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课件(1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课件(1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新课标●新课堂】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同步作业
(教师版)
1.用3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50牛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 )
A.60牛 B.20牛 C.30牛 D.70牛
【答案】C
【解析】用30N的水平力把重50N的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的平衡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力是人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故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也为30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30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皇后之玺,是迄今所见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其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下列有关玉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玉玺所受重力和玉玺对展柜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玉玺所受重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地面对展柜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玉玺所受重力和玉玺对展柜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玉玺所受重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地面对展柜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人造卫星,运动状态在改变
C.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D.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答案】B
【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物体不受力时照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人造卫星,其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则运动状态在改变,故B正确;
C.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一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在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不能减小质量,也就不能减小惯性,主要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大课间和李老师在教室掰手腕,结果手臂更强杜的李老师获胜了。下列关于此次比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人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老师对同学的作用力更大
C.力的大小与小臂长度有关,无法比较大小
D.在相持静止阶段,这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人对彼此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两个人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C错误;在相持静止阶段,它们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物体,所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5.两轮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备受中学生的喜爱。如图所示,当人操控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闭电机后,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平衡车具有惯性
B.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关闭电机后,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平衡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该支持力大小等于平衡车与人的重力大小之和),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6.2024年2月16日在韩国釜山进行了世界乒乓球团体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不受重力作用
B.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乒乓球被击打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乒乓球被击打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物体只要有质量,只要在地球上(不局限于地球),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球被球拍击回,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继续上升,是由于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故D错误。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受到的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B.体育中考中,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答案】B
【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重力改变了石块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跳远是高阳县运动会田赛项目之一,跳远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B.起跳后,运动员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受到惯性作用
C.助跑过程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增大跳远的距离
D.在最高点时若运动员受的一切力都消失,则运动员会静止在最高点
【答案】A
【解析】A.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正确;
B.惯性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因为这个惯性就是该物体本来就具有的,故B错误;
C.跳远时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但不能增大惯性,因为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C错误;
D.运动员到最高点时有一定的速度,如果所有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
9.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的拉力平衡
【答案】C
【解析】A.由于B点是最低点,小球速度最快,在B点是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剪断悬线,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受重力作用,因此小球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
C.C点为最高点,此时的瞬间速度为0,当小球在C点失去所有外力时,将保持静止,故C正确;
D.小球在C点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是沿绳子的方向斜向上,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11.室内天花板悬线上挂着一只吊灯。吊灯受到重力和 ,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悬线,这两个力是一对 。
【答案】 拉力 地球 平衡力
【解析】室内天花板悬线上挂着的吊灯,它主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首先,吊灯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吊灯的吸引而产生的。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次,吊灯还受到悬线的拉力作用,这是因为悬线将吊灯悬挂起来,对吊灯有一个向上的拉力。所以,拉力的施力物体是悬线。重力和拉力,都作用在吊灯上,且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平衡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小陆同学发现,当他蹬地时,滑板车就会沿水平地面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 ;当小陆静止地站立在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 (选填“小陆的重力”、“车的重力”或“小陆和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是相互的 小陆和车的总重力
【解析】用脚蹬地,脚给地一个向后的力,则地会给脚一个向前的力,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于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板车静止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小陆和车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树枝上的小蚂蚁托着果实恰好静止,此时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 。(均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答案】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解析】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果实受到的重力和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是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两次旋翼提供的升力是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加速爬升的过程中,若四个悬翼同时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 (选填“下落”或“上升”)。
【答案】 相等 相等 上升
【解析】当直升飞机模型悬停在空中时,竖直方向所受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二力平衡,因此二者大小相等。
当直升飞机模型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它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大小等于飞机模型的重力,则两种情况下旋翼提供的升力相等。直升飞机模型竖直爬升过程中,若四个旋翼同时意外停转,飞机模型不再受向上的升力,该飞机模型由于惯性还会上升,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将立即减速上升。
15.2024年1月20日,在冬青奥会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杨婧茹与李金恣成功包揽金银牌。她们在最后一圈冲刺时,用力蹬冰来加速,此时运动员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 ,冲过终点线不能立即停下来。假设杨婧茹某次训练的成绩为2分30秒,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 不平衡 惯性 36
【解析】运动员在最后一圈冲刺时,用力蹬冰就加速运动,此时,运动员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运动员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而是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员运动的路程s=1500米,所用的时间
t=2min30s=150s
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6.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为0.2N的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此状态下气球还受到一个力。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你认为此力的大小应为 N,此力的方向是 。
【答案】 0.2 竖直向上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气球处于平衡状态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另一个力平衡,已知重力为0.2N,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另一个力的大小也是0.2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1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500 不变
【解析】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500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仍为500N,大小不变。
18.如图所示,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 ;毽子被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的 ;毽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答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 非平衡
【解析】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脚给毽子一个力,同时毽子也给脚一个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毽子被踢出,说明毽子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此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0,因此处于非平衡状态。
