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1.1《昆虫》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A. 蜘蛛B. 蚂蚁C. 蝎子2. 昆虫的身体分为( )部分。A. 三B.两C.四3. 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昆虫?( )A. 苍蝇B. 蚊子C. 蜘蛛4. 蝴蝶的身体中,翅膀长在( )部分。A. 头部B. 胸部C. 腹部5. 中华蛩蠊是我国的( )昆虫。A. 常见B. 珍稀C. 有害6.夏天预防蚊虫叮咬的方法不包括( )。A. 穿长袖衣服B. 清理积水C. 不洗澡二、判断题1.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 蜘蛛有三对足,所以是昆虫。( )3.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4. 蜜蜂的胸部有三对足。( )5. 凤蝶是我国的珍稀昆虫。( )【能力提升】三、综合探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昆虫的共同特征有哪些?2. 为什么蜘蛛不是昆虫?请说出理由。请写出两种预防蚊虫叮咬的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 B6. C二、判断题1.√2.×3.√4.√5.√三、综合探究1.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2. 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有四对足,没有触角和翅膀,不符合昆虫“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一对触角”的特征。3. ① 穿长袖衣服或使用驱蚊液;② 及时清理家中积水,避免蚊虫产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第1课 昆虫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青岛版六三制(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念1. 知道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2. 能识别常见昆虫与非昆虫,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科学思维1. 通过观察蚂蚁、蝴蝶等动物的身体结构,培养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2. 运用昆虫特征判断生物是否属于昆虫,发展演绎推理能力。探究实践1. 通过观察标本、图片,完成“昆虫身体结构”记录单。2. 动手制作昆虫模型,深化对昆虫特征的理解。态度责任1. 激发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养成严谨观察的科学态度。2. 了解珍稀昆虫的价值,树立生物保护意识;掌握预防蚊虫叮咬的生活常识。核心素养聚焦“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些美丽的小生物是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它们吗?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活动一:研究昆虫的共同特征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蜜罐蚁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不要伤害蚂蚁!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观察指南:1.观察蚂蚁的身体共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2.蚂蚁身体每一部分的特点。3.把观察到的现象随时记录下来,或者画下来。4.小组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蚂蚁有的带翅,如雌蚁和雄蚁等;有的不带翅,如工蚁和兵蚁等。不同种类的蚂蚁该特征可能有差异。资料卡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蝴蝶蝉蝗虫蚊子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身体分为几部分 触角的数量 足的数量 翅的数量 共同特征蚂蚁记录单任务二: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探索蚂蚁,蝴蝶,蝗虫,蝉,蚊子等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一般有,1-2对翅。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属于昆虫。任务三:它们是昆虫吗?探索任务三:它们是昆虫吗?探索1.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2.它们的身体外形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吗?3.它们是昆虫吗?问题引导任务三:它们是昆虫吗?探索任务三:它们是昆虫吗?探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探索金斑喙凤蝶中华蛩蠊活动二: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探索金斑喙凤蝶金斑喙凤蝶——“蝶中皇后”“国蝶”数量极少:野外种群数量稀少,被称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蝴蝶”之一,已被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法捕捉或交易将面临法律制裁。保护措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如福建梅花山)、人工繁育研究等方式保护其栖息地。活动二: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探索中华蛩蠊中华蛩蠊(qióng lián)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属于蛩蠊目,被誉为 “昆虫界的活化石”,已被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活动三:制作昆虫模型探索活动三:制作昆虫模型探索1.小组讨论昆虫的外形特点。2.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材料。3.制作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反思因为昆虫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有些有1-2对翅,蜜蜂、蜻蜓符合上述特征,所以蜜蜂、蜻蜓属于昆虫。这个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回顾反思评价评价表评价标准 评价情况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能对昆虫的外部形态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昆虫的共同特征。能识别哪些动物是昆虫。愿意与同学分享制作昆虫模型的收获。拓展了解预防蚊虫叮咬的办法。一、选择题。练习1. 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A. 蜘蛛B. 蚂蚁C. 蝎子B一、选择题。练习2. 昆虫的身体分为( )部分。A. 三B.两C.四A一、选择题。练习3. 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昆虫?( )A. 苍蝇B. 蚊子C. 蜘蛛C二、判断题。练习1.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 蜘蛛有三对足,所以是昆虫。( )3.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4. 蜜蜂的胸部有三对足。( )5. 凤蝶是我国的珍稀昆虫。( )√×√√√三、综合题。练习1.