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课件+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课件+练习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基础点1 质点、参考系与位移
基础点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基础点3 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
复习 目标 1.了解质点和位移的概念,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2.了解参考系的作用,会在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参考系。
3.掌握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体会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
基础点1 质点、参考系与位移
一、质点
1.定义:为使问题简化,用来代替物体的有①______的点。
2.条件:物体的②______和③______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实质:质点是一种④______________,实际并不存在。
质量
大小
形状
理想化的模型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⑤______的物体。
参考
2.参考系的选取
(1)参考系的选取是⑥________,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
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应认为是⑦______的,通常
选地面为参考系。
任意的
静止
(2)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运动结果一般不同。
(3)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⑧____________。
同一参考系
三、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⑨________来表示。对应
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一个点
2.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
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四、位移和路程
1.二者的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由质点⑩________指向质点
________的有向线段。
路程:质点 __________的长度。
初位置
末位置
运动轨迹
2.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位移是 ______,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 ______路程。
.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矢量
等于
1.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
2.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比路程小。( )
×
考向1 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质点实际是不存在的。
(2)物体可被看作质点的情况:
例1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以下
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C
A.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千米
追逐赛
D.花样游泳
解析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A项
错误;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B
项错误;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赛道的长度来说其大小和形状
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作质点,C项正确;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
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D项错误。
考向2 对参考系的理解
例2 (2024·浙江杭州期末)如图,一艘正在高速行驶
的游艇上,乘客用手触摸了正在飞行的野鸭,感觉到野
鸭停在空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以野鸭为参考系,乘客是在高速运动的
B.研究飞行的野鸭相对乘客静止的原因时,不能将野鸭看成质点
C.野鸭能相对乘客静止,是由于挥动翅膀时对空气有作用力
D.乘客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是以静止的湖水为参考系
解析 因为乘客用手触摸了正在飞行的野鸭,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
所以以野鸭为参考系,乘客是静止的,A项错误;研究飞行的野鸭
相对乘客静止的原因时,可以忽略野鸭的大小和形状,能将野鸭看
成质点,B项错误;野鸭能相对乘客静止,是由于挥动翅膀时对空
气有作用力,空气对翅膀的反作用力让野鸭飞行,C项正确;乘客
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是以乘客自己为参考系,D项错误。
若野鸭在匀速飞行时突然相对游艇加速竖直上升,则在游艇上的乘
客看野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在岸上的人看野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答案 直线 向下凸的曲线
解析 由于野鸭相对游艇竖直上升,则游艇上的乘客看野鸭的运动
轨迹是一条竖直的直线;在岸上的人看野鸭时,由于野鸭有相对岸
水平方向的速度,并竖直向上加速,故运动轨迹为曲线,由于加速
度向上,故曲线向下凸。
考向3 对位移与路程的理解
例3 如图,从高出地面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
球,它上升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C
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
B.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方向为竖直向下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解析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 ,方向竖直向下,A项错误;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 ,B项错误;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
位置的有向线段,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C项正
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不相等,
D项错误。
归纳总结
位移与路程的两点区别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始、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
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代
数运算法则运算。
基础点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 ______和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速度,
即 _ __,单位为 。
方向
3.分类:
(1)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
间的比值叫作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与 ______的方向相
同,它是对运动的粗略描述。
平均速率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______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位移
路程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
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 ______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
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一般来说,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 ______,是标量。
切线
速率
1.平均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吗?
答案 平均速度不变不代表速度时刻不变,故不一定是匀速运动。
2.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在什么运动状态下相等?
