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题分类汇编----能源 材料 电磁波(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题分类汇编----能源 材料 电磁波(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能源 材料 电磁波
1、(2025青海)能源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以下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风能 C. 天然气 D. 水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消耗后在短时间内不能再次获得,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广州)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的电磁波,根据如图信息,该电磁波属于(  )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紫外线 D. 射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频率为电磁波在之间,因此属于无线电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2025辽宁)我国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是高铁强劲有力的心脏。制造芯片的硅材料是(  )
A. 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硅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半导体,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 (2025山东威海)搭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火箭升空时,由于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和箭体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推动火箭,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__;我国自主研发的“偏二甲肼”火箭燃料属于___________(选填“一次”“二次”)能源。
【答案】 ①.
方向性 ②.
二次
【解析】
【详解】[1]火箭升空时,由于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和箭体的内能,由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推动火箭。
[2]我国自主研发的“偏二甲肼”火箭燃料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5、(2025山东威海)为应对低温环境,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主楼外墙采用了30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如图所示。下列物品应用材料的性质与其不同的是(  )
A. 羽绒服——鹅绒 B. 暖水瓶塞——软木
C. 铁锅——铁 D. 冰箱壁填充物——发泡棉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主楼外墙采用了30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说明聚苯乙烯泡沫导热性差。
A.羽绒服中的鹅绒是一种天然保温材料,它的导热性差,故A不符合题意;
B.暖水瓶塞通常用软木制成,软木也是一种保温材料,它的导热性差,故B不符合题意;
C.铁锅的材料是铁,铁是一种金属,它的导热性好,故C符合题意;
D.冰箱壁填充物通常采用发泡棉(如聚氨酯泡沫),是一种保温材料,用于阻止外界热量传入冰箱内部,它的导热性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5吉林)如图所示,电工用钳的手柄把套通常是塑料材质的,塑料属于(  )
A. 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电工用钳手柄把套通常是塑料材质的,塑料不容易导电,可以防止触电,因此塑料是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5吉林)下列物体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太阳系 B. 人 C. 原子核 D. 地球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系包含地球等天体,空间尺度极大; 人是地球上的生物个体,空间尺度远小于地球;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空间尺度极小;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空间尺度小于太阳系。 所以空间尺度最大的是太阳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2025湖南长沙)信息、能源、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太阳能属于化石能源 D. 超导材料可用于制作电热丝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
B.石油短期内不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太阳能不是化石能源,故C错误;
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流过超导体时导体不发热,超导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电热丝,故D错误。
故选A。
9、 (2025广东)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风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C不符合题意;
D.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2025广东)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歼-35A,其与地面通信是利用(  )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光导纤维
【答案】A
【解析】
【详解】“隐形战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主要是它表面有一种特殊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从而有效避开敌方的侦测,飞机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也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2025北京)如图所示,一只太阳能草坪节能灯,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6V1W”的节能灯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节能灯晚间照明;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为,其光电转化效率(即发电效率)为20%。若在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有效时间内,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功率为640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该灯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为16W
D. 节能灯正常发光10h消耗的电能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是将太阳能转化的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
发电功率
故C错误;
D.节能灯正常发光10h消耗电能
故D正确。
故选AD。
12、(2025四川宜宾) 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对小行星2016HO3以及主带彗星311P的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克服重力做功
B. 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的机械能守恒
C. 在深空探测过程中,“天问二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D. 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机械能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即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故A正确;
B.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升空时,火箭的发动机做功,使“天问二号”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在深空探测过程中,“天问二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因为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不需要介质,故C正确;
D.燃料的化学能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一部分以内能、机械能等形式散失,故D错误。
故选AC。
13、(2025四川宜宾)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逐年上涨,探索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人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举措中不符合这个课题的是(  )
A. 利用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利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 D. 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课题,故A符合题意;
B.水的机械能(如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能是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符合课题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符合课题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2025四川眉山) 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核能
C. 气凝胶的密度很小,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D. 煤炭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随意开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手机通信使用的是无线电波,不是超声波。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用于医疗成像、清洗等,但手机用的是电磁波(如微波)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新能源汽车通常指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使用电池和电动机,能源来自电网或燃料。核能主要用于发电站,不是直接用于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可以是电能,故B错误;
C.气凝胶是一种超轻材料,密度非常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之一。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中用于隔热,例如在太空服或航天器上。故C正确;
D.煤炭和石油短时间内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 C。
15、(2025·泸州)中国科技发展目新月并,对以下重大成果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 624亿千瓦时——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遨游太空——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联系
