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近日,某市有一路公交车化身“音乐巴士”,音乐爱好者们携带乐器“潜入”公交车,奏响不同年代的经典旋律。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们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声音的音色中分辨出手风琴B. 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吉他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 公交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D. 小号发出声音是由号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羊肉泡馍是陕西的有名小吃,它的烹饪方法非常的精细,而且它的调料注重味道鲜美。下列对羊肉泡馍制作过程中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羊肉在快要炖熟时能明显地闻到香味,这说明分子只在温度高时才会做无规则运动B. 烙制羊肉泡馍的饼是用做功的方法使饼的内能增大的C. 炖肉时用高压锅,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水的沸点D. 羊肉泡馍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应用,主要利用了光的折射的是( )A. 甲图是皮影戏:古代手艺人用一盏灯和几张皮来以皮之影唱戏B. 乙图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C. 丙图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能见室外的景物D. 丁图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的影子测定时间4.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以下节选的四图反映了古代科技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砸打稻米时,碓头做得比较尖,这样可以增大对稻米的压力B. 图乙,水受到重力的作用,由高处流下的过程中,水的动能减小C. 图丙,牛拉“犁担”在水平地面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牛受力不平衡D. 图丁,击稻时,稻粒落入木桶中,稻粒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小爱设计了一款电子量角器,如题图甲所示,图乙为简化电路图,其中AB为粗细均匀的半圆弧形电阻丝,当滑片O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 )A. AB间电阻丝的电阻变小B. 通过电阻丝AB的电流变小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的示数与通过量角器的电流之比不变6.现在市面上有一款不需要电池的自发电门铃如图所示。当人按压门铃压板时,压板后的弹簧会带动磁体运动,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发声元件便可发声。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7.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示了各种古代船只模型。(1)资料显示:“丝网船”最大载重为5t。若船和货物总质量为6×103kg,船静止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g取10N/kg);(2)资料显示:“沙飞船”航速迅捷。在航海过程中,同向并排行驶的两条“沙飞船”要保持安全距离,是因为______。8.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利用小型的升降机来搬运水泥,如图所示。某次搬运过程中,工人用升降机在6s的时间内,将3袋水泥从地面吊上四楼,每袋水泥的质量为30kg。电动机牵引绳子的拉力F-t及水泥运动的v-t图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每个滑轮所受的重力均为30N。g取10N/kg,每层楼层高为3m,则水泥匀速上升时,滑轮组对水泥做功为______J,滑轮组匀速拉动水泥时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9.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海水盐差能发电的装置,甲、乙两块渗透膜将容器隔成三个区域,分别加入海水和纯水,甲渗透膜只能让带正电的钠离子通过,乙渗透膜只能让带负电的氯离子通过,容器就变成了电池,电子从左向右通过小灯泡,则容器左端是电池的______极,根据对环境污染的大小来判断这种能源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清洁能源。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0.图甲是小丽带弟弟在水族馆游览时的情境。若用点S表示水中鱼的实际位置,用点A表示弟弟眼睛的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水中鱼的大致光路(不考虑玻璃的厚度)。11.小圳注意到广东地区回南天时地板非常潮湿,很多公共场所都有类似“小心地滑”的提示牌。他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设计了探究实验,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当在F的作用下匀速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请作出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f(作用点在A的重心O点)和A对B的压力F压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12.小爱看到“纸飞机比赛”中,纸飞机大小、形状各异,通过对比取得优异成绩同学的纸飞机,将不同之处划分为机翅面积和机身夹角,如图所示,对飞机飞行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①制作其他形状相同,机身夹角不同的纸飞机试飞;②制作其他形状相同,机翅面积不同的纸飞机试飞。(1)小爱将每个纸飞机用最大力气水平掷出,重复3次实验,记录纸飞机飞出的______(选填“最大”或“平均”)距离作为最终实验数据,得到多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机翅面积S/cm2 机身夹角θ/° 飞行距离s/m1 55 5 9.62 55 10 12.43 55 15 13.14 85 10 15.75 95 10 16.3(2)通过分析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纸飞机飞行的距离与机身夹角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根据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在适当范围内,其他条件一定,机翅面积越大,纸飞机飞行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13.广西恭城油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实验课中,老师让同学们想办法测量油茶的密度。