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思想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十二课概念与判断课件+学案+作业+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思想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十二课概念与判断课件+学案+作业+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十二课 概念与判断
[课标要求] 1.知道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概述
(1)与概念相关的两组因素
①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②语词——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之间的关系
内涵 外延
含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作用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也可以因此而确定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关系 案例
相 鲁迅与周树人,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
容 学生与运动员,戏迷与中老年人,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党员与干部
关 水果与桃子,马与白马,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四边形与正方形
系 桃子与水果,白马与马,联合国与国际组织,正方形与四边形
不 相 容 关系 白与非白,农民阶级与非农民阶级,赞成票与非赞成票
白与黑,出生与死亡,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赞成票与反对票
特别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2.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①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②公式:定义项=种差+属概念。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属概念
人 是 能够制造和使 用生产工具的 动物
③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案例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 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定义过窄” 人是具有正常思维的动物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劳动者就是劳动的人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狼不是虫,狗不是猫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①含义: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②构成:在划分中,被划分的类叫作划分的母项,划分得到的各子类叫作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划分为各子项,是依照某一或某组属性进行的,这种或这组属性叫作划分的根据、标准或原则。
③要求:对于同一个类,可以依照不同的根据进行不同的划分。划分也可以连续进行多次。
④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举例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 按年龄段,人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多出子项” 文学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美术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考向一 概念的概述
典题1 (2024·湖北卷,11,3分)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之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D [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显然“冻雨”与“雨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A错误。从材料信息看,“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冻雨”与“下冰凌”外延是全同关系,B、C错误。“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考向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典题2 (2024·广东湛江一模)据传,古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概括了几种使人最感高兴的事,其中有两句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增加说明,于是将这两句诗增改为: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多数人认为第一句改得不妥,第二句改得尚可,这是因为(  )
①第一句诗增加“十年”一词,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②第二句诗增加“千里”一词,反映内涵本质的变化 ③“久旱”变成“十年久旱”,说明概念的外延缩小 ④“他乡”与“千里他乡”,这两个概念属于种属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他乡”前面增加“千里”一词,内涵本质并没有变化,②错误。“他乡”与“千里他乡”是属种关系,不是种属关系,④错误。“久旱”前面增加了“十年”,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①正确。“十年久旱”是“久旱”中的一种情形,所以概念的外延缩小了,③正确。]
典题3 (2023·海南卷,19,2分)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
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A [“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质,三者标准不一,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排除。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而蔬菜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C排除。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D排除。“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判断
(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3)判断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除非语句符合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疑问句、祈使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4)类型
2.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作用的叫作联项。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依据判断 的质——看联项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 断的量 ——看量项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从质与量 的结合上划分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深化剖析:六种性质判断的事例表现
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单称肯定判断 -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单称否定判断 -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4)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
深化剖析: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错误 案例 要求
缺少主项 又输了 如无上下文,不能省略主谓项
缺少谓项 这个足球队
主谓搭配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主谓对应
误用联项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慎用多重否定
误用量项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慎用“全称”
(5)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全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猫(周延)都是动物(不周延)
全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塑料(周延)不是金属(周延)
特称肯 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些动物(不周延)是猫(不周延)
特称否 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些参会教师(不周延)不是青岛人(周延)
单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这个三角形(周延)是等腰三角形(不周延)
单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3(周延)不是偶数(周延)
3.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3)关系的性质
①对称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词
对称关系 小华和小娜是双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朋友、同 学、同事 等
反对 称关系 张明比李辉高 不具有同一关系 大于、重 于、晚于 等
非对 称关系 蓝队支持红队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尊重、信 任、佩服 等
②传递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传递关系 A比B高,B比C高,则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反传 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一定不是丙的儿子 不具有同一关系
非传 递关系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则小明未必认识小红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类型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句式 部分同学是团员 小明喜欢物理
所有商品都有价值 小光与小辉是同学
实质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
核心 谓项是主项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关系项是存在于几个关系者项之中的关系
主项 一项 多项
量项 只能有一个 可以有多个
联项 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性质”的意思 往往不用联项,尽管有时也用“是”或“不是”作为联项,但它们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关系”的意思
联系 都是简单判断,都有肯定与否定、真假之分
考向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典题1 (2023·湖南卷,15,3分)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是全称否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是周延的,即“贫困户”是周延的,①错误。“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是特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是不周延的,“回乡创业的村民”和“大学毕业生”都是不周延的,②正确,③错误。“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是单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李家老屋”作为主项是周延的,④正确。]
方法点拨:分析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周延性,可运用以下技巧:(1)主项看量项,即根据量项来界定主项是否周延,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2)谓项看联项,即根据联项来界定谓项是否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典题2 (2023·河北卷,16,3分)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判断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二是有真假之分。“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并没有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①排除。“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属于疑问句,这句话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不属于判断,②不选。“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符合题意。“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是对大地中心位置作出的断定,属于判断,④正确。]
考向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佛山模拟)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观点 逻辑分析
①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违反了矛盾律
③奇数是偶数加一,偶数是奇数减一 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④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张三认识王五 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强调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实质的不一致,没有违反矛盾律,②错误。用奇数定义偶数,用偶数定义奇数,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有外国人,还有我们要专政的对象等,不仅只有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这一观点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正确。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这并不代表张三一定认识王五,因此这是非传递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④正确。]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联言判断