C.中国空同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D.中国夹破了“人造太阳”1亿摄氏度持续1000 秒的技术—该反应为核裂变
【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核裂变;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带电发电机转动,把机械能转化为为电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联系,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太阳能利用时没有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属于清洁能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太阳能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人造太阳”1亿摄氏度持续1000秒,也是核聚变,而核裂变已经能够控制并长时间利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来发电的;
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太阳能利用时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
D.太阳能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
16、(2025·南充)我国在能源、通信、深潜等领域都有较大的新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风能、水能、太阳能、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
B.6G通信传输的信息比5G更快,电磁波频率更高
C.“华龙一号”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
D.“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
【答案】B,C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电能不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
B.由于6G比5G的频率更高,所以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即6G通信传输的信息比5G更快,故B正确;
C.由于核聚变还不可控,所以“华龙一号”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故C正确;
D.“奋斗者”号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 A.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
B.信息理论证明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
C.目前人类建造的核电站是依靠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其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D.“奋斗者”号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17. (2025陕西A卷) 2025年5月29日,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天问二号将进行为期十年的探测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飞行的火箭与空气摩擦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二号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
C. 监控站利用超声波跟踪太空中的天问二号
D. 探测器上的太阳翼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速飞行的火箭与空气摩擦时,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故A错误;
B.火箭上升过程中,因为天问二号与火箭作为一个整体在飞行,两者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天问二号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因为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监控站利用电磁波跟踪太空中的天问二号,故C错误;
D.探测器上的太阳翼接收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18、 (2025陕西B卷)在传统陶瓷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可制成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用该材料制成的防热瓦,安装在航天器的外表面,可以保护航天器安全穿越大气层。分析该新型陶瓷材料应具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耐高温 B. 导热性好 C. 强度大 D. 耐磨损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烧毁和损坏航天器,这种材料应具备耐高温、耐磨损、强度大等特点;还要有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导致对宇航员产生危险,这种材料还应具备隔热性好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5山东)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地热能 C. 石油 D. 太阳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短期内无法自然再生或需极长时间再生的能源。
A.风能由空气流动产生,可循环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可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是化石燃料,需数百万年形成,无法短期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符合题意;
D.太阳能直接来自太阳,可源源不断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5湖北)在一些使用精密仪器的场所,工作人员须穿着防静电服,防静电服面料中掺入的材料能导走身上静电的是(  )
A. 金属 B. 玻璃 C. 橡胶 D. 陶瓷
【答案】A
【解析】
【详解】能够导走静电的材料必须是导体。即能允许电荷快速移动。
A.金属是良好的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可以传导电荷,因此掺入防静电服面料后能有效导走人体静电,故A符合题意;
B.玻璃通常是绝缘体,不导电无法有效导走静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大多数橡胶是绝缘体,用于防止静电而非导走静电,故C不符合题意;
D.陶瓷一般是绝缘体,在高压下可能部分导电,但不稳定,不适合日常防静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5湖北)使用下列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石油 B. 煤炭 C. 木柴 D. 氢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缓解全球变暖。因此需要选择燃烧后 不产生或极少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如汽油、柴油),不符合低碳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煤炭同样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极高,且产生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故B不符合题意;
C.木柴虽然可再生,但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木材中的碳元素与氧气结合),并可能导致森林砍伐,加剧碳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
D.氢燃料燃烧产物仅为水,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若氢气通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电解水)制备,则全生命周期接近“零碳排放”是当前清洁能源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如氢能源汽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 (2025河南)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物体空间尺度大小各异。下列物体中尺度最小的是(  )
A. 太阳系 B. 原子 C. 地球 D. 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系的直径约为数十亿千米,是四个选项中最大的;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比电子大;地球的直径约为1.2×104千米,远大于原子和电子;电子属于亚原子粒子,其经典半径约为2.8×10-15米,尺度最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25山西)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腐蚀性 C. 绝缘性 D. 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计算机主机是大量的电子原件在工作,如果氟化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细微的电流就会影响计算机主机,同理腐蚀性和磁性也会影响计算机主机得正常工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各种形式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电能 D. 核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例如化石燃料、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核能;二次能源:由一次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煤气、氢能、电能、汽油、沼气。因此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电能。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5、 (2025福建)空间站中,发光二极管为金鱼藻提供光照,其主要材料属于(  )
A. 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超导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发光二极管,也就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的核心是一个半导体晶片,其主要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5福建)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核能 C. 风能 D. 天然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指储量有限,消耗后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铀矿)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 (2025四川乐山)关于能源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是一次能源
B. 核电站是利用聚变的链式反应发电的
C. 5G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属于电磁波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所以电能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
B.核能获取方式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应用在核能发电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因此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故B错误;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电视机的遥控器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通过不同的按键,可以发射不同的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红外线是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C。
