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必备知识 清单破知识点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的定义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2.可观测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亿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知识点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和天体系统(1)天体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知识拓展 天体的类型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垃圾等)。(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如下图所示:2.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点 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关系 是级别相同的恒星系统联系 两者都是星系,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一起构成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即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3.太阳系与地月系(1)太阳系①组成: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太阳是中心天体。②八大行星分类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2)地月系组成 地球与其卫星月球 特点 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月球自转方向、周期与公转方向、周期完全一样联系 月球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知识点3 特殊行星——地球1.特殊性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2.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关键能力 定点破定点1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典例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2)若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AC信息提取 ①图中横坐标表示轨道半径(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②结合“生命宜居带”的位置,可判断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远。解析 (1)读图可知,恒星质量越小,“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近;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因此“生命宜居带”强调的是某区域距恒星的远近。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球上的温度不因距离太阳过近而太高,也不因距离太阳过远而太低,从而适宜生命生存。(2)结合“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可知,若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思路拓展 判断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方法(1)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2)二看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的温度(从与恒星的距离、自转和公转周期、大气层方面分析)。(3)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4)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定点2 月相变化有何规律 1.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现象 同太阳出 没比较 月出时刻 月落时刻 出现日期(农历)新月 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彻夜不见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初一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连线大致成直角 上半夜见于西边天空,亮面向西凸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初七、初八满月 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通宵可见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十五、十六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连线大致成直角 下半夜见于东边天空,亮面向东凸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廿二、廿三方法技巧 月相的记忆口诀新月彻夜不见,满月整夜可见。上上西西:上弦月在上半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下弦月在下半夜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2.日食或月食现象(1)当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会遮挡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出现月食现象(农历十五前后)。(2)当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时,会遮挡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出现日食现象(农历初一)。典例 从地球上看月球,其形状、盈亏及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显示的月相名称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2)下列哪一个日期,会出现上图所示月相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七C.农历十五 D.农历二十二BB信息提取 图中月相为半圆,处于日落时刻,亮面向西凸。解析 (1)图中月相为半圆,亮面向西凸,而且在日落时已经出现在天空,因此为上弦月,B正确。(2)上弦月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B正确。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通过现代的各种观测手段,人类认识到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1.以下有关宇宙的定义,叙述正确的是( )A.肉眼能看见的所有物质B.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C.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D.也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B.恒星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来计量C.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137亿光年D.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即1光年题组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023年5月1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5月11日,天舟六号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转入组合体飞行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下列属于天体的有( )①入轨后的组合体②运抵发射场的天舟六号③发射中的天舟六号④对接中的天舟六号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4.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B.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C.晴朗夜间,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D.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 下图为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a图、b图、c图、d图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依次是( )A.宇宙、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行星系、恒星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6.仙女座星系(M31)是离银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仙女座星系的级别与图示天体系统相同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023年3月24日傍晚,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的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月掩金星”现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7.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彗星、恒星 B.星云、行星C.卫星、彗星 D.行星、卫星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自东向西围绕着太阳公转B.金星属于远日行星C.地球与金星公转轨道近似圆形D.月球自身不进行自转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火星与地球共同的特征是( )A.均为恒星 B.均能发光C.都绕日公转 D.运动周期相同10.相对于地球,火星( )A.公转速度更快 B.大气密度更大C.距离太阳更近 D.引力更小题组三 特殊行星——地球 某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1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13.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为 。(1分)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填行星名称)(2分)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其中心天体是 。