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辩证思维的含义,明确其与形而上学思维、唯心主义诡辩论的区别。 2.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了解其发展历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精神:把握辩证思维的特征,区分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诡辩论,培养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公共参与:在生活中自觉运用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整体意识和动态意识,提升参与社会事务的理性思维水平。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辩证思维的含义和整体性、动态性特征。 2.难点: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区别;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精选 “城市交通规划”“生态保护” 等案例,制作课件;引导学生复习必修 4 中辩证法的相关内容。 2.学生:搜集生活中体现辩证思维或形而上学思维的案例,预习教材内容。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展示漫画:一位管理者为“快速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下令拆除所有绿化带扩建车道,结果导致城市生态恶化、居民投诉激增。 提问:这位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科学解决城市问题? 导入:要避免“顾此失彼”,需掌握辩证思维的智慧。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展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精彩课堂】 总议题:如何用辩证思维破解“顾此失彼”的困境? 子议题一:探究辩证思维的内涵 议学情境一: 材料1:某地区为追求GDP增长,引进高污染工厂,短期内经济提升,但几年后出现土壤污染、疾病高发等问题,不得不关停工厂并投入巨资治理。 材料2: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某企业既抓新能源技术研发,又兼顾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议学问题: 材料1 中决策者的思维方式有何弊端? 材料2 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对比两则材料,说明辩证思维的必要性。 学生互动:分组讨论,结合材料分析两种思维的差异。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归纳形而上学思维的“孤立、静止、片面”特征,以及辩证思维 “联系、发展、全面” 的核心内涵。 议学提示: 材料1的决策者陷入了形而上学思维:只看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与健康的联系,割裂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 材料2的企业运用辩证思维:既看到发展经济的必要性,也看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对立统一中实现平衡。 辩证思维的实质是用矛盾分析方法看待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这是认识复杂问题的科学工具。 议学情境二: 战国时期,赵括熟读兵书却不懂变通,在长平之战中照搬兵法,坚持“以守为攻”,无视秦军的变化和战场实际,最终惨败。 议学问题:赵括的失败体现了哪种思维误区?如何理解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的思维方式? 学生互动:结合历史案例,分析 “教条主义” 与辩证思维的区别。 教师点拨:赵括的思维是形而上学的静止思维,无视事物的变化发展。辩证思维要求 “因时势而变”,既尊重规律,又灵活应对实际条件的变化,这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键。 知识整合:一、辩证思维的含义1、★含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①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②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③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3、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子议题二:把握辩证思维的特征 议学情境三: 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既保留了首钢老厂房的工业遗迹(如冷却塔),又融入现代冰雪运动设施,实现了 “工业遗产保护” 与 “体育功能” 的融合,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议学问题: 1.该设计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2.如何理解 “整体与部分” 的辩证关系? 学生互动:结合案例,分析 “工业遗产” 与 “体育设施” 的相互作用。 教师精讲: 辩证思维的整体性要求立足整体,统筹部分。首钢大跳台的设计没有孤立对待“保护”与“利用”,而是将工业遗迹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使其与现代功能相互促进,体现了 “此与彼”“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议学情境四: 某湖泊生态治理过程:初期只投放食藻鱼控制蓝藻,忽视了鱼类过度繁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导致生态失衡;后来采用 “投放食藻鱼 + 种植水生植物 + 监测水质变化” 的综合方案,实现了动态平衡。 议学问题: 1.初期治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后期方案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学生互动:对比两种治理方案,讨论 “静态思维” 与“动态思维”的差异。 教师点拨: 初期失败源于静态思维:将蓝藻治理视为孤立事件,忽视生态系统的动态联系。 后期方案体现动态性特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湖泊生态,将其视为开放系统,通过多因素协同调节,适应生态的动态变化。 议学情境五: 有人说:“辩证思维就是‘怎么说都对’,比如‘既好又坏’‘既对又错’。” 议学问题: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何区分辩证思维与诡辩论? 学生互动:辩论 “辩证思维是否等于‘模棱两可’”。 教师总结: 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辩证思维的 “全面性” 是基于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如 “机遇与挑战并存”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诡辩论则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断(如 “小偷作案是‘促进货币流通’”)。 知识整合:二、★辩证思维的特征1、特征(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①原因: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②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③作用:A.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B.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C.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①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②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④作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2、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性质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②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3、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4、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课堂小结】 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整体性要求统筹全局,动态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既反对形而上学的僵化,也排斥诡辩论的虚妄,是实践中孕育的智慧。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用辩证思维 “看得全、看得远、看得活”,破解 “顾此失彼” 的困境。【课后作业】 1.下列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②③④ A.①②④ D.①③④ C.①②③2.“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B.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C.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D.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3.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这主要说明辩证思维( )①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②用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③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④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零和游戏”是指在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例如,我们把赢计为“+1分”,把输计为“-1分”,那么,这两方得分之和就是1+(-1)=0。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零和游戏”理论( )①只反映了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总结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反映了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DD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