28、 (2025江苏扬州)对《宇宙探秘》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图中①、②位置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A. 宇宙大爆炸、中国天眼 B. 星系远离我们、中国天眼
C. 宇宙大爆炸、开普勒望远镜 D. 星系远离我们、开普勒望远镜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代宇宙观核心理论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星系远离我们是证明宇宙膨胀的直接观测证据而不是理论。开普勒望远镜是早期光学望远镜,并非现代探测宇宙的核心设备。中国天眼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属于现代探测宇宙的前沿设备,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9、(2025江苏扬州)《江苏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明确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燃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风能可以自然循环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石油是化石燃料,形成需漫长地质时期,不可再生,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与石油类似,是化石燃料的一种,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燃料(如铀)是矿物资源,储量有限,且开采后无法快速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2025江苏苏州)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需要节约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金属汤勺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要节约能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2025江苏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故B错误;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错误;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2、(2025江苏苏州)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太阳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煤、石油和天然气在短期内自然界无法得到补充的,故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CD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3、 (2025重庆)如图所示,是中国首架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固定翼无人机在重庆明月湖顺利升空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静止
B. 无人机使用氢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
C. 无人机导航系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 机翼靠下表面弯曲上表面较平获得升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无人机在升空过程中,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无人机使用氢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其它燃料多,这样可以为无人机提供更多的能量,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快,无人机导航系统靠电磁波传递信息,能够实现远距离、快速、准确的通信,故C正确;
D.机翼靠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的形状,使得空气流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流过下表面的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在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
故选C。
34、(2025云南)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D. 风力发电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等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核电站是通过铀核裂变得到能量,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故C正确;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总伴随着能量损失,所以风力发电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AC。
35、(2025四川自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通过核聚变获得核能 B. 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
C. 白鹤滩水电站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 D. “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靠超声波与地面保持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反应来获得核能,而非核聚变,核聚变目前尚未应用于核电站,故A错误;
B.半导体材料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用来制作二极管等电子元件,故B正确;
C.白鹤滩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与地面联系使用的是电磁波,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36、(2025四川广安)下列生活中的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 自行车橡胶轮胎 B. 陶瓷碗
C. 金属扳手 D. 塑料三角板
【答案】C
【解析】
【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自行车橡胶轮胎、陶瓷碗、塑料三角板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7、 (2025四川广安)下列符合生活常识的是(  )
A. 中学生800m中长跑的成绩是1min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C. 教室里课桌高15cm
D. 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般情况下,中学生800m跑成绩约为3min,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42℃已经是高烧了,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手机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8、(2025四川达州)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 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是用电器
C. 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超导材料制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
B.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时,需要消耗电能,电动汽车是用电器,故B正确;
C.新能源汽车减速时会对动能进行回收,动能回收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半导材料制成,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D错误。
故选B。
39、(2025四川成都)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由太阳能转移或转化而来
B. 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 核裂变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不能达到100%
D. 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水循环、大气运动等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人类利用的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大多来源于太阳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通过核裂变释放核能,将核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蒸汽推动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非直接转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存在能量损耗(如热散失),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可以从大自然中源源不断的获取,所以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0、(2025四川成都)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 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 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而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无人机遥控需要远距离传输信号,电磁波(如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故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B正确;
C.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探测目标,利用的是电磁波的反射特性,而非能量特性,故C错误;
D.X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属于高频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B。
41、(2025年上海)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2、 (2025江苏连云港)下图为某核电站的发电流程图,关于核电站发电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裂变 B. 核反应堆中,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汽轮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 发电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利用核能的方式是核裂变和核聚变,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裂变,故A正确;
B.核反应堆中,将核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汽轮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43、(2025江西)“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___________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电磁 ②.