(1)含义: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并列复句:“并且”“既……又……” 有时可以省略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
联言支 是伟大的政治家,是伟大的军事家…… 至少有两个
(3)性质: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关系判断与联言判断
类型 举例 结论
性质 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小刘是球迷和影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刘也是影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这个人不是小学生 主项、谓项都不能分拆,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关系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拆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2.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相容关系:“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 一般不能省略
不相容关系:“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选言支 ①你做错了,我做错了 ②鱼死,网破 至少有两个
(3)类型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判断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
联结项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4)真假性质
类型 举例 结论
相容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 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选言判断 电动车涨价,可能是因为成本上升,也可能是因为补贴退坡
不相 容选言判 断 这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不是我没说清楚,就是你没听清楚
特别提醒:保证选言判断为真,选言支中必须有真;不同类型的选言判断,对真选言支的数量要求不同。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3.假言判断
(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
(3)类型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果p,那么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p,才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当且仅当p,则q
(4)性质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当且仅当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
知识串联:复合判断的结构
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联结词 联结项 联结项 联结项
支判断 联言支 选言支 前件、后件
考向一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典题1 (2024·广东汕头二模)下列表述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表述 逻辑分析
① 西方国家结构形式包括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 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②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 联言判断省略了联结项
③ 小张肯定小李的方案,小李肯定小林的方案 “肯定”关系为非传递关系
④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有些诉讼不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不符合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联邦制和邦联制”属于“复合制”,而“单一制”与“复合制”是同一级关系,①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排除。“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属于联言判断,联言判断省略了联结项,②对应正确。小张肯定小李的方案,小李肯定小林的方案;小张可能肯定小林的方案,也可能不肯定小林的方案,因此“肯定”关系是非传递关系,③对应正确。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有些诉讼不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不符合思维的一致性要求,而不是确定性要求,④对应错误。]
考向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典题2 (2023·湖南卷,16,3分)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不可能都为真,③错误。“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④错误。根据全班男生的观点,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全班女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根据全班女生的观点,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全班男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
考向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有人认为,如果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该观点(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前件、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该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①排除。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②排除。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③正确。虽然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这并不一定会引发失业潮,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也会被创造出来,前件、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④正确。]
课时分层作业(五十) 概念与判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馒头、糕点、汉堡等。
据此可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预制菜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 ②配以调味料包并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 ③预制菜是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④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有防腐剂,不是预制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制成的预包装菜肴,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且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①③正确。预制菜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但不能得出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防腐剂,也不能推出配以调味料包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②④错误。]
2.(2024·河南郑州一模)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桔子”和“水果”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②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如“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 ③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一种,“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桔子”和“水果”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①错误。“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②符合题意。比赛结果“输”和“赢”属于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③错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外延之和小于“教师”这一属概念,两者是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3.(2024·湖南衡阳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其职责具有强技术性、低替代性。下列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公务员”是定义项 ②“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 ③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④该条款既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也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和“公务员”相加构成定义项,①错误。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②正确。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是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必要条件,因此若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③正确。该条款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4.(2024·贵州毕节三模)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下列定义能明确概念的内涵的有(  )
①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 ②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③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④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定义不能用比喻,“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③错误。“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明确了奇数概念的内涵,②正确。“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明确了音节概念的内涵,④正确。]
5.(2024·广东佛山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更加坚定了青年学好用好逻辑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决心。根据逻辑思维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党的二十大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部署经济工作——这体现了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B.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这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C.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以其为前提进行推理,肯定后件必能肯定前件
D.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假的
B [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的特点,A错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属于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简单判断,不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排除。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真的,D错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的外延之和大于“实词”的外延,多了“介词”和“拟声词”,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B正确。]
6.(2024·湖南怀化二模)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观点,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来却是违背逻辑思维规则的。以下对观点所犯逻辑错误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有(  )
