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5张PPT)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课时2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3.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课标要求1.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重点)2.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3.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的必然。(重点)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达标检测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1.产生随着社会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2.特点(1)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2)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 。(3)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一切雇佣工人剩余价值3.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 、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 。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人身自由资本想一想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 ,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方式 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 夺取政权的革命封建政权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封建地主阶级标志 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积极影响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 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 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力思想基本特征 生产 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 ,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______相对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闲置失业混乱直接原因 生产 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______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 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无限扩大相对缩小无政府基本矛盾内容 生产社会化和 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 和 的对立地位和影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总根源想一想如何正确区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示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1.资本家雇佣工人,支付工人工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2.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纠正:资本主义剥削更为隐蔽,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不是不存在。纠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3.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纠正: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纠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5.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纠正: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返回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16世纪英国民歌情境1“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马克思任务1 独立思考:结合上述材料,简明概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提示 当时的手工工场:①规模大,雇佣工人多,集中生产。②工人分工细。③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④工人都是穷苦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力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任务3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情境2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积累了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不断地把世界上各个孤立地区的人群从互相隔绝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步融为一体;它还创造了新的政治文明形式,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使民主共和制度为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成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19世纪英国,寒冷的冬天,纺织工一家人蜷缩在角落。孩子:“天气那么冷,为什么不给我买厚衣服呢?”母亲:“你的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厚衣服。”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呢?”母亲:“因为生产出来的衣服太多了。”穿不起厚衣服居然是因为生产的衣服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任务1 独立思考: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什么现象?主要表现有哪些?议题2: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情境提示 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任务2 小组商议: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理解资本主义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等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最好”的时代。(2)但是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贯穿资本主义始终,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小结返回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考向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例1 (2025·南充高一期中)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表述与此无关的是①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残酷性,不体现生产力的发展,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必然伴随侵略、奴役,①应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而题干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残酷性,④与题意无关,应选。考向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例2 (2025·德阳高一期末)“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①雇佣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随着工资的提高而降低②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③资本家以隐蔽手段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社会化大生产是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工人工资的提高是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所采取的做法之一。实际上,雇佣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并不会随着工资的提高而降低,①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④说法错误。考向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例3 (2025·晋中高一期末)2024年10月1日,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约4.5万名码头工人宣布罢工,关停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36个港口,以争取更高的薪酬和抵抗港口自动化改造。抗争之后,虽集体加薪了,但他们的其他诉求并未得到满足。此次罢工①其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工人能够成功抵制港口的自动化改造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抗争之后,虽集体加薪了,但他们的其他诉求并未得到满足”,可见此次罢工工人没有能够成功抵制港口的自动化改造,②不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其剥削的实质,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④错误。考向四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例4 (2025·徐州高一期末)“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是毫无遮掩并且残酷的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根源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①错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而不是毫无遮掩的,②错误。故本题选D。返回达标检测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C A A C B B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C A对一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该观点是不科学的。(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使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避免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4.1.(2025·辽宁高一期末)《共产党宣言》根据唯物史观,把资产阶级及其社会制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认为现代资产阶级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崩溃着的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②资产阶级及其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④资产阶级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锻造了掘墓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基础过关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根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①错误。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锻造了自己的掘墓人,而不是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④排除。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2.(2025·张家口高一期中)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是极不光彩的,他们主要通过殖民扩张、侵略战争、黑奴贸易等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这说明A.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C.资产阶级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D.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说法错误,A不选。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不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B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C错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3.(2024·扬州高一期中)不断有经济专家预测,长达10年的美股牛市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出现再度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各国专家都强调要防范经济危机,一旦出现经济危机A.商品价格大幅上升,供应量迅速增加B.资本主义生产出现绝对过剩C.工人失业,大批企业、商店、银行破产D.与劳动人民实际需求相比商品供不应求√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出现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被闲置,供应量没有迅速增加,所以A说法错误。危机期间,由于人们购买力降低,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B说法错误。危机期间,由于人们购买力降低,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商品供不应求,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4.(2025·珠海高一期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以下现象属于经济危机主要表现的有①银行倒闭,大量企业破产②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③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上涨④工资上涨,生活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会下跌,不是上涨;工资下降,生活水平下降,③④排除。5.(2025·抚顺高一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一段平稳快速发展期,西方经济学界一度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已经终结。1955年至1957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高潮催生了大量金融泡沫。