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2025三下·虎门期末)请听短文《长颈鹿》,完成下面的练习。1.根据录音,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①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 )的动物。A.跑步最快B.身材最高C.力量最大②长颈鹿还是地球上最( )的动物。A.耐饿B.耐热C.耐渴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长颈鹿有一双大而灵活的眼睛。 ②长颈鹿前腿上的蹄子是非常厉害的防卫武器。 ③长颈鹿低头时是它防备最空虚的时候。 【答案】1.①B;②C2.正确;错误;正确【知识点】听力阅读【解析】【点评】 小学语文听力训练需要注重技巧的提升,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训练语音识别、练习速记和多听多练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需要注意正确书写格式,注意连读和停顿,掌握语法规则等注意事项。1.①根据参考短文“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身材最高的动物”可知,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身材最高的动物,答案选B。②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是地球上最耐渴的动物,可以几个月不喝水”可知,答案选C。故答案为:①B;②C2.①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有一双大而灵活的眼睛”可知,该说法正确。②根据参考短文“不要以为温顺的长颈鹿好欺负,后腿上的蹄子是非常厉害的防卫武器”可知,是后腿上的蹄子,不是前腿,该说法错误。③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了,吃草喝水都不方便。低头时是它防备最空虚的时候”可知,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2025三下·虎门期末)认真读一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有一位青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读多少书,早年外出打工,他不怕劳累(lèi lěi),学到技术后,靠经商积累(lèi lěi)了一定的财富,便在偏僻的家乡①xiū jiàn了一所②xī wàng小学,给乡亲们解决了孩子上学的③má fan,他的这种善举得到大家的爱戴。他还请了一位艺术老师专门④fù zé教导这些小孩“琴棋书画”,孩子们的基础与城里的孩子稍(shāo shào)微有些差(chā chà)别,但他们进步很快。有一个叫小华的孩子,去年参加县里的少儿绘画大赛,他获得了全县少儿三等奖绘画大赛。3.根据拼音,按照标号顺序写词语。4.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文段中提到的“琴棋书画”是指( )。A.文房四宝 B.雅人四好 C.中医四诊6.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A.向上托 B.全 C.推选 D.举动①他这种善举得到了大家的爱戴。 ②李春设计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7.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答案】3.修建;希望;麻烦;负责4.lèi;lěi;shāo;chā5.B6.D;B7.他在全县少儿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知识点】字义;修改病句;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国学常识【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3.建造、 施工的意思,“建”也是建立、兴建的意思,二者组成“修建”表示对建筑物进行施工建造。②“xì wà ng”对应的词语应该是“希望”,“希”有盼望、期望的意思,“望”也有期望、期待之意,合起来表示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①“má fan”对应的词语是“麻烦”,指繁琐、费事的事情。②“fù zé”对应的词语是“负责”,表示担负责任。故答案为:修建;希望;麻烦;负责4.“劳累”的“累”读“lèi”,“积累”的“累”读“lěi”,文中“靠经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中的“累”表示积聚、储存,读“lěi”;“不怕劳累”中的“累”表示疲乏、过劳,读“lèi”。“稍”在“稍微”中读"shāo”。“差”在表示程度上的不同时,“稍微有些差别”读“chà”。故答案为:lèi;lěi;shāo;chā5.琴棋书画”的含义。A选项:“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与“琴棋书画”不同。B选项:“琴棋书画”常被称为“文人四友”,是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该选项正确。C选项:“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和“琴棋书画”毫无关系。故答案为:B。6.选择加点字的意思。①“他的这种善举得到大家的爱戴”中,“举”在这里指行为、举动,答案选D②“李春设计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中,“举”表示全,“举世闻名”就是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答案选B 故答案为:D;B7.这句话的语病在于语序不当,“绘画大赛”是赛事名称,“全县少儿三等奖”是奖项,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先说明赛事,再说明获得的奖项。修改后的句子:他在全县少儿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2025三下·虎门期末)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节日习俗独具风情,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8.清明时节,杜牧留下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重阳佳节,登高思亲,王维写下情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9.我知道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除赛龙舟外,还有( )。(多选)A.吃粽子 B.吃月饼 C.吃汤圆 D.挂艾蒿10.三年级(1)班准备于6月16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提前一天在班务栏里写一个通知,请全班同学参加。【答案】8.借问酒家何处有;独在异乡为异客9.A;D10. 通知各位同学:我们班将于6月16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全班同学准时参加。三年级(1)班班委会6月15日【知识点】古诗词填空;通知;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习俗、通知。节日风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归纳和积累,并掌握一些节日风俗的寓言。古诗文默写要在明确其出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 我们平时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这样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8.