(1)小深用天平和量筒设计如下实验: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②取适量油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油茶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油茶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油茶的总质量为27g。③量筒中油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油茶的密度是______g/cm3。(2)小圳同学的方法是:用水、实心柱体(密度大于水)、烧杯、弹簧测力计测油茶的密度。步骤如下:①如图丁所示,用细线系住柱体,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G;②如图戊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柱体,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得拉力为F1;③把物块从水中取出,擦干柱体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柱体使其浸没在油茶中,如图己所示,稳定后测得拉力为F2。④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油茶密度的表达式ρ油茶= ______(用小圳同学实验收集到的物理量表达,水的密度为ρ水)。14.学校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小灯泡,额定电流为0.5A,小深利用其中一只小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甲连接好各元件,其中电源电压U=3V恒定不变,且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 A”。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U/V 0.4 1.05 1.5电流I/A 0.15 0.3 0.4 0.5(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A.电流表内部断路了B.灯泡的灯丝断了C.灯座内部出现了短路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断了(3)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4)实验中小深随意抽取了4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W。(5)小深用已有的器材、一个定值电阻R0和另一块电压表,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如下,请你补充完整。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b端;②合上开关,移动滑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U1,灯泡正常发光;③再读出R0两端的电压为U2;若实验操作正确,则灯泡的电功率表达式为P= ______(用U1、U2和R0表示)。④其中虚线框内的元件组合体相当于______(选填“电阻箱”或“电流表”)。(6)测完小灯泡功率后,小深想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多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绘制出的I-R图像如丁图中的A曲线,由此得到实验结论:______。同组的小圳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出的I-R图像如丁图中的B曲线。善于思考的小圳发现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出的I-R图像不重合,其原因是:______。15.某物理项目式学习小组用侧壁扎有小孔的长塑料瓶做“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每次小孔中水的流量Q(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体积)不同。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问题,并进行探究。驱动问题:水的流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思考和交流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2:与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横截面积S有关(1)为验证猜想1,他们在三个相同塑料瓶侧壁的同一位置各扎一个小孔,三个小孔形状如图甲所示,在小孔处安装阀门和流量计(测流量的仪器),将瓶中均装满水,打开阀门,测出流量,此步骤存在的问题是______。(2)肯定猜想1后,为探究猜想2,他们在同一塑料瓶的不同位置,分别开相同的圆孔,进行实验。序号 孔面积S/cm2 孔深度h/cm h平方根 流量Q/cm3 s-11 0.2 10 3.0 272 0.2 16 4.0 363 0.2 25 5.04 0.2 36 6.0 545 0.2 50 7.1 64如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大致计算出表格中第3次流量Q=______cm3 m-1。(3)对于猜想3,大家认为是正确的,为进一步探究流量Q与小孔横截面积S之间的定量关系,老师画了图乙所示的水柱模型,其中v表示水从小孔流出的速度,L表示时间t内流出水柱的长度,S表示小孔的横截面积。①根据流量定义并结合模型,推导流量Q与流速v、面积S的关系式:Q=______。②通常情况下,喷泉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在上升阶段粗细并不均匀,则喷出水柱在空中上端较______(选填“粗”或“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6.为解决社会上停车难问题,某小区修建了立体车库,如图所示是某轿车停车入库时的情景。某次停车时,驾驶员将轿车停至载车板上,通过升降机25s就可将车辆匀速提升10m至第5层。若该车的质量为2×103kg,车轮与载车板的总接触面积为8×10-2m2,取g=10N/kg。求:(1)本次提升汽车的速度;(2)该车静止时对水平载车板的压强;(3)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功的功率。17.每年5-6月份,广西多地都会受到台风侵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测量风速,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一款简易风速仪,其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压敏电阻,有风时迎风板受到的压力能大小不变地传递给R1,R1的阻值随风速大小变化的关系如表格所示。读出电表示数,即可知此时的风速。风速(m/s) 0 2 6 12 14 18R1(Ω) 150 125 95 60 15 6(1)调节风速为零时,电流表示数为I1=0.1A,求R1消耗的电功率;(2)再次调节风速为12m/s时,电流表示数为I2=0.2A,求电源电压和R0的阻值;(3)若调节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求该风速仪能测量的最大风速。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综合实践——设计自动浇花机器人【任务要求】为了在五一假期保证教室内的花正常生长,同学们设计了自动浇花机器人,要求按线路巡查,检测土壤的湿度自动浇花。