①“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工业部门是指由社会分工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总和,“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①符合题意。“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不符合题意。“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符合题意。“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7.(2024·河北保定二模)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便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大家可以让一让吗 ②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③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 ④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大家可以让一让吗”是疑问句,没有对认识对象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①不选。“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是在陈述事实,没有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②不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属于判断,③符合题意。“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④符合题意。]
8.(2024·山东潍坊三模)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抑或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抹悦目舒心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色是“万物生之色”。追溯中国人对“青绿”色彩情有独钟的原因,其中隐藏着一条青色文化寓意变迁的轨迹,这条轨迹告诉我们,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对于这段文字的介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
②“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
③“青色是‘万物生之色’”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④“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这里的“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所有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其中,“青色”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颜色”是属概念,②符合题意。“青色是‘万物生之色’”,没有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是下定义,③排除。“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不属于相容选言判断,④错误。]
9.(2024·湖南衡阳三模)“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精准施策
B.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
C.工作
D.在执行上走形变样
A [“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精准施策”是周延的,谓项“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属于特称否定判断,其主项“工作”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属于特称肯定判断,谓项“在执行上走形变样”是不周延的。本题要求选出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故A符合题意。]
10.(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以下表述与逻辑思维规则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表述 逻辑思维规则
①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是反对关系
② 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这是从外延上进行划分
③ 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 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
④ 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违反了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民法典明确了子女的范围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外延之和小于子女的外延,二者是反对关系,①正确。“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是分解而不是划分,②排除。“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③正确。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是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受实践能力和深度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的影响,但从长远看,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且没有止境的,因此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这并不违反矛盾律,④排除。]
11.(2025·广东肇庆德庆月考)以下选项中所体现的思维形式完全相同的是(  )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体现了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辩证思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故②④符合题意。]
12.(2025·广东汕头模拟)下列观点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①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子女、(外)孙子女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③ 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 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 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 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对人民群众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对应错误。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属于一个单句式的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④对应错误。直系血亲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配偶”不属于直系血亲,②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仅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判断,“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③符合题意。]
13.(2024·湖北武汉二模)甲、乙、丙、丁计划在游泳、网球、篮球、足球中各报一门兴趣班,每班一个学员。丁不希望上游泳课,甲不上足球课,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下列能够让四人的要求均得到满足的是(  )
A.甲只能安排上游泳课或者网球课
B.只要丙不上游泳课,乙一定会上网球课
C.如果丙安排上篮球课,那么甲安排上网球课
D.如果乙安排上网球课,那么丙安排上游泳课
B [甲不上足球课,甲安排上游泳课、网球课或者篮球课均能满足四人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安排上篮球课,甲安排上网球课,与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相冲突,C不符合题意。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乙安排上网球课,丙不一定上游泳课,也可能是篮球课,D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不上游泳课,那么丙上篮球课;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因此乙一定上网球课,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2024·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两件大事。2023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定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 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
[答案]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外延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④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15.(2025·广东深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无人驾驶技术集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等于一体,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高度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的技术特点,既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也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其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观点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答案] ①这一观点为假。②从材料可知,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说明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③“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这与材料不符。④因此推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0张PPT)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十二课 概念与判断
[课标要求] 
1.知道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
定义项
种差加属概念
全同
范围
交叉
反对
母项
等于
断定
真假
谓项
配合不当
关系项
传递性
同时存在
可能
不相容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
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各种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  )
提示: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一个语词不一定表达一个概念。 (  )

×
3.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  )
提示: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4.我们反对颠倒黑白,因为黑白是矛盾关系。 (  )
提示:在颜色中,黑白是反对关系。
×
×
5.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  )
提示: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6.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  )
提示: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
×
×
7.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是肯定的,它就是真的。 (  )
提示: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
8.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  )
提示: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
9.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  )
提示: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10.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  )
提示: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广东湛江一模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围绕古诗句的改写创设情境
2025·广东佛山模拟 关系判断、定义的规则 对多个判断的逻辑错误,进行逐一分析判断
2024·广东汕头二模 联言判断、传递性关系 对多个判断的内容进行正误分析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 假言判断 考查对逻辑性质或逻辑规则的理解运用
2025·广东肇庆德庆月考 复合判断的类型 分析蕴含的思维方式相同的两个诗句
考点1 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概述
(1)与概念相关的两组因素
①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②语词——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之间的关系
内涵 外延
含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作用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也可以因此而确定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关系 案例
相容关系 鲁迅与周树人,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
学生与运动员,戏迷与中老年人,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党员与干部
关系 案例
相容关系 水果与桃子,马与白马,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四边形与正方形
桃子与水果,白马与马,联合国与国际组织,正方形与四边形
关系 案例
不相容关系 白与非白,农民阶级与非农民阶级,赞成票与非赞成票
白与黑,出生与死亡,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赞成票与反对票
特别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2.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①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②公式:定义项=种差+属概念。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属概念
