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1.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2.复述故事情节,体会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说: “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奥斯本说: “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 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 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盘古开天、 后羿射日等等。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神话的产生。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 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这种想象体现了远 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 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由神话改编的故事——《女娲造人》。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工 作,在古代神话资料的搜集、考证、注疏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著作有 《中国古代神话》 《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 是中国第 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本课 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关 “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的一篇神话。作者以 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 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 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神 话· 概 念 古代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 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 烈的探求人类奥秘的愿望。· 分类 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 等,其中以创世神话尤为重要。创世神话是人类用幻想的形式对天 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所做的幼稚解释和描述,反映了先民对天 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特 点 ①大多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②这种想象往往是以一定的事 实为基础的;③人物形象也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文体知识揉 ( róu )荒凉 ( liáng ) 寂寞 ( jì mò)莽莽 (mǎng )蓬勃 (péng bó 澄澈 ( chéng chè)掺和 (chān huo)非凡 (fēi fán ) 气概 ( qì gài )灵敏 ( mǐn )灵机一动 ( líng jī yī dòng )绵延 (mián yán)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泥潭 ( tán )眉开眼笑 (méi kāi yǎn xiào)基础夯实——字词过关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2.解释下列词语。开 辟 : 古代神话,谓盘古开天辟地。指宇宙开始。神通广大: 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用来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莽莽榛榛: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生气蓬勃: 生命力旺盛。澄澈 : 清澈透明 。掘 起 : 挖 起 。掺 和 : 掺 杂 混 合 在一 起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宇 宙 : 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气 概 : 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安 慰 : 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安适。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绵 延 : 延续不断。基础夯实——字词过关造人原因改变世间的荒凉寂寞造人方法 (重点)① 揉泥成团造人②挥藤洒泥造人绵延办法男女配合,创造后代□在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然后用一句话来复述故事情节。速读时注意阅读速度,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本 文近1100字,力求3分钟内完成自读,读完后记录相应时间。复述情节:在荒凉的原野上行走的女娲,因感到孤独寂寞,用抟黄泥、洒泥浆的方法造出了人,后来又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配合创造后代,让人类世代绵延了下来。任务一:速读课文,复述故事神性有非凡的能力,神通广大, 一天当中能 够变化七十次,以泥造人 ……人性有人的情感,如孤独、欢喜、高兴、安慰;有人 类母亲的美德,如勤劳、智慧、温情、伟大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文旁批,勾画文中描写女娲的精彩语句,体会女娲身上所 体现的神性、人性。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运用“从(语句)中,我读到了一个 的女娲”的句式, 说说你通过作者的想象感受到了女娲怎样的形象。· 从“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中,我读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娲。· 从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她想出了一 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中,我读到了一个有创造力的女娲。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 从“ 来 她忽然灵机一动”“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后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中,我读到了一个聪明的女娲。· 从“她工作着,……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中,我读到了一个勤劳的女娲 。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女娲既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神,又是一位伟大的充满母爱的人。神话中,是她创造了人类,犹如给予人类生命的母亲一般,因此人们感谢她,赞颂她。· 从“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中,我读到了一个慈爱的女娲。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小 结 :口 本文作者是怎样塑造出一个具有人性的“女神”的呢 他想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 ①运用了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例如第4段写女娲水边照 影的可爱神态、动作,第9段中的“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等。②运用了表示人物情绪、感受的一些词语,例如第2段女娲感到“孤独”,第12段女娲因创造人类而“满意”“高兴和安慰”,第14段女娲因持续工作而“疲倦不堪”。③环境描写。例如第2段中用“莽莽榛榛的原野”烘托了女娲的孤独寂寞之感。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想象的路径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神态、心理、动作、外貌、语言等) 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聚焦人物身上可放大的有趣点环境的烘托任务二:借助旁批,品析形象□这篇神话故事改编自《风俗通》,自主快速阅读《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教材P123阅读提示),比较一下在《风俗通》记载的 基础上,课文增添了哪些内容 又做了怎样的删减 增添内容: ①女娲造人的原因及具体过程;②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③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这些增添的内容分别体现了女娲热 爱生机、有创造力、有母爱、勤劳、聪明等特点。删减内容: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任务三:比较阅读,探究主旨口 在《天上的街市》中,郭沫若改编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寄寓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合上面分析,说一说:本文作者袁珂对原 文做了这样的改编有怎样的用意呢 课文与原文对应的地方塑造了女娲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课文增添的内容,表明了女娲的造人动机和女娲想出来的使人类繁衍的 办法,想象根植于现实,合情合理;删减了原文“故富贵者,黄土人也; 贫贱凡庸者,人也。”作者认为“这是阶级社会划分阶级以后,打上去 的阶级烙印,非复原始神话之旧”,所以课文删减了这部分内容。课文表现了远古时代人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 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同时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 母亲的勤劳和智慧。任务三:比较阅读,探究主旨小东西、心爱的孩子、小家伙、灵敏的小生物、可爱的小人儿、聪明美丽的生 物、优美的作品。口 找出文章中对“人”的称呼,体会作者对于人类生命的情感态度以及神话的思想性。任务三:比较阅读,探究主旨口你从这些称呼里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的赞美,对生命的赞美。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 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这节课我们成功地得到 了通往想象之门的钥匙,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今后的想象之路还有待同学们去探索。课堂小结1.改编故事:请将《风俗通》中“女娲造人”原文,按照你想表 达的意图,再改编一个新的神话故事。要求发挥想象,想象根植于现 实,合情合理。2.拓展阅读:创世神话《恩基与宁玛赫》、 《中国古代神话》。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