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你一定满载而归。让我们拾起 智慧的贝壳,串起知识的项链,一起开启这场美妙的语文之旅吧!探秘字词海洋·识字与写字 (40分)
1.(2025三下·临平期末)海边拾小贝。请仔细抄写诗句,注意笔画的长短与间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2025三下·临平期末)共赏水墨画。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夏日的湖畔就像一幅水墨画。晨风chuī fú   chuí liǔ   ,枝条摆出舞者般优美的zī shì   。荷花zhēng qí dòu yàn   ,花瓣上滚动的露珠被朝阳染成金色,行人忍不住kuā jiǎng   。正欲biàn rèn   这转瞬即逝的美景,它却已xùn sù   融入晨光中。
3.(2025三下·临平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 挨(āi)打 告诫(jiè)
B.虎爪(zhǎo) 缝(féng)衣 笔杆(gān)
C.和(huó)面 称(chèn)心如意 夹(jiá)袄
D.纤(qiān)细 模(mó)范 苍劲(jìng)
4.(2025三下·临平期末) 小临在阅读闯关中只获得了33分,他担心回家后被批评,就将33改成了88分, 心里很得意。小临的行为与下面哪个寓言故事最相似?(  )
A.画蛇添足 B.掩耳盗铃 C.杞人忧天 D.叶公好龙
5.(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列句子中,谚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案件时,警察既走访现场又询问目击者,真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篮球比赛时,对方突然换人,队长喊道: “别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受到朋友的影响,小华也变得越来越努力,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冒险尝试,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6.(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面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的身体很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这份报告的内容太单薄了!
B.这个想法很新鲜,以前没人提出过。 刚摘的草莓很新鲜,快来尝尝。
C.塘栖村“天空瀑布”的草莓味道很特别。 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
D.她扎起马尾,看起来很精神。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得很。
7.(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面关于“狐狸”的四个故事,哪一个出自《伊索寓言》(  )
A.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吓唬其他动物,老虎却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
B.农夫帮狐狸改过自新,让其守护鸡舍并善待它,狐狸却本性难改,咬死农夫的鸡。
C.狐狸很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但自己够不着,就硬说葡萄是酸的。
D.为了保护家人,狐狸爸爸带领孩子对抗三个贪婪的农场主。
8.(2025三下·临平期末) 借助关键句能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下面哪个关键句概括以下段意最合适?(  )
春天在哪里?它在森林里,森林到处跳动着春天蓬勃的生机。春在枝头,嫩芽探 头,松鼠荡着秋千轻快掠过:春在丛中,野花绣毯,蘑菇顶着露珠探出脑袋;春在溪边,溪水叮咚,小鱼摇着尾巴尽情嬉戏。你找到春天了吗?
A.春天在哪里?
B.它在森林里,森林到处跳动着春天蓬勃的生机。
C.眷在枝头,春在丛中,舂在溪边。
D.你找到春天了吗?
(2025三下·临平期末)海螺传声筒。请按要求写一写。
9.【海螺1号】仿照例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荷花开放的样子。
美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荷花   。
10.【海螺2号】请用修改符号修改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 昨天早上,把红色的手表一块落在操场,表带上有海螺图案。如有拾到者,请马上与我联系,非常万分感谢! 6月26日 小临
11.【海螺3号】请转述小海马的话。
小鱼,欢迎你来我家欣赏我收集的海螺。
小海马告诉我,     。
(2025三下·临平期末)沙滩逐浪花。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清明细雨勾起杜牧的愁绪: “淸明时节雨纷纷,   。” 王维重阳登高,思乡情油然而生,感叹道: “   ,   。”
1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一会 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   ,这些颜色天空 都有……像“葡萄灰”这样表示颜色的词,我还能再写一个:   。
14.小临弄坏了同桌的笔,同桌让他道歉,他却不以为然。小红决定用《论语》 中的名句劝他:   ,   。”
15.同学们读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   ,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诗,决定将班刊取名为“芳菲”。
二、故事云梯漫游·阅读与鉴赏 (35分)
(2025三下·临平期末)阅读理解
狮子和报恩的老鼠
① 狮子正在自己的洞穴里睡大觉,一只小老鼠一不留神掉进洞中,谁知正好落在狮子 的鼻子上,吵醒了他。狮子勃然大怒,抓住这只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他。 “我真的是 不小心,否则怎敢冒犯狮子大王呢?”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 “请放了我吧!”老 鼠哭着说, “将来我会知恩图报的。”狮子笑着说: “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不过我 现在不饿,就放了你吧。”说完,狮子把老鼠放了。
② 不久后,狮子正在树林觅食,突然落入了捕网。他的身体和脚爪全被绳索套牢,毫 无逃脱的希望。狮子绝望的号叫声传遍了整个森林。恰好老鼠也出来觅食,他一听是狮 子的声音,连忙赶来帮他,他先咬断绳索扣结,然后毫不费力地把狮子放出捕网。老鼠 叉着腰,笑容满面地说: “现在你明白了吧,一只老鼠也能帮助狮子!”
