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9分)
1.(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风吹稻浪,我们又想起那位cí xiáng   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不愿yǎng zūn chǔ yōu   ,一直坚守在稻田里。炙热的阳光烤得他hóu lóng   冒烟,双手chàn dǒu   ,他也不曾退缩与放弃,不禁让人sù rán qǐ jìng   。珍惜一粥一饭,就是我们对袁隆平爷爷最yóu zhōng   的感谢。
(2025五下·平湖期末)查字典
截 隹部 14画 jié 切断;割断:~断|~肢。 阻拦:~流。 到期;停止:~止|~至昨天。 量词。节;段:一~木头。
2.“截“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请给下列句子中的“截“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3.我们的战士遭遇到了半路截击。   
4.这根竹竿硬生生被截断。   
5.明天就要截稿了,今晚得加班。   
(2025五下·平湖期末)判断题。
6.在给课本剧分角色时,要看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谁,再分配。
7.颜真卿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8.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难懂的语句,必须反复琢磨。
9.“蜀“字的形符是“虫“,“祭“的形符是“示“。
(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要求,写句子。
10.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进入五年级以来,我们班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了。同学们看得囫囵吞枣,认真思考。现在,大家已读完《三国演义》《水许传》《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中国古典名著。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11.请选择一个场景,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雨后的街道 读书节的跳蚤书市 夏夜的田野
12.(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 恐吓(hè)
B.爱憎(zèng) 牛犊(dú)
C.燕(yān)园 提供(gòng)
D.膘肥体壮(piāo) 镌(juān)刻
13.(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劳动技能“比赛中,小悦眼疾手快,获得包馄饨比赛第一名。
B.李敏得知这次作文比赛她榜上有名,可谓喜不自胜。
C.嘉兴著名作家余华来参加母校百年校庆,同学们摩拳擦掌,热烈欢迎。
D.遇到了突发情况,小明急得抓耳挠腮,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14.(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选项中,古文意思与现代文中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足跌没水中 淹没 B.冀复得兔 失而复得
C.吾盾之坚 坚固 D.陷子之盾 妻子
15.(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提示填空。
16.【古人之智】生活中不乏巧妙的语言,面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话,杨氏之子以“   “巧妙应答;生活中也不乏思维的火花,《自相矛盾》中,我们发现“   ,不可同世而立。“
17.【诗中豪情】玉门关是边关要塞,千百年来无数将士驻守边疆,誓死保卫家园。我们看到《从军行》中“   ,   “的边塞萧瑟景色。边地苦寒,王之涣则以“   ,   “书写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情。
18.【君子之道】爷爷已经年逾   ,他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字,他用《论语》中的名句“   ,   “来警示自己要心胸宽广。我们平时要常怀羞耻之心,因为“   ,   “。
19.本学期我们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   、   等活动。在活动中,有两位同学隐姓埋名,请你猜猜甲乙两人分别姓什么?甲说:“我姓一加一。你呢?“乙说:“我姓有手怀里抱,有脚想跑掉,有水池里泡,有火会放炮。“甲姓:   乙姓:   
二、阅读与鉴赏(共28分)
(2025五下·平湖期末)小古文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①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拿。②俄:不久,一会儿。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0.文中“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与下面选项中意思不一样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有习《兵法》者
C.二者皆不可得 D.读者
21.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22.一位老父教给他方法,请用波浪线把老父的方法画出来。
23.如果你在现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用“讲道理和教方法“来劝他们。
(2025五下·平湖期末)非连续文本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自《中国日报》)
材料二: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各级各类项目表(摘自微信)
入选类别 数量 非遗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 2项 琵琶艺术(平湖派)、平湖钹子书
省级非遗项目 7项 平湖九彩龙、平湖西瓜灯、平湖糟蛋、做社等
嘉兴市级非遗项目 47项 嘉兴灶画、渔民号子、杜瓜子炒制、钢叉舞等
材料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摘自《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24.这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   、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各级各类项目情况和   。
25.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⑴平湖钹子书非遗项目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⑵搜集以上三则材料的渠道有:查阅书籍、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⑶平湖糟蛋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礼仪节庆形式。   
26.“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请你针对传承人老龄化的现象,说说你怎么看待“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2025五下·平湖期末)现代文阅读
我的父亲丰子恺
作者:丰一吟
①父亲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的虚怀若谷。
②第一件事发生在我十岁那年。那时我家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到烟雨楼去玩。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我不要作声;但他自己却急忙坐到茶客的背后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算是时髦吗?“其实这是父亲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叫作“有意无笔“或“意到笔不到“。这样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但父亲还是听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了更多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的神情。
