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综合拔高练(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综合拔高练(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常见的天体系统
  (2019浙江4月选考,24—25)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Ⅰ为地月系示意图,图Ⅱ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面两题。
1.图Ⅱ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  
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  
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考点2 太阳活动
3.(2022上海,1)我国发射的“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A.日珥和耀斑  B.太阳黑子和耀斑
C.日珥和太阳风  D.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考点3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9海南,14)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4.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2019北京,11)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5.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考点4 地球的演化
  (2022北京,4)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6.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7.(2021天津,1)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高考模拟练
  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中国命名结果发布会”公布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采纳的杜鹃座恒星L168-9和它的行星L168-9b的中国团队命名提案——丹凤(Danfeng)和青鸾(Qingluan)。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Danfeng)”,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Qingluan)”。下图示意天体“丹凤(Danfeng)”与天体“青鸾(Qingluan)”。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天体“青鸾(Qingluan)”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丹凤(Danfeng)”恒星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天体“丹凤(Danfeng)”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   
B.与地球体积相当
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   
D.由炽热气体组成
  月球的不透明性,以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和地球与月球的自转、公转特点导致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时发现了“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我国古人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月亮,用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日夜间的月相图,亮面朝向西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的月球(  )
A.级别与火星一致  
B.只有公转没有自转
C.在后半夜拍摄观察到  
D.月相与金星可同时出现
4.下列诗句符合图示月相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天文学家在太阳活动事件中观察到了暗条和热通道,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太阳大气层,热通道位于暗条的上方,与耀斑处于同一层。下图示意暗条—热通道系统结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暗条和热通道分别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色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日冕层
6.暗条和热通道物质活跃时,可能导致(  )
A.电网稳定水平提高   B.地球南北极磁场倒转
C.地表白昼时间变长   D.卫星导航遭到干扰
  2023年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于12月27日,在珠江口海域顺利完成首次试航,其具备海域11 000米的钻探能力。大洋钻探被誉为海洋科技“皇冠”,打穿地壳与地幔分界面体现了“皇冠”的含金量。下面左图示意“梦想”号,右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大洋钻探要体现“皇冠”的含金量,要打穿的分界面指的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梦想”号,选择在大洋中进行钻探的原因可能是(  )
A.钻探难度较小  B.地壳比较活跃
C.地幔厚度较薄  D.地壳厚度较薄
  下面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示意某次地震时,以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为半径绘成的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若M地震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5分钟,则M地震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2 000 km  B.3 000 km
C.4 000 km  D.4 500 km
10.依据M、N、Q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不能穿越地核的波是(  )
A.W1  B.W2  
C.W1和W2  D.W1或W2
  若尔盖湿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这里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飞鸟齐聚。下图为若尔盖湿地某湖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河流、湖泊  B.大气、水鸟
C.岩石、冰川  D.草甸、水鸟
13.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  )
A.只分布在水圈表层
B.可分布在岩石圈上部
C.可分布在大气圈顶层
D.范围固定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海南岛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素有“阳光岛”之称。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单位kW·h/m2)。
(1)简述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说明东方较琼中太阳能丰富的原因。(4分)
(3)画出东方到琼海沿线年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图。(6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认识地层与环境的关系
案例资料: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是根据一个地区的地层资料,按时代顺序、接触关系以及厚度编制的图件,用以表示地层和岩石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反映区域内地质发展历史、地质条件和地层特征等,它是野外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下图为山西省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
【案例思考】
(1)概括山西省地层的特点。(8分)
(2)据①时期的岩石类型推测当时山西省地理环境。(6分)
(3)若图示植物化石为裸子植物的化石,分析②时期可能的地质年代和灭绝的动物类型。(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高考真题练
1.B 2.D 3.B 4.A 5.B 6.C 7.B
1.B 读图可知,图Ⅱ中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图Ⅰ中①位置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为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木星、金星不会如此明亮,A错误;②位置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此时随着月球自转、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正确;③位置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为夜晚,金星为地内行星,此时不会出现在天空,C错误;④位置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为日出时刻,此时金星应位于东方月平线附近,D错误。
2.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在月面上可能会看到地球遮挡住太阳和部分恒星的光芒,但地球不会遮挡住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中其他恒星系的光芒 A错误
流星拖着亮线,是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形成的,月球上没有大气,不能观察到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B错误