人 是 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 动物
③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案例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 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定义过窄” 人是具有正常思维的动物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劳动者就是劳动的人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狼不是虫,狗不是猫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①含义: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②构成:在划分中,被划分的类叫作划分的母项,划分得到的各子类叫作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划分为各子项,是依照某一或某组属性进行的,这种或这组属性叫作划分的根据、标准或原则。
③要求:对于同一个类,可以依照不同的根据进行不同的划分。划分也可以连续进行多次。
④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举例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 按年龄段,人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多出子项” 文学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美术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考向一 概念的概述
典题1 (2024·湖北卷,11,3分)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之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D [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显然“冻雨”与“雨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A错误。从材料信息看,“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冻雨”与“下冰凌”外延是全同关系,B、C错误。“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考向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典题2 (2024·广东湛江一模)据传,古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概括了几种使人最感高兴的事,其中有两句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增加说明,于是将这两句诗增改为: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多数人认为第一句改得不妥,第二句改得尚可,这是因为(  )
①第一句诗增加“十年”一词,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②第二句诗增加“千里”一词,反映内涵本质的变化 ③“久旱”变成“十年久旱”,说明概念的外延缩小 ④“他乡”与“千里他乡”,这两个概念属于种属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他乡”前面增加“千里”一词,内涵本质并没有变化,②错误。“他乡”与“千里他乡”是属种关系,不是种属关系,④错误。“久旱”前面增加了“十年”,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①正确。“十年久旱”是“久旱”中的一种情形,所以概念的外延缩小了,③正确。]
典题3 (2023·海南卷,19,2分)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
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A [“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质,三者标准不一,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B排除。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而蔬菜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C排除。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D排除。“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
考点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判断
(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3)判断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除非语句符合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疑问句、祈使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4)类型
2.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作用的叫作联项。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依据判断的质
——看联项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
——看量项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从质与量
的结合上划分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深化剖析:六种性质判断的事例表现
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单称肯定判断 -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单称否定判断 -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4)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
深化剖析: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错误 案例 要求
缺少主项 又输了 如无上下文,不能省略主谓项
缺少谓项 这个足球队
主谓搭配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主谓对应
误用联项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慎用多重否定
误用量项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慎用“全称”
(5)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猫(周延)都是动物(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塑料(周延)不是金属(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些动物(不周延)是猫(不周延)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特称否
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些参会教师(不周延)不是青岛人(周延)
单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这个三角形(周延)是等腰三角形(不周延)
单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3(周延)不是偶数(周延)
3.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3)关系的性质
①对称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词
对称关系 小华和小娜是双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朋友、同学、同事等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词
反对称关系 张明比李辉高 不具有同一关系 大于、重于、晚于等
非对称关系 蓝队支持红队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尊重、信任、佩服等
②传递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传递关系 A比B高,B比C高,则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反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一定不是丙的儿子 不具有同一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非传递关系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则小明未必认识小红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类型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句式 部分同学是团员 小明喜欢物理
所有商品都有价值 小光与小辉是同学
实质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
核心 谓项是主项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关系项是存在于几个关系者项之中的关系
类型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主项 一项 多项
量项 只能有一个 可以有多个
联项 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性质”的意思 往往不用联项,尽管有时也用“是”或“不是”作为联项,但它们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关系”的意思
联系 都是简单判断,都有肯定与否定、真假之分

考向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典题1 (2023·湖南卷,15,3分)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是全称否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是周延的,即“贫困户”是周延的,①错误。“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是特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是不周延的,“回乡创业的村民”和“大学毕业生”都是不周延的,②正确,③错误。“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是单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李家老屋”作为主项是周延的,④正确。]
方法点拨:分析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周延性,可运用以下技巧:(1)主项看量项,即根据量项来界定主项是否周延,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2)谓项看联项,即根据联项来界定谓项是否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典题2 (2023·河北卷,16,3分)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判断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二是有真假之分。“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并没有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①排除。“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属于疑问句,这句话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不属于判断,②不选。“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符合题意。“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是对大地中心位置作出的断定,属于判断,④正确。]
考向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佛山模拟)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观点 逻辑分析
①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违反了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观点 逻辑分析
③奇数是偶数加一,偶数是奇数减一 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④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张三认识王五 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
B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强调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实质的不一致,没有违反矛盾律,②错误。用奇数定义偶数,用偶数定义奇数,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有外国人,还有我们要专政的对象等,不仅只有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这一观点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正确。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这并不代表张三一定认识王五,因此这是非传递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④正确。]
1.联言判断
(1)含义: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考点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并列复句:“并且”“既……又……” 有时可以省略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
联言支 是伟大的政治家,是伟大的军事家…… 至少有两个
(3)性质: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关系判断与联言判断
类型 举例 结论
性质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小刘是球迷和影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刘也是影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这个人不是小学生 主项、谓项都不能分拆,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关系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拆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2.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相容关系:“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 一般不能省略