从1957年3月起,美国出现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等现象,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国等紧随其后相继卷入危机。这表明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②经济危机根源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难以治愈③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③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而不是经济危机,④错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6.(2025·天津高一期中)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仅1.6%,而通胀率却再次升至5.4%。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一场破坏性超过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即将降临。如果美国经济崩盘,其根本原因是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并不是美国经济崩盘的根本原因,②不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引起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不是美国经济崩盘的根本原因,④不选。7.(2025·三明高一期末)剥削是指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在剥削关系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A.剥削的基础相同 B.剥削的本质相同C.剥削的形式相同 D.剥削的程度相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奴隶社会剥削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基础并不相同,A错误。在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在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还包括各种苛捐杂税;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形式并不相同,C错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在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支付工人工资,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程度并不相同,D错误。故本题选B。8.(2025·曲靖高一期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地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中“两个不可避免”后来被表述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两个必然”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命运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产生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涉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否是漫长的过程,故②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产生,故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9.(2025·衡水高一期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如下表:能力提升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这种劳动社会生产力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独立力量,因而直接与工人本身的发展相对立。这表明①资本从属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也离不开资本②生产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③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应是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资本也离不开雇佣劳动,①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④错误。10.(2024·汉中高一期中)某班围绕“到底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是①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厂才有工人工作的机会,因此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②资本家的利润来自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工人养活了资本家③资本家投资获得利润,工人辛苦劳作得到工资,各取所需,相互成就④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一种隐蔽性的剥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厂,并先垫付工人的工资,表面上看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但在连续的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投资获得的利润,不过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决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并且还养活了资本家。①③观点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错误。故本题选D。11.(2024·临沂高一期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两个矛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前者体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产能过剩②从后者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始终无所作为③两个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④前者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也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力图缓和国内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的基本矛盾,②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12.(2024·丹东高一期末)美国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影响不断发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下列对于美国银行掀起的倒闭风潮认识正确的是①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危机是其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并会重创美国经济③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其主要矛盾,①错误。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③错误。故本题选C。13.(2024·黑吉辽高考)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但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排除。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阶级斗争和改革,后者并未涉及,④排除。14.(2024·山东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论证了危机的必然性,揭示了危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后果。数百年间,历经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延续至今,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已成为贯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普遍现象,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可调控的发展态势。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不复存在。请对此观点展开评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1)该观点是不科学的。(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使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避免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本课结束课时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3.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重点) 2.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 3.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的必然。(重点)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1.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2.特点(1)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2)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3)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想一想] 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方式 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标志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积极影响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内容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地位和影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想一想] 如何正确区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示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易错矫正1.资本家雇佣工人,支付工人工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纠正:资本主义剥削更为隐蔽,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不是不存在。2.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纠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3.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纠正: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纠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5.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纠正: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议题1: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情境1]“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16世纪英国民歌“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马克思任务1 独立思考:结合上述材料,简明概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提示 当时的手工工场:①规模大,雇佣工人多,集中生产。②工人分工细。③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④工人都是穷苦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微薄。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情境2]“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力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任务3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积累了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不断地把世界上各个孤立地区的人群从互相隔绝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步融为一体;它还创造了新的政治文明形式,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使民主共和制度为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成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议题2: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情境]19世纪英国,寒冷的冬天,纺织工一家人蜷缩在角落。孩子:“天气那么冷,为什么不给我买厚衣服呢?”母亲:“你的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厚衣服。”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呢?”母亲:“因为生产出来的衣服太多了。”穿不起厚衣服居然是因为生产的衣服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任务1 独立思考: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什么现象?主要表现有哪些?提示 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任务2 小组商议: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理解资本主义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等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最好”的时代。(2)但是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贯穿资本主义始终,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考向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5·南充高一期中)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表述与此无关的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残酷性,不体现生产力的发展,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必然伴随侵略、奴役,①应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而题干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残酷性,④与题意无关,应选。