【解析】
【详解】[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太空中有真空地带,所以“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电磁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44、 (2025甘肃武威)小明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制作了一个冰透镜,并放在太阳下顺利将纸巾点燃,这是利用了冰透镜对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小明想到太阳辐射出巨大的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发生__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导致的。
【答案】 ①. 会聚 ②. 核聚变
【解析】
【详解】[1]冰透镜放在太阳下顺利将纸巾点燃,此时冰透镜相当于凸透镜,这是利用了冰透镜对阳光有会聚作用,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2]太阳内部在不停地发生核聚变反应,同时辐射出巨大的光和热。
45、(2025年上海)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___________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 中,相对月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电磁波 ②. 运动 ③. 形变
【解析】
【详解】[1]由于“嫦娥六号”在太空中处于真空环境,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科学家可以通过电磁波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
[2]“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六号”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嫦娥六号”相对月球是运动的。
[3]“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即月球表面形状发生变化,所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6、(2025四川凉山) 光伏发电产业是我国低碳经济的亮点之一。光伏发电使用的太阳能板(如图)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______(选填“聚”或“裂”)变。
【答案】 ①. 电 ②. 聚
【解析】
【详解】[1]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47、 (2025云南)中国空间站开展“天宫课堂”直播授课,利用______波与地面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冠,运动员在水中能跟随音乐节拍整齐划一地变换队形,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 ①.
电磁 ②.
信息
【解析】
【详解】[1]空间站与地面通信需要通过电磁波实现,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运动员根据音乐节奏变换队形,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指令或节拍)。
48、 (2025福建)科创小组制作遥控“泵喷式”船模,当船向后喷水时,船获得向前的推力,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遥控发射器利用______波控制船。
【答案】 ①. 相互 ②. 电磁
【解析】
【详解】[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船向后喷水时,船获得向前的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2]遥控器与船模之间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即遥控发射器是利用电磁波来控制船的。
49、(2025湖南)输电线路大范围覆冰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目前常用大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融冰,这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还可以在线路表面涂上光热材料,吸收太阳辐射融冰,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再生能源。
【答案】 ①. 热 ②. 可
【解析】
【详解】[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能会转化为内能,导致导体温度升高,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故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于融冰。
[2]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且无污染,属于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因此是可再生能源。
50、 (2025河北)2025年5月14日,我国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全球“太空计算时代”的新篇章。卫星均搭载星间通信系统,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在太空运行时,卫星_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答案】 ①.
电磁波 ②.
具有
【解析】
【详解】[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卫星间通信依赖能够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仅由质量决定,一起物体都有惯性,卫星在太空运行时具有惯性。
51、 (2025河北)“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核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厂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用户用电给水加热,水在升温的过程中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 ①. 不可再生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核能利用的是铀等核燃料,这些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水在升温的过程中,水的比热容不变。
52、(2025河南)中国空间站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着中国力量。空间站主要靠太阳能帆板提供能源,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能源,请再列举出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__。
【答案】 ①.
电 ②.
