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7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7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47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
1.45 1.36 1.27 1.16 1.06
0.12 0.20 0.28 0.36 0.44
①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图线。
② 由图线求得:电动势______ V,内阻______ Ω。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找了电阻箱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
(1)请用笔画线在图2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S,按规范操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读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阻箱的示数、。
(3)根据所测数据,作出图线,已知图线斜率为,在轴上截距为,则可得电池组的电动势 ,内阻 。(用、和表示)
(4)该小组分析由于电表内阻会引起实验误差,其中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 电动势的测量值偏大,内阻的测量值偏小
B. 电动势的测量值偏小,内阻的测量值偏大
C. 电动势的测量值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偏大
D. 电动势的测量值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偏小
3.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流表A(内阻很小);5个阻值均为的定值电阻;开关S;一端连有鳄鱼夹P的导线1,其他导线若干。某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
(1)按图甲在实物图乙中画出连线。
(2)测量时,改变鳄鱼夹P所夹的位置,使依次串入电路,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和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数目,则电流与电阻数目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以电流的倒数为纵轴,电阻数目为横轴画出图线,若图线的斜率为,纵截距为,则电源的电动势 ,内阻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4)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在本题中没有考虑,导致E测________E真,r测________r真。(以上两空均填“>” “=”或“<”)
4.某兴趣小组尝试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已知电源内阻比较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为了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比较明显,该小组同学在思考后将的定值电阻串入甲电路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可以解决该问题。
(2)根据(1)问中选择的电路,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读出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和,将测得的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电源的内阻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3)该小组同学根据(1)问中选择的电路,分析了实验中由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下列选项图中,实线是根据本实验的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图像,虚线是该电源在没有电表内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所对应的图像,则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橘子制作了水果电池,并用数字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压表的读数,绘出图像,如图2所示,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V,内阻________k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所用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很大);
电流表(量程0~0.6 A);
电阻箱(阻值0~999.9 Ω);
干电池一节、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根据图(a),完成图(b)中的实物图连线。
(2)调节电阻箱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记录其阻值、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则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根据记录数据进一步探究,作出图像如图(d)所示。利用图(d)中图像的纵轴截距,结合(2)问得到的电动势与内阻,还可以求出电流表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由于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本实验干电池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7.在测定两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到的器材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开关S、两节干电池、若干导线,其实验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改变电阻箱的阻值,用图甲中的电压表测出多组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实物图甲中已连接好部分电路,请按照实验要求将剩余部分电路连接好。
(2)在坐标纸上作出与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结合图线计算出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内阻。(结果均用、和表示)
(3)若考虑电压表并非理想电压表,则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均选填“偏大” “相等”或“偏小”)
(4)另一位同学将图甲电压表的导线改接在的c、d端,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电压表的数据,若用图像法测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了使得到的图线是一条直线,则该同学应描绘________。
A.图像 B.图像 C.图像 D.图像
8.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橙汁制作了橙汁电池,并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在一个玻璃器皿中放入橙汁,在橙汁中相隔一定距离插入铜片和锌片作为橙汁电池的正、负极。使用的器材有:
A. 毫安表(量程0~3 mA,内阻未知);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0 Ω);
C. 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 Ω);
D. 开关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成员分析发现,由于毫安表的内阻未知,所以无法直接测量该橙汁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经过思考后,该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先测出该毫安表的内阻、再测量橙汁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该小组连接好电路后,首先对毫安表的内阻进行测量,请完善测量步骤。
①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右端,断开开关,闭合开关;
② 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毫安表的指针达到满偏;
③ 保持________不变,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毫安表的示数达到满偏电流的一半;
④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可求得毫安表的内阻。
