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75分钟 100分)考情分析高考对接点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圆周运动单元疑难点 圆周运动滚动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典型情境题 1、2、3、5、8、13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只蚂蚁沿蚊香从外圈向内圈爬行,如图所示,假设蚂蚁爬行速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蚂蚁的线速度不变B.蚂蚁的角速度变大C.蚂蚁的向心加速度变小D.蚂蚁绕行360°用时不变2.从悬停在离地面h处的直升机上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小球A和B,当A球自由落体到达地面后再释放B球,当B球下落h时突遇上下宽度为h的横风,如图所示。除横风区受到空气的水平作用力外,其他位置的空气作用力可不计,则A.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比B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短B.B球下落过程中,离开横风区时其速度最大C.A球落地的速率比B球落地的速率小D.B球离开横风区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女子链球金牌。若在某次训练中,链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h=2 m,速度方向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7°角,抛出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约为72 m,链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链球飞行时间约为5 sB.运动过程中链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约为15 mC.链球落地前的瞬间,速率约为25 m/sD.链球落地前的瞬间,水平方向速度大小约为27 m/s4.某同学做了以下探究:在固定于底座的电动机轮子边缘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启动电动机,使轮子绕转轴在竖直面内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如图所示。测得轮子直径为d,电动机对底座的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之差为A.mdω2B.2mdω2C.3mdω2D.4mdω25.战士训练时用绳子拉着轮胎在水平地面上负重奔跑,已知轮胎的质量为m,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起跑瞬时加速度为a,重力加速度为g,轮胎没有离开地面,则起跑时绳子的作用力大小最小为A.B.C.D.6.现将人们推车上坡的情形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两人将一辆独轮车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匀速向上移动,前面的人用与斜面成θ的恒力向上拉,后面的人用力沿斜面向上推。已知独轮车所受斜面的阻力与斜面对车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两人用的力大小相等,要使每个人用的力均最小,则A.sin θ=kB.tan θ=kC.tan θ=kD.sin θ=k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弹性轻绳上端固定在D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在B点,O点有一光滑小钉,D、O、B三点在一条竖直线上,OB长为l。现对小球施加沿BA方向的外力,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现保持外力方向不变,缓慢减小其大小,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在AB连线上的中点C。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静止在A点时外力大小为mgB.小球在C点时外力大小为mgC.小球在C点时弹性轻绳上的弹力大小为D.弹性轻绳的劲度系数为8.足球队开展训练,在足球场中线边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平面xOy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球员甲在坐标原点O,从点A(0,0,1.2 m)处以vx=4 m/s、vz=5 m/s、vy=0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足球(看成质点),之后球员乙在x轴上某点竖直向上跳起用头碰撞足球,撞击时足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撞击足球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使足球在最高点又获得速度vy=8 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A.足球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45 mB.足球从A点出发到最后落地历时2.25 sC.球员乙竖直向上起跳的位置坐标为(4 m,0,0)D.足球落地点的位置坐标为(4.8 m,5.6 m,0)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块A、B放在水平转盘上,两物块到转轴的距离均为r,两物块与转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分别用细绳系于转盘转轴上的O1、O2点,细绳都刚好拉直。现缓慢增大转盘的转速(细绳不会被拉断),重力加速度为g。则A.O1A绳中先出现张力B.O2B绳中将要出现张力时转盘的角速度为C.物块A先脱离转盘D.物块B先脱离转盘10.如图所示,一只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面上,其光滑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2mg(g为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距碗口h=R高处紧贴碗的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碗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D.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1.(7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甲 乙(1)下列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必须称出小球的质量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D.实验时,应该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2)图乙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记录坐标纸,坐标纸中小方格的边长l=5 cm,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则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为 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m/s。 12.(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关系。将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O点,O点有拉力传感器。当小球静止时,在小球所在位置处安装光电门(图中未画出),将小球拉起到不同位置从静止释放,小球经过光电门时可以测出其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挡光时间)。(1)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乙,则小球的半径r= mm。 (2)若某次实验中测得小球的挡光时间为t0,则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用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改变小球释放的位置,测得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挡光时间Δt。画出F-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中,图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的截距为c,则小球的质量m= ,细线的长度L= 。(均用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13.(10分)始建于2009年的黄桷湾立交,是重庆主城最大、最复杂的立交桥。其中的一段道路由水平直路段和半径为r的水平圆弧形弯道组成,如图所示。现有一汽车通过该路段,汽车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1)若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水平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μ倍,求该汽车安全通过此弯道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由静止开始沿直道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到(1)中所求最大速度时,恰好进入弯道,求该汽车在直道加速的位移大小。14.(14分)距离地面高h=0.8 m的空中,水平固定一长度L=1.0 m的薄木板AB,如图所示。