第一空出自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根据“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上一句,可确定答案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第二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根据“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答案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故答案为:9.A:“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典型习俗,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关;B:“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象征团圆;C:“吃汤圆”(元宵)是元宵节的习俗,寓意团圆美满;D:"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有驱邪避灾的寓意。故答案为:A;D10.通知是一种常用应用文,写作需包含关键要素且格式规范:标题:第一行正中写"通知”,明确文体。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需清晰说明活动的时间(6月16日下午三点)、地点(本班教室)、内容(“我爱祖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和要求(全班同学准时参加),这些是通知的核心信息,确保接收者明确活动细节。落款:正文右下角分两行写,先写发通知的单位(三年级(1)班班委会),再写日期(6月15日),体现通知的严肃性和时效性。11.(2025三下·虎门期末)妈妈经常教育我不要跟品质不好的人交往,因为(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答案】B【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它的含义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办法。例如在军事作战等情境中,面对不同的威胁有不同的抵御手段,和不要与品质不好的人交往这一语境没有关联。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字面意思是靠着朱砂的会变红,靠着墨的会变黑。它常用来比喻接近好人能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会使人变坏。妈教育不要跟品质不好的人交往,就是担心受到不良影响,“近墨者黑”,这个选项符合妈妈教育的意图。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常用来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它主要强调的是勇敢地去尝试、冒险以获得成果,和不与品质不好的人交往的语境不相符。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和惯用语的积累,理解它们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12.(2025三下·虎门期末)“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中“走”的意思是( )A.跑 B.行走 C.离开【答案】A【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走”在现代汉语里通常表示“行走”,但在古文中常表示“跑”。“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描述的情景是兔子快速移动撞到树桩上,这里兔子的动作是比较迅速的,用“跑”来解释“走”更符合语境。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懂得字词的意思,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3.(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天是奶奶的九十岁大寿,来参加寿宴的宾客无不耀武扬威。B.花园里百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C.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周末我们想去游乐园玩。【答案】A【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耀武扬威”这个词的意思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它是一个贬义词。在奶奶九十岁大寿这样欢乐、喜庆、温馨的场合中,宾客们应该是带着祝福、喜悦的心情来参加寿宴的,不适合用贬义词“耀武扬威”来形容宾客的状态。B:“百花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花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姿态,用“百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来描述花园里花朵的景象是非常恰当的。C:“异口同声”指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我和妹妹”同时表达想去游乐园玩的想法,用“异口同声”来形容这种情况是合理的。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14.(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词语按不同的方式归类,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A.石榴红 柠檬黄 丁香紫B.亭亭玉立 源源不断 耿耿于怀C.叶公好龙 杯弓蛇影 雨后春笋【答案】C【知识点】词语归类【解析】【分析】A:“石榴红”是用石榴这种水果来命名红色,“柠檬黄”是用柠檬来命名黄色,“丁香紫’是用丁香来命名紫色,它们都是以植物或水果名称加颜色的方式构成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属于同一类。B:“亭亭玉立”“源源不断”“耿耿于怀”都是 AABC式的词语,即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不同,属于同一类词语结构。C:“叶公好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讲述叶公表面喜欢龙,实际见到真龙却很害怕的故事,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杯弓蛇影”也是一个成语,说的是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而生病,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这两个都是与人物心理或行为相关的成语。。而“雨后春笋”是一个中性的四字词语,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它不是源自寓言故事,和“叶公好龙”“杯弓蛇影”不同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15.(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没有围绕中心句“雨下得真大”来写的一项是( )A.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B.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C.雨如同山坡上奔腾而下的野马,来势迅猛。