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口语交际 说新闻(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二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版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四年级设计理念设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大维度,以“真实性学习”和“任务驱动”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的口语交际课堂。 1.情境驱动,激发真实表达 通过创设“红领巾说新闻”栏目组招募小主播的真实情境,将口语交际任务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表达欲望。情境贯穿课堂始终,从数字人播报校园新闻导入,到小组“新闻六角桌”协作,再到模拟电视台发布新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体验“说新闻”的意义,实现“学用结合”。 2.多维互动,培养综合能力 采用“师生对话—小组合作—全班展示”的多维互动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讨论、评价、反思等环节,逐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小组合作中强调“准确传达信息”与“发表看法”,既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通过星级评价表,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清晰性、逻辑性及情感传递,促进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 3.技术赋能,拓展学习路径 融合AI智能体、平板拍照分享等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课前学生借助多种媒体搜集新闻,课中通过数字化工具即时分享与反馈,课后延伸至家庭、社会平台,形成“课内外联动”的学习闭环。技术的介入不仅丰富了新闻资源的获取方式,更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习得现代公民必备的信息处理与媒介素养。 4.素养导向,深化价值引领 以新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关注时事的过程中感知社会百态,理解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培养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家国情怀的责任意识。通过“发表看法”环节,鼓励学生从赞美、建议、反思等多角度表达观点,既提升思辨能力,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5.分层实践,尊重个体差异 教学设计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小组合作中组员轮流发言、推选代表展示等环节,既给予基础薄弱学生表达机会,又为能力突出者提供挑战空间。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说清楚”与“有见解”的重难点,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本课以“新闻”为桥梁,通过真实的任务、开放的活动、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最终实现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跨越,为培养具备信息素养、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三年级《身边的“小事”》《春游去哪里玩》等口语交际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清楚表达观点”“说明理由”的基本方法;从《我们与环境》等话题讨论中进一步强化了围绕主题发表看法、倾听与回应的能力。此外,学生已初步接触过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但对新闻这一特定文体的认知尚浅,尤其在准确提炼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事件、来源)和区分事实与观点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因新闻来源庞杂、内容理解难度不一,出现信息筛选困难或表述模糊的问题。2.学习兴趣与动机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社会热点、校园事件、科技趣闻等话题兴趣浓厚。“红领巾说新闻”的模拟主播情境,贴合学生乐于表现、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激发参与热情。但部分学生对严肃新闻(如民生政策、国家大事)关注度较低,需通过范例引导和同伴互动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多种互动教学手段的深化应用,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参与度。电子白板与易课堂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模式,不仅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更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精准教学、深度互动、个性成长”。学生既能享受沉浸式学习体验,又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如数字能力、协作意识、批判性思维),最终达成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的双提升。3.潜在困难与挑战信息整合能力弱:部分学生可能照搬新闻原文,缺乏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导致表述冗长或遗漏重点。观点表达单一:学生易停留在“复述新闻”层面,发表看法时多重复他人观点,或局限于“好/不好”的简单评价,缺乏深度思考与个性化见解。 媒介素养不足:对新闻来源的权威性、真实性缺乏判断意识,可能选择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作为素材。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1.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自然与科技”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以及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从内容上看,前两篇文章侧重于介绍关于自然的奥秘,后两篇文章则重点介绍科技的发展。单元导语“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其实也暗示了这一编排。单元口语交际为“说新闻”,引导学生关注关于科技发展的新闻,并通过交流说清楚新闻内容以及对新闻的看法。单元习作为“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围绕“样子”和“功能”两方面来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这一系列编排为学生打开了科普世界的大门,启发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探究其中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这其实是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延续与发展,目的是在继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去解决问题。同时,每篇课文承担语文要素落实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琥珀》的课后题直接给出了提问的范例:《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后题则要求学生通过梳理问题进行探究,尝试解决:《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课后题则鼓励学生与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是对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排的序列性。