③第二件事发生在1940年。那时我们全家逃难到贵州遵义,寄居在郊外的一座庄院里。有一天,我随父亲到庄前田野中散步,走累了便坐在一条石凳上歇脚。不一会儿,一群人路过这里,见了石凳,也坐下来闲谈。其中一个人说:“我总觉得丰子恺的画的背景比较单调,往往几幅画背景都差不多。再说他最近在报上发表的几幅画,人物穿的是内地的服装,背景却是江南。看来他画惯了江南的山水,内地的山水一时还画不像。“我知道父亲一定在聚精会神地“偷听“他们的议论。打那以后,他常常到郊外写生。他后来画的《蜀江水碧蜀山青》《蜀道难》等画中山形奇特,气势磅礴,就是从这些实地观察和大量写生中得到的艺术概括。
④对待家中的保姆,父亲一点也没有架子。有一位保姆在我家做了17年之久。这位保姆健在时回乡去(她是我们同乡人),总是对乡亲们说,先生待她这样好,她是今生今世难忘的。
⑤父亲不仅教我们平等待人,还教我们爱世间的一切生命。本来我踩死一只蚂蚁不当一回事,有一回被父亲看见了,他连忙阻止我,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
(选文有删改)
27. 阅读短文,梳理信息并完成填空。
28.文中丰子恺两次“偷听“游客对自己画作的议论,主要原因是(  )。
A.他想知道游客是否崇拜自己。
B.他认为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C.他好奇他们会说什么。
D.对自己的画作不自信,需要他人肯定。
29.第④段中保姆的话属于   描写,作用是   
30.“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听了父亲的这句话,我心想:   °
31.文中父亲对待批评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或生活举例说明。
三、表达与交流
32.(2025五下·平湖期末)你能读懂上边三幅丰子恺爷爷的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选择任意一幅漫画,先写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注意:漫画内容表达清楚,还能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带给你的启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不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慈祥;养尊处优;喉咙;颤抖;肃然起敬;由衷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慈祥”的“祥”不要写成同音字“详”,“养尊处优”的“优”不要写成形近字“忧”,“由衷”的“衷”不要写成形近字“衰”。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慈祥、养尊处优、喉咙、颤抖、肃然起敬、由衷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答案】2.戈或佳;10或6
3.②
4.①
5.③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点评】考查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多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音调。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部首以外的笔画数。“截”用音序查字法先查“J”,再查音节“jié";用部首查字法查“戈"或“佳”,再查10画或6画。
故答案为:戈或佳、10或6
3.句意为:半路阻拦,斩断后方的援兵。故选 ② 。
故答案为:②
4.句意为:“截断竹裘再进城”这种做法不可取。故选①。
故答案为:①
5.句意为:我们得抓紧时间完成,明天就到期停止了。故选③。
故答案为:③
【答案】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正确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书法作品
【解析】【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有课本剧中,不同角色口有独特的身分(如主角、配角)不性格特点(如勇敢害羞)。合理分配角色需要结合演员的自身条件(如性格、表演能力),确保角色与演员的契合,从而提升表演的真空性和感染力。
题干中“要看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谁“说明角色分配需经过筛选和匹配,而非随意安排。因此,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正确
7.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不是宋代,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8.本题考查阅读方法。根据积累可知,在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句,不需要反复琢磨,直到弄懂,借助上下文理解意思即可。题干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9.题目判断“蜀”字形符是“虫”,“祭”字形符是“示”是否正确。“蜀”字的形符是“虫”,它代表了字的意义或类别,表示与昆虫或蛇有关。“祭”字的左边“示”确实是其形符,表示与祭祀相关的含义。所以,答案是正确 。
故答案为: 正确
【答案】10.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第二处:“许“改为“浒“;第三处:删去“《八十天环游地球》“或“中国古典“,第四处:“被评为“改为“获得“或者删除“的光荣称号“。
11.选择场景,能运用动态描写(至少2个的动词)或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场景即得分。
【知识点】修改病句;表现手法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此外在修改一段话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错字别字以及标点符号出现错误。
(2) 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10.本题中,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
第二处,““许”“改为““浒“”;
第三处,《三国演义》属于中国古典名著而《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属于国外名著,不能统称为“古典名著”,将““古典"去掉即可;
第四处,搭配不当,句中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们班还被授予“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或者,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
故答案为: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第二处:“许“改为“浒“;第三处:删去“《八十天环游地球》“或“中国古典“,第四处:“被评为“改为“获得“或者删除“的光荣称号“。
11.选择场景,能运用动态描写(至少2个的动词)或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场景即可。场景描写示例:1.雨后的街道:雨后的街道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街道两旁的树木,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街道上,人们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匆匆忙忙地走着,雨伞随着脚步的移动,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在街道上绽放。偶尔有几只小鸟从枝头飞起,欢快地在空中盘旋,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诉说着雨后的喜悦。街道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车轮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滚动,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给这宁静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机。2.读书节的跳蚤书市:读书节的跳蚤书市热闹非凡。书摊上,各种各样的书籍整齐地摆放着,有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琳琅满目。