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手背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的蒸发,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 清凉 (选填“清凉”或“闷热”)。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2.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1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水的温度为 26 ℃ 。 第2题图 第4题图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在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用它去测量一位体温是38 ℃的人,则测量后,体温计示数为 38.6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4.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 熔化 (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可能是 海波 (选填“冰”“海波”或“石蜡”)。 5.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 放出 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达到“无霜”。 6.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变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气时会 凝固 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凝华 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7.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甲和 乙 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果是同种物质,应该是由于物质的 质量 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 8.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 汽化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如图,这是一种可收集水汽的沙漠甲虫。日落之后,甲虫迎着风并使身体呈倒立的姿势,由于它的背部温度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它的背部 液化 成水滴。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小蓓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蓓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请你根据这些资料判断,该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1.下列有关水的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B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1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空气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去除异味等。“固体空气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熔化 B.升华 C.凝固 D.汽化13.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热现象实验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图像,下列关于该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像B.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像C.若是熔化图像,AB段内物质为固液共存状态D.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图像,AB段内不需要吸热14.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B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15.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D )A B C D16.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D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1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 ℃与10 ℃两条刻度线相距AB=6 cm,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 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 ℃刻度线距A处2 cmD.20 ℃刻度线距B处3 cm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8.(8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物质的沸点是220 ℃。甲 乙(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物质,除了使物质受热缓慢外的好处是 使物质均匀受热 。 (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段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发现,在物质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物质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物质可以继续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8分)探究水沸腾过程的实验:甲 乙 丙 丁(1)用甲装置测出的水温将偏 高 (选填“高”或“低”)。 (2)如图乙,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温是 92 ℃。 (3)如图丙,叶子、小雨两组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由图像可知:此时的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 98 ℃,水吸热沸腾时温度 不变 ;两小组所用水的质量a < (选填“>”“<”或“=”)b。 (4)如图丁,c、d两个烧杯中 c (选填“c”或“d”)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四、计算题(共6分)20.小刚同学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0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柱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液柱停在第70格,求:(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2)该温度计的量程。(3)若该温度计测温水的水温时,液柱停在第50格,则该温水的温度是多少?解:(1)因为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则该温度计每1格表示的温度,即分度值为=2 ℃。(2)已知这支温度计共有100个刻度,测冰水混合物时,液柱停在第20格;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液柱停在第70格,说明温度计在第70格上方还有30格,故此时该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t=100 ℃+30×2 ℃=160 ℃,同理该温度计在第20格下方还有20个格,所以此时该温度计能测的最低度t=-20×2 ℃=-40 ℃,故该温度计的量程是-40 ~160 ℃。(3)若该温度计测温水的水温时,液柱停在第50格,则该温水的温度t=(50-20)×2 ℃=60 ℃。五、解答题(共14分)21.(6分)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1)为什么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2)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气球体积为什么缩小?解:(1)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給气球扇风会增大酒精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使酒精的蒸发加快。(2)蒸发需要从周围吸热,这样就降低了气球的温度,导致气球的体积缩小。22.(8分)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是什么液体?请写出判断的理由。物质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 解:液体的沸腾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说明乙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根据表格中各液体的沸点可知,只有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试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手背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的蒸发,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 (选填“清凉”或“闷热”)。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2.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1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水的温度为 。 第2题图 第4题图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在没有将液柱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用它去测量一位体温是38 ℃的人,则测量后,体温计示数为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4.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 (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可能是 (选填“冰”“海波”或“石蜡”)。 5.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 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达到“无霜”。 6.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变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气时会 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7.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甲和 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果是同种物质,应该是由于物质的 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 8.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如图,这是一种可收集水汽的沙漠甲虫。日落之后,甲虫迎着风并使身体呈倒立的姿势,由于它的背部温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它的背部 成水滴。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小蓓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蓓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请你根据这些资料判断,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1.下列有关水的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1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空气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去除异味等。“固体空气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升华 C.凝固 D.汽化13.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热现象实验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图像,下列关于该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像B.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像C.若是熔化图像,AB段内物质为固液共存状态D.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图像,AB段内不需要吸热14.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15.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16.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17.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 ℃与10 ℃两条刻度线相距AB=6 cm,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 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 ℃刻度线距A处2 cmD.20 ℃刻度线距B处3 cm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8.(8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物质的沸点是220 ℃。甲 乙(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物质,除了使物质受热缓慢外的好处是 。 (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发现,在物质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物质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物质可以继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8分)探究水沸腾过程的实验:甲 乙 丙 丁(1)用甲装置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如图乙,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温是 ℃。 (3)如图丙,叶子、小雨两组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由图像可知:此时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 ℃,水吸热沸腾时温度 ;两小组所用水的质量a (选填“>”“<”或“=”)b。 (4)如图丁,c、d两个烧杯中 (选填“c”或“d”)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四、计算题(共6分)20.小刚同学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0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柱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液柱停在第70格,求:(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2)该温度计的量程。(3)若该温度计测温水的水温时,液柱停在第50格,则该温水的温度是多少?五、解答题(共14分)21.(6分)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1)为什么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2)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气球体积为什么缩小?22.(8分)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是什么液体?请写出判断的理由。物质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试卷 学生版.docx 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