【答案】B【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解析】【分析】A:“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通过描述雨水汇聚成小溪并冲刷柏油路的情景,侧面体现出雨下得很大,水量很多,是围绕“雨下得真大”来写的。B:“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此句重点描述的是游客撑伞欣赏风景的行为,没有从任何方面体现出雨下得大这一特点,与中心句无关。C:“雨如同山坡上奔腾而下的野马,来势迅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比作奔腾而下的野马,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雨下得又大又急,是围绕“雨下得真大”来写的。故答案为:B【点评】 考查找中心句。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找中心句要先分清段落,再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行文特点概括段意。(2025三下·虎门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6.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17.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唉,这个愿望又落空了!”马小艺 。18.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说, 。19.照样子,仿写拟人句。例:牵牛花开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小鸟在枝头上叫。 。【答案】16.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17.垂头丧气地说18.他指的是明年冬天19.小鸟在枝头上唱歌。【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补充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16.原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它的否定形式的陈述句是一样的。原句“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反问句中有“怎么能”,表示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时,要把“怎么能”改为“不能”,去掉疑问助词“呢”,问号改为句号。故答案为: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17.例句“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中“高兴地叫起来”是对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对于“唉,这个愿望又落空了!”,根据句子表达的沮丧的情感,可以补充“垂头丧气地说”。故答案为:垂头丧气地说18.转述别人说的话时,要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原句“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转述后就是“裁缝说,他指的是明年冬天。”故答案为:他指的是明年冬天19.例句“牵牛花开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把牵牛花当作人来写,赋予了牵牛花“吹起小喇叭”的人的动作。对于“小鸟在枝头上叫”,可以赋予小鸟“唱歌”的人的动作。故答案为:小鸟在枝头上唱歌。二、阅读。(18分)(2025三下·虎门期末)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今天,我观察了一片枫叶。从整体看,树叶绿绿的。仔细观察,发现一根接一根的叶脉。我想:为什么绿绿的叶子里面会有那么多叶脉呢?我马上翻开《少儿百科全书》来寻找答案。啊,我知道了,叶子的叶脉是用来传递营养的,枫叶是通过叶脉传送来的营养成分来生长的,而且,运用传来的营养制造叶绿素。那些叶绿素就像一个个“加工厂”,“加工厂”把二氧化碳制造成自己需要的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我很想看看叶绿素是什么样子的,就跟邻居家的姐姐借来了显微镜。在显微镜下,叶绿素就像一个个气泡,而且那些气泡感觉都在动。我跟邻居姐姐借显微镜时,她还跟我说,让我把枫叶放进盐水里泡50分钟再拿出来看看。我按照姐姐说的做了,结果发现盐水里面的叶子变红了。我把红了的叶子放到显微镜下一看,“哇!”我大叫了一声。里面的叶绿素竟然变成了红的。这时我一下明白了,叶绿素还有让叶子变绿的功能啊!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0.给这篇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21.细读短文,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观察 营养 叶绿素22.短文中有很多比喻句,请你在下面仿写一个比喻句。23.短文中的“我”遇到不懂问题用的学习方法是( )。A.去请教别人 B.去查找资料 C.联系上下文24.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请抄写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5.认真读短文,将“我”仔细观察枫叶的过程填写完整。从整体看 仔细观察 在显微镜下看 在盐水里发现 26.“生活处处都是美”,你曾发现过生活中哪些美的事物?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答案】20.观察枫叶21.仔细;传递;功能22.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飘在空中。23.B24.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5.绿绿的;;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26.生活中小区花园的月季花就很美。每到花开时节,那一朵朵月季花姿态各异。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儿微微张开,似在悄悄打量这个世界;有的完全盛开了,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宛如华丽的舞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受着这自然带来的美好。【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20.短文主要围绕对一片枫叶的观察展开,包括观察枫叶的叶脉、借助工具观察叶绿素等内容。所以可以取题目为“观察枫叶”。故答案为:观察枫叶21.文中提到“仔细观察”,所以第一空填仔细;文中有“叶子的叶脉是用来传递营养的”,所以第二空填传递;文中说“叶绿素还有让叶子变绿的功能啊”,所以第三空填功能。故答案为:①仔细;②传递;③功能22.仿写比喻句,需先明确短文中的比喻句特点。文中“那些叶绿素就像一个个加工厂”“在显微镜下,叶绿素就像一个个气泡”,都是抓住两种事物(叶绿素与加工厂、气泡)的相似点(功能/形态)进行比喻。仿写时选择一个本体,再找一个有相似特征的喻体即可。故答案为: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飘在空中。23.需从文中找出“我”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文中提到“我想为什么绿绿的叶子里面会有那么多叶脉呢 我马上翻开少儿百科全书来寻找答案”,这表明“我”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对应选项B(去查找资料)。故答案为:B24.