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1 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物质 质量 /g 温度升高 10 ℃所需 时间/s 温度升高 20 ℃所需 时间/s 温度升高 30 ℃所需 时间/s液体甲 30 96 202 323液体乙 30 64 133 212(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 控制变量法 。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 吸热的多少 。 (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液体甲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乙吸收的热量。 知识点2 物质的比热容2.夏天,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的汽车内部温度会升高,内能会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较大。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结成冰后比热容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 C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C.夏天洒水降温D.滩涂湿地温差小5.[易错题]如图所示,这杯水在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A.水凝固成冰B.水倒去一半C.水从北京带到上海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6.质量均为1 kg的三种不同的物质,当温度都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有可能 (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相同; 甲 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若都吸收相同的热量, 甲 物质的温度变化最小。 7.[新课标·科学推理]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D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水银 冰 砂石 铝 铜比热 容 4.2 ×103 2.4 ×103 2.1 ×103 0.14 ×103 2.1 ×103 0.92 ×103 0.88 ×103 0.39 ×103A.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若彼此接触,热量从铜传递给铝B.10 kg砂石的比热容比1 kg水的比热容大C.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物时0 ℃的水比0 ℃的冰的效果好D.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8.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D.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比热容不变9.[跨学科·地理]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A BC D10.[新考法·分析论证]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强弱的实验中,小明取来两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并将数据绘制成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该实验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2)图1中A、B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 A (选填“A”或“B”)。 (3)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 (4)如图1所示,其中 B (选填“A”或“B”)表示水吸热升温的情况,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水 的吸热能力强。 (5)如图2所示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甲所表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 大 (选填“大”或“小”)。已知c砂石11.[常州中考]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甲所示。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图乙、图丙所示的情形通常分别发生在( A )甲乙丙A.白天、夜晚 B.夜晚、白天C.白天、白天 D.夜晚、夜晚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1.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 J的热量,温度从-14 ℃升高到-4 ℃,则这块冰的质量为 0.4 kg 。[c冰=2.1×103 J/(kg·℃)] 2.质量为100 g、初温是74 ℃的实心金属小球放出2.3×103 J的热量之后,温度降低到24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 0.46×103 J/(kg·℃) 。 3.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当甲物体的温度升高10 ℃,乙物体温度升高20 ℃,他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B )A.3∶2 B.2∶3 C.4∶3 D.3∶44.[易错题]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 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 100 ℃,若这些热量全部被5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的温度将升高 64.6 ℃。[c水=4.2×103 J/(kg·℃),c铜=0.39×103 J/(kg·℃),最后一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将炽热的铁块放入水中时,铁块会向水传递 热量 ,1个标准大气压下,在初温为20 ℃、质量为460 g的水中,立即放入质量为420 g、初温为790 ℃的烧红的铁块,水升高的温度是 70 ℃。[c水=4.2×103 J/(kg·℃),c铁=0.46×103 J/(kg·℃),不考虑热量散失及容器吸热] 6.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下列四种情况分别是它们的比热容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不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 B )A.1∶1 3∶4 B.2∶1 1∶3C.1∶2 3∶2 D.1∶3 9∶47.[科学探究]初三的你体育锻炼完回到教室,用两个相同的杯子从饮水机分别接了部分热水和部分冷水,准备用两杯水混合来得到温度适宜的饮用水。已知热水有100 g,且初温为93 ℃,你先将冷水杯内一半的冷水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热水杯内水的温度降低到63 ℃;你再将冷水杯内剩余冷水的一半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热水杯内的水温降低到57 ℃;你最后将冷水杯内剩余的冷水全部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终于温度适中(整个过程中水没有溢出杯子,不计水的质量变化、状态变化和热量损失)。混合前冷水的质量和最终混合后水的温度为( D )A.25 g 21 ℃ B.50 g 21 ℃C.100 g 53 ℃ D.200 g 53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0.4 kg的沙子和水同时开始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 甲 (选填“甲”或“乙”)图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本实验中可利用 加热时间 间接显示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 (2)加热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 J/(kg·℃)](3)沙子的比热容大约是多少?