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训练63 实验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理想LC振荡电路工作中的某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方向与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所示,M是电路中的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磁场能在增大B.流过M点的电流方向向右C.电路中电流正在减小D.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正在减小2.如图所示为苹果自动分拣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按一定质量标准自动分拣为大苹果和小苹果。该装置的托盘秤压在压力传感器R1上。R1所受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当R2两端电压超过某一值时,使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动分拣开关的衔铁。该控制电路中包含保持电路,能够确保苹果在分拣板上运动时电磁铁始终保持吸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选出质量更大的苹果可以增加缠绕电磁铁线圈的匝数B.为了选出质量更大的苹果可以将电源A的输出电压减小C.为了选出质量更大的苹果可以增大R2的阻值D.质量大的苹果将进入上通道3.自行车速度计利用霍尔效应传感器获知自行车的运动速率。如图甲所示,自行车前轮上安装一块磁铁,轮子每转一圈,这块磁铁就靠近霍尔传感器一次,传感器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图乙为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当磁场靠近霍尔元件时,导体内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在磁场力作用下偏转,最终使导体在与磁场、电流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出现电势差,即霍尔电压。若车轮半径为,单位时间内脉冲数为,则自行车行驶速度为( )A.B.C.D.4.如图所示为一个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滑块可沿光滑杆移动,滑块两侧与两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固定在滑块上的滑动片M下端与滑动变阻器R接触良好,且不计摩擦;两个电源的电动势E相同,内阻不计。两弹簧处于原长时,M位于R的中点,理想电压表的指针位于表盘中央。当P端电势高于Q端时,指针位于表盘右侧。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水平运动的被测物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位于R的中点右侧,P端电势低于Q端B.电压表的示数随物体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C.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速度方向向右D.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加速度方向向右5.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磁场的常用传感元件,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常开型干簧管,即初始状态两金属片断开,下列哪些操作不能使干簧管闭合( )6.如图为某温度报警器的电路图。蜂鸣器M两端的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会鸣响,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电源E的内阻不能忽略。某温度下蜂鸣器不响,温度升高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电源输出功率一定增大C.电源的总功率一定减小D.升高到某一温度,蜂鸣器可能会鸣响7.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为具有超高速的数据传播速率,5G信号一般采用3.3×109~6×109 Hz频段的无线电波,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采用的是1.88×109~2.64×109 Hz频段的无线电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中的5G信号和4G信号相遇会产生干涉现象B.5G信号比4G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C.5G信号相比于4G信号更不容易绕过障碍物,所以5G通信需要搭建更密集的基站D.5G信号比4G信号波长更长二、多项选择题8.如图为某一型号电熨斗工作示意图,其中温度敏感元件是双金属片,在温度上升时上层金属的膨胀大于下层金属,可造成双金属片的形变。现需要用该电熨斗对衣物加热至温度为120 ℃,关于该装置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该装置触点是接触状态B.常温下,该装置触点是分离状态C.若被加热衣物温度无法达到120 ℃,则需要将调温旋钮向下旋转D.若被加热衣物温度无法达到120 ℃,则需要将调温旋钮向上旋转9.现有一火警预测器的部分原理图,电源电动势E一定,内阻不计,R1、R2是定值电阻,R3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开关S闭合后,在正常室温下电容器两板间的一带电液滴恰好能静止在M点。现若火情出现室温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点的电势降低 B.R3两端电压增大C.液滴向上运动 D.R2中有向左的电流10.某同学根据查阅到的某种热敏电阻的Rt-t特性曲线(如图甲),设计了图乙所示的恒温箱温度控制电路。图乙中,Rt为热敏电阻,R1为可变电阻,控制系统可视作R=200 Ω的电阻,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阻不计。当通过控制系统的电流小于2 mA时,加热系统将开启,为恒温箱加热;当通过控制系统的电流等于2 mA时,加热系统将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使恒温箱内温度保持20 ℃,应将R1调为500 ΩB.若要使恒温箱内温度升高,应将R1增大C.