不相容关系:“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选言支 ①你做错了,我做错了
②鱼死,网破 至少有两个
(3)类型
类型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判断
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
联结项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4)真假性质
类型 举例 结论
相容选言判断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 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电动车涨价,可能是因为成本上升,也可能是因为补贴退坡
不相容选言判断 这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不是我没说清楚,就是你没听清楚
特别提醒:保证选言判断为真,选言支中必须有真;不同类型的选言判断,对真选言支的数量要求不同。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3.假言判断
(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
(3)类型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果p,那么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p,才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当且仅当p,则q
(4)性质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如下)表示。
p q 当且仅当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
知识串联:复合判断的结构
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联结词 联结项 联结项 联结项
支判断 联言支 选言支 前件、后件
考向一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典题1 (2024·广东汕头二模)下列表述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表述 逻辑分析
① 西方国家结构形式包括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 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②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 联言判断省略了联结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序号 表述 逻辑分析
③ 小张肯定小李的方案,小李肯定小林的方案 “肯定”关系为非传递关系
④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有些诉讼不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不符合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C [“联邦制和邦联制”属于“复合制”,而“单一制”与“复合制”是同一级关系,①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排除。“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属于联言判断,联言判断省略了联结项,②对应正确。小张肯定小李的方案,小李肯定小林的方案;小张可能肯定小林的方案,也可能不肯定小林的方案,因此“肯定”关系是非传递关系,③对应正确。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有些诉讼不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不符合思维的一致性要求,而不是确定性要求,④对应错误。]
考向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典题2 (2023·湖南卷,16,3分)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不可能都为真,③错误。“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④错误。根据全班男生的观点,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全班女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根据全班女生的观点,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全班男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
考向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有人认为,如果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该观点(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前件、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该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①排除。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②排除。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③正确。虽然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这并不一定会引发失业潮,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也会被创造出来,前件、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④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课时分层作业(五十) 概念与判断
15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馒头、糕点、汉堡等。
据此可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预制菜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 ②配以调味料包并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 ③预制菜是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④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有防腐剂,不是预制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B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制成的预包装菜肴,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且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①③正确。预制菜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但不能得出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防腐剂,也不能推出配以调味料包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②④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2.(2024·河南郑州一模)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橘子”和“水果”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②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如“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 ③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一种,“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D [“橘子”和“水果”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①错误。“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②符合题意。比赛结果“输”和“赢”属于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③错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外延之和小于“教师”这一属概念,两者是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3.(2024·湖南衡阳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其职责具有强技术性、低替代性。下列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公务员”是定义项 ②“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 ③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④该条款既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也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C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和“公务员”相加构成定义项,①错误。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②正确。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是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必要条件,因此若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③正确。该条款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4.(2024·贵州毕节三模)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下列定义能明确概念的内涵的有(  )
①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 ②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③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④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D [定义不能用比喻,“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③错误。“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明确了奇数概念的内涵,②正确。“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明确了音节概念的内涵,④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5.(2024·广东佛山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更加坚定了青年学好用好逻辑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决心。根据逻辑思维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党的二十大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部署经济工作——这体现了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B.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这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C.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以其为前提进行推理,肯定后件必能肯定前件
D.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假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B [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的特点,A错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属于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简单判断,不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排除。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真的,D错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的外延之和大于“实词”的外延,多了“介词”和“拟声词”,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B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6.(2024·湖南怀化二模)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观点,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来却是违背逻辑思维规则的。以下对观点所犯逻辑错误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有(  )
①“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工业部门是指由社会分工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总和,“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①符合题意。“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不符合题意。“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符合题意。“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7.(2024·河北保定二模)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便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大家可以让一让吗 ②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③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 ④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D [“大家可以让一让吗”是疑问句,没有对认识对象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①不选。“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是在陈述事实,没有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②不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属于判断,③符合题意。“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④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8.(2024·山东潍坊三模)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抑或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抹悦目舒心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色是“万物生之色”。追溯中国人对“青绿”色彩情有独钟的原因,其中隐藏着一条青色文化寓意变迁的轨迹,这条轨迹告诉我们,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对于这段文字的介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①“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