主旨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短文围绕观察枫叶的过程展开,最后一句“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总结了观察带来的感悟,点明了文章主旨。故答案为: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5.按文中观察顺序提取枫叶特点:整体看:树叶绿绿的。仔细观察: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显微镜下: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盐水里泡50分钟后: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绿绿的;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26.题目要求我们说一说生活中发现的美的事物。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自然景观、人文现象、人的美好品质等都属于美的范畴 。我们可以从自然方面入手,比如描述四季景色之美。像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花朵竞相开放,处处充满生机,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美;夏天,雨后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荷塘景色如画,是一种清新的美;秋天,金黄的稻田一望无垠,枫叶似火,是丰收与绚烂的美;冬天,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世界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是纯净洁白的美。也可以从人的美好行为方面来说。比如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是一种温暖的美;志愿者们在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一种善良的美。故答案为:生活中小区花园的月季花就很美。每到花开时节,那一朵朵月季花姿态各异。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儿微微张开,似在悄悄打量这个世界;有的完全盛开了,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宛如华丽的舞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受着这自然带来的美好。三、习作。(30分)27.(2025三下·虎门期末)题目:假如头上不长头发假如头上不长头发,长满鲜花和小草;假如头上不长头发,长满西瓜冬瓜南瓜……假如头上不长头发,会长什么?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请大胆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答案】假如头上不长头发 假如我的头上不长头发,那该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我头上的向日葵们便纷纷抬起头,追逐着那温暖的光芒。它们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仿佛一群忠诚的追随者。蜜蜂和蝴蝶被这独特的花香吸引而来,在我的头顶上欢快地飞舞着。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都好奇地围过来,眼中满是羡慕。蝴蝶在我们之间穿梭,像是在为我们的友谊翩翩起舞。到了学校,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一只蝴蝶从我的头上飞了起来,在教室里盘旋。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被吸引了过来,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头上的花朵却开得更加灿烂了,仿佛在为这小小的插曲而欢呼。课间休息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个调皮的男生想要摘我头上的小花,可刚一伸手,就被一只小蜜蜂蜇了一下,疼得他直咧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则赶紧护住头上的花草,像守护着自己的宝贝一样。如果头上长满了西瓜、冬瓜和南瓜,那可就更有趣了。夏天的时候,我头上的西瓜成熟了,我可以随时摘下一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那甜甜的滋味。冬瓜长得大大的,说不定还能帮我挡住夏天的烈日呢。南瓜则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小装饰,把我打扮得像童话里的小精灵。晚上,当我躺在床上,头上的夜来香和昙花就会悄悄地开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在梦里,我头上的植物们都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和我一起在森林里玩耍,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欢乐的时光。我期待着这样奇妙的一天,头上的花草和瓜果,将我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欢乐的奇幻世界。【知识点】想象作文【解析】【分析】1.解题核心要求:这类题目属于想象类创作题,重点考查对“奇幻”场景的构思能力、细节描写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需要基于“头上不长头发,变成奇幻世界”这一设定,展开合理且富有童趣的想象,体现场景的独特性和趣味性。2.想象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文中将头上的“奇幻世界”具体化为“向日葵、花朵、西瓜、夜来香”等植物,既符合“植物生长”的基本逻辑,又突破了“头上长头发”的常规认知,比如“向日葵追着阳光转”“西瓜能分享、冬瓜能遮阳”,让想象既新奇又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共鸣。细节描写的生动性:通过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听觉 (“蝴蝶翩翩起舞”)、嗅觉(“夜来香散发香气”)等多感官描写,让场景更鲜活。例如“蜜蜂蜇调皮男生”“花朵为课堂插曲欢呼”等细节,充满童真,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和趣味性。情感与主题的表达:全文围绕“欢乐、惊喜”的情感展开,结尾“期待奇妙一天”升华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儿童视角下对“奇幻”的纯粹期待,主题积极向上。3.答题思路总结:面对此类想象题,可按“设定具体化→细节场景化→情感真实化”的步骤构思:1.先将抽象的“奇幻”转化为具体事物(如植物、动物、小天地等);2.结合生活场景(上学、课间、夜晚)设计互动情节,加入动作、神态等细节;3.融入真实的情感(开心、期待、珍惜),让想象不空洞,贴近内心感受。【点评】这篇《假如头上不长头发》是一篇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佳作,想象大胆又贴合童趣。作者跳出“头上长头发”的常规认知,让头顶变成植物的乐园一向日葵追着阳光转、西瓜能解渴、夜来香伴入眠,这些想象既新奇又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比如“冬瓜挡烈日”“南瓜做装饰”,把日常事物的功能巧妙融入奇幻场景,让人觉得有趣又亲切。细节描写生动鲜活。情感真挚自然。字里行间满是孩子对“奇幻”的期待与欢喜:同学们的“羡慕”、对花草的“守护”、梦里与植物精灵“唱歌跳舞”的快乐,这些情感真实又纯粹,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期待奇妙一天”更是让这份童真落地,温暖又动人,是一篇充满灵气的范文。