(2)解:由题图乙可知,加热满2 min时,水的温度从20 ℃上升到70 ℃,则加热满2 min时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水Δt水=4.2×103 J/(kg·℃)×0.4 kg×(70 ℃-20 ℃)=8.4×104 J。(3)解: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 min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Q沙吸=Q水吸=8.4×104 J。又因为加热满2 min,沙子的温度从20 ℃上升到250 ℃,Δt沙=250 ℃-20 ℃=230 ℃,m沙=0.4 kg,由Q吸=cmΔt可得,沙子的比热容c沙=≈913 J/(kg·℃)。第二节 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1 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物质 质量 /g 温度升高 10 ℃所需 时间/s 温度升高 20 ℃所需 时间/s 温度升高 30 ℃所需 时间/s液体甲 30 96 202 323液体乙 30 64 133 212(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 。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 。 (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液体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乙吸收的热量。 知识点2 物质的比热容2.夏天,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的汽车内部温度会升高,内能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结成冰后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C.夏天洒水降温D.滩涂湿地温差小5.[易错题]如图所示,这杯水在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水凝固成冰B.水倒去一半C.水从北京带到上海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6.质量均为1 kg的三种不同的物质,当温度都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相同; 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若都吸收相同的热量, 物质的温度变化最小。 7.[新课标·科学推理]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水银 冰 砂石 铝 铜比热 容 4.2 ×103 2.4 ×103 2.1 ×103 0.14 ×103 2.1 ×103 0.92 ×103 0.88 ×103 0.39 ×103A.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若彼此接触,热量从铜传递给铝B.10 kg砂石的比热容比1 kg水的比热容大C.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物时0 ℃的水比0 ℃的冰的效果好D.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8.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D.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比热容不变9.[跨学科·地理]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0.[新考法·分析论证]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强弱的实验中,小明取来两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并将数据绘制成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该实验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图1中A、B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 (选填“A”或“B”)。 (3)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 。 (4)如图1所示,其中 (选填“A”或“B”)表示水吸热升温的情况,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的吸热能力强。 (5)如图2所示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甲所表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已知c砂石11.[常州中考]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甲所示。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图乙、图丙所示的情形通常分别发生在( )甲乙丙A.白天、夜晚 B.夜晚、白天C.白天、白天 D.夜晚、夜晚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1.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 J的热量,温度从-14 ℃升高到-4 ℃,则这块冰的质量为 。[c冰=2.1×103 J/(kg·℃)] 2.质量为100 g、初温是74 ℃的实心金属小球放出2.3×103 J的热量之后,温度降低到24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 。 3.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当甲物体的温度升高10 ℃,乙物体温度升高20 ℃,他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3∶2 B.2∶3 C.4∶3 D.3∶44.[易错题]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 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 ℃,若这些热量全部被5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的温度将升高 ℃。[c水=4.2×103 J/(kg·℃),c铜=0.39×103 J/(kg·℃),最后一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将炽热的铁块放入水中时,铁块会向水传递 ,1个标准大气压下,在初温为20 ℃、质量为460 g的水中,立即放入质量为420 g、初温为790 ℃的烧红的铁块,水升高的温度是 ℃。[c水=4.2×103 J/(kg·℃),c铁=0.46×103 J/(kg·℃),不考虑热量散失及容器吸热] 6.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下列四种情况分别是它们的比热容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不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 )A.1∶1 3∶4 B.2∶1 1∶3C.1∶2 3∶2 D.1∶3 9∶47.[科学探究]初三的你体育锻炼完回到教室,用两个相同的杯子从饮水机分别接了部分热水和部分冷水,准备用两杯水混合来得到温度适宜的饮用水。已知热水有100 g,且初温为93 ℃,你先将冷水杯内一半的冷水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热水杯内水的温度降低到63 ℃;你再将冷水杯内剩余冷水的一半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热水杯内的水温降低到57 ℃;你最后将冷水杯内剩余的冷水全部倒入热水杯内,摇匀且稳定后,终于温度适中(整个过程中水没有溢出杯子,不计水的质量变化、状态变化和热量损失)。混合前冷水的质量和最终混合后水的温度为( )A.25 g 21 ℃ B.50 g 21 ℃C.100 g 53 ℃ D.200 g 53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0.4 kg的沙子和水同时开始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 (选填“甲”或“乙”)图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本实验中可利用 间接显示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 (2)加热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 J/(kg·℃)](3)沙子的比热容大约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2 物质的比热容 学生版.docx 14.2 物质的比热容.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