②“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
③“青色是‘万物生之色’”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④“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A [“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这里的“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所有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其中,“青色”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颜色”是属概念,②符合题意。“青色是‘万物生之色’”,没有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是下定义,③排除。“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不属于相容选言判断,④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9.(2024·湖南衡阳三模)“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精准施策
B.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
C.工作
D.在执行上走形变样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A [“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精准施策”是周延的,谓项“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属于特称否定判断,其主项“工作”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属于特称肯定判断,谓项“在执行上走形变样”是不周延的。本题要求选出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故A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10.(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以下表述与逻辑思维规则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表述 逻辑思维规则
①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是反对关系
② 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这是从外延上进行划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序号 表述 逻辑思维规则
③ 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 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
④ 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违反了矛盾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A [民法典明确了子女的范围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外延之和小于子女的外延,二者是反对关系,①正确。“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是分解而不是划分,②排除。“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③正确。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是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受实践能力和深度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的影响,但从长远看,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且没有止境的,因此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这并不违反矛盾律,④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11.(2025·广东肇庆德庆月考)以下选项中所体现的思维形式完全相同的是(  )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D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体现了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辩证思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故②④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12.(2025·广东汕头模拟)下列观点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①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子女、(外)孙子女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③ 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 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 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 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C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对人民群众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对应错误。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属于一个单句式的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④对应错误。直系血亲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配偶”不属于直系血亲,②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仅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判断,“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③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13.(2024·湖北武汉二模)甲、乙、丙、丁计划在游泳、网球、篮球、足球中各报一门兴趣班,每班一个学员。丁不希望上游泳课,甲不上足球课,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下列能够让四人的要求均得到满足的是(  )
A.甲只能安排上游泳课或者网球课
B.只要丙不上游泳课,乙一定会上网球课
C.如果丙安排上篮球课,那么甲安排上网球课
D.如果乙安排上网球课,那么丙安排上游泳课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B [甲不上足球课,甲安排上游泳课、网球课或者篮球课均能满足四人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安排上篮球课,甲安排上网球课,与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相冲突,C不符合题意。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乙安排上网球课,丙不一定上游泳课,也可能是篮球课,D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不上游泳课,那么丙上篮球课;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因此乙一定上网球课,B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2024·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两件大事。2023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坚定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 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答案]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外延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④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15.(2025·广东深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无人驾驶技术集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等于一体,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高度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的技术特点,既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也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其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观点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5
14
[答案] ①这一观点为假。②从材料可知,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说明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③“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这与材料不符。④因此推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课时分层作业(五十) 概念与判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馒头、糕点、汉堡等。
据此可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预制菜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 ②配以调味料包并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 ③预制菜是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④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有防腐剂,不是预制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河南郑州一模)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桔子”和“水果”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②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如“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 ③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一种,“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湖南衡阳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其职责具有强技术性、低替代性。下列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公务员”是定义项 ②“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 ③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④该条款既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也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贵州毕节三模)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下列定义能明确概念的内涵的有(  )
①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 ②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③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④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24·广东佛山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更加坚定了青年学好用好逻辑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决心。根据逻辑思维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党的二十大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部署经济工作——这体现了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B.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这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C.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以其为前提进行推理,肯定后件必能肯定前件
D.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假的
6.(2024·湖南怀化二模)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观点,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来却是违背逻辑思维规则的。以下对观点所犯逻辑错误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有(  )