风能
【解析】
【详解】[1]太阳能帆板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常见的可再生能源还包括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这些能源均能自然再生且可持续利用。
53、 (2025河南)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某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研究。
(1)技术人员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信息,这是利用________(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实现的。机器人可通过安装在身上的电动机完成许多动作,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2)某跑步机器人在一次长跑性能测试中,跑完18km的路程用时2.5h,该机器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某工业机器人质量为70kg,搬着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 ,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 Pa,该机器人所搬货物的质量是多少?(g取10N/kg)
【答案】(1) ①. 电磁波 ②.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7.2km/h (3)20kg
【解析】
【小问1详解】
[1]无线网络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因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且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2]电动机工作原理基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小问2详解】
该机器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小问3详解】
某工业机器人质量为70kg,搬着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可得此时对地面的压力
总质量
货物质量
54、(2025山东)2025年1月,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1066秒的稳态运行。在核聚变过程中核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自发地转化为核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性;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
【答案】 ①. 方向 ②. 守恒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核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能自发逆向进行,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即某些转化需要特定条件。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无论能量如何转化或转移,其总量始终守恒即保持不变。
55、 (2025陕西B卷)如图,是搭载热成像仪和实时图像传输器的防火巡查无人机。其搭载的热成像仪通过物体辐射的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检测林场温度并形成图像,图像传输器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这些图像传输给操作终端。
【答案】 ① 红外线 ②. 电磁波
【解析】
【详解】[1]物体时刻对外辐射红外线,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仪通过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检测林场温度并形成图像。
[2]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图像传输器利用电磁波将这些图像传输给操作终端。
56、(2025·南充)如图所示是象群迁移时的情景,它们之间是利用   声波交流,这是利用声音传递   。
【答案】次;信息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 象群迁移时,它们之间是利用次声波交流,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分析】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属于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就是一种次声波;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57、(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国月球车在月球上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供月球车使用。
【答案】 ①.
是 ②.

【解析】
【详解】[1]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消耗太阳能,为电路提供电能,所以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供月球车使用。
58、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激动人心的画面通过___________波传递全世界。该波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 ①.
电磁 ②.

【解析】
【详解】[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能传递信息,太空中是真空环境,所以激动人心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遍全世界的。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空气中传播。
59、(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是某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仪表盘。若司机没有系安全带,则仪表盘上的LED指示灯亮起。LED是由锗、硅这类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属于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该汽车可以与手机之间实现智能互联,汽车与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 ①. 半导体 ②. 电磁波
【解析】
【详解】[1]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由锗、硅这类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汽车与手机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60、 (2025黑龙江绥化)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核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核能是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答案】 ①. 聚变 ②. 一次
【解析】
【详解】[1]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即轻核结合成重核,释放巨大核能。
[2]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属于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
61、(2025黑龙江伊春市)2025年4月24日,我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奔赴“天宫”所携的样品及装置总质量约为28kg,这些样品及装置从地球运送到“天宫”的过程中,它们的质量将 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宇航员们在“天宫”中是利用 _______ 波与地面进行通信的。
【答案】 ①. 不变 ②. 电磁
【解析】
【详解】[1]样品及装置从地球运送到“天宫”的过程中,位置改变,但物体的质量与所处位置无关,则它们的质量不变。
[2]宇航员们在“天宫”中是利用电磁波与地面进行通信的,因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2、(2025吉林)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州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
(1)如图所示,火箭发射过程中外壳与大气摩擦生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火箭的内能。
(2)太阳能电池翼和储能电池是神州二十号的主要能源系统。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能源。给储能电池充电时,储能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__。
(3)5月22日,航天员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下完成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出舱任务,该过程中航天员与地面科研人员是通过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
【答案】(1)做功 (2) ①. 可再生 ②. 用电器
(3)电磁波
【解析】
【小问1详解】
火箭发射过程中外壳与大气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小问2详解】
[1]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重复获得,所以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2]给储能电池充电时,储能电池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则储能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用电器。
