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要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探究与分享1】【学习任务】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议题:如何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含义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2.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构成示例:“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支判断支判断联结词联结词3.种类(1)联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3)假言判断——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2)选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探究与分享2】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学习任务】1.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 2.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 为什么 1.联言判断的含义:【思维训练】分析联言判断的构成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联言支联言支联结项2.联言判断的结构:联结项+联言支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3.联言判断的真假(逻辑性质)①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②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p q P∧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真值关系的真值表假真假假4.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全真才真,一假则假小试牛刀:以下联言判断是否为真?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政治家。2.贪污是一种违纪行为,但不是一种违法行为。3.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但不是脊椎动物。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我国的政体,而且是我国的权力机关。5.美国总统不但是国家元首,而且是政府首脑。真假假假真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憨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学习任务】1.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2.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 【探究与分享3】1.含义: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2.组成:选言支+联结项【思维训练】联结项选言支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联结项选言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也许......也许.......”“是……还是……”等。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3.分类:①相容选言判断——②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类型划分标准:依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或者……或者……”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要么……要么……”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思维训练】◆医生对小明说:“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语文的王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比较这两个选言判断有什么区别?【思维训练】判断1:窗台上的肉丢了,或者是猫干的,或者是狗干的,或者狐狸干的。 判断2:窗台上的肉丢了,要么是猫干的,要么是狗干的,要么是狐狸干的。如何判断这三个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3: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p q p或者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p q 要么p要么q真 真真 假假 真假 假①相容选言一真即真 全假则假②不相容选言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同真同假皆为假4.选言判断的真假:真真真假假真真假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注意事项和意义: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注意事项和意义:(2)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穷尽选言支)(1)注意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课前背诵自检:1.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和逻辑性质2.选言判断的类型、逻辑结构和逻辑性质《墨子·鲁问》载,墨子与彭轻生子辩论,辩题是:“未来可否预知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学习任务】上述论辩中彭轻生子的双亲并没有真的遭遇危险,为什么彭轻生子还要选择良马固车以求快些赶到 这个判断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条件性关系是存在的,也就是假言判断。【探究与分享4】1.含义:2.组成:3.种类: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会下降前件后件联结项假言判断逻辑结构示意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即对条件联系的判断)前后件+联结项“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有A必有B 无A必无B 有A必有B且无A必无B【思维训练】判断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就会湿。判断2:如果时间能倒流,人就会越活越年轻。判断3: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判断4:如果世界上有猫,那么,老鼠就灭绝了。判断5:邓亚萍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成为正规大学的在籍学生。判断6:只有世界上彻底消灭了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组织才会最终消灭判断7: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思考:1.上述判断分别是何种假言判断?其前、后件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试分析上述判断的真假情况。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真真真充分条件假假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真充分必要条件真前后件关系 联结项 真值表 意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类型内容比较假言判断的三种类型有前件必有后件有前不一定有后,但有后必有前“如果……那么……” “倘若……则……”“只要……就……”等“只有……才……”“必须……才……”“……才……”“没有……就没有……”等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当且仅当……才……”“只有并且只有……才……”等p q p→qT T TT F FF T TF F Tp q p←qT T TT F TF T FF F Tp q p←→qT T TT F FF T FF F T提醒: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当且仅当竞争对手推出投标时,小李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2、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3、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5、一旦黄河决口,后果就不堪设想。6、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当堂判断1.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A.如果不思进取,就会一生碌碌无为B.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D.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牛刀小试B课堂小结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正确运用假言判断逻辑结构含义逻辑结构种类真假特点种类含义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