【设计实施】任务一:设计线路巡查系统,如图甲所示,场地布置为白色底,引导线为黑线,机器人巡着黑线前进,当红外发射接收管处在黑线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大部分被黑色吸收,机器人腹部装有五个红外发射接收管分别用L1、L2、ZZ、R1、R2来表示(L1为左边第一个;L2为左边第二个、ZZ为中间、R1为右边第二个、R2为右边第一个,本题中依次就是按上述顺序)。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接收到地面反射的红外线较强时输出电信号为1,几乎没有接收到地面反射的红外线时输出电信号为0。任务二:设计湿度检测系统,如图乙为设计的湿度系统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电磁铁线圈电阻10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如图丙。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在电流小于12mA时,衔铁被释放。(湿度计的电阻不计)【交流评价】下表是任务二的部分评价指标,根据评价表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湿度调节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调整湿度范围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能调整湿度范围 不能控制土壤湿度在一定范围内(1)关于自动浇花机器人的实践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人眼可看到机器人腹部发的红外线B.引导线越黑越容易反射红外线C.图乙中湿度计可能是电流表改装的D.图乙中通电线圈的上端是N极(2)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发出红外线照射到白色地面上发生______反射;当机器人腹部的五个红外发射接收管输出的电信号依次为11011,机器人可能沿着引导线______(选填“前进”“右转”或“左转”)。(3)根据以上信息,要想实现土壤干燥时浇水,土壤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图乙中接头A、B应连接触点______,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最低值为______%。(4)根据评价表中的指标对任务二进行评价,你的评价等级为______,依据是______;进一步给出优化建议:______。1.【答案】 【解析】解:A、音色是指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能从不同乐器演奏声音的音色中分辨出手风琴,故A正确。B、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吉他琴弦,琴弦的粗细、长短等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而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C、公交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不是次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回声定位,故C不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号发出声音是由号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C。(1)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回声定位。(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音色、音调和声音的产生,难度不大。2.【答案】 【解析】解:A、羊肉快要炖熟时能明显的闻到香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温度低时分子也会做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速度慢,故A错误;B、烙制羊肉泡馍的饼是用热传递的方法使饼的内能增大的,故B错误;C、炖肉时用高压锅是因为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高于100℃,故C正确;D、羊肉泡馍上方的“白气”是羊肉泡馍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3)气压高沸点高;(4)“白气”不是气,是小水滴,是由于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本题考查了对改变内能的方式、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分子热运动的现象、液化现象等的认识,有一定综合性。3.【答案】 【解析】解:A、皮影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B、冰镜取火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B正确;C、悬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日晷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4.【答案】 【解析】解:A、砸打稻米时,碓头做得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稻米的压强,故A错误;B、水受到重力的作用,由高处流下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故B错误;C、牛拉“犁担”在水平地面匀速转动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在不断地变化,其运动状态在不断地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牛受力不平衡,故C正确;D、击稻时,稻粒落入木桶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稻粒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故选:C。(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3)受力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非平衡力作用。本题结合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5.【答案】 【解析】解:AB.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AB均匀半圆弧形电阻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AP间电阻两端的电压,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P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当滑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不会改变,故AB错误;CD.