【小问3详解】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航天员在太空依靠电磁波与地面通信。
63、 (2025山东威海)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探测高空电离层带电粒子的科学设施,其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波来获取信息。电磁波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电磁波传播的___________(选填“快慢”“方向”);电磁波从地面开始发射到60km高度处被反射回发射点,共需___________s。(c取3.0×105km/s)
【答案】 ①. 方向 ②. 4×10-4
【解析】
【详解】[1]电磁波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主要改变其传播的方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不变。
[2]电磁波往返总路程为s=2×60km=120km
需要的时间
64、 (2025广东深圳)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冬奥会,擅于思考的欣航同学发现用阳光点燃火炬使用的是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太阳是__________(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凸透镜的直径是60_______(填写单位)。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可再生能源 ③. cm
【解析】
【详解】[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将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使该点温度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点燃火炬。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无法实现会聚阳光点火的效果。因此,此处应填 凸透镜。
[2]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只要太阳存在,就会持续释放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此处应填 可再生能源。
[3]结合实际情况,用于点燃火炬的凸透镜需要足够大才能有效会聚足够的阳光,60 毫米(mm)过小,60 米(m)过大,60 厘米(cm)是合理的尺寸。因此,此处应填 cm。
65、 (2025广州)如图所示的“风光互补”路灯,其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储存起来,供路灯照明使用;
(1)工作时,风力发电机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风能和太阳能是______(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的______(选填“一次”“二次”)能源;
(2)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4.8kW·h,若全部用于路灯供电,可供额定功率为80W的路灯正常发光______h。
【答案】(1) ①. 风能 ②. 太阳 ③. 可再生 ④. 一次
(2)60
【解析】
【小问1详解】
[1]工作时,风力发电机,消耗了风能,获得电能,故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风能和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取,是可再生能源。
[4]风能和太阳能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是一次能源。
【小问2详解】
4.8kW·h电能供额定功率为80W的路灯正常发光时间为
66、(2025年上海) 万里无云的晴天时,我们看到天空是蓝色的,现已知以下信息:
①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色光的频率如下表所示: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384-482THz 482-503THz 503-520THz 520-610THz 620-659THz 610-659 THz 659-769 THz
②光的频率越高,经氮气、氧气分子散射的程度越大,向各个方向发散;
③太阳光在空气中主要通过氮气、氧气分子散射;
④“靛”是蓝紫或深蓝,晴天时,相较于紫色光,人眼更容易感受到蓝色光。
(1)频率为450THz的光______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三原色光;
(2)结合以上信息,请解释“晴天时,人看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属于 (2)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由题中所给不同色光频率表可知,红色光频率范围是 384~ 482THz,绿色光频率范围是 520~610THz,蓝色光频率范围是 610~ 659THz,450THz 的光属于红色光,属于三原色光。
【小问2详解】
太阳光在空气中主要通过氮气、氧气分子散射,光的频率越高,散射程度越大。蓝光和紫光频率高,易被散射。但相较于紫光,人眼更容易感受到蓝光,所以晴天时,散射的蓝光进入人眼,人看到天空是蓝色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能源 材料 电磁波
1、(2025青海)能源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以下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风能 C. 天然气 D. 水能
2、(2025广州)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的电磁波,根据如图信息,该电磁波属于(  )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紫外线 D. 射线
3、 (2025辽宁)我国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是高铁强劲有力的心脏。制造芯片的硅材料是(  )
A. 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4、 (2025山东威海)搭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火箭升空时,由于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和箭体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推动火箭,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__;我国自主研发的“偏二甲肼”火箭燃料属于___________(选填“一次”“二次”)能源。
5、(2025山东威海)为应对低温环境,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主楼外墙采用了30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如图所示。下列物品应用材料的性质与其不同的是(  )
A. 羽绒服——鹅绒 B. 暖水瓶塞——软木
C. 铁锅——铁 D. 冰箱壁填充物——发泡棉
6、(2025吉林)如图所示,电工用钳的手柄把套通常是塑料材质的,塑料属于(  )
A. 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7、(2025吉林)下列物体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太阳系 B. 人 C. 原子核 D. 地球
8、 (2025湖南长沙)信息、能源、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太阳能属于化石能源 D. 超导材料可用于制作电热丝
9、 (2025广东)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风能
10、 (2025广东)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歼-35A,其与地面通信是利用(  )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光导纤维
11、(2025北京)如图所示,一只太阳能草坪节能灯,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6V1W”的节能灯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节能灯晚间照明;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为,其光电转化效率(即发电效率)为20%。若在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有效时间内,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功率为640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该灯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为16W
D. 节能灯正常发光10h消耗的电能为
12、(2025四川宜宾) 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对小行星2016HO3以及主带彗星311P的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克服重力做功
B. 加速升空过程中,“天问二号”的机械能守恒
C. 在深空探测过程中,“天问二号”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D. 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机械能
13、(2025四川宜宾)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逐年上涨,探索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人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举措中不符合这个课题的是(  )
A. 利用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利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 D. 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4、 (2025四川眉山) 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核能