孩子们像小蜜蜂一样,在书摊间穿梭,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手指不停地翻阅着。他们时而蹲下,仔细地查看书的封面和内容;时而站起,和同伴热烈地讨论着哪本书更有趣。摊主们也忙得不亦乐乎,热情地向孩子们介绍书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偶尔有几阵微风吹过,书页轻轻翻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故答案为:夏夜的田野:夏夜的田野静谧而美丽。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田野里,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丛中飞舞,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偶尔有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入水中,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打破了夜的宁静。天空中,星星像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整个田野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让人陶醉其中。
12.【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澄澈”:“澄"在表示“水清”时读chéng(如“澄清”),正确;“恐吓”:“吓”在此处读hè(多音字,如“恫吓”"),正确。"
B“爱憎”:“倍”正确读音为zēng(声母为z,韵母为eng),选项中误写为zèng,(声母z,韵母eng但声调错误),错误;“牛犊”:“犊”读dú,正确。但因“憎”错误,排除。
C“燕园”:“燕”作为地名读yān,正确;·“提供”:“供”在此处读gāng(多音字,如“供给”),选项中误写为gòng(如“口供”),错误。
选项D“膘肥体壮”:“膘"正确读音为biāo(声母b,韵母iao),选项中误写为piāo(声母p),错误;“镌刻”:“镌"读juān,正确。但因“膘”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读音辨析。解题关键在于:①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读音(如“燕"在“燕园"中读yān,在“燕子"中读yàn)。②辨析形近字的读音差异(如“憎”读zēng而非zèng)。③注意易错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如“膘”正确读音为biāo而非piāo)。
13.【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眼疾手快”形容动作敏捷,符合包馄饨比赛的情境。
B项:“喜不自胜”强调喜悦到无法控制,符合“榜上有名”的心情。
C“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行动前的激动神情,常带有跃跃欲试的意味。句中描述“同学们热烈准备行动的语义不符,因此成语使用不当。
D项:“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慌乱,与“不知该怎么办”形成合理呼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核心思路是结合成语的准确含义,判断其是否符合句子描述的情境。破题关键点在于:①明确成语的适用对象(如“摩拳擦掌"多用于战斗或行动前的准备);②辨析成语的情感色彩〔如“喜不自胜”强调喜悦到无法自持);③匹配成语与语境的逻辑关系(如“抓耳挠腮”需对应焦急状态)。
14.【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古文:“没”在“足跌没水中”中意为“沉入”(脚滑跌倒后身体沉入水中)。现代文:“没”在“淹没"中意为“被水覆盖”。结论:词义一致,均与“水覆盖"相关。
B古文:“复”在“冀复得免"中意为“再次”(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现代文:“复”在“失而复得"中意为“重新”。结论:词义一致,“再次”与“重新"在语境中可通用。
C古文:“坚”在“吾盾之坚"中意为“坚固”(形容盾牌质量)。现代文:“坚”在“坚固”中意为“牢固、结实”。结论:词义一致,均为形容词表坚硬。
D古文:“子"在“陷子之盾”中是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现代文:“子"在“妻子"中是名词“儿子”。结论:词义不同,古文为尊称,现代为亲属称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需结合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辨析。解题核心在于:①准确理解古文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②对比现代汉语词语中对应字的常用义;③识别古今词义差异,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义扩大或缩小等现象。
15.【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季节:暮春(“子规"即杜鹃,春末夏初啼叫;“雨如烟"描绘细雨朦胧的春日景象)。场景:山水田园,绿野与白川相映,细雨迷蒙。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季节:傍晚(“"山衔著日直拉点明日治的分)。场景:乡村池塘晚景,草满池塘,落日倒映在寒凉的水波中。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季节:早春(“莺啼”“绿映红"体现春意盎然)。场景:江南春色,网人酒旗招展。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场景:送别场景(“孤帆远影”暗示友人远去,诗人目送)。季节:未明确季节,但“长江天际流"侧重表现空间辽阔与离情别绪。关键对比:ABC均描绘静态自然景色(春日田园、傍晚池塘、江南春色);D为动态送别场景,情感色彩更浓,与其他三项场景类型不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及描写对象的辨析能力。核心在于判断诗句所描绘的季节或场景是否一致。需注意:①季节特征:如春、夏、秋、冬的典型意象(如“子规"“莺啼"多为春景,“落日"可能指向傍晚);②场景类型:如山水田园、送别场景等;③关键意象:如"雨如烟”""落日“孤帆”等,需结合诗句整体意境判断。
【答案】16.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7.背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古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9.猜字谜;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写研究报告等答案不唯一);王;包
【知识点】格言、名言;谜语;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考试或自我检测中完成的。古诗文默写要求学生对古诗文的熟练掌握和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来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6.本题考查默写。出自刘义庆的《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结合:面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话,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应答;出自《自相矛盾》结合:“不可同世而立”可知上句“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故答案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连铁甲都磨穿了,但他们立下誓言,不打败进犯的敌人,就绝不返回家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的。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书写时注意“战、穿、破、楼、羌、笛、怨、杨”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背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本题考查默写。出处《论语·述而》,结合“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可知填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结合“我们平时要常怀羞耻之心”,可知填写“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故答案为:古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9.结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作答。比如:开展班级故事会活动“猜字谜” 。甲的姓氏 :“一加一”组合为汉字“王”,这是通过拆分汉字结构得出的答案。 乙的姓氏 :“有手怀里抱,有脚想跑掉,有水池里泡,有火会放炮。”对应“ 包 ”字。