因滑片P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AP间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示数会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知,电压表的示数与通过量角器的电流之比是所测部分的电阻,是变大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AB均匀半圆弧形电阻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AP弧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据此判断出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根据滑片P的转动可知AP弧部分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压表内阻特点、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要注意金属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6.【答案】 【解析】解:当按压门铃压板时,压板后面的弹簧会带动磁体运动,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A、图中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A错误;B、图中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因素的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C、图中是奥斯特实验,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D、图中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故D正确。故选: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以及与其它电磁现象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7.【答案】 【解析】解:(1)船静止在水中时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为:F浮=G=mg=6×103kg×10N/kg=6×104N;(2)同向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水流速快压强小,被两侧水压在一起相撞。故答案为:6×104;同向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水流速快压强小,被两侧水压在一起相撞。(1)物体的浮沉状态计算出浮力;(2)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本题考查了漂浮条件、流体压强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8.【答案】 【解析】解:将3袋水泥从地面吊上四楼,3袋水泥的重力:G=mg=3×30kg×10N/kg=900N,由图丙可知,在2~5s内,水泥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2m/s,根据v=可得,上升的高度为h=vt=2m/s×(5s-2s)=6m,滑轮组对水泥做的有用功:W=Gh=900N×6m=5400J;由图丙可知,在2~5s内,水泥匀速上升,由图乙可知此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400N,由图甲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n=3,滑轮组匀速拉动水泥时的机械效率:η=====×100%=75%。故答案为:5400;75。将3袋水泥从地面吊上四楼,根据G=mg求3袋水泥的重力,由图丙可知,在2~5s内,水泥匀速上升的速度,根据v=求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滑轮组对水泥做的有用功;由图乙可知此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由图甲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根据η====求滑轮组匀速拉动水泥时的机械效率。本题考查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n的大小是关键之一。9.【答案】 【解析】解:甲渗透膜只能让带正电的钠离子通过,钠离子(正电)通过甲渗透膜向左移动,使左侧区域带正电,氯离子(负电)通过乙渗透膜向右移动,使右侧区域带负电,电流从左向右通过小灯泡,说明左端是正极,右端为负极。由于盐差能的产生过程不涉及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清洁能源。故答案为:正;是。(1)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2)清洁能源是使用时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较轻的能源。本题考查电流的方向和能源,属于综合题。10.【答案】 【解析】解: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鱼是鱼在水的像,比实际位置要浅一点,即像S′在点S的左侧,所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过点O画出法线,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鱼是鱼在水的像,比实际位置要浅一点,即像S′在点S的左侧,故可先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过点O画出法线,再连接SO,标出光的传播方向。本题通过光的折射现象的作图,说明了为什么感觉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浅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11.【答案】 【解析】解:当在F的作用下匀速拉动B时,A相对于B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此时A受到的拉力、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F=3.4N,作用点画在A的重心,从作用点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线段,在箭头附近标上f=3.4N,可得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对B的压力作用在B上,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可以画在接触面的中点,从作用点沿垂直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线段,在箭头附近标上F压,可得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在F的作用下匀速拉动B时,A相对于B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此时A受到的拉力、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大小都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用点可以画在A的重心,据此画出A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A对B的压力作用在B上,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可以画在接触面的中点,据此画出压力的示意图。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明确力的方向、作用点是关键,属于基础题目。12.