎,土壤质地疏松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地形岩/土体水思考: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包括哪些? (多发区具有什么特征?)泥石流的危害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避防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破坏道路,淤塞江河(可能形成堰塞湖)2024年7月8日,四川广元旺苍县受强降雨影响形成泥石流灾害。因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避免了3户8人可能的伤亡2024年8月3日,因持续降雨叠加冰雪融化,四川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大量岩、土体覆盖了国道318线泥石流的防治 —— 政府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工程性措施排导工程:提升疏导泥石流的能力拦挡工程:如拦挡坝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墙非工程性措施预报预警:加强天气预报(暴雨等)防灾宣传:提升居民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避灾演习:减少灾害发生时居民伤亡沟谷内设施旁一条时间线:灾前、灾中、灾后;两个主体:政府与个人泥石流的避防 —— 个人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不能沿沟谷、顺着泥石流的运动方向跑,而应离开沟谷,向沟谷两侧或高地跑不要停留在低平的弯道凹侧,因为弯道处水位较高不要上树躲避,不同于一般洪水,泥石流携带的大型石块可能剪断树木、将人卷入泥石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方一条时间线:灾前、灾中、灾后;两个主体:政府与个人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对比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滑坡 泥石流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部位运动状态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均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均是地表松散岩/土体受到重力影响向地势较低处运动均可由人类活动诱发均具有突发性,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巨大山地斜坡山区沟谷沿滑坡面整体下滑沿沟谷流动否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读图:描述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极值)集中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集中分布在山地、高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区(地形),季风区(气候)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三级阶梯地形示意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原因临近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多地震,岩石较破碎地形复杂,多地势陡峻的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三级阶梯地形示意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课本P109)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表现1: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旱灾火灾沙尘暴饥荒病虫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淡水短缺火灾海啸疫病蔓延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课本P109)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表现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形成灾害链条旱灾淡水短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震堰塞湖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某年8月某日,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某地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 该次地震震区示意图。据此完成题目。1. 丙村震中距比甲村远,但烈度与甲村相同,主要原因是( )A.丙村的震级更大B.丙村的震源深度更浅C.丙村地下有断裂带D.丙村的人口更多C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出题角度:与1.4、4.2、6.4结合命制题组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2023年12月18日,甘肃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与震中距离相等。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1. 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到的破坏最小B.乙地烈度最高C.丙地震中距最大D.丁地震级最高A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2023年12月18日,甘肃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与震中距离相等。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2. 此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穿越莫霍面时,传播速度( )A.不变B.加快C.减慢D.消失B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1. 从地形要素看,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B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2. 图B示意山谷,虚线示意泥石流前进路线,若此时游客位于O点,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B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1. 该地发生的灾害可能是( )A.山洪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C地质灾害 —— 课堂练习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题目。危害概念分布成因防治2. 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A.a B.b C.c D.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