故答案为:猜字谜;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写研究报告等答案不唯一);王;包
【答案】20.C
21.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2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3.我想对他们说:遇到问题应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变通。(言之有理即可)横向斜扛法:将长竿横向斜扛在肩头(类似扛锄头的姿势)。使竿的一端略高、一端略低,侧身沿城门对角线方向缓慢通过。平板车运输:将长竿平放在平板小车上,推车直行通过城门(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着拿竿,无法进城;横着拿竿,也进不去。他想不出办法。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说:“我不是圣人,但见多识广!为何不用锯从中间截断竿子进城 ”于是那人依照老人的话截断了长竿。
20.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表示....的人。A.相同,......的人;
B.相同,.......的人;
C.不同,“者”是数词的后缀;
D.相同,.....的人。
故答案为:C
21.本题翻译句子。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执:握、拿。亦:也。句意: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故答案为: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2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结合“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我对执竿者说:遇到困难,你要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我对老者说:做人不能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别人事的。
故答案为:我想对他们说:遇到问题应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变通。(言之有理即可)横向斜扛法:将长竿横向斜扛在肩头(类似扛锄头的姿势)。使竿的一端略高、一端略低,侧身沿城门对角线方向缓慢通过。平板车运输:将长竿平放在平板小车上,推车直行通过城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5.正确;错误;错误
26.答到“年轻人(我们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即给分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①材料内容概括:本题考查对三则材料核心内容的提炼能力,需抓住每则材料的核心主题。
②判断题逻辑:需结合材料细节,通过关键词定位和逻辑推理判断正误。
③数据理解:需从材料三中提取关键数据,理解平均年龄的计算逻辑。
24.第一空材料一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保护传承的意义。第二空材料三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公布及相关数据。
故答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5.第(1)题材料二表格显示“平湖钹子书"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与题干一致,故正确。
第(2)题材料一来源为《中国日报》,材料二为微信摘录,材料三为《文化和旅游部通知》,未提及“查阅书籍"“请教别人”,故错误。
第(3)题平湖糟蛋属于传统技艺(省级非遗项目),而非“礼仪节庆”,故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26.材料三明确说明平均年龄为63岁,直接提取即可。
故答案为:答到“年轻人(我们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即可。
【答案】27.事例: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关心保姆;教育我们不踩蚂蚁;特点: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28.B
29.侧面描写;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如答到“语言描写,作用是体现保姆的感激之情“给一半分)
30.答到“不踩蚂蚁,爱护生命“即给分。
31.答到“做人要谦虚,要虚心好学,善于接受批评“即给2分能结合学习或生活举例说明的,再给1分。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②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③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组织好语言作答。
27.结合第③自然段事例可知: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结合第④自然段事例可知:关心保姆;结合第⑤自然段事例可知:教育我们不踩蚂蚁;故概括为: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故答案为: 事例: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关心保姆;教育我们不踩蚂蚁;特点: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28.文中丰子恺两次“偷听“游客对自己画作的议论,主要原因是虚心接受批评以提升画技。
故答案为: B
29.第④段中保姆的话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
故答案为:侧面描写;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
30.丰子恺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平等待人,教育他们要爱护世间的一切生命。即使对于小小的蚂蚁,丰子恺也是满怀呵护之心。他曾对女儿丰一吟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它。你踩死它,它的爸爸妈妈就要哭了。”虽然丰子恺是位佛教徒,但丰一吟觉得父亲劝他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与报应,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故答案为:答到“不踩蚂蚁,爱护生命“即给分。
31.虽然赞美的话好听,但并不能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作用。相反,从批评的话中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因此,批评的话才可贵。
故答案为:答到“做人要谦虚,要虚心好学,善于接受批评。
32.【答案】 丰子恺《某父子》漫画的启示 今天我我读了丰子恺爷爷画的一幅叫《某父子》的漫画。
在这幅画里,爸爸走在前面,儿子跟在后面。爸爸的背挺得直直的,大踏步地往前走,儿子呢,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努力把背挺直,小步小步地跟着。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爸爸特别爱读书,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台灯下认真地看。我一开始不明白书有啥好看的,可后来看到爸爸那专注的样子,我也好奇地拿起了书。慢慢地,我也爱上了读书。
让我们多看看爸爸妈妈身上的优点,跟着他们一起进步,好不好?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分析漫画应注意:①应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漫画细节.漫画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点评】小作者运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