1 / 1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2025三下·虎门期末)请听短文《长颈鹿》,完成下面的练习。1.根据录音,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①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 )的动物。A.跑步最快B.身材最高C.力量最大②长颈鹿还是地球上最( )的动物。A.耐饿B.耐热C.耐渴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长颈鹿有一双大而灵活的眼睛。 ②长颈鹿前腿上的蹄子是非常厉害的防卫武器。 ③长颈鹿低头时是它防备最空虚的时候。 (2025三下·虎门期末)认真读一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有一位青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读多少书,早年外出打工,他不怕劳累(lèi lěi),学到技术后,靠经商积累(lèi lěi)了一定的财富,便在偏僻的家乡①xiū jiàn了一所②xī wàng小学,给乡亲们解决了孩子上学的③má fan,他的这种善举得到大家的爱戴。他还请了一位艺术老师专门④fù zé教导这些小孩“琴棋书画”,孩子们的基础与城里的孩子稍(shāo shào)微有些差(chā chà)别,但他们进步很快。有一个叫小华的孩子,去年参加县里的少儿绘画大赛,他获得了全县少儿三等奖绘画大赛。3.根据拼音,按照标号顺序写词语。4.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文段中提到的“琴棋书画”是指( )。A.文房四宝 B.雅人四好 C.中医四诊6.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A.向上托 B.全 C.推选 D.举动①他这种善举得到了大家的爱戴。 ②李春设计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7.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用修改符号修改。(2025三下·虎门期末)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节日习俗独具风情,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8.清明时节,杜牧留下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重阳佳节,登高思亲,王维写下情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9.我知道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除赛龙舟外,还有( )。(多选)A.吃粽子 B.吃月饼 C.吃汤圆 D.挂艾蒿10.三年级(1)班准备于6月16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提前一天在班务栏里写一个通知,请全班同学参加。11.(2025三下·虎门期末)妈妈经常教育我不要跟品质不好的人交往,因为(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2.(2025三下·虎门期末)“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中“走”的意思是( )A.跑 B.行走 C.离开13.(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天是奶奶的九十岁大寿,来参加寿宴的宾客无不耀武扬威。B.花园里百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C.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周末我们想去游乐园玩。14.(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词语按不同的方式归类,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A.石榴红 柠檬黄 丁香紫B.亭亭玉立 源源不断 耿耿于怀C.叶公好龙 杯弓蛇影 雨后春笋15.(2025三下·虎门期末)下列没有围绕中心句“雨下得真大”来写的一项是( )A.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B.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C.雨如同山坡上奔腾而下的野马,来势迅猛。(2025三下·虎门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6.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17.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唉,这个愿望又落空了!”马小艺 。18.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说, 。19.照样子,仿写拟人句。例:牵牛花开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小鸟在枝头上叫。 。二、阅读。(18分)(2025三下·虎门期末)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今天,我观察了一片枫叶。从整体看,树叶绿绿的。仔细观察,发现一根接一根的叶脉。我想:为什么绿绿的叶子里面会有那么多叶脉呢?我马上翻开《少儿百科全书》来寻找答案。啊,我知道了,叶子的叶脉是用来传递营养的,枫叶是通过叶脉传送来的营养成分来生长的,而且,运用传来的营养制造叶绿素。那些叶绿素就像一个个“加工厂”,“加工厂”把二氧化碳制造成自己需要的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我很想看看叶绿素是什么样子的,就跟邻居家的姐姐借来了显微镜。在显微镜下,叶绿素就像一个个气泡,而且那些气泡感觉都在动。我跟邻居姐姐借显微镜时,她还跟我说,让我把枫叶放进盐水里泡50分钟再拿出来看看。我按照姐姐说的做了,结果发现盐水里面的叶子变红了。我把红了的叶子放到显微镜下一看,“哇!”我大叫了一声。里面的叶绿素竟然变成了红的。这时我一下明白了,叶绿素还有让叶子变绿的功能啊!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0.给这篇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 21.细读短文,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观察 营养 叶绿素22.短文中有很多比喻句,请你在下面仿写一个比喻句。23.短文中的“我”遇到不懂问题用的学习方法是( )。A.去请教别人 B.去查找资料 C.联系上下文24.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请抄写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5.认真读短文,将“我”仔细观察枫叶的过程填写完整。从整体看 仔细观察 在显微镜下看 在盐水里发现 26.“生活处处都是美”,你曾发现过生活中哪些美的事物?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三、习作。(30分)27.(2025三下·虎门期末)题目:假如头上不长头发假如头上不长头发,长满鲜花和小草;假如头上不长头发,长满西瓜冬瓜南瓜……假如头上不长头发,会长什么?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请大胆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①B;②C2.正确;错误;正确【知识点】听力阅读【解析】【点评】 小学语文听力训练需要注重技巧的提升,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训练语音识别、练习速记和多听多练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需要注意正确书写格式,注意连读和停顿,掌握语法规则等注意事项。