16.【脉络梳理站】梳理故事内容,补全表格,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寓意
小老鼠的反应/行为 狮子的反应/行为
小老鼠落在狮子鼻子上。    
    嘲笑老鼠太小无法报答,因不饿放了老鼠。
小老鼠赶来咬断绳索,救出狮子。    
读了故事,我明白了   。
17.【细节侦探营】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狮子放走小老鼠是因为被“知恩图报”的承诺感动。   
②猎人用绳索套住狮子时,小老鼠正在附近休息。   
③朗读“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这句,可用傲慢且质疑的语气读。   
18.【创意放映社】狮子被救后,会有什么表现?请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老鼠叉着腰(动作),笑容满面(神态)地说: “现在你明白了吧,一只老 鼠也能帮助狮子!(语言)”
狮子   
19.【阅读分享会】关于寓言故事的阅读分享,下面不正确的一项 (  )
A.小明: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B.小红:读寓言,可以先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其中的深刻寓意。
C.小华:古代寓言故事对现代生活已经没有指导意义了。
D.小亮: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0.【品质放大镜】下列哪些品质在这个寓言中得到了体现?请打勾。 (多选)
□知恩图报 □以貌取人 □信守承诺 □团结互助 □轻视他人 □善良宽容
(2025三下·临平期末)阅读理解
芝麻小人儿
① 星期天,我边洗澡边玩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长时间。等我抬起头时,却发 现所有东西都变大了。瓶子变得像别墅那么大,浴缸几乎变成了海。我特别害怕, 大喊: “妈妈!”妈妈走进来: “你在哪?”我急忙挥手: “我在浴缸边上!”妈 妈终于找到了我,我平静了下来。原来,因为洗了太长时间澡,我缩水了。
② 妈妈笑了笑,说: “没关系,没准儿明天就好了。”她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 了小床,用小勺把我放了上去。我高兴地躺在小床上,兰花床软软的,还有淡淡的 香味,舒服极了。我打量着周围,平时小小的闹钟变得像大摆钟一样大,而我原本 的床呢,变得像一座大山。这样的世界真是有趣,同学们肯定没有这样的经历,等 我明天变大了,要把这些都告诉他们……我得意地想着,睡着了。
③ 早上,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是只有芝麻点儿大。我很着急,妈妈已经上 班去了,我还要上学。幸好桌上还有一点儿饼干渣,我吃掉了它,准备去上学。但 我又遇到了一个让人苦恼的问题:平时离得很近的学校,现在可能要走上一天一夜 了。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骑着小绒球————小白兔去上学。我笑眯眯地问: “小 绒球,你能带我去学校吗?”“当然可以。”于是,我紧紧抓着小绒球的耳朵,一 路颠到了学校。没想到我还能骑着兔子来上学,真是太惊喜了。
21.【心情折线图】请仔细读题,在折线图相应的位置上填写答案。
①根据文章内容,将“我”缩小后的经历按顺序填在相应方框内(填序号)。
A.躺在香香的兰花床上
B.发现第二天还是很小
C.骑兔子上学
D.洗澡时发现自己变小
②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心情,梳理“我”的心情变化。
22.【词语变色龙】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词“缩水”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A.在原基础上缩小、降低或减少 B.缩减水流 C.指纺织品、纤维等下水后收缩 请结合句子语境,给加点词“缩水”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因为洗了太长时间的澡,我缩水了。   
②因为疫情,今年公司的利润缩水了一半。   
③古代修水利时,人们用堤坝和沟渠缩水,把水分给农田灌溉。   
23.【细节显微镜】关于故事细节,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公洗澡时被施了魔法,身体变小了。
B.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给主人公铺了一张小床,并用双手把他捧了上去。
C.主人公第二天醒来时,发现自己恢复正常大小,开心地骑着“小绒球”去上学了。
D.主人公觉得变小的世界很有趣,打算等恢复后把这段经历告诉同学们。
24.【思维藏宝图】大胆想象,到了学校后,芝麻小人儿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会 想出什么解决的妙招?仿照“骑兔子上学”,设计解决方案。
困难:   
妙招:   
三、想象魔法时间·表达与交流(25分)
25.(2025三下·临平期末)开头:唰啦!安野光雅爷爷的绘本《颠倒国》突然发光!我被吸进书页,跌进 城堡。脚下踩着棉花糖般的云朵,雨消像泡泡往上飘。我开始了颠倒国之旅……
进入颠倒国,你会经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来自豆包的温馨提示:①接着上面的开头续写故事(开头不用重复抄一遍): ②颠倒国的规则由你定哦,可以是自然现象颠倒,可以是动物行为颠倒,也可以是 生活习惯颠倒……请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颠倒国的奇妙; ③字数不少于25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類 倒 国 之 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书写时注意“融、燕、暖、鸳鸯”。
故答案为: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答案】吹拂;垂柳;姿势;争奇斗艳;夸奖;辨认;迅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 吹拂:“chui fú”对应的词语是“吹拂”,意思是微风掠过。