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9分)
1.(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风吹稻浪,我们又想起那位cí xiáng   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不愿yǎng zūn chǔ yōu   ,一直坚守在稻田里。炙热的阳光烤得他hóu lóng   冒烟,双手chàn dǒu   ,他也不曾退缩与放弃,不禁让人sù rán qǐ jìng   。珍惜一粥一饭,就是我们对袁隆平爷爷最yóu zhōng   的感谢。
【答案】慈祥;养尊处优;喉咙;颤抖;肃然起敬;由衷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慈祥”的“祥”不要写成同音字“详”,“养尊处优”的“优”不要写成形近字“忧”,“由衷”的“衷”不要写成形近字“衰”。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慈祥、养尊处优、喉咙、颤抖、肃然起敬、由衷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025五下·平湖期末)查字典
截 隹部 14画 jié 切断;割断:~断|~肢。 阻拦:~流。 到期;停止:~止|~至昨天。 量词。节;段:一~木头。
2.“截“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请给下列句子中的“截“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3.我们的战士遭遇到了半路截击。   
4.这根竹竿硬生生被截断。   
5.明天就要截稿了,今晚得加班。   
【答案】2.戈或佳;10或6
3.②
4.①
5.③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点评】考查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多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音调。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部首以外的笔画数。“截”用音序查字法先查“J”,再查音节“jié";用部首查字法查“戈"或“佳”,再查10画或6画。
故答案为:戈或佳、10或6
3.句意为:半路阻拦,斩断后方的援兵。故选 ② 。
故答案为:②
4.句意为:“截断竹裘再进城”这种做法不可取。故选①。
故答案为:①
5.句意为:我们得抓紧时间完成,明天就到期停止了。故选③。
故答案为:③
(2025五下·平湖期末)判断题。
6.在给课本剧分角色时,要看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谁,再分配。
7.颜真卿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8.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难懂的语句,必须反复琢磨。
9.“蜀“字的形符是“虫“,“祭“的形符是“示“。
【答案】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正确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书法作品
【解析】【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有课本剧中,不同角色口有独特的身分(如主角、配角)不性格特点(如勇敢害羞)。合理分配角色需要结合演员的自身条件(如性格、表演能力),确保角色与演员的契合,从而提升表演的真空性和感染力。
题干中“要看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合谁“说明角色分配需经过筛选和匹配,而非随意安排。因此,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正确
7.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不是宋代,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8.本题考查阅读方法。根据积累可知,在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句,不需要反复琢磨,直到弄懂,借助上下文理解意思即可。题干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9.题目判断“蜀”字形符是“虫”,“祭”字形符是“示”是否正确。“蜀”字的形符是“虫”,它代表了字的意义或类别,表示与昆虫或蛇有关。“祭”字的左边“示”确实是其形符,表示与祭祀相关的含义。所以,答案是正确 。
故答案为: 正确
(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要求,写句子。
10.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进入五年级以来,我们班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了。同学们看得囫囵吞枣,认真思考。现在,大家已读完《三国演义》《水许传》《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中国古典名著。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11.请选择一个场景,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
雨后的街道 读书节的跳蚤书市 夏夜的田野
【答案】10.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第二处:“许“改为“浒“;第三处:删去“《八十天环游地球》“或“中国古典“,第四处:“被评为“改为“获得“或者删除“的光荣称号“。
11.选择场景,能运用动态描写(至少2个的动词)或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场景即得分。
【知识点】修改病句;表现手法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此外在修改一段话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错字别字以及标点符号出现错误。
(2) 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10.本题中,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
第二处,““许”“改为““浒“”;
第三处,《三国演义》属于中国古典名著而《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属于国外名著,不能统称为“古典名著”,将““古典"去掉即可;
第四处,搭配不当,句中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们班还被授予“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或者,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
故答案为:第一处:“囫囵吞枣“改为聚精会神等表示专注的词语,第二处:“许“改为“浒“;第三处:删去“《八十天环游地球》“或“中国古典“,第四处:“被评为“改为“获得“或者删除“的光荣称号“。
11.选择场景,能运用动态描写(至少2个的动词)或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场景即可。场景描写示例:1.雨后的街道:雨后的街道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街道两旁的树木,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街道上,人们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匆匆忙忙地走着,雨伞随着脚步的移动,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在街道上绽放。偶尔有几只小鸟从枝头飞起,欢快地在空中盘旋,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诉说着雨后的喜悦。街道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车轮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滚动,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给这宁静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机。2.读书节的跳蚤书市:读书节的跳蚤书市热闹非凡。