答案 物体做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相等。
考向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例4 (2024·吉林长春期末)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我国最长的双洞
公路隧道。隧道长18.020千米,设计行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下列
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A.18.020千米是指位移的大小
B.80千米/小时是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C.80千米/小时是汽车在隧道中的最大速度
D.80千米/小时是指汽车进入隧道或离开隧道时的瞬时速度
解析 隧道的长度是路程,80千米/小时是限速,即汽车在隧道内的
最大行驶速度,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考向2 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5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4T3改编)汽车从刹车到停止共用了 。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前进的距离分别是、、、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刹车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汽车在刹车后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C.汽车前内的平均速度比前 内的平均速度更接近刚刹车时的瞬
时速度
D.汽车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其第 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 汽车在刹车后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A项错误;汽车在刹车后第 内的
平均速度大小 ,B项错误;汽车做减速运
动,则前内的平均速度比前 内的平均速度大,更接近刚刹车
时的瞬时速度,C项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汽车 内的
平均速度和第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第 时的瞬时速度,D项错
误。
例6 (2023·福建卷)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
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 处出发,经过61天
到达处,行驶路程为585米;又经过23天,到达 处,行驶路程为
304米。已知、间和、 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463米和234米,
则火星车( )。
A.从处行驶到 处的路程为697米
B.从处行驶到 处的位移大小为889米
C.从处行驶到 处的平均速率约为20米/天
D.从处行驶到 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米/天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从到 处的路程
,A项错误;位移的大
小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三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从
到处的位移大小 ,
B项错误;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从行驶到 处的平均
速率 米/天 米/天,C项错误;平均速度大小
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从行驶到 处的平均速度
米/天 米/天,D项正确。
思路指引
计算平均速度要抓住始、末位置连线距离,用位移除以时间;而
平均速率是路程除以时间,另外平均速度需考虑方向,平均速率不用。
归纳总结
平均速度的求解思路
1.(多选)在离地 的枫树树梢上,有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
缓缓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
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B.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
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
D.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
解析 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
枫叶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 ,由平
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其平均速度可能大于 ,A项错误,
B项正确;枫叶飘落时做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时大时小,
C项错误,D项正确。
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
由可知,当 时,平均速度就可以认为是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测出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
就可求出瞬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可转化为时间 和位移
的测量。
例7 (2024·海南期末)(多选)小红用手机拍摄小球沿贴有标尺的
水平面运动的过程,分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4个连续相等时间
间隔(每个时间间隔均为 )内小球的位置及位置间的距离如图所
示。已知小球在、两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和 ,则( )。
AC
A.比更接近 B.比更接近
C.比更接近 D.比更接近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表达式有,当 时,该平均速度能
够表示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时间间隔 越小,该段时间间隔内的
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由可知,比更接近 ,A
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上述,由于,可知比 更
接近 ,C项正确,D项错误。
基础点3 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
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定义: ___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即
___,单位:。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 ______。
速度的变化量
相同
3.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
(1)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 ____________的方向一定相同。
在直线运动中,若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若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
(2)大小关系:只是计算式,、、 无必然的大小决定
关系。
速度变化量
3.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
×
4.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
×
考向1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比较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和方向 描述物体速度 的改变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
快慢
公式
决定因素
续表
例8 (2024·陕西商洛模拟)(多选)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
在末到达离地面 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有关礼花弹腾空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
A.礼花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B.礼花弹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礼花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某时刻礼花弹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解析 速度大指运动得快,不能说明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不一定越
大,A项正确;根据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可知礼花弹的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项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量大,不能说明加速度大,C项错误;
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与其速度大小无关,D项错误。
若礼花弹上升过程中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是
否最小?