19.如图,小枫杨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正在扔铅球(不计空气阻力),铅球被扔出去后还能向前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 ,当铅球抛掷到最高点时候,铅球处于 (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假如在最高点,所有力突然消失,接下来小球会 (选填“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惯性 非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铅球被扔出去后还能向前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铅球抛掷到最高点时,铅球只受到重力,处于非平衡状态。假如在最高点,所有力突然消失,铅球不受力,由于此时铅球有水平运动的速度,所以铅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原理:当物体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此时物体处于静止或 状态;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上,物体才能平衡;
(4)如果将图乙中的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乙(3)直线(4)5
【解析】(1)当物体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物体会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乙更科学,因为乙装置中选用的是小车,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相对比甲装置摩擦力小,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此时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即不处于平衡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弹簧测力计只测钩码上的力,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21.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 力的作用,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装置,要求卡片的质量较 。在图乙装置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上;
(3)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
22.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匀 等于
【解析】由图乙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此时两种情况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种情况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两种情况中,小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两种情况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
23.某同学拉着重8N的小球在空中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拉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对小球的阻力)
【答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新课标●新课堂】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同步作业
1.用3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50牛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 )
A.60牛 B.20牛 C.30牛 D.70牛
2.如图所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皇后之玺,是迄今所见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其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下列有关玉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玉玺所受重力和玉玺对展柜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玉玺所受重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展柜对玉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玉玺对展柜的压力和地面对展柜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人造卫星,运动状态在改变
C.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D.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大课间和李老师在教室掰手腕,结果手臂更强杜的李老师获胜了。下列关于此次比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人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老师对同学的作用力更大
C.力的大小与小臂长度有关,无法比较大小
D.在相持静止阶段,这是一对平衡力
5.两轮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备受中学生的喜爱。如图所示,当人操控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闭电机后,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平衡车具有惯性
B.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2024年2月16日在韩国釜山进行了世界乒乓球团体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乒乓球不受重力作用
B.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乒乓球被击打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乒乓球被击打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受到的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B.体育中考中,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8.跳远是高阳县运动会田赛项目之一,跳远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B.起跳后,运动员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受到惯性作用
C.助跑过程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增大跳远的距离
D.在最高点时若运动员受的一切力都消失,则运动员会静止在最高点
9.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绳的拉力平衡
11.室内天花板悬线上挂着一只吊灯。吊灯受到重力和 ,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悬线,这两个力是一对 。
12.小陆同学发现,当他蹬地时,滑板车就会沿水平地面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 ;当小陆静止地站立在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 (选填“小陆的重力”、“车的重力”或“小陆和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树枝上的小蚂蚁托着果实恰好静止,此时果实对蚂蚁的压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对果实的支持力是一对 。(均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4.如图是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两次旋翼提供的升力是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加速爬升的过程中,若四个悬翼同时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 (选填“下落”或“上升”)。
15.2024年1月20日,在冬青奥会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杨婧茹与李金恣成功包揽金银牌。她们在最后一圈冲刺时,用力蹬冰来加速,此时运动员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 ,冲过终点线不能立即停下来。假设杨婧茹某次训练的成绩为2分30秒,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16.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为0.2N的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此状态下气球还受到一个力。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你认为此力的大小应为 N,此力的方向是 。
1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 ;毽子被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的 ;毽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19.如图,小枫杨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正在扔铅球(不计空气阻力),铅球被扔出去后还能向前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 ,当铅球抛掷到最高点时候,铅球处于 (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假如在最高点,所有力突然消失,接下来小球会 (选填“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原理:当物体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此时物体处于静止或 状态;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上,物体才能平衡;
(4)如果将图乙中的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1.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 力的作用,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装置,要求卡片的质量较 。在图乙装置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上;
(3)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
22.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某同学拉着重8N的小球在空中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拉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对小球的阻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

——二力平衡
【引入】
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无一例外地都受到力的作用,不存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在受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频:
高铁列车车厢桌面上的硬币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中,竖直的硬币能与桌面保持相对静止不翻倒,是因为列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吊灯受到重力和天花板的拉力作用而保持静止。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索活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表 2.2-2 小车受力和运动状态记录表
相反
相反
相同
相反








视频:二力平衡
【分析与论证】
1.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实验原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4.当作用在同一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当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小车都不能平衡。
5.虽然上述结论是在物体静止的情形中得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情形。
【分析与论证】
6.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车实际
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当小车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重力等
于支持力。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水平方向上的二力平衡。
【实验结论】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力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同一物体(同体)(2)大小相等(等大)
(3)方向相反(反向)(4)同一直线(共线)
【思考与讨论】
1.如图2.2-8所示,将一个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哪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点 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 相反 相反
是否共线 共线 共线


点 性质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作用对象 不同(异体) 相同(同体)
作用效果 两个力在不同物体产生不同效果,不能抵消 两个力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达到平衡的效果
【思考与讨论】
2.如图2.2-9所示,跳伞表演时,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判断它们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阻力大小等于总重力为100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拓展分析】
1.当跳伞运动员停留在空中或匀速直线上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2.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一种受力平衡情形。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也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课堂总结】
1.什么是平衡状态?