书摊上,各种各样的书籍整齐地摆放着,有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琳琅满目。孩子们像小蜜蜂一样,在书摊间穿梭,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手指不停地翻阅着。他们时而蹲下,仔细地查看书的封面和内容;时而站起,和同伴热烈地讨论着哪本书更有趣。摊主们也忙得不亦乐乎,热情地向孩子们介绍书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偶尔有几阵微风吹过,书页轻轻翻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故答案为:夏夜的田野:夏夜的田野静谧而美丽。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田野里,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丛中飞舞,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偶尔有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入水中,溅起一朵小小的水花,打破了夜的宁静。天空中,星星像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整个田野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让人陶醉其中。
12.(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 恐吓(hè)
B.爱憎(zèng) 牛犊(dú)
C.燕(yān)园 提供(gòng)
D.膘肥体壮(piāo) 镌(juān)刻
【答案】A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澄澈”:“澄"在表示“水清”时读chéng(如“澄清”),正确;“恐吓”:“吓”在此处读hè(多音字,如“恫吓”"),正确。"
B“爱憎”:“倍”正确读音为zēng(声母为z,韵母为eng),选项中误写为zèng,(声母z,韵母eng但声调错误),错误;“牛犊”:“犊”读dú,正确。但因“憎”错误,排除。
C“燕园”:“燕”作为地名读yān,正确;·“提供”:“供”在此处读gāng(多音字,如“供给”),选项中误写为gòng(如“口供”),错误。
选项D“膘肥体壮”:“膘"正确读音为biāo(声母b,韵母iao),选项中误写为piāo(声母p),错误;“镌刻”:“镌"读juān,正确。但因“膘”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读音辨析。解题关键在于:①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读音(如“燕"在“燕园"中读yān,在“燕子"中读yàn)。②辨析形近字的读音差异(如“憎”读zēng而非zèng)。③注意易错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如“膘”正确读音为biāo而非piāo)。
13.(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劳动技能“比赛中,小悦眼疾手快,获得包馄饨比赛第一名。
B.李敏得知这次作文比赛她榜上有名,可谓喜不自胜。
C.嘉兴著名作家余华来参加母校百年校庆,同学们摩拳擦掌,热烈欢迎。
D.遇到了突发情况,小明急得抓耳挠腮,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眼疾手快”形容动作敏捷,符合包馄饨比赛的情境。
B项:“喜不自胜”强调喜悦到无法控制,符合“榜上有名”的心情。
C“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行动前的激动神情,常带有跃跃欲试的意味。句中描述“同学们热烈准备行动的语义不符,因此成语使用不当。
D项:“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慌乱,与“不知该怎么办”形成合理呼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核心思路是结合成语的准确含义,判断其是否符合句子描述的情境。破题关键点在于:①明确成语的适用对象(如“摩拳擦掌"多用于战斗或行动前的准备);②辨析成语的情感色彩〔如“喜不自胜”强调喜悦到无法自持);③匹配成语与语境的逻辑关系(如“抓耳挠腮”需对应焦急状态)。
14.(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选项中,古文意思与现代文中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足跌没水中 淹没 B.冀复得兔 失而复得
C.吾盾之坚 坚固 D.陷子之盾 妻子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古文:“没”在“足跌没水中”中意为“沉入”(脚滑跌倒后身体沉入水中)。现代文:“没”在“淹没"中意为“被水覆盖”。结论:词义一致,均与“水覆盖"相关。
B古文:“复”在“冀复得免"中意为“再次”(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现代文:“复”在“失而复得"中意为“重新”。结论:词义一致,“再次”与“重新"在语境中可通用。
C古文:“坚”在“吾盾之坚"中意为“坚固”(形容盾牌质量)。现代文:“坚”在“坚固”中意为“牢固、结实”。结论:词义一致,均为形容词表坚硬。
D古文:“子"在“陷子之盾”中是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现代文:“子"在“妻子"中是名词“儿子”。结论:词义不同,古文为尊称,现代为亲属称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需结合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辨析。解题核心在于:①准确理解古文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②对比现代汉语词语中对应字的常用义;③识别古今词义差异,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义扩大或缩小等现象。
15.(2025五下·平湖期末)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季节:暮春(“子规"即杜鹃,春末夏初啼叫;“雨如烟"描绘细雨朦胧的春日景象)。场景:山水田园,绿野与白川相映,细雨迷蒙。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季节:傍晚(“"山衔著日直拉点明日治的分)。场景:乡村池塘晚景,草满池塘,落日倒映在寒凉的水波中。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季节:早春(“莺啼”“绿映红"体现春意盎然)。场景:江南春色,网人酒旗招展。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场景:送别场景(“孤帆远影”暗示友人远去,诗人目送)。季节:未明确季节,但“长江天际流"侧重表现空间辽阔与离情别绪。关键对比:ABC均描绘静态自然景色(春日田园、傍晚池塘、江南春色);D为动态送别场景,情感色彩更浓,与其他三项场景类型不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及描写对象的辨析能力。核心在于判断诗句所描绘的季节或场景是否一致。需注意:①季节特征:如春、夏、秋、冬的典型意象(如“子规"“莺啼"多为春景,“落日"可能指向傍晚);②场景类型:如山水田园、送别场景等;③关键意象:如"雨如烟”""落日“孤帆”等,需结合诗句整体意境判断。
(2025五下·平湖期末)根据提示填空。
16.【古人之智】生活中不乏巧妙的语言,面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话,杨氏之子以“   “巧妙应答;生活中也不乏思维的火花,《自相矛盾》中,我们发现“   ,不可同世而立。“
17.【诗中豪情】玉门关是边关要塞,千百年来无数将士驻守边疆,誓死保卫家园。我们看到《从军行》中“   ,   “的边塞萧瑟景色。边地苦寒,王之涣则以“   ,   “书写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情。
18.【君子之道】爷爷已经年逾   ,他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字,他用《论语》中的名句“   ,   “来警示自己要心胸宽广。我们平时要常怀羞耻之心,因为“   ,   “。
19.本学期我们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   、   等活动。在活动中,有两位同学隐姓埋名,请你猜猜甲乙两人分别姓什么?甲说:“我姓一加一。你呢?“乙说:“我姓有手怀里抱,有脚想跑掉,有水池里泡,有火会放炮。“甲姓:   乙姓:   
【答案】16.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7.背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古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9.猜字谜;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写研究报告等答案不唯一);王;包