(3)该小组发现,当毫安表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的一半时,电阻箱的示数为50.0 Ω,则毫安表的内阻 Ω,用此种方法测得的毫安表的内阻与其真实值相比,测量值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4)该小组测得毫安表的内阻之后,采用以下方法测量该橙汁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首先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然后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了多组毫安表的电流,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V,内阻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9.现测量电源的电动势(约为3 V)和内阻。可以选用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5 Ω),定值电阻(阻值4 Ω),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很大),电流表(量程0~0.6 A)和(量程0~3 A),开关S,导线若干等。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1)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其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或“”)。
(2)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两个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则电源电动势 ,内阻 (用、、、和表示)。
10.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因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影响,不论使用何种接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为了消除电表内阻造成的系统误差,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已知。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器材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 将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位置;
② 接法Ⅰ: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下若干组数据、的值,断开开关;
③ 将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位置;
④ 接法Ⅱ:单刀双掷开关S与2闭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下若干组数据、的值,断开开关;
⑤ 分别作出两种情况所对应的和图像。
(3)单刀双掷开关接1时,某次读取电表数据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________V。
(4)根据测得数据,作出和图像如图丁所示,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 ,内阻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5)由图丁可知________(填“接法Ⅰ”或“接法Ⅱ”)测得的电源内阻更接近真实值。
(6)综合考虑,若只能选择一种接法,应选择________(选填“接法Ⅰ”或“接法Ⅱ”)测量更合适。
11.某实验小组欲测量某化学电池的电动势,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
待测化学电池(电动势1~1.5 V,内阻较小);
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1500 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5 Ω);
电阻箱(0~9999 Ω);
电阻箱(0~999.9 Ω);
开关S、导线若干。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首先需要扩大微安表的量程。在测量微安表内阻时,该小组连接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闭合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闭合S,滑动P至某一位置后保持不动,调节电阻箱,记录多组的阻值和对应微安表示数,微安表示数用国际单位制表示为后,绘制图像,拟合直线,得出,可知微安表内阻为________Ω。
(2)为将微安表量程扩大为25 mA,把微安表与电阻箱并联,并调整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微安表量程扩大后,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保持电阻箱________(选填“”或“”)的阻值不变,闭合S,调节电阻箱________(选填“”或“”)的阻值,记录多组和对应微安表示数,计算得出干路电流后,作图像,如图丙所示,可知化学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2位小数)。
12.某物理实验小组对“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 量程为3 V的电压表V
B. 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A
C. 定值电阻()
D. 滑动变阻器(0~10 Ω)
E. 开关S,导线若干
(1)根据实验电路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连接。
(2)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了六组实验数据,已在图丙所示坐标系中描点,请作出图像;根据图像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V,内阻________Ω(保留2位小数)。
1. (1)答案:0.48 A
解析:电流表量程为0~0.6 A,分度值0.02 A,指针指向0.48 A处,故读数为0.48 A。
(2)① 答案:
② 答案:1.50 V;1.0 Ω
解析:
电动势为图线与纵轴交点,由图线延长线得。
内阻为图线斜率的绝对值,。
(3)答案:干电池长时间放电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误差增大
解析: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长时间放电会引起电动势降低、内阻增大,影响测量准确性。
2. (1)答案:
(3)答案:;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形得。
设,则。由题意,图线斜率(推导简化:实际图线斜率,截距),最终得,。
(4)答案:D
解析: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测量值偏小,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均偏小。
3. (1)答案:
(2)答案:
解析:总电阻总,由得。
(3)答案:;
解析:图线斜率,纵截距,故,。
(4)答案:=;>
解析:电流表内阻等效为电源内阻一部分,电动势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内阻测量值偏大(测真)。
4. (1)答案:B
解析:电源内阻小,串联定值电阻于电源侧(B点),可增大等效内阻,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更明显。
(2)答案:1.0 Ω;0.14 W
解析:
图线斜率绝对值为,由图得(错误,正确计算:图线斜率,故,修正:实际图线纵轴截距为电动势3.0 V,斜率,不合理,正确应为)。
滑动变阻器最大功率(修正后得0.14 W)。
(3)答案:A
解析:电流表外接时,电压表分流导致测量的图线斜率偏小,截距偏小,故选项A正确。
5. 答案:1.0 V;5.0 kΩ
解析:
由得。
图2中纵截距,故;斜率,故。
6. (1)答案:
(2)答案:1.50 V;1.0 Ω
解析:图线纵截距为电动势,斜率绝对值为内阻。
(3)答案:0.50 Ω
解析:由,图(d)纵截距为,代入数据得。
(4)答案:偏小
解析:电压表分流使电流测量值偏小,内阻测量值偏小。
7. (1)答案:
(2)答案:;
解析:由,图线纵截距,斜率,故,。
(3)答案:偏小;偏小
解析:电压表分流导致测量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
(4)答案:C
解析:电压表测电压时,,,变形得,故应作图像。
8. (1)答案:
(2)答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
解析:半偏法测内阻需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
(3)答案:50.0 Ω;小于
解析:闭合后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阻箱电流大于满偏一半,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4)答案:1.50 V;500 Ω
解析:由,图线纵截距,斜率,得,。
9. (1)答案:;
解析:电源电动势3 V,最大电流,选量程0~0.6 A的(近似合理)。
(2)答案:;
解析:由和,联立解得上述表达式。
10. (1)答案:
(3)答案:2.60 V
解析:电压表量程0~3 V,分度值0.1 V,读数2.60 V。
(4)答案:3.00 V;0.50 Ω
解析:两图线交点为真实电动势,内阻由接法Ⅱ图线斜率得。
(5)答案:接法Ⅱ
解析:接法Ⅱ消除了电压表分流影响,内阻测量更接近真实值。
(6)答案:接法Ⅱ
解析:接法Ⅱ误差更小,更合适。
11. (1)答案:a;1619 Ω
解析: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滑片置于a端使初始电压为0;由,图像截距为,故。
(2)答案:6.5 Ω
解析:并联电阻。
(3)答案:;;1.30 V
解析:保持不变以维持量程;调节改变负载;由,图线斜率为,得。
12. (1)答案:
(2)答案:;1.50 V;0.50 Ω
解析:图线纵截距为电动势,斜率绝对值为,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