【答案】 【解析】(1)折叠多组不同规格的纸飞机,将每个纸飞机用最大力气水平掷出,重复多次实验,记录纸飞机飞出的平均距离作为最终实验数据,避免偶然性;(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1、2、3,三次实验时,机翅面积相同,机身夹角不同,纸飞机飞行的最大距离不同,说明纸飞机飞行的最大距离与机身夹角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由实验2、4、5可知,机身夹角相同,机翅面积越大,纸飞机飞行的最大距离越大,如果想在下次纸飞机比赛中使纸飞机飞得更远,则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纸飞机的机翅面积。故答案为:(1)平均;(2)1、2、3;有关;2、4、5;远。(1)折叠多组不同规格的纸飞机,将每个纸飞机用最大力气水平掷出,重复多次实验,探究纸飞机飞行的最大距离的影响因素;(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控制变量法能排除干扰,直接显露单一因素对被研究对象变化的影响情况。13.【答案】 【解析】(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10g+3g=63g;根据题意,量筒里茶油的质量是:m=63g-27g=36g,由图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V=40mL=40cm3,则茶油的密度:ρ===0.9g∕cm3;(2)用细线系住柱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柱体受到的重力G;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1,浸没在油茶中,稳定后测得拉力为F2;柱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1;柱体在奶茶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G-F1=ρ水gV排;G-F2=ρ油茶gV排,两次排开液体体积相等,解得,ρ油茶=ρ水。故答案为:(1)①右;③0.9;(2)。(1)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读取量筒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已知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读出量筒中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可求得量筒中茶油的质量,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可从量筒中读出。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可求出其密度;(2)分别计算水和液体中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公式变形可求得液体的密度。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难点是利用浮力测量密度,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14.【答案】 【解析】(1)使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变小,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灯泡右侧接线柱相连,如图;(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接通,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压表所测元件短路,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灯座内部出现了短路,故选A;(3)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1V,根据P=UI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1V×0.5A=1.05W。(4)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滑=I′2R滑=()2R滑=,则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小灯泡电阻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由分压原理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为1.5V,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滑最大=U滑I滑=1.5V×0.4A=0.6W;(5)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b端,此时灯泡、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②合上开关,移动滑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U1,灯泡正常发光;③再读出R0两端的电压为U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I=,若实验操作正确,则根据P=UI可知灯泡的电功率表达式为P=U1I=U1×;④其电压表V2测量出电阻R0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算出电路的电流,因此电压表V2与R0并联起来作用相当于电流表。(6)测完小灯泡功率后,小深想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多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绘制出的I-R图像如丁图中的A曲线,为反比例函数,由此得到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出的I-R图像如丁图中的B曲线。发现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出的I-R图像不重合,其原因是:A、B两小组定值电阻两端不变的电压取得值是不同的。故答案为:(1)如图;(2)C;(3)1.05;(4)0.6;(5)U1×;电流表;(6)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两次实验控制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同。(1)使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变小,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灯泡右侧接线柱相连;(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接通,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压表所测元件短路;(3)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得出示数,根据P=UI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4)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P=I2R表示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利用数学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得出消耗的最大功率;(5)①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②合上开关,移动滑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让灯泡正常发光;③再读出R0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流;根据P=UI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电压表V2测量出电阻R0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V2与R0并联起来作用。