【知识点】格言、名言;谜语;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考试或自我检测中完成的。古诗文默写要求学生对古诗文的熟练掌握和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来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6.本题考查默写。出自刘义庆的《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结合:面对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玩笑话,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应答;出自《自相矛盾》结合:“不可同世而立”可知上句“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故答案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连铁甲都磨穿了,但他们立下誓言,不打败进犯的敌人,就绝不返回家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的。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书写时注意“战、穿、破、楼、羌、笛、怨、杨”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背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本题考查默写。出处《论语·述而》,结合“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可知填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结合“我们平时要常怀羞耻之心”,可知填写“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故答案为:古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9.结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的学习作答。比如:开展班级故事会活动“猜字谜” 。甲的姓氏 :“一加一”组合为汉字“王”,这是通过拆分汉字结构得出的答案。 乙的姓氏 :“有手怀里抱,有脚想跑掉,有水池里泡,有火会放炮。”对应“ 包 ”字。
故答案为:猜字谜;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写研究报告等答案不唯一);王;包
二、阅读与鉴赏(共28分)
(2025五下·平湖期末)小古文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①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拿。②俄:不久,一会儿。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0.文中“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与下面选项中意思不一样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有习《兵法》者
C.二者皆不可得 D.读者
21.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22.一位老父教给他方法,请用波浪线把老父的方法画出来。
23.如果你在现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用“讲道理和教方法“来劝他们。
【答案】20.C
21.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2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3.我想对他们说:遇到问题应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变通。(言之有理即可)横向斜扛法:将长竿横向斜扛在肩头(类似扛锄头的姿势)。使竿的一端略高、一端略低,侧身沿城门对角线方向缓慢通过。平板车运输:将长竿平放在平板小车上,推车直行通过城门(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着拿竿,无法进城;横着拿竿,也进不去。他想不出办法。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说:“我不是圣人,但见多识广!为何不用锯从中间截断竿子进城 ”于是那人依照老人的话截断了长竿。
20.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表示....的人。A.相同,......的人;
B.相同,.......的人;
C.不同,“者”是数词的后缀;
D.相同,.....的人。
故答案为:C
21.本题翻译句子。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执:握、拿。亦:也。句意: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故答案为:刚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了,横着本长节,也进不了
2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结合“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我对执竿者说:遇到困难,你要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我对老者说:做人不能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别人事的。
故答案为:我想对他们说:遇到问题应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变通。(言之有理即可)横向斜扛法:将长竿横向斜扛在肩头(类似扛锄头的姿势)。使竿的一端略高、一端略低,侧身沿城门对角线方向缓慢通过。平板车运输:将长竿平放在平板小车上,推车直行通过城门(言之有理即可)。
(2025五下·平湖期末)非连续文本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自《中国日报》)
材料二: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各级各类项目表(摘自微信)
入选类别 数量 非遗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 2项 琵琶艺术(平湖派)、平湖钹子书
省级非遗项目 7项 平湖九彩龙、平湖西瓜灯、平湖糟蛋、做社等
嘉兴市级非遗项目 47项 嘉兴灶画、渔民号子、杜瓜子炒制、钢叉舞等
材料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摘自《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24.这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   、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各级各类项目情况和   。
25.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⑴平湖钹子书非遗项目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⑵搜集以上三则材料的渠道有:查阅书籍、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⑶平湖糟蛋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礼仪节庆形式。   
26.“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请你针对传承人老龄化的现象,说说你怎么看待“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答案】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5.正确;错误;错误
26.答到“年轻人(我们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即给分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①材料内容概括:本题考查对三则材料核心内容的提炼能力,需抓住每则材料的核心主题。
②判断题逻辑:需结合材料细节,通过关键词定位和逻辑推理判断正误。
③数据理解:需从材料三中提取关键数据,理解平均年龄的计算逻辑。