昆虫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总结一、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三部分:头、胸、腹头部:一对触角胸部: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二、判断实例:蝴蝶、蝗虫、蜜蜂(是昆虫)蜘蛛、蝎子(非昆虫)三、珍稀昆虫:凤蝶、中华蛩蠊科学态度合作学习评价感谢您的聆听THANKS青岛版/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青岛版六三制(2025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昆虫》教学设计课题 1.1 昆虫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知道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 能识别常见昆虫与非昆虫,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蚂蚁、蝴蝶等动物的身体结构,培养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运用昆虫特征判断生物是否属于昆虫,发展演绎推理能力。探究实践: 1. 通过观察标本、图片,完成“昆虫身体结构”记录单。 2. 动手制作昆虫模型,深化对昆虫特征的理解。态度责任: 1. 激发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养成严谨观察的科学态度。 2. 了解珍稀昆虫的价值,树立生物保护意识;掌握预防蚊虫叮咬的生活常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昆虫的身体特征(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难点:区分昆虫与非昆虫(如蜘蛛、蝎子等),理解特征的唯一性。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一、聚焦 教师活动: 1. 播放背景音乐,朗诵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展示蝴蝶、蜻蜓的动态图片,提问:“这些美丽的小生物是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它们吗?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见过的昆虫(如蚂蚁、蜜蜂等),聚焦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对蝴蝶、蜻蜓的认识,产生探究兴趣。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研究昆虫的共同特征 任务1: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 教师引导: 出示蚂蚁标本(或放大图片),提问:“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请仔细观察,它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发放记录单,提示用放大镜观察细节。 学生活动: 分组观察,在记录单上用简笔画或文字标注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部有两根须”“胸部有六条腿”等),小组内交流发现。 教师总结: 板书蚂蚁身体结构:头(触角)、胸(三对足)、腹,强调观察的有序性。 任务2: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长着什么? 教师引导: 展示蝴蝶、蝗虫、蚊子的图片,提问:“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蚂蚁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对比观察,完成记录单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分几部分”“头部有无触角”“胸部有几对足”“是否有翅膀”等特征。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观察,填写表格对比三者结构,尝试归纳共同点。 教师总结: 板书归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如蝴蝶),部分昆虫翅退化(如蚊子)。 明确:具备这些特征的动物属于昆虫。 任务3:它们是昆虫吗?” 教师引导: 出示蜘蛛、蚜虫、苍蝇、蝎子、蜻蜓、蜜蜂的图片,提问:“它们的身体外形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吗?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判断是否为昆虫,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判断结果(如“蜘蛛有8条腿,不是三对足,不是昆虫”“苍蝇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 教师总结: 强调判断依据,纠正常见误区(如蜘蛛、蝎子属于节肢动物,非昆虫;蚜虫虽小,但具备昆虫特征)。 活动二:了解我国的珍稀昆虫 教师活动: 播放凤蝶(如金斑喙凤蝶)和中华蛩蠊的资料视频,介绍它们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及珍稀原因(如栖息地破坏、数量稀少),提问:“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昆虫?我们可以怎么做?”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交流保护珍稀动物的做法(如爱护环境、不随意捕捉)。 活动三:制作昆虫模型 教师引导: 示范用橡皮泥制作昆虫模型(分出头、胸、腹,粘贴触角、足、翅),强调结构准确性。提出要求:“选择一种昆虫,用材料制作模型,注意体现头胸腹三部分和足、触角的特征。” 学生活动: 分组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如帮助调整足的数量、触角的位置)。完成后,小组展示模型并介绍昆虫特征。 第三部分:拓展迁移 教师活动: 播放预防蚊虫叮咬的科普动画,提问:“夏天蚊虫多,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方法(如穿长袖、用驱蚊液、清理积水等)。 学生活动: 观看动画,交流防蚊技巧,认识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昆虫的哪些知识?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否为昆虫?保护昆虫有什么意义?” 学生自主总结,教师补充:昆虫的身体特征、判断方法、保护意识及生活应用。板书设计 昆虫 一、昆虫的共同特征: 身体分三部分:头、胸、腹 头部:一对触角 胸部:三对足 一般有两对翅 二、判断实例: 蝴蝶、蝗虫、蜜蜂(是昆虫) 蜘蛛、蝎子(非昆虫) 三、珍稀昆虫:凤蝶、中华蛩蠊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通过诗句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观察活动与模型制作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 任务设计层层递进,从观察到归纳再到应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昆虫特征”的概念。 2. 改进之处: 部分学生在判断蜘蛛是否为昆虫时仍存在困惑,可增加对比表格或实物观察,强化“三对足”的特征。 制作模型时间稍紧,下次可提前分组准备材料,或简化步骤,确保更多学生能完整展示作品。 3. 延伸思考: 课后可布置“寻找身边的昆虫”实践作业,让学生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进一步巩固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昆虫(分层作业).docx 1.1 昆虫(教学设计).docx 1.1 昆虫(教学课件).pptx 怎样预防蚊虫叮咬.mp4 昆虫.mp4 红火蚁.mp4 蚂蚁的身体结构.mp4 蜜罐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