C. 气凝胶的密度很小,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D. 煤炭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随意开采
15、(2025·泸州)中国科技发展目新月并,对以下重大成果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 624亿千瓦时——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遨游太空——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联系
C.中国空同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D.中国夹破了“人造太阳”1亿摄氏度持续1000 秒的技术—该反应为核裂变
16、(2025·南充)我国在能源、通信、深潜等领域都有较大的新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风能、水能、太阳能、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
B.6G通信传输的信息比5G更快,电磁波频率更高
C.“华龙一号”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
D.“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
17. (2025陕西A卷) 2025年5月29日,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天问二号将进行为期十年的探测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飞行的火箭与空气摩擦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二号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
C. 监控站利用超声波跟踪太空中的天问二号
D. 探测器上的太阳翼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8、 (2025陕西B卷)在传统陶瓷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可制成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用该材料制成的防热瓦,安装在航天器的外表面,可以保护航天器安全穿越大气层。分析该新型陶瓷材料应具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耐高温 B. 导热性好 C. 强度大 D. 耐磨损
19、(2025山东)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地热能 C. 石油 D. 太阳能
20、(2025湖北)在一些使用精密仪器的场所,工作人员须穿着防静电服,防静电服面料中掺入的材料能导走身上静电的是(  )
A. 金属 B. 玻璃 C. 橡胶 D. 陶瓷
21、(2025湖北)使用下列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石油 B. 煤炭 C. 木柴 D. 氢燃料
22、 (2025河南)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物体空间尺度大小各异。下列物体中尺度最小的是(  )
A. 太阳系 B. 原子 C. 地球 D. 电子
23、(2025山西)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腐蚀性 C. 绝缘性 D. 磁性
24、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各种形式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电能 D. 核能
25、 (2025福建)空间站中,发光二极管为金鱼藻提供光照,其主要材料属于(  )
A. 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超导体
26、(2025福建)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核能 C. 风能 D. 天然气
27、 (2025四川乐山)关于能源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是一次能源
B. 核电站是利用聚变的链式反应发电的
C. 5G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 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属于电磁波
28、 (2025江苏扬州)对《宇宙探秘》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图中①、②位置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A. 宇宙大爆炸、中国天眼 B. 星系远离我们、中国天眼
C. 宇宙大爆炸、开普勒望远镜 D. 星系远离我们、开普勒望远镜
29、(2025江苏扬州)《江苏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明确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燃料
30、(2025江苏苏州)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需要节约能源
31、(2025江苏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32、(2025江苏苏州)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太阳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33、 (2025重庆)如图所示,是中国首架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固定翼无人机在重庆明月湖顺利升空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静止
B. 无人机使用氢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
C. 无人机导航系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 机翼靠下表面弯曲上表面较平获得升力
34、(2025云南)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D. 风力发电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35、(2025四川自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通过核聚变获得核能 B. 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
C. 白鹤滩水电站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 D. “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靠超声波与地面保持联系
36、(2025四川广安)下列生活中的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 自行车橡胶轮胎 B. 陶瓷碗
C. 金属扳手 D. 塑料三角板
37、 (2025四川广安)下列符合生活常识的是(  )
A. 中学生800m中长跑的成绩是1min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C. 教室里课桌高15cm
D. 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38、(2025四川达州)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 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是用电器
C. 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超导材料制成
39、(2025四川成都)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由太阳能转移或转化而来
B. 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 核裂变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不能达到100%
D. 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40、(2025四川成都)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 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 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41、(2025年上海)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42、 (2025江苏连云港)下图为某核电站的发电流程图,关于核电站发电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裂变 B. 核反应堆中,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汽轮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 发电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43、(2025江西)“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___________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
44、 (2025甘肃武威)小明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制作了一个冰透镜,并放在太阳下顺利将纸巾点燃,这是利用了冰透镜对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小明想到太阳辐射出巨大的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发生__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导致的。