1.①根据参考短文“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身材最高的动物”可知,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身材最高的动物,答案选B。②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是地球上最耐渴的动物,可以几个月不喝水”可知,答案选C。故答案为:①B;②C2.①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有一双大而灵活的眼睛”可知,该说法正确。②根据参考短文“不要以为温顺的长颈鹿好欺负,后腿上的蹄子是非常厉害的防卫武器”可知,是后腿上的蹄子,不是前腿,该说法错误。③根据参考短文“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了,吃草喝水都不方便。低头时是它防备最空虚的时候”可知,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答案】3.修建;希望;麻烦;负责4.lèi;lěi;shāo;chā5.B6.D;B7.他在全县少儿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知识点】字义;修改病句;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国学常识【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3.建造、 施工的意思,“建”也是建立、兴建的意思,二者组成“修建”表示对建筑物进行施工建造。②“xì wà ng”对应的词语应该是“希望”,“希”有盼望、期望的意思,“望”也有期望、期待之意,合起来表示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①“má fan”对应的词语是“麻烦”,指繁琐、费事的事情。②“fù zé”对应的词语是“负责”,表示担负责任。故答案为:修建;希望;麻烦;负责4.“劳累”的“累”读“lèi”,“积累”的“累”读“lěi”,文中“靠经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中的“累”表示积聚、储存,读“lěi”;“不怕劳累”中的“累”表示疲乏、过劳,读“lèi”。“稍”在“稍微”中读"shāo”。“差”在表示程度上的不同时,“稍微有些差别”读“chà”。故答案为:lèi;lěi;shāo;chā5.琴棋书画”的含义。A选项:“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与“琴棋书画”不同。B选项:“琴棋书画”常被称为“文人四友”,是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该选项正确。C选项:“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和“琴棋书画”毫无关系。故答案为:B。6.选择加点字的意思。①“他的这种善举得到大家的爱戴”中,“举”在这里指行为、举动,答案选D②“李春设计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中,“举”表示全,“举世闻名”就是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答案选B 故答案为:D;B7.这句话的语病在于语序不当,“绘画大赛”是赛事名称,“全县少儿三等奖”是奖项,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先说明赛事,再说明获得的奖项。修改后的句子:他在全县少儿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答案】8.借问酒家何处有;独在异乡为异客9.A;D10. 通知各位同学:我们班将于6月16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全班同学准时参加。三年级(1)班班委会6月15日【知识点】古诗词填空;通知;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习俗、通知。节日风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归纳和积累,并掌握一些节日风俗的寓言。古诗文默写要在明确其出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 我们平时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这样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8.第一空出自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根据“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上一句,可确定答案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第二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根据“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答案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故答案为:9.A:“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典型习俗,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关;B:“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象征团圆;C:“吃汤圆”(元宵)是元宵节的习俗,寓意团圆美满;D:"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有驱邪避灾的寓意。故答案为:A;D10.通知是一种常用应用文,写作需包含关键要素且格式规范:标题:第一行正中写"通知”,明确文体。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需清晰说明活动的时间(6月16日下午三点)、地点(本班教室)、内容(“我爱祖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和要求(全班同学准时参加),这些是通知的核心信息,确保接收者明确活动细节。落款:正文右下角分两行写,先写发通知的单位(三年级(1)班班委会),再写日期(6月15日),体现通知的严肃性和时效性。11.【答案】B【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它的含义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办法。例如在军事作战等情境中,面对不同的威胁有不同的抵御手段,和不要与品质不好的人交往这一语境没有关联。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字面意思是靠着朱砂的会变红,靠着墨的会变黑。它常用来比喻接近好人能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会使人变坏。妈教育不要跟品质不好的人交往,就是担心受到不良影响,“近墨者黑”,这个选项符合妈妈教育的意图。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常用来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它主要强调的是勇敢地去尝试、冒险以获得成果,和不与品质不好的人交往的语境不相符。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和惯用语的积累,理解它们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12.【答案】A【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走”在现代汉语里通常表示“行走”,但在古文中常表示“跑”。