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主要的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华中图版(五四学制)(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主要的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华中图版(五四学制)(2024)

资源简介

中华中图版(五四学制)(2024)地理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主要的气候类型-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课标 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华中图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案例,直观地呈现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后续地理知识,如区域地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点。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茂密的热带雨林、广袤的热带草原、干旱的沙漠、季风影响下的农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当地的气候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引导: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知道不同地方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同。那这些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气候。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气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多样的景观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生活中常见的气候现象入手,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意识到气候类型与生活息息相关,为后续学习营造积极的氛围。
新 课 讲 解 新课讲授 认识气候类型的划分 讲解概念:同学们,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区分不同地区的气候,科学家们根据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组合特点,把全球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明确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为学生理解后续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奠定基础,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气候类型的差异来源。 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展示地图:运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指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亚洲的马来群岛等地。 分析图表:给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大家看这张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气温和降水量。从气温曲线来看,全年各月气温都在 20℃以上,说明什么呀?对,全年高温。再看降水量柱状图,每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多,年降水量一般在 2000 毫米以上,这就是全年多雨。所以,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景观展示:展示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植被茂密、生物种类繁多的特点。讲解由于这里气候湿热,非常适合热带植物生长,高大的乔木、缠绕的藤本植物等构成了独特的雨林景观,同时也为众多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图表和景观资料的结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热带雨林气候,培养学生从不同资料中获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直观感受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讲解:再次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找出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分布最广。 图表分析:呈现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组织学生自主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从图中看到的气温情况。嗯,全年高温,非常棒。那降水呢?对,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每年的 5 月到 10 月是湿季,降水丰富;11 月到次年 4 月是干季,降水稀少。 景观对比:展示热带草原在干湿两季的不同景观图片,干季时草原枯黄,湿季时草原葱绿,还有许多食草动物在湿季迁徙至此。讲解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树木较少,动物也适应了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图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景观对比,强化学生对气候特点与景观关系的理解。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以下讨论问题: 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位置会不同?(提示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等方面思考) 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两季是如何形成的?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各小组讨论时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影响气候的因素角度去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究气候类型分布和特点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确保讨论方向的正确性。 气候类型拼图游戏:准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拼图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比赛,要求在拼图过程中说出所拼区域的气候类型名称。完成拼图后,随机抽取小组,让其成员指出图中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的记忆,同时在描述特点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引导回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了气候类型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然后重点学习了热带的两种气候类型,哪位同学来说说有哪两种?(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那它们的分布地区在哪里呢?(请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气候特点又是什么呢?(请学生结合图表描述) 总结归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同时总结影响这两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辐射量,影响气温;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降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教师的总结归纳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