45、(2025年上海)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___________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 中,相对月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46、(2025四川凉山) 光伏发电产业是我国低碳经济的亮点之一。光伏发电使用的太阳能板(如图)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______(选填“聚”或“裂”)变。
47、 (2025云南)中国空间站开展“天宫课堂”直播授课,利用______波与地面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冠,运动员在水中能跟随音乐节拍整齐划一地变换队形,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
48、 (2025福建)科创小组制作遥控“泵喷式”船模,当船向后喷水时,船获得向前的推力,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遥控发射器利用______波控制船。
49、(2025湖南)输电线路大范围覆冰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目前常用大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融冰,这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还可以在线路表面涂上光热材料,吸收太阳辐射融冰,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再生能源。
50、 (2025河北)2025年5月14日,我国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全球“太空计算时代”的新篇章。卫星均搭载星间通信系统,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在太空运行时,卫星_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51、 (2025河北)“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核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厂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用户用电给水加热,水在升温的过程中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2、(2025河南)中国空间站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着中国力量。空间站主要靠太阳能帆板提供能源,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可再生能源,请再列举出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__。
53、 (2025河南)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某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研究。
(1)技术人员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信息,这是利用________(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实现的。机器人可通过安装在身上的电动机完成许多动作,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2)某跑步机器人在一次长跑性能测试中,跑完18km的路程用时2.5h,该机器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某工业机器人质量为70kg,搬着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 ,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 Pa,该机器人所搬货物的质量是多少?(g取10N/kg)
54、(2025山东)2025年1月,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1066秒的稳态运行。在核聚变过程中核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自发地转化为核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性;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
55、 (2025陕西B卷)如图,是搭载热成像仪和实时图像传输器的防火巡查无人机。其搭载的热成像仪通过物体辐射的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检测林场温度并形成图像,图像传输器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这些图像传输给操作终端。
56、(2025·南充)如图所示是象群迁移时的情景,它们之间是利用   声波交流,这是利用声音传递   。
57、(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国月球车在月球上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供月球车使用。
58、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激动人心的画面通过___________波传递全世界。该波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59、(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是某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仪表盘。若司机没有系安全带,则仪表盘上的LED指示灯亮起。LED是由锗、硅这类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属于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该汽车可以与手机之间实现智能互联,汽车与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60、 (2025黑龙江绥化)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核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核能是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61、(2025黑龙江伊春市)2025年4月24日,我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奔赴“天宫”所携的样品及装置总质量约为28kg,这些样品及装置从地球运送到“天宫”的过程中,它们的质量将 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宇航员们在“天宫”中是利用 _______ 波与地面进行通信的。
62、(2025吉林)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州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
(1)如图所示,火箭发射过程中外壳与大气摩擦生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火箭的内能。
(2)太阳能电池翼和储能电池是神州二十号的主要能源系统。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能源。给储能电池充电时,储能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__。
(3)5月22日,航天员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下完成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出舱任务,该过程中航天员与地面科研人员是通过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
63、 (2025山东威海)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探测高空电离层带电粒子的科学设施,其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波来获取信息。电磁波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电磁波传播的___________(选填“快慢”“方向”);电磁波从地面开始发射到60km高度处被反射回发射点,共需___________s。(c取3.0×105km/s)
64、 (2025广东深圳)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冬奥会,擅于思考的欣航同学发现用阳光点燃火炬使用的是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太阳是__________(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凸透镜的直径是60_______(填写单位)。
65、 (2025广州)如图所示的“风光互补”路灯,其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储存起来,供路灯照明使用;
(1)工作时,风力发电机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风能和太阳能是______(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的______(选填“一次”“二次”)能源;
(2)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4.8kW·h,若全部用于路灯供电,可供额定功率为80W的路灯正常发光______h。
66、(2025年上海) 万里无云的晴天时,我们看到天空是蓝色的,现已知以下信息:
①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色光的频率如下表所示: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384-482THz 482-503THz 503-520THz 520-610THz 620-659THz 610-659 THz 659-769 THz
②光的频率越高,经氮气、氧气分子散射的程度越大,向各个方向发散;
③太阳光在空气中主要通过氮气、氧气分子散射;
④“靛”是蓝紫或深蓝,晴天时,相较于紫色光,人眼更容易感受到蓝色光。
(1)频率为450THz的光______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三原色光;
(2)结合以上信息,请解释“晴天时,人看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