考向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例2 (2025·德阳高一期末)“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 )①雇佣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随着工资的提高而降低②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③资本家以隐蔽手段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社会化大生产是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工人工资的提高是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所采取的做法之一。实际上,雇佣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并不会随着工资的提高而降低,①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④说法错误。考向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5·晋中高一期末)2024年10月1日,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约4.5万名码头工人宣布罢工,关停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36个港口,以争取更高的薪酬和抵抗港口自动化改造。抗争之后,虽集体加薪了,但他们的其他诉求并未得到满足。此次罢工( )①其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工人能够成功抵制港口的自动化改造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抗争之后,虽集体加薪了,但他们的其他诉求并未得到满足”,可见此次罢工工人没有能够成功抵制港口的自动化改造,②不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其剥削的实质,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④错误。考向四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例4 (2025·徐州高一期末)“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是毫无遮掩并且残酷的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根源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①错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而不是毫无遮掩的,②错误。故本题选D。达标检测[分值:50分]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5·辽宁高一期末)《共产党宣言》根据唯物史观,把资产阶级及其社会制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认为现代资产阶级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崩溃着的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②资产阶级及其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④资产阶级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锻造了掘墓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根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①错误。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锻造了自己的掘墓人,而不是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④排除。2.(2025·张家口高一期中)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是极不光彩的,他们主要通过殖民扩张、侵略战争、黑奴贸易等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这说明( )A.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C.资产阶级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D.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答案 D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说法错误,A不选。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不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B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C错误。3.(2024·扬州高一期中)不断有经济专家预测,长达10年的美股牛市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出现再度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各国专家都强调要防范经济危机,一旦出现经济危机( )A.商品价格大幅上升,供应量迅速增加B.资本主义生产出现绝对过剩C.工人失业,大批企业、商店、银行破产D.与劳动人民实际需求相比商品供不应求答案 C解析 出现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被闲置,供应量没有迅速增加,所以A说法错误。危机期间,由于人们购买力降低,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B说法错误。危机期间,由于人们购买力降低,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商品供不应求,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4.(2025·珠海高一期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以下现象属于经济危机主要表现的有( )①银行倒闭,大量企业破产②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③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上涨④工资上涨,生活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会下跌,不是上涨;工资下降,生活水平下降,③④排除。5.(2025·抚顺高一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一段平稳快速发展期,西方经济学界一度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已经终结。1955年至1957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高潮催生了大量金融泡沫。从1957年3月起,美国出现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等现象,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国等紧随其后相继卷入危机。这表明( )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②经济危机根源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难以治愈③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③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而不是经济危机,④错误。6.(2025·天津高一期中)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仅1.6%,而通胀率却再次升至5.4%。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一场破坏性超过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即将降临。如果美国经济崩盘,其根本原因是( )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并不是美国经济崩盘的根本原因,②不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引起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不是美国经济崩盘的根本原因,④不选。7.(2025·三明高一期末)剥削是指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在剥削关系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A.剥削的基础相同B.剥削的本质相同C.剥削的形式相同D.剥削的程度相同答案 B解析 奴隶社会剥削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基础并不相同,A错误。在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在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还包括各种苛捐杂税;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形式并不相同,C错误。在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支付工人工资,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程度并不相同,D错误。故本题选B。8.(2025·曲靖高一期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地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中“两个不可避免”后来被表述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两个必然”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命运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产生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涉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否是漫长的过程,故②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产生,故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9.(2025·衡水高一期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如下表: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这种劳动社会生产力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独立力量,因而直接与工人本身的发展相对立。这表明( )①资本从属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也离不开资本②生产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③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应是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资本也离不开雇佣劳动,①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④错误。10.(2024·汉中高一期中)某班围绕“到底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是( )①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厂才有工人工作的机会,因此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②资本家的利润来自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工人养活了资本家③资本家投资获得利润,工人辛苦劳作得到工资,各取所需,相互成就④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一种隐蔽性的剥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厂,并先垫付工人的工资,表面上看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但在连续的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投资获得的利润,不过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决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并且还养活了资本家。①③观点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错误。故本题选D。11.(2024·临沂高一期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两个矛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前者体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产能过剩②从后者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始终无所作为③两个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④前者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也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力图缓和国内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的基本矛盾,②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12.(2024·丹东高一期末)美国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影响不断发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下列对于美国银行掀起的倒闭风潮认识正确的是( )①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危机是其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并会重创美国经济③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其主要矛盾,①错误。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③错误。故本题选C。13.(2024·黑吉辽高考)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但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排除。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阶级斗争和改革,后者并未涉及,④排除。14.(11分)(2024·山东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论证了危机的必然性,揭示了危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后果。数百年间,历经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延续至今,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已成为贯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普遍现象,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可调控的发展态势。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不复存在。请对此观点展开评析。答案 (1)该观点是不科学的。(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使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避免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 课时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docx 第一课 课时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