(6)绘制出的I-R图像如丁图中的A曲线,为反比例函数,由此得到实验结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改变定值电阻阻值,通过调节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且不变的电压值不是唯一。本题考查电路连接、故障分析、实验结论等知识,有一定难度。15.【答案】 【解析】(1)由题意,三个小孔的深度相同,形状不同,但没有保持小孔的横截面积相同;(2)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流量Q和小孔深度的平方根成一次函数;取序号2、4的数据(是一个精确数值),得出Q=9×的函数式,则表格中第3次流量Q=9×5.0=45cm3 s-1;(3)①由题图丙知,流量Q相当于单位时间流出的水柱的体积(水是圆柱体),水柱的长度v,则流量Q=Sv;②从喷口喷出的水的流量Q=Sv是定值,单位时间出来的水的体积不变,随着水柱的上升,v在不断变小时,横截面积S在不断增大,因此上升阶段的水柱呈现的形态是上端较粗。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小孔的横截面积相等;(2)45;(3)①Sv;②粗。(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流量Q和小孔深度的平方根的函数式,则可以得出表格中第3次流量;(3)①根据水的流量Q的定义分析解答;②从喷口喷出的水的流量Q=Sv是定值,单位时间出来的水的体积不变,随着水柱的上升,v在不断变小时,横截面积S在不断增大。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以及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来分析解答题目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6.【答案】 【解析】(1)本次提升汽车的速度;(2)该车的重力G=mg=2×103kg×10N/kg=2×104N,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F=G=2×104N,该车静止时对水平载车板的压强;(3)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的功W=Gh=2×104N×10m=2×105J,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功的功率。答:(1)本次提升汽车的速度是0.4m/s;(2)该车静止时对水平载车板的压强是2.5×105Pa;(3)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功的功率是8×103W。(1)根据v=求出本次提升汽车的平均速度;(2)该车静止时对水平载车板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求出该车静止时对水平载车板的压强;(3)根据W=Gh得到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的功,根据P=得到提升过程中升降机对汽车做功的功率。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功率的公式、压强定义式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17.【答案】 【解析】(1)调节风速为零时,由表格可知此时R1的电阻为150Ω,电流表示数为I1=0.1A,根据功率公式P=I2R可求出R1消耗的电功率;(2)结合第一问的信息,电源电压未知,可根据两种状态,列电源电压的方程求出电源电压及R0的阻值。(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压表、电流表均不能超量程,由表格可知风速越大,R1的电阻越小,则R1分的电压越小,电压表不能超15V,所以根据当电压表为15V时计算此时R1的电阻即可求出最大风速。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及欧姆定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8.【答案】 【解析】(1)A.人眼看不见红外线,故A错误;B.黑色表面主要是吸收红外线而非反射,故B错误;C.图乙中湿度计串联在电路中,可能是电流表改装的,故C正确;D.由图可知,电流从线圈下端外侧流入,上端内侧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线圈的上端是S极,故D错误;(2)由于地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并非光滑镜面,光线射在上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发生的是漫反射;传感器输出信号为 1 表示检测到强反射(白色),输出信号为 0 表示检测到弱反射(黑色)。给出的信号11011说明只有中间探头ZZ在黑线上(输出0),其余均在白色区域(输出1),机器人此时基本居中对准引导线,应继续前进。(3)电磁继电器应在未吸合时(干燥)让水泵工作,在吸合后(土壤足够湿)切断水泵电路,所以应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C、D);电磁继电器释放电流小于12 mA,若土壤湿度继续下降使湿敏电阻R 增大,则线圈电流<12 mA 时继电器释放,水泵开始工作;根据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电阻关系湿敏电阻应接入阻值对应图丙中湿度约为15%。这即是使用该机器人时土壤能保持的最低湿度;(4)结合第三问和控制电路电路图分析,湿敏电阻的范围不能调节,也就不能调整湿度范围,从表格可知,“能控制但不能调整范围”即为合格。要进一步改进,就需要在控制电路中增设可调部件,以便根据植物种类或环境需求对湿度范围进行调整。故答案为:(1)C;(2)漫;前进;(3)CD;15;(4)合格;不能调整湿度范围;在控制电路中加一个滑动变阻器。解:(1)A.人眼看不见红外线;B.黑色表面主要是吸收红外线而非反射;C.图乙中湿度计串联在电路中,可能是电流表改装的;D.由图可知,电流从线圈下端外侧流入,上端内侧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分析;(2)由于地面是白色且粗糙的,故发生的是漫反射;给出的信号11011说明只有中间探头ZZ在黑线上(输出0),其余均在白色区域(输出1),机器人此时基本居中对准引导线,应继续前进。(3)要实现“土壤干燥时浇水、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电磁继电器应在未吸合时(干燥)让水泵工作,在吸合后(土壤足够湿)切断水泵电路,所以应选继电器的常闭触点(C、D);电磁继电器释放电流小于12 mA,若土壤湿度继续下降使湿敏电阻R 增大,则线圈电流<12 mA 时继电器释放,水泵开始工作;根据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电阻关系湿敏电阻应接入阻值,根据图像可知湿度;(4)结合第三问和控制电路电路图分析,湿敏电阻的范围不能调节,也就不能调整湿度范围。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是根据题干读出相关的信息。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