月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太阳在月面上东升西落 C错误
月球上没有大气,天空背景是暗的,因此可以观察到(或借助仪器观测到)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D正确
知识拓展 地球上之所以很难看到太阳与其他天体同在天空,主要是因为地球上有大气的散射作用,白天时天空背景亮度较大,因此其他天体的光芒被盖住,肉眼很难观察到。
3.B 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有耀斑、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
4.A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钻井深8 588米,故该钻井未穿透地壳,A正确;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该钻井未达莫霍面、未达地幔,B、D错误;岩石圈由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该钻井没有穿透岩石圈,C错误。
5.B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6.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分析 结论
图示信息: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多样性更高,说明其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A错误
调用知识: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动物恐龙繁盛的时期,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是新生代 B错误
图示信息: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地表温度相较之前有很大提升,故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C正确
调用知识:生物主要生存于地表,影响生物演化的因素较多,生物演化过程较为复杂 D错误
7.B 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应为能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的事物,而能够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的事物主要为岩石圈中的地层和化石,地层被认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而化石被认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照片A为湖泊,属于水圈的组成部分,无法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故A项错误。照片B为中上元古界地层,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是能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的事物,故B项正确。照片C为黄崖关长城,是人文景观,不能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故C项错误。照片D为八仙山天然次生林,林木无法显示地球地质历史变化,故D项错误。
高考模拟练
1.B 2.D 3.D 4.C 5.A 6.D 7.A 8.D
9.B 10.B 11.A 12.D 13.B
1.B 由材料“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Danfeng)’,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Qingluan)’”可知,“丹凤(Danfeng)”属于恒星,而“青鸾(Qingluan)”是围绕着“丹凤(Danfeng)”公转的行星,所以“丹凤(Danfeng)”和“青鸾(Qingluan)”组成了恒星系统——“丹凤(Danfeng)”恒星系,与太阳系等级相同,B正确;银河系包含太阳系、“丹凤(Danfeng)”恒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A、C、D错误。
2.D 天体“丹凤(Danfeng)”属于恒星,属于“丹凤(Danfeng)”恒星系,该恒星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丹凤(Danfeng)”,不以太阳为公转中心,A错误;恒星质量和体积较大,不可能与地球体积相当,B错误;“丹凤(Danfeng)”由炽热气体组成,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正确。
3.D 月球属于卫星,火星属于行星,两者级别不一致,A错误;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B错误;图中月球亮面朝西,为蛾眉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C错误;蛾眉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面天空,金星傍晚可在西面天空出现,因此图示月相与金星可同时出现,D正确。
4.C 图示月相为蛾眉月,亮面朝西,应该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A、B描述的均是满月,即农历十五左右的月相;农历初三为上半月的蛾眉月;“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描写的是黎明的残月,应是下半月清晨月相,亮面朝东。
5.A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位于色球层,热通道与耀斑处于同一层,故热通道也位于色球层;热通道位于暗条的上方,因此暗条位于光球层。
6.D 暗条和热通道物质活跃时,太阳活动强烈,可能影响地球磁场,从而影响电网稳定以及卫星导航,但不会使得南北极磁场倒转;地球白昼时间长短与太阳活动无关。
7.A 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纵波速度突然变大;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由右图可知,①处横波、纵波速度突然变大,为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故A正确;②处为地幔,③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为古登堡面,④处为地核,B、C、D错误。
8.D 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平均厚度只有5~10千米,因此在大洋中进行钻探更有利于打穿莫霍面,D正确;在大洋中进行钻探,钻探难度较大,A错误;板块边界地壳活跃,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边界不一定都在大洋中,B错误;大洋与大陆的地幔厚度差异不大,C错误。
9.B 据图可知,震中距为2 000 km时,纵波、横波时距差约为3.5分钟;震中距为3 000 km时,纵波、横波时距差约为4.8分钟;震中距为4 000 km时,纵波、横波时距差约为5.5分钟;震中距为4 500 km时,纵波、横波时距差约为6分钟。
10.B 以M、N、Q三地震台站为中心,以三地震台站各自测得的震中距为半径绘成的三个圆的交点,应是本次地震震中所在地,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为三个圆的交点,因此此次地震震中位于②地。
11.A 震中距相等的情况下W2所用时间少于W1,因此W2速度快,代表纵波,W1代表横波。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只有纵波(W2)能穿越,横波(W1)不能穿越。
1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草甸与水鸟属于生物圈,河流与湖泊属于水圈,大气属于大气圈,岩石属于岩石圈,冰川属于水圈,故选D。
13.B 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为生物圈,它分别渗透于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范围不固定,故选B。
14.答案 (1)由四周向中部递减;西部多,东部少。
(2)东方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3)绘图如下:
解析 (1)读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可知,海南岛的中部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小,四周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大,说明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由四周向中部递减;西部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大,东部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小,说明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西部多,东部少。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位于海南岛中部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琼中位于海南岛中部,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
(3)先在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中画出东方与琼海的连线,找出该线与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相交的点及对应的数值;再新绘坐标图,结合两线交点数值,设置合适的纵坐标,在横坐标上标明东方、琼海;最后标出两线交点处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15.答案 (1)不同时代沉积的岩石成分和厚度有差异;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矿产;等。
(2)①时期的岩石是含有腕足类化石、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主要由海洋中的钙物质沉积而成,腕足类动物、珊瑚生活在海洋中,由此推测当时山西省为暖湿的浅海环境。
(3)中生代;恐龙和海洋中的部分无脊椎动物。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2)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3)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