若恒温箱内温度降低,通过控制系统的电流将减小D.保持R1不变,通过控制系统的电流大小随恒温箱内的温度均匀变化11.如图,为测量储物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一个监测液面高度变化的传感器。将与储物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物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通过检测振荡电流的频率变化,可以推知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此装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越小,则振荡电流的频率越低B.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C.开关a拨向b瞬间,电感L的自感电动势为零D.检测到振荡电流的频率增加,说明液面高度在降低三、非选择题12.某同学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给继电器供电的电源电压U1=4 V,内阻不计,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 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4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甲 乙(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 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 相连(均选填“A”或“B”)。 (2)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继电器的磁性将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当环境温度达到 ℃时,警铃报警。 (3)如果要使报警电路在更高的温度报警,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适当减小U1 B.适当增大U1 C.适当减小U2 D.适当增大U213.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甲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0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4×102~0.8×102 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0=6 000 Ω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阻值约200 ΩC.电流表A,量程2.5 mA,内阻约30 ΩD.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很小F.开关S,导线若干(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1.33 m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Ω;结合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 N(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在“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实验中,简单的门窗磁控防盗报警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门的上沿嵌入一小块永磁体M,门框内与M相对的位置嵌入干簧管(是一个通过磁场控制的电开关,当外部有磁场靠近时,两簧片被磁化而吸合,开关导通)SA,并将干簧管接入报警电路。(1)如图乙所示,干簧管SA作为传感器,用于感知磁体磁场是否存在,继电器(虚线方框部分)作为执行装置,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电路正常工作提示,蜂鸣器H作为报警提醒。电路中P点应接直流电源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接通电源,将磁体M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项 磁体M靠近干簧管 磁体M离开干簧管实验现象15.某种花卉喜光,但阳光太强时易受损伤。某兴趣小组决定制作简易光强报警器,以便在光照过强时提醒花农。该实验用到的主要器材如下:学生电源、多用电表、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1.5 A)、白炽灯、可调电阻R1、发光二极管LED、光敏电阻RG、NPN型三极管VT、开关和若干导线等。(1)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使用多用电表的“×10 k”电阻挡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如图甲所示,当黑表笔与接线端M接触、红表笔与接线端N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表盘中a位置(见图乙);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位于表盘中b位置(见图乙),由此判断M端为二极管的 (填“正极”或“负极”)。(2)研究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伏安特性:①采用图丙中的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物连接已完成。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导线L1、L2和L3的另一端应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 、 接线柱(以上三空选填接线柱标号“A”“B”“C”或“D”)。②图丁为不同光照强度下得到的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Ⅱ和Ⅲ对应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由弱到强。由图像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其表面受到光照的增强而 (填“增大”或“减小”)。