①“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河北保定二模)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便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大家可以让一让吗 ②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③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 ④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东潍坊三模)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抑或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抹悦目舒心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色是“万物生之色”。追溯中国人对“青绿”色彩情有独钟的原因,其中隐藏着一条青色文化寓意变迁的轨迹,这条轨迹告诉我们,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对于这段文字的介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
②“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
③“青色是‘万物生之色’”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④“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4·湖南衡阳三模)“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精准施策
B.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
C.工作
D.在执行上走形变样
10.(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以下表述与逻辑思维规则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表述 逻辑思维规则
①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是反对关系
② 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这是从外延上进行划分
③ 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 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
④ 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违反了矛盾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广东肇庆德庆月考)以下选项中所体现的思维形式完全相同的是(  )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5·广东汕头模拟)下列观点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①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子女、(外)孙子女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③ 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 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 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 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湖北武汉二模)甲、乙、丙、丁计划在游泳、网球、篮球、足球中各报一门兴趣班,每班一个学员。丁不希望上游泳课,甲不上足球课,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下列能够让四人的要求均得到满足的是(  )
A.甲只能安排上游泳课或者网球课
B.只要丙不上游泳课,乙一定会上网球课
C.如果丙安排上篮球课,那么甲安排上网球课
D.如果乙安排上网球课,那么丙安排上游泳课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2024·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两件大事。2023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定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 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
15.(2025·广东深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无人驾驶技术集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等于一体,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高度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的技术特点,既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也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其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判断“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观点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十二课 概念与判断
[课标要求] 1.知道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概述
(1)与概念相关的两组因素
①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②语词——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 外延
含义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作用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也可以因此而确定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关系 案例
相 鲁迅与周树人,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
容 学生与运动员,戏迷与中老年人,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党员与干部
关 水果与桃子,马与白马,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四边形与正方形
系 桃子与水果,白马与马,联合国与国际组织,正方形与四边形
不 相 容 关系 白与非白,农民阶级与非农民阶级,赞成票与非赞成票
白与黑,出生与死亡,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赞成票与反对票
特别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2.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①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②公式:定义项=种差+属概念。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属概念
人 是 能够制造和使 用生产工具的 动物
③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案例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 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定义过窄” 人是具有正常思维的动物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劳动者就是劳动的人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狼不是虫,狗不是猫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①含义: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②构成:在划分中,被划分的类叫作划分的母项,划分得到的各子类叫作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划分为各子项,是依照某一或某组属性进行的,这种或这组属性叫作划分的根据、标准或原则。
③要求:对于同一个类,可以依照不同的根据进行不同的划分。划分也可以连续进行多次。
④规则
规则 逻辑错误 举例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 按年龄段,人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多出子项” 文学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美术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考向一 概念的概述
典题1 (2024·湖北卷,11,3分)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考向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典题2 (2024·广东湛江一模)据传,古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概括了几种使人最感高兴的事,其中有两句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增加说明,于是将这两句诗增改为: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多数人认为第一句改得不妥,第二句改得尚可,这是因为(  )
①第一句诗增加“十年”一词,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②第二句诗增加“千里”一词,反映内涵本质的变化 ③“久旱”变成“十年久旱”,说明概念的外延缩小 ④“他乡”与“千里他乡”,这两个概念属于种属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3 (2023·海南卷,19,2分)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
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判断
(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3)判断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除非语句必须符合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如疑问句、祈使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4)类型
2.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作用的叫作联项。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依据判断 的质——看联项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 断的量 ——看量项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从质与量 的结合上划分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深化剖析:六种性质判断的事例表现
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单称肯定判断 ——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单称否定判断 ——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4)准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
深化剖析: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错误 案例 要求
缺少主项 又输了 如无上下文,不能省略主谓项
缺少谓项 这个足球队
主谓搭配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主谓对应”
误用联项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慎用多重否定”
误用量项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慎用全称”
(5)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全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猫(周延)都是动物(不周延)
全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塑料(周延)不是金属(周延)
特称肯 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些动物(不周延)是猫(不周延)
特称否 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些参会教师(不周延)不是青岛人(周延)
单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这个三角形(周延)是等腰三角形(不周延)
单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3(周延)不是偶数(周延)
3.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3)关系的性质
①对称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词
对称关系 小华和小娜是双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朋友、同 学、同事 等
反对 称关系 张明比李辉高 不具有同一关系 大于、重 于、晚于 等
非对 称关系 蓝队支持红队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尊重、信 任、佩服 等
②传递性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传递关系 A比B高,B比C高,则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反传 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一定不是丙的儿子 不具有同一关系
非传 递关系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则小明未必认识小红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句式 部分同学是团员 小明喜欢物理
所有商品都有价值 小光与小辉是同学
实质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
核心 谓项是主项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关系项是存在于几个关系者项之中的关系
主项 一项 多项
量项 只能有一个 可以有多个
联项 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性质”的意思 往往不用联项,尽管有时也用“是”或“不是”作为联项,但它们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关系”的意思
联系 都是简单判断,都有肯定与否定、真假之分
考向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典题1 (2023·湖南卷,15,3分)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方法点拨:分析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周延性,可运用以下技巧:(1)主项看量项,即根据量项来界定主项是否周延,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2)谓项看联项,即根据联项来界定谓项是否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典题2 (2023·河北卷,16,3分)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佛山模拟)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观点 逻辑分析