(3分)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2分)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2分) (6)在图中画出哈雷彗星的彗尾及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2分)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天体的观测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且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示意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图示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本次“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别位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1月3日,可观测到火星、昴星团伴月天象。在太阳落山之后,火星、月球、昴星团(金牛座明亮疏散星团,总共含有超过3 000颗恒星,距离太阳约400光年,一般肉眼可看见6颗到7颗)就挂在东方的高空。月球在中间略低,红色的火星和蓝色的昴星团如同双翼展开,几乎整夜可见。如图为火星、昴星团伴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火星、昴星团伴月天象发生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推测火星、昴星团伴月天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A.农历初三 B.农历十二C.农历十五 D.农历二十二题组二 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要亮1 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6.假设用恒星“R136a1”替代太阳的位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显示微生物有可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恶劣条件下存活,探寻其生命是未来前往月球南极的探测器的重要工作之一。月球南极有着长时间的阴影区,并可能蕴含着大量的水冰资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相较于地球,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较远 B.体积质量太小C.公转速度过快 D.陨石撞击较多8.月球南极可能存在微生物的有利条件是( )A.气温低,大气厚度大B.岩浆活动多,地热条件好C.温差小,存在水环境D.温度较适宜,存在液态水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C 2.B 3.B 4.C 5.C 6.B 7.D 8.C9.C 10.D 11.B 12.D1.C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C项正确。“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仅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2.B 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恒星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来计量,A错误,B正确;目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137亿光年,C错误;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不足1光年,D错误。3.B 入轨后的组合体以及对接中的天舟六号脱离了地球,属于天体;运抵发射场的天舟六号以及发射中的天舟六号还存在于地球或地球大气层中,不属于天体。方法技巧 三看法判断天体——以流星体、流星雨和陨星为例(1)“一看”——看其位置,是否位于地球或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流星体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属于天体;而陨星位于地球,不属于天体。(2)“二看”——看其特征,必须是宇宙中的物质(而不是现象)。例如,流星雨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发光发亮的现象,不是物质,因此不是天体。(3)“三看”——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立运行。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4.C 地球由固态、液态、气态等物质组成,故天体不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晴朗夜间,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5.C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由高到低的级别,依次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可观测宇宙,其半径约137亿光年,它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6.B 仙女座星系是大型星系,属于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方法技巧 天体系统及其层级的判断1.判断天体系统 不同天体要想构成一个天体系统,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1)至少有两个天体(如地球和月球);(2)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判断不同天体系统级别是否相同,主要看其中心天体的类型及其主要组成天体。如恒星系统的中心天体是恒星,行星系统的中心天体为行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主要组成天体均为恒星,因此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7.D 月球为地球的卫星,金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8.C 金星自西向东围绕着太阳公转,A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B错误;地球与金星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即近似圆形,C正确;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进行自转,D错误。9.C 火星与地球均为行星,均不能发光,都绕日公转,运动周期不同。10.D 火星公转周期是地球的1.88倍,而与日距离是地球的1.52倍,经计算,火星公转速度更慢;火星大气密度只是地球的0.01倍,因此大气密度更小;火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的1.52倍,因此距离太阳更远;火星的体积、质量分别是地球的0.15倍和0.11倍,因此火星的引力更小,D正确。11.B “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自转停止,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并没有改变,A、C、D错误;地球不自转,则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在黑夜期过低,昼夜温差变大,适宜的温度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B正确。12.D 木星属于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远,A错误;木星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地球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内,木星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地球,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被称为“地球的盾牌”关系不大,C错误;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故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正确。13.答案 (1)C(2)火星 木星(3)两 太阳系 太阳(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6)绘图略。(提示:彗尾背向太阳,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解析 (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结合图示可知C代表地球。(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此图反映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合适的日地距离,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6)先把哈雷彗星与太阳相连,然后在背向太阳的一侧画出彗尾;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能力提升练1.B 2.A 3.C 4.B 5.D 6.B 7.B 8.C1.B 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级别最高的为太阳系。易错分析 该题学生往往由于审题不清,只看到“级别最高”而忽略了“图示天体系统中”,错选D。解答试题时必须明确题干要求,把关键词勾画出来,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限定词,且选出答案之后可以把题干与答案连起来读一遍,判断所选答案是否与题干完全吻合。2.A “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连成一条直线,结合图可知,只有月球和金星分别位于①和③位置时才符合上述条件。3.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4.B 根据材料可知,在太阳落山之后,火星、月球、昴星团就挂在东方的高空,几乎整夜可见,可推断为上半月且图中月相为凸月,据此判断为农历十二。5.D 根据材料可知,恒星“R136a1”是一颗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所以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6.B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7.B 月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不大,A错误;相较于地球,月球体积质量太小,引力太小,难以形成有效的磁场和足够的大气,造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缺乏液态水,难以存在生命,B正确;月球公转速度过快和陨石撞击较多虽会对生命存在产生影响,但都不是其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C、D错误。8.C 月球没有大气层,A错误;月球岩浆活动早已停止,其南极不存在较好的地热条件,B错误;由材料可知,月球南极存在着长时间的阴影区,说明气温低,温差相对较小,可能存在大量固态水,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C正确;月球南极气温低,不存在液态水,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x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