“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描述的情景是兔子快速移动撞到树桩上,这里兔子的动作是比较迅速的,用“跑”来解释“走”更符合语境。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懂得字词的意思,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3.【答案】A【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耀武扬威”这个词的意思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它是一个贬义词。在奶奶九十岁大寿这样欢乐、喜庆、温馨的场合中,宾客们应该是带着祝福、喜悦的心情来参加寿宴的,不适合用贬义词“耀武扬威”来形容宾客的状态。B:“百花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花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姿态,用“百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来描述花园里花朵的景象是非常恰当的。C:“异口同声”指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我和妹妹”同时表达想去游乐园玩的想法,用“异口同声”来形容这种情况是合理的。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14.【答案】C【知识点】词语归类【解析】【分析】A:“石榴红”是用石榴这种水果来命名红色,“柠檬黄”是用柠檬来命名黄色,“丁香紫’是用丁香来命名紫色,它们都是以植物或水果名称加颜色的方式构成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属于同一类。B:“亭亭玉立”“源源不断”“耿耿于怀”都是 AABC式的词语,即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不同,属于同一类词语结构。C:“叶公好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讲述叶公表面喜欢龙,实际见到真龙却很害怕的故事,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杯弓蛇影”也是一个成语,说的是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而生病,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这两个都是与人物心理或行为相关的成语。。而“雨后春笋”是一个中性的四字词语,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它不是源自寓言故事,和“叶公好龙”“杯弓蛇影”不同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15.【答案】B【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解析】【分析】A:“雨水汇成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通过描述雨水汇聚成小溪并冲刷柏油路的情景,侧面体现出雨下得很大,水量很多,是围绕“雨下得真大”来写的。B:“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此句重点描述的是游客撑伞欣赏风景的行为,没有从任何方面体现出雨下得大这一特点,与中心句无关。C:“雨如同山坡上奔腾而下的野马,来势迅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比作奔腾而下的野马,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雨下得又大又急,是围绕“雨下得真大”来写的。故答案为:B【点评】 考查找中心句。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找中心句要先分清段落,再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行文特点概括段意。【答案】16.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17.垂头丧气地说18.他指的是明年冬天19.小鸟在枝头上唱歌。【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补充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16.原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它的否定形式的陈述句是一样的。原句“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反问句中有“怎么能”,表示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时,要把“怎么能”改为“不能”,去掉疑问助词“呢”,问号改为句号。故答案为: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17.例句“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中“高兴地叫起来”是对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对于“唉,这个愿望又落空了!”,根据句子表达的沮丧的情感,可以补充“垂头丧气地说”。故答案为:垂头丧气地说18.转述别人说的话时,要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原句“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转述后就是“裁缝说,他指的是明年冬天。”故答案为:他指的是明年冬天19.例句“牵牛花开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把牵牛花当作人来写,赋予了牵牛花“吹起小喇叭”的人的动作。对于“小鸟在枝头上叫”,可以赋予小鸟“唱歌”的人的动作。故答案为:小鸟在枝头上唱歌。【答案】20.观察枫叶21.仔细;传递;功能22.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飘在空中。23.B24.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5.绿绿的;;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26.生活中小区花园的月季花就很美。每到花开时节,那一朵朵月季花姿态各异。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儿微微张开,似在悄悄打量这个世界;有的完全盛开了,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宛如华丽的舞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受着这自然带来的美好。【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20.短文主要围绕对一片枫叶的观察展开,包括观察枫叶的叶脉、借助工具观察叶绿素等内容。所以可以取题目为“观察枫叶”。故答案为:观察枫叶21.文中提到“仔细观察”,所以第一空填仔细;文中有“叶子的叶脉是用来传递营养的”,所以第二空填传递;文中说“叶绿素还有让叶子变绿的功能啊”,所以第三空填功能。故答案为:①仔细;②传递;③功能22.仿写比喻句,需先明确短文中的比喻句特点。文中“那些叶绿素就像一个个加工厂”“在显微镜下,叶绿素就像一个个气泡”,都是抓住两种事物(叶绿素与加工厂、气泡)的相似点(功能/形态)进行比喻。仿写时选择一个本体,再找一个有相似特征的喻体即可。故答案为: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花糖飘在空中。23.