①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违反了矛盾律
③奇数是偶数加一,偶数是奇数减一 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④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张三认识王五 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联言判断
(1)含义: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并列复句:“并且”“既……又……” 有时可以省略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
联言支 是伟大的政治家,是伟大的军事家…… 至少有两个
(3)性质: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关系判断与联言判断
类型 举例 结论
性质 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小刘是球迷和影迷 拆成“小刘是球迷,小刘也是影迷”,句子成立,成为联言判断
这个人不是小学生 主项、谓项都不能分拆,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关系判断 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拆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不能成为联言判断
2.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结构
构成 案例 要求
联结项 相容关系:“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 一般不能省略
不相容关系:“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选言支 你做错了,我做错了 鱼死,网破 至少有两个
(3)种类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判断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
联结项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4)真假性质
类型 举例 结论
相容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 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选言判断 电动车涨价,可能是因为成本上升,也可能是因为补贴退坡
不相 容选言判 断 这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不是我没说清楚,就是你没听清楚
特别提醒:保证选言判断为真,选言支中必须有真;不同类型的选言判断,对真选言支的数量要求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3.假言判断
(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
(3)类型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果p,那么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p,才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当且仅当p,则q
(4)性质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当且仅当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
知识串联:复合判断的结构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联结词 联结项 联结项 联结项
支判断 联言支 选言支 前件、后件
考向一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典题1 (2024·广东汕头二模)下列表述与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表述 逻辑分析
① 西方国家结构形式包括单一制、联邦制和邦联制 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②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 联言判断省略了联结项
③ 小张肯定小李的方案,小李肯定小林的方案 “肯定”关系为非传递关系
④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有些诉讼不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不符合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典题2 (2023·湖南卷,16,3分)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典题3 (2025·广东高中毕业班二调)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有人认为,如果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该观点(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后件假,观点不真实 ③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④前件、后件的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作业(五十)
1.B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制成的预包装菜肴,包括以单一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且要经过二次加工才能食用,①③正确。预制菜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但不能得出主食类速食产品都添加防腐剂,也不能推出配以调味料包且未经熟制的食品不是预制菜,②④错误。]
2.D [“桔子”和“水果”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①错误。“郑州市”和“现在的河南省省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②符合题意。比赛结果“输”和“赢”属于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③错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外延之和小于“教师”这一属概念,两者是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3.C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被定义项,“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和“公务员”相加构成定义项,①错误。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是种差,②正确。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是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必要条件,因此若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③正确。该条款明确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指出明确其外延的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4.D [定义不能用比喻,“护士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③错误。“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明确了奇数概念的内涵,②正确。“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明确了音节概念的内涵,④正确。]
5.B [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的特点,A错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属于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简单判断,不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排除。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是真的,D错误。“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的外延之和大于“实词”的外延,多了“介词”和“拟声词”,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B正确。]
6.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工业部门是指由社会分工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总和,“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①符合题意。“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不符合题意。“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符合题意。“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7.D [“大家可以让一让吗”是疑问句,没有对认识对象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①不选。“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是在陈述事实,没有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②不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交通事故引发群众围观”属于判断,③符合题意。“被撞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头驴”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④符合题意。]
8.A [“青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这里的“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所有颜色,是全称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其中,“青色”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是种差,“颜色”是属概念,②符合题意。“青色是‘万物生之色’”,没有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是下定义,③排除。“青色,或许正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不属于相容选言判断,④错误。]
9.A [“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精准施策”是周延的,谓项“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属于特称否定判断,其主项“工作”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属于特称肯定判断,谓项“在执行上走形变样”是不周延的。本题要求选出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故A符合题意。]
10.A [民法典明确了子女的范围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外延之和小于子女的外延,二者是反对关系,①正确。“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是分解而不是划分,②排除。“甲比乙大两岁,乙比丙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反传递关系,③正确。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是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受实践能力和深度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的影响,但从长远看,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且没有止境的,因此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这并不违反矛盾律,④排除。]
11.D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达目的誓不休”体现了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辩证思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故②④符合题意。]
12.C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对人民群众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对应错误。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属于一个单句式的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④对应错误。直系血亲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配偶”不属于直系血亲,②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仅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判断,“小张要么是广东人,要么是广西人”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③符合题意。]
13.B [甲不上足球课,甲安排上游泳课、网球课或者篮球课均能满足四人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安排上篮球课,甲安排上网球课,与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相冲突,C不符合题意。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乙安排上网球课,丙不一定上游泳课,也可能是篮球课,D不符合题意。丙表示上游泳课或篮球课都可以,丙不上游泳课,那么丙上篮球课;乙提出只能上网球课、篮球课,因此乙一定上网球课,B符合题意。]
14.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外延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④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15.①这一观点为假。②从材料可知,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说明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③“只有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这与材料不符。④因此推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