答案 最小
解析 上升过程中礼花弹所受合外力大小为重力与阻力之和,故礼
花弹刚发射时加速度最大,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小。
考向2 加速度的计算
例9 (2024·上海期中)如图,“ ”为某
品牌汽车一款车型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
B
A. B. C. D.
“值”,“值”越大,加速度越大。“ 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
到 (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若另一款车型百
公里加速的时间为 ,由此推算该车的尾标应该是( )。
解析 该车的平均加速度 ,
,该车的尾标应该是 ,B项正确。
归纳总结
求解加速度的步骤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复习目标】
1.了解质点和位移的概念,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2.了解参考系的作用,会在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参考系。
3.掌握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体会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
基础点1 质点、参考系与位移
【必备知识·系统梳理】
一、质点
1.定义:为使问题简化,用来代替物体的有①    的点。
2.条件:物体的②    和③    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实质:质点是一种④    ,实际并不存在。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⑤    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
(1)参考系的选取是⑥    ,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应认为是⑦    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运动结果一般不同。
(3)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⑧    。
三、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⑨    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四、位移和路程
1.二者的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由质点⑩    指向质点    的有向线段。
路程:质点    的长度。
2.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a.位移是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b.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a.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    路程。
b.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判一判
1.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
2.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比路程小。 (  )
【关键能力·对点突破】
考向1 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实际是不存在的。
(2)物体可被看作质点的情况: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以下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千米追逐赛
D.花样游泳
考向2 对参考系的理解
(2024·浙江杭州期末)如图,一艘正在高速行驶的游艇上,乘客用手触摸了正在飞行的野鸭,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野鸭为参考系,乘客是在高速运动的
B.研究飞行的野鸭相对乘客静止的原因时,不能将野鸭看成质点
C.野鸭能相对乘客静止,是由于挥动翅膀时对空气有作用力
D.乘客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是以静止的湖水为参考系
思维拓展
若野鸭在匀速飞行时突然相对游艇加速竖直上升,则在游艇上的乘客看野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在岸上的人看野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考向3 对位移与路程的理解
如图,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3 m
B.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16 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方向为竖直向下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归纳总结】位移与路程的两点区别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始、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代数运算法则运算。
基础点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必备知识·系统梳理】
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    和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速度,即v=    ,单位为 m/s。
3.分类:
(1)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它是对运动的粗略描述。
平均速率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    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一般来说,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    ,是标量。
思考
1.平均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吗
2.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在什么运动状态下相等
【关键能力·对点突破】
考向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2024·吉林长春期末)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我国最长的双洞公路隧道。隧道长18.020千米,设计行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18.020千米是指位移的大小
B.80千米/小时是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C.80千米/小时是汽车在隧道中的最大速度
D.80千米/小时是指汽车进入隧道或离开隧道时的瞬时速度
考向2 平均速度的计算
汽车从刹车到停止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刹车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 m/s
B.汽车在刹车后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 m/s
C.汽车前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更接近刚刹车时的瞬时速度
D.汽车5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其第3 s内的平均速度
(2023·福建卷)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O处出发,经过61天到达M处,行驶路程为585米;又经过23天,到达N处,行驶路程为304米。已知O、M间和M、N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463米和234米,则火星车(  )。
A.从O处行驶到N处的路程为697米
B.从O处行驶到N处的位移大小为889米
C.从O处行驶到M处的平均速率约为20米/天
D.从M处行驶到N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米/天
思路指引:计算平均速度要抓住始、末位置连线距离,用位移除以时间;而平均速率是路程除以时间,另外平均速度需考虑方向,平均速率不用。
【归纳总结】平均速度的求解思路
1.(多选)在离地10 m的枫树树梢上,有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5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一定是2 m/s
B.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 m/s
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2 m/s
D.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1 m/s
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
由=可知,当Δt→0时,平均速度就可以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测出物体在极短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Δx,就可求出瞬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可转化为时间Δt和位移Δx的测量。
(2024·海南期末)(多选)小红用手机拍摄小球沿贴有标尺的水平面运动的过程,分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4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均为T)内小球的位置及位置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在B、D两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和v',则(  )。