(3)组装光强报警器电路并测试其功能,图戊为利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当b、e间电压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等元件设计的电路。组装好光强报警器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照射到光敏电阻表面的光强达到报警值时,发光二极管并不发光,为使报警器正常工作,应 (填“增大”或“减小”)可调电阻R1的阻值,直至发光二极管发光。16.智能化育苗蔬菜基地对环境要求严格,其中包括对光照强度的调控,小明准备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智能光控电路。智能光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光敏电阻R。(1)小明首先利用图甲中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了光敏电阻阻值R= Ω。(2)为了精确测量多组不同光照强度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小明采用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物连接已经完成,描绘的阻值R随照度I[反映光照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单位为勒克斯(lx)]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减小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3 kΩ,毫安表的量程为0~3 mA,内阻约为5 Ω,请将图乙中导线P、Q连接在合适的位置,形成完整测量电路。(3)(2分)小明设计如图丁所示的智能光控电路。当光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U增加到一定值时照明系统开始工作,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补光。为了使照度更小时,自动控制系统就开始补光,则需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阻箱R2的阻值。一、单项选择题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电场强度方向向下;线圈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根据安培定则,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此时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场能增大,磁场能减小),电流正在减小,流过点的电流方向向左。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解析:装置原理为:质量越大,阻值越小,两端电压越大,当超过阈值时电磁铁吸动衔铁,苹果进入下通道。选出质量更大的苹果,需提高两端电压阈值:增大阻值(相同压力下分压更大),C正确;增加线圈匝数或减小电源电压会降低灵敏度,A、B错误;质量大的苹果进入下通道,D错误。答案:A解析:单位时间内脉冲数为,即转速(圈/秒),车轮周长,故速度,A正确。答案:D解析:当物体加速时,滑块因惯性偏移,带动移动:在中点右侧时,端电势高于端,A错误;电压表示数与加速度成正比(,与成正比),B错误;指针在左侧时,端电势高,滑块向左偏,加速度向右(与速度方向无关),C错误,D正确。答案:D解析:常开型干簧管在磁场中闭合。A(磁铁靠近)、B(线圈通电产生磁场)、C(磁铁靠近)均可使其闭合;D中磁铁远离,无法闭合,故D正确。答案:D解析:温度升高,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电压表读数)减小,A错误;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和内阻关系有关,无法确定,B错误;总功率增大,C错误;减小到一定值时,分压足够大,蜂鸣器可能鸣响,D正确。答案:C解析:5G与4G信号频率不同,不能干涉,A错误;真空中电磁波速度均为,B错误;5G频率高、波长短,衍射弱,需密集基站,C正确;5G波长更短,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答案:AD解析:常温下,双金属片未形变,触点接触,电熨斗加热,A正确,B错误;调温旋钮向上旋转,压力增大,需更高温度使双金属片形变断开,C错误,D正确。答案:AC解析:温度升高,减小,总电流增大:分压增大,下极板电势升高,点电势(与上极板等势)降低,A正确;分压减小,B错误;板间场强增大,液滴受电场力增大,向上运动,C正确;电容器放电,中电流向右,D错误。答案:BC解析:时,总电阻总,故(矛盾),A错误;升高温度,减小,需增大以保持总电阻不变(使电流为),B正确;温度降低,增大,电流减小,C正确;与温度非线性关系,电流不随温度均匀变化,D错误。答案:BD解析:振荡频率,与电源电动势无关,A错误;电流最大时,电容器放电完毕,电压为零,B正确;开关拨向瞬间,电流变化率最大,自感电动势最大,C错误;频率增加减小极板正对面积减小(液面降低),D正确。三、非选择题解答:(1) 答案:B;A解析:温度正常时,继电器上触点接触(指示灯亮),故接;温度过高时,下触点接触(警铃响),故接。(2) 答案:增强;解析:温度升高,减小,线圈电流增大,磁性增强。报警时电流,总电阻总,故,由图乙得温度为。(3) 答案:D解析:需更高温度使更小才能达到报警电流,可增大(减小分压,使两端电压更易达到阈值),D正确。解答:(1)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压敏电阻阻值较大(几千欧),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电流表外接以减小误差。(2) 答案:解析:电压表量程,分度值,读数。(3) 答案:;解析:,由图甲得。解答:(1) 答案:正极解析:磁体靠近时,干簧管导通,继电器线圈通电,衔铁被吸向端,熄灭、蜂鸣器工作,故接正极。(2) 答案:灭,蜂鸣器响;亮,蜂鸣器不响解析:磁体靠近干簧管导通继电器工作蜂鸣器响;磁体离开干簧管断开亮。解答:(1) 答案:正极解析:黑表笔接内部电源正极,测得电阻小时,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故为正极。(2)① 答案:A;D;B(或C)解析:分压式接法,$L_1$接A,$L_2$接D,$L_3$接B或C。② 答案:减小解析:由图丁,相同电压下,光照越强电流越大,故电阻越小。(3) 答案:减小解析:光强足够时不亮,说明三极管未导通,需减小以增大、间电压。解答:(1) 答案:解析:多用电表选“”挡,指针指25,故。(2) 答案:增大;解析:由图丙,照度减小,增大。光敏电阻阻值较大,用电流表外接法。(3) 答案:增大解析:增大,分得电压增多,两端电压更容易达到阈值,故照度更小时补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