将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AB方向推出,恰好能够运动到B端,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1)求滑块被推出时的初速度大小。(2)现将木板B端截去一段,仍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使得滑块离开木板后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与A端的水平距离最大,求截去的长度。15.(16分)如图所示,ABCDC'是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B是倾角θ=37°的斜面,BC是长L=2 m的水平轨道,CDC'是半径为L的竖直圆轨道,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AB、BC段粗糙,其余各段轨道均光滑。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某点(图中未画出)以初速度v0=5 m/s水平抛出,恰好从A点沿AB方向滑入斜面,然后沿斜面下滑,滑块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滑块抛出点与A点间的水平距离。(2)若滑块恰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D,求轨道AB的长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若滑块能进入圆轨道且不脱轨(从最低点C'离开轨道除外),求轨道AB的长度范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由题意可知,蚂蚁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A项错误;蚂蚁的运动半径在减小,由v=ωr可知角速度变大,B项正确;由a=可知,蚂蚁的运动半径r减小,向心加速度a变大,C项错误;蚂蚁运动一圈的长度逐渐变小,运动一圈所用的时间变短,D项错误。2.C【解析】本题考查曲线运动。B球进入横风区时,在竖直方向不受影响,落地时间不变,A项错误;B球离开横风区后,仍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所以B球离开横风区时的速度不是最大,B项错误;B球进入横风区后受重力和水平向右的风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斜向右下方,且水平方向的速度增大,C项正确;B球离开横风区后,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项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斜抛运动。根据题意可知,链球做斜抛运动,设链球抛出时的速度为v0,竖直方向有-h=v0sin 37°·t-gt2,水平方向有x=v0tcos 37°,联立可得t≈3.3 s,v0≈27 m/s,A、C、D项错误;链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地的高度H=h+≈15 m,B项正确。4.A【解析】本题考查向心力。铁块转到最低点时,对电动机和铁块整体,铁块超重mrω2;转到最高点时,铁块失重mrω2,电动机对底座的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之差为2mrω2=mdω2,A项正确。5.A【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设起跑时绳子作用力大小为F,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Fcos θ-μN=ma,N=mg-Fsin θ,解得F==,当sin(θ+φ)=1时,F最小,最小值Fmin=,A项正确。6.B【解析】对独轮车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cos θ=f+mgsin α,N=mgcos α-Fsin θ,其中f=kN,解得F==,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tan θ=k时,F最小,B项正确。7.AB【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小球静止在A点时,根据几何关系可知,重力、外力、弹性轻绳的弹力大小相等,即mg=F,A项正确;小球在C点时,根据拉密定理,有==,所以F'=mg,T=,B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上述分析,三角形AOB为等边三角形,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小球在B位置时,根据胡克定律,有k(l+-l0)=mg,小球在C位置时,有k(l+-l0)=,解得k=,D项错误。8.AD【解析】本题考查斜抛运动。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可知,足球沿z轴方向以vz=5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h==1.25 m,上升到最高点经过的时间t==0.5 s,足球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1.2 m+h=2.45 m,A项正确;足球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经过的时间t'==0.7 s,足球从A点出发到最后落地历时t+t'=1.2 s,B项错误;球员乙竖直向上起跳的位置在x轴上,足球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球员乙在x轴的坐标x=vxt=2 m,C项错误;足球在x、y轴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x'=vx(t+t')=4.8 m,y=vyt'=5.6 m,D项正确。9.BC【解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当绳中将要出现张力时,有μmg=mω2r,解得ω=,A项错误、B项正确;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当转盘对物块支持力恰好为零时,竖直方向有Tcos α=mg,水平方向有Tsin α=mr,联立解得ωm=,由上式可知,由于O1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小,所以物块A先脱离转盘,C项正确、D项错误。10.BC【解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小球和碗的球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R。小球受到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F、重力G、碗对小球的弹力N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碗对小球的弹力N==2mg,A项错误;又mgtan 60°=m=mrω2=m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g,B、C项正确,D项错误。11.(1)CD (3分)(2)0.1 (2分) 2 (2分)【解析】(1)实验目的是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需要小球每次均水平抛出,故要求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由于要求小球多次重复相同的运动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故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Δy=gT2,得T=0.1 s,v0==2 m/s。12.(1)2.039 (2分)(2) (2分)(3) (2分) -r (3分)【解析】(1)小球的直径D=4.078 mm,则小球的半径r=2.039 mm。(2)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3)由题意可得F-mg=m=()2=()2,即F=()2+mg,结合题图,有mg=c,k=,因此小球的质量m=,细线的长度L=-r。13.解:(1)径向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汽车通过此弯道的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m,则有f径向=m (2分)f径向=μmg (2分)解得vm=。 (2分)(2)汽车在直道匀加速过程,有=2as (3分)解得s=。 (1分)14.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L (2分)由题意有a=μg (2分)联立解得v0=2 m/s。 (1分)(2)设截去的长度为ΔL,由运动学公式有v==2 (2分)由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有x=L-ΔL+vt (2分)h=gt2 (2分)所以有x=1-ΔL+0.8 (1分)当ΔL=0.16 m时,水平距离x最大。 (2分)15.解:(1)对滑块从抛出点到A点的运动,根据平抛规律有vy=v0tan θ (1分)运动时间t== (1分)则x=v0t==1.875 m。 (2分)(2)设滑块的质量为m,滑块恰好能通过D点,在最高点有mg= (2分)滑块从A点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mg(xABsin θ-2L)-μmgcos θ·xAB-μmgL=m-m (2分)vA= (1分)联立解得xAB==8.87 m。 (1分)(3)滑块刚好不脱离轨道,有两种临界情况,一是刚好在圆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零,二是刚好到达与圆轨道圆心等高的地方。由(2)知,滑块刚好能够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时,有xAB==8.87 m (1分)滑块刚好到达与圆轨道圆心等高的地方时,从A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由动能定理得mg(xABsin θ-L)-μmgcos θ·xAB-μmgL=0-m (2分)解得xAB==1.37 m (1分)又因为m>μmgL可得滑块从A点切入后能进入圆轨道且不脱离轨道时AB的长度应满足xAB≥8.87 m (1分)或xAB≤1.37 m。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