A.比更接近v
B.比更接近v
C.比更接近v'
D.比更接近v'
基础点3 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
【必备知识·系统梳理】
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定义:    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即a=    ,单位: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    。
3.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
(1)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    的方向一定相同。在直线运动中,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
(2)大小关系:a=只是计算式,v、Δv、a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
判一判
3.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  )
4.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  )
【关键能力·对点突破】
考向1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比较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描述物体速度的改变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
公式 v= Δv=v-v0 a=
决定因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v=v0+at知v的大小由v0、a、t决定 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 由a=知,a由F、m决定,与v、Δv、Δt无关
(2024·陕西商洛模拟)(多选)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末到达离地面100 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有关礼花弹腾空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礼花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B.礼花弹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礼花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某时刻礼花弹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思维拓展:若礼花弹上升过程中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是否最小
考向2 加速度的计算
(2024·上海期中)如图,“50TFSI”为某品牌汽车一款车型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度越大。“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若另一款车型百公里加速的时间为8.0 s,由此推算该车的尾标应该是(  )。
A.25TFSI B.35TFSI
C.45TFSI D.50TFSI
【归纳总结】求解加速度的步骤
 
参考答案
必备知识 系统梳理
①质量 ②大小 ③形状 ④理想化的模型 ⑤参考 ⑥任意的
⑦静止 ⑧同一参考系 ⑨一个点 ⑩初位置 末位置 运动轨迹 矢量 等于 方向  位移 路程 切线
速率 速度的变化量  相同 速度变化量
判一判
1.× 2.× 3.× 4.×
思考
1.平均速度不变不代表速度时刻不变,故不一定是匀速运动。
2.物体做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相等。
关键能力 对点突破
【例1】C 【解析】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A项错误;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B项错误;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赛道的长度来说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作质点,C项正确;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D项错误。
【例2】C 【解析】 因为乘客用手触摸了正在飞行的野鸭,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所以以野鸭为参考系,乘客是静止的,A项错误;研究飞行的野鸭相对乘客静止的原因时,可以忽略野鸭的大小和形状,能将野鸭看成质点,B项错误;野鸭能相对乘客静止,是由于挥动翅膀时对空气有作用力,空气对翅膀的反作用力让野鸭飞行,C项正确;乘客感觉到野鸭停在空中是以乘客自己为参考系,D项错误。
思维拓展
直线 向下凸的曲线
【解析】 由于野鸭相对游艇竖直上升,则游艇上的乘客看野鸭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竖直的直线;在岸上的人看野鸭时,由于野鸭有相对岸水平方向的速度,并竖直向上加速,故运动轨迹为曲线,由于加速度向上,故曲线向下凸。
【例3】C 【解析】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A项错误;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13 m,B项错误;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C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不相等,D项错误。
【例4】C 【解析】 隧道的长度是路程,80千米/小时是限速,即汽车在隧道内的最大行驶速度,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例5】C 【解析】 汽车在刹车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m/s=8 m/s,A项错误;汽车在刹车后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m/s=5 m/s,B项错误;汽车做减速运动,则前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更接近刚刹车时的瞬时速度,C项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汽车5 s内的平均速度和第3 s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第2.5 s时的瞬时速度,D项错误。
【例6】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从O到N处的路程sON=sOM+sMN=585 m+304 m=889 m,A项错误;位移的大小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O、M、N三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从O到N处的位移大小xON=xOM+xMN=463 m+234 m=697 m,B项错误;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从O行驶到M处的平均速率== 米/天≈9.6米/天,C项错误;平均速度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从M行驶到N处的平均速度== 米/天≈10米/天,D项正确。
【巩固训练】
1.BD 【解析】 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枫叶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 m,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5 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其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 m/s,A项错误,B项正确;枫叶飘落时做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时大时小,C项错误,D项正确。
【例7】AC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表达式有=,当Δt→0时,该平均速度能够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时间间隔Δt越小,该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由2T<3T可知,比更接近v,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上述,由于2T<4T,可知比更接近v',C项正确,D项错误。
【例8】AB 【解析】 速度大指运动得快,不能说明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项正确;根据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可知礼花弹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项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量大,不能说明加速度大,C项错误;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与其速度大小无关,D项错误。
思维拓展
最小
【解析】 上升过程中礼花弹所受合外力大小为重力与阻力之和,故礼花弹刚发射时加速度最大,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小。
【例9】B 【解析】 该车的平均加速度a== m/s2≈3.5 m/s2,G=10a=35 m/s2,该车的尾标应该是35TFSI,B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