24.第一空材料一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保护传承的意义。第二空材料三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公布及相关数据。
故答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什么);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5.第(1)题材料二表格显示“平湖钹子书"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与题干一致,故正确。
第(2)题材料一来源为《中国日报》,材料二为微信摘录,材料三为《文化和旅游部通知》,未提及“查阅书籍"“请教别人”,故错误。
第(3)题平湖糟蛋属于传统技艺(省级非遗项目),而非“礼仪节庆”,故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错误,
26.材料三明确说明平均年龄为63岁,直接提取即可。
故答案为:答到“年轻人(我们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即可。
(2025五下·平湖期末)现代文阅读
我的父亲丰子恺
作者:丰一吟
①父亲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的虚怀若谷。
②第一件事发生在我十岁那年。那时我家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到烟雨楼去玩。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我不要作声;但他自己却急忙坐到茶客的背后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算是时髦吗?“其实这是父亲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叫作“有意无笔“或“意到笔不到“。这样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寻味。但父亲还是听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了更多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的神情。
③第二件事发生在1940年。那时我们全家逃难到贵州遵义,寄居在郊外的一座庄院里。有一天,我随父亲到庄前田野中散步,走累了便坐在一条石凳上歇脚。不一会儿,一群人路过这里,见了石凳,也坐下来闲谈。其中一个人说:“我总觉得丰子恺的画的背景比较单调,往往几幅画背景都差不多。再说他最近在报上发表的几幅画,人物穿的是内地的服装,背景却是江南。看来他画惯了江南的山水,内地的山水一时还画不像。“我知道父亲一定在聚精会神地“偷听“他们的议论。打那以后,他常常到郊外写生。他后来画的《蜀江水碧蜀山青》《蜀道难》等画中山形奇特,气势磅礴,就是从这些实地观察和大量写生中得到的艺术概括。
④对待家中的保姆,父亲一点也没有架子。有一位保姆在我家做了17年之久。这位保姆健在时回乡去(她是我们同乡人),总是对乡亲们说,先生待她这样好,她是今生今世难忘的。
⑤父亲不仅教我们平等待人,还教我们爱世间的一切生命。本来我踩死一只蚂蚁不当一回事,有一回被父亲看见了,他连忙阻止我,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
(选文有删改)
27. 阅读短文,梳理信息并完成填空。
28.文中丰子恺两次“偷听“游客对自己画作的议论,主要原因是(  )。
A.他想知道游客是否崇拜自己。
B.他认为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C.他好奇他们会说什么。
D.对自己的画作不自信,需要他人肯定。
29.第④段中保姆的话属于   描写,作用是   
30.“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听了父亲的这句话,我心想:   °
31.文中父亲对待批评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或生活举例说明。
【答案】27.事例: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关心保姆;教育我们不踩蚂蚁;特点: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28.B
29.侧面描写;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如答到“语言描写,作用是体现保姆的感激之情“给一半分)
30.答到“不踩蚂蚁,爱护生命“即给分。
31.答到“做人要谦虚,要虚心好学,善于接受批评“即给2分能结合学习或生活举例说明的,再给1分。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②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③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组织好语言作答。
27.结合第③自然段事例可知: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结合第④自然段事例可知:关心保姆;结合第⑤自然段事例可知:教育我们不踩蚂蚁;故概括为: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故答案为: 事例:偷听批评,改进姿态(人物);关心保姆;教育我们不踩蚂蚁;特点:虚怀若谷(谦虚、善于接受批评);关爱生命
28.文中丰子恺两次“偷听“游客对自己画作的议论,主要原因是虚心接受批评以提升画技。
故答案为: B
29.第④段中保姆的话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
故答案为:侧面描写;突出父亲平等待人的品质。
30.丰子恺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平等待人,教育他们要爱护世间的一切生命。即使对于小小的蚂蚁,丰子恺也是满怀呵护之心。他曾对女儿丰一吟说:“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它。你踩死它,它的爸爸妈妈就要哭了。”虽然丰子恺是位佛教徒,但丰一吟觉得父亲劝他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与报应,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故答案为:答到“不踩蚂蚁,爱护生命“即给分。
31.虽然赞美的话好听,但并不能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作用。相反,从批评的话中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因此,批评的话才可贵。
故答案为:答到“做人要谦虚,要虚心好学,善于接受批评。
三、表达与交流
32.(2025五下·平湖期末)你能读懂上边三幅丰子恺爷爷的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选择任意一幅漫画,先写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注意:漫画内容表达清楚,还能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带给你的启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不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丰子恺《某父子》漫画的启示 今天我我读了丰子恺爷爷画的一幅叫《某父子》的漫画。
在这幅画里,爸爸走在前面,儿子跟在后面。爸爸的背挺得直直的,大踏步地往前走,儿子呢,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努力把背挺直,小步小步地跟着。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爸爸特别爱读书,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台灯下认真地看。我一开始不明白书有啥好看的,可后来看到爸爸那专注的样子,我也好奇地拿起了书。慢慢地,我也爱上了读书。
让我们多看看爸爸妈妈身上的优点,跟着他们一起进步,好不好?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分析漫画应注意:①应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分析,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漫画细节.漫画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点评】小作者运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图画所展现的中心内容。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