2.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随堂巩固】
【例1】2024年1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高山滑雪比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赛。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沿斜坡加速下滑时的情景,此过程中运动员(  )
A.惯性变大 B.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C.所受重力的方向改变 D.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B
【例2】如图,小明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平衡车受到小明的压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小明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例3】(多选)起重机钢丝绳下吊着4×104 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拉力是4×104 N
B.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大于4×104 N
C.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小于4×104 N
D.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都是4×104 N
【答案】 A、 D
【板书设计】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二力平衡
概念
条件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
【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内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要求:举例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2.通过探索活动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尝试简化或纯化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活动。
【教学思路】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从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这个条件提出疑问,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无一例外地都受到力的作用,不存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在受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引出将“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与受力时的作用效果”相同,提出“平衡力”的概念,学习平衡力从“二力平衡”开始探究。设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方案,着重关注尝试简化与纯化实验条件——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指向科学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最后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任务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引入】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无一例外地都受到力的作用,不存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在受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
(一)二力平衡概念
视频:高铁列车车厢桌面上的硬币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中,竖直的硬币能与桌面保持相对静止不翻倒,是因为列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又例: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支持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吊灯受到重力和天花板的拉力作用而保持静止。
1.二力平衡概念: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索活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如图2.2-7所示的装置,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变化。
(1)在两个托盘里加质量不相等的砝码。
(2)在两个托盘里加质量相等的砝码。
(3)保持两个托盘里加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然后释放。
2. 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表2.2-2中。
表 2.2-2 小车受力和运动状态记录表
视频:二力平衡
3.分析与论证:
(1)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实验原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4)当作用在同一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当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小车都不能平衡。
(5)虽然上述结论是在物体静止的情形中得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情形。
(6)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车实际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当小车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重力等于支持力。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水平方向上的二力平衡。
4.实验结论: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力的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简化记忆:
(1)同一物体(同体)(2)大小相等(等大)(3)方向相反(反向)(4)同一直线(共线)
【思考与讨论】
1.如图2.2-8所示,将一个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哪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茶杯受到的重力G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F支是一对平衡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F支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如图2.2-9所示,跳伞表演时,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如果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判断它们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阻力大小等于总重力为100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拓展分析:
1.当跳伞运动员停留在空中或匀速直线上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2.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一种受力平衡情形。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也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三、归纳总结,应用迁移
(一)课堂小结
1.什么是平衡状态?
2.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3.试比较: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二)随堂例题
【例1】2024年1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高山滑雪比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赛。如图所示,这是运动员沿斜坡加速下滑时的情景,此过程中运动员(  )
A.惯性变大 B.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C.所受重力的方向改变 D.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A.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运动员沿斜坡加速下滑时惯性不变, 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沿斜坡加速下滑时,速度逐渐增大,所 以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沿斜坡加速下滑时,不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不受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例2】如图,小明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平衡车受到小明的压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小明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A.平衡车和人的总重力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平衡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平衡车受到小明的压力与平衡车对小明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小明所受的重力与小明对平衡车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例3】(多选)起重机钢丝绳下吊着4×104 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拉力是4×104 N
B.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大于4×104 N
C.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小于4×104 N
D.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都是4×104 N
【答案】AD
【解析】A. 物体静止在空中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钢丝绳的拉力等于4×104N,故A正确;B. 物体匀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钢丝绳的拉力等于4×104N,故B错;C. 物体匀速下降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钢丝绳的拉力等于4×104N,故C错;D. 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钢丝绳的拉力都等于4×104N,故D正确.故选A、D.
【板书设计】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课后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