单元习作要素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这旨在鼓励学生释放想象,用发明描绘未来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 文本与学习任务群: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一方面,单元部分内容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仔细分析本单元:第一,单元课文为一组科普文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信息。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为“说新闻”,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新闻类文章,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并通过清楚、准确的讲述来传递信息。第三,本单元课后题有一个共同点,即引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并以口头交流的形式进行交流。比如,《琥珀》的课后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后题“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 后者更是为学生提供了身份信息,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交际情境与对象。以上三方面符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学习路径,即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单元另一部分内容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主要表现在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上。这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提到的“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等相关内容非常契合。综合以上分析,本单元教学设计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相关内容辅助学生梳理信息,为后期准确、清楚地传递信息作好铺垫。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教学难点:能把新闻说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目标1.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2.能把新闻说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策略设计1.情境教学策略:创设“红领巾说新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如何把新闻说清楚。通过AI生成视频了解新闻,AI智能体人机对话,增强情境的真实感和趣味性。2.任务驱动策略:设计“我们一起说、新闻六角桌、红领巾说新闻”等任务,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如何把新闻说清楚。3.小组合作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清楚有序连贯地说新闻。组内互相交流评价,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信息资源与教学环境设通过整合AI生成视频、科学小视频以及互动教学软件等多元化信息资源,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从而提高学习成效,同时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参与度。电子白板与易课堂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模式,不仅让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更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精准教学、深度互动、个性成长”。学生既能享受沉浸式学习体验,又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如数字能力、协作意识、批判性思维),最终达成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的双提升。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技术应用及分析 设计意图对联导入,引出话题 出示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2.播放数字人播报的新闻视频,从播新闻过渡到说新闻,引出话题。 读对联。观看视频,了解播新闻和说新闻的区别。 1.运用人工智能视频创作平台“腾讯智影”,创建新闻主播数字人,输入文本内容,快速生成视频,抠像并导入演播厅背景,保持人物和场景的一致性。智能生成视频动态呈现新闻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话题。 引导学生关心新闻,了解新闻。我们一起了解“新闻” 请大家利用希沃AI助手了解“新闻”,比如:新闻有什么特点?新闻有哪些种类?说新闻要注意什么?怎么说新闻?根据学生的聊天内容整理并板书。出示书上的四则一句话新闻,让学生分类。 和AI助手聊天,了解新闻的特点及种类。给书上的四则一句话新闻连线,巩固新闻的类别知识。 1.利用希沃易课堂的AI学,通过AI助手创建数字聊天室,人机对话聊“新闻”,更深入地了解新闻。2.通过课件推送连线,让学生在了解新闻有不同的种类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情境引入:学校润苗电视台在选拔“红领巾说新闻”栏目小主播。展示栏目邀请函,明确任务——“成为新闻小主播需完成挑战”。 1.了解“红领巾说新闻”栏目的主播招募要求。 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其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挑战一:我们一起找一找 课件出示《哪吒2》的一则新闻,推送给各学生。根据学生的圈画总结:时间、地点、事件等构成新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的来源。请一位同学试着说一说这则新闻,要说清新闻内容与新闻来源。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相机总结并板书:说新闻时要准确传达信息。 圈画出这则新闻中的关键信息。了解说新闻时要说清新闻的内容。了解说新闻时还需要说明新闻的来源。一名同学说新闻,其他人评价。 1.借助智慧课堂传屏,学生在平板上圈一圈画一画,动态呈现学习结果,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反馈。 1.哪吒2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影之一。能够激发其探索热情。挑战二:我们一起说一说 请大家对这则《哪吒2》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建议、表扬、呼吁……选4名同学说新闻,并给他们贴上序号。推送投票课件给学生。白板呈现投票结果,请几名同学说说投票理由。总结板书:清楚连贯地表达。 发表看法。学习表达看法的出发点有哪些。加上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这则新闻。4名同学上台说新闻,其余同学作为评委在平板上给他们投票。说说投上宝贵的一票的理由。 1.智慧课堂单选题功能,通过单选题功能,实时收集学生的投票数据。通过数据能更好地评价。。挑战三:我们一起来搜集 创建AI智能体,请同学们通过AI助手,现场搜集新闻,每个小组内选择一则代表性新闻简要记录在新闻搜集单上,要写上看法。展示各小组搜集单。计时4分钟,出示交流要求。 借助智能体现场搜集新闻,并小组内记录。组长拍照上传小组搜集单。小组内交流:把这则新闻说出来。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参与栏目选拔最终PK。 1.希沃易课堂AI智能体。借助技术实现素材快速搜集,帮助学生掌握“提炼关键信息”和“准确表达”的核心能力,解决学情中“信息整合能力弱”的问题。借助希沃易课堂拍照传屏,即时共享新闻素材。借助智慧课堂的计时工具,采用倒计时的方式,明确讨论的起止时间。终极挑战:我们一起来评选 课件出示评价要求。白板为其余5组推送打星通道。 小组代表2-3人上台说新闻。除去正在说新闻的那一组,剩余5组为其打星。评价:说一说投票理由。 1.通过单选题功能,实时收集学生的打分数据。通过数据能更好地评价。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