需从文中找出“我”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文中提到“我想为什么绿绿的叶子里面会有那么多叶脉呢 我马上翻开少儿百科全书来寻找答案”,这表明“我”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对应选项B(去查找资料)。故答案为:B24.主旨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短文围绕观察枫叶的过程展开,最后一句“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总结了观察带来的感悟,点明了文章主旨。故答案为:生活处处都是美,有时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25.按文中观察顺序提取枫叶特点:整体看:树叶绿绿的。仔细观察: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显微镜下: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盐水里泡50分钟后: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绿绿的;有一根接一根的叶脉;叶绿素像一个个气泡,且感觉在动;叶子变红,显微镜下叶绿素变成红色26.题目要求我们说一说生活中发现的美的事物。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自然景观、人文现象、人的美好品质等都属于美的范畴 。我们可以从自然方面入手,比如描述四季景色之美。像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花朵竞相开放,处处充满生机,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美;夏天,雨后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荷塘景色如画,是一种清新的美;秋天,金黄的稻田一望无垠,枫叶似火,是丰收与绚烂的美;冬天,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世界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是纯净洁白的美。也可以从人的美好行为方面来说。比如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是一种温暖的美;志愿者们在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一种善良的美。故答案为:生活中小区花园的月季花就很美。每到花开时节,那一朵朵月季花姿态各异。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儿微微张开,似在悄悄打量这个世界;有的完全盛开了,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宛如华丽的舞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受着这自然带来的美好。27.【答案】假如头上不长头发 假如我的头上不长头发,那该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我头上的向日葵们便纷纷抬起头,追逐着那温暖的光芒。它们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仿佛一群忠诚的追随者。蜜蜂和蝴蝶被这独特的花香吸引而来,在我的头顶上欢快地飞舞着。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都好奇地围过来,眼中满是羡慕。蝴蝶在我们之间穿梭,像是在为我们的友谊翩翩起舞。到了学校,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一只蝴蝶从我的头上飞了起来,在教室里盘旋。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被吸引了过来,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头上的花朵却开得更加灿烂了,仿佛在为这小小的插曲而欢呼。课间休息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个调皮的男生想要摘我头上的小花,可刚一伸手,就被一只小蜜蜂蜇了一下,疼得他直咧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则赶紧护住头上的花草,像守护着自己的宝贝一样。如果头上长满了西瓜、冬瓜和南瓜,那可就更有趣了。夏天的时候,我头上的西瓜成熟了,我可以随时摘下一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那甜甜的滋味。冬瓜长得大大的,说不定还能帮我挡住夏天的烈日呢。南瓜则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小装饰,把我打扮得像童话里的小精灵。晚上,当我躺在床上,头上的夜来香和昙花就会悄悄地开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在梦里,我头上的植物们都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和我一起在森林里玩耍,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欢乐的时光。我期待着这样奇妙的一天,头上的花草和瓜果,将我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欢乐的奇幻世界。【知识点】想象作文【解析】【分析】1.解题核心要求:这类题目属于想象类创作题,重点考查对“奇幻”场景的构思能力、细节描写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需要基于“头上不长头发,变成奇幻世界”这一设定,展开合理且富有童趣的想象,体现场景的独特性和趣味性。2.想象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文中将头上的“奇幻世界”具体化为“向日葵、花朵、西瓜、夜来香”等植物,既符合“植物生长”的基本逻辑,又突破了“头上长头发”的常规认知,比如“向日葵追着阳光转”“西瓜能分享、冬瓜能遮阳”,让想象既新奇又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共鸣。细节描写的生动性:通过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听觉 (“蝴蝶翩翩起舞”)、嗅觉(“夜来香散发香气”)等多感官描写,让场景更鲜活。例如“蜜蜂蜇调皮男生”“花朵为课堂插曲欢呼”等细节,充满童真,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和趣味性。情感与主题的表达:全文围绕“欢乐、惊喜”的情感展开,结尾“期待奇妙一天”升华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儿童视角下对“奇幻”的纯粹期待,主题积极向上。3.答题思路总结:面对此类想象题,可按“设定具体化→细节场景化→情感真实化”的步骤构思:1.先将抽象的“奇幻”转化为具体事物(如植物、动物、小天地等);2.结合生活场景(上学、课间、夜晚)设计互动情节,加入动作、神态等细节;3.融入真实的情感(开心、期待、珍惜),让想象不空洞,贴近内心感受。【点评】这篇《假如头上不长头发》是一篇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佳作,想象大胆又贴合童趣。作者跳出“头上长头发”的常规认知,让头顶变成植物的乐园一向日葵追着阳光转、西瓜能解渴、夜来香伴入眠,这些想象既新奇又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比如“冬瓜挡烈日”“南瓜做装饰”,把日常事物的功能巧妙融入奇幻场景,让人觉得有趣又亲切。细节描写生动鲜活。情感真挚自然。字里行间满是孩子对“奇幻”的期待与欢喜:同学们的“羡慕”、对花草的“守护”、梦里与植物精灵“唱歌跳舞”的快乐,这些情感真实又纯粹,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期待奇妙一天”更是让这份童真落地,温暖又动人,是一篇充满灵气的范文。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