2.垂柳:根据拼音“chuíliǔ”写出“垂柳”,指垂下来的柳树。
3.姿势:“zīshi”对应的是“姿势”,表示身体呈现的样子。
4.争奇斗艳:“zhēng qí dò u yàn”即“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5.夸奖: 由“kuā jiǎng”可知是“夸奖”,意思是称赞。
6. 辨认:“biàn rèn”对应的词语为“辨认”,指根据特点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7.迅速:“xùn sù”就是“迅速”,表示速度高,非常快。
故答案为:吹拂;垂柳;姿势;争奇斗艳;夸奖;辨认;迅速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挨打”的“挨”应读“ái”,所以A项错误。
B:“缝衣”的“缝”读“féng”正确,“笔杆”的“杆”应读“gǎn”,所以B项错误。
C:“和面”的“和”读“huó”,“称心如意”的“称”读“chèn”,“夹袄”的“夹”读“jiá”,读音全部正确。
D:“纤细”的“纤”应读“xiān”,所以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画蛇添足是指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小临的行为并非是做多余的事。
B: 掩耳盗铃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临将分数改掉,以为这样就能逃避被批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与掩耳盗铃相似。
C:杞人忧天是指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小临的行为不是忧虑不切实际的事。
D:叶公好龙是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与小临的行为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
①先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③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5.【答案】C
【知识点】谚语
【解析】【分析】 A:警察走访现场(眼见)、询问目击者(耳听)来调查案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使用恰当,强调要重视亲眼所见和实际调查。
B:篮球比赛中对方换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表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队长用这句话鼓励队员,使用恰当。
C:小华受朋友影响变得努力,应该是“近朱者赤”,但“近墨者黑”表示接近坏人会使人变坏,与语境不符,这里使用不恰当。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表达要敢于冒险尝试才能有收获,用于说只有冒险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机会,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和惯用语的积累,理解它们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他的身体很单薄”中“单薄”指身体瘦弱。 “这份报告的内容太单薄了”中“单薄”指内容不充实。意思不同。
B:“这个想法很新鲜”中“新鲜”指新奇、少见。 “刚摘的草莓很新鲜”中“新鲜”指食物刚采摘,没有变质、枯萎等。意思不同。
C:“塘栖村‘天空瀑布’的草莓味道很特别”中“味道”指草莓本身的滋味。“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中“味道”指电影所蕴含的意味、情趣。意思不同。
D:“她扎起马尾,看起来很精神”和“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得很”中“精神”都指人的活力、生气。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多义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词”的现象。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7.【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这是“狐假虎威”的故事,出自中国的《战国策·楚策一》,并非《伊索寓言》;
B:并没有这样典型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
C:“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非常经典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D:这不是《伊索寓言》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寓言的阅读方法:
①先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③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8.【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春天在哪里 ”只是引出话题的问句,没有概括出春天具体所在的场景和特点。
B: 只提到了森林里春天的生机,没有涵盖枝头、丛中、溪边等其他场景。
C:“春在枝头,春在丛中,春在溪边”,全面地概括了文段中春天在不同地方的情况,符合段意。
D:“你找到春天了吗 ”是结尾的问句,不是对段意的概括。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答案】9.荷花露出了娇羞的面容。
10.寻物启事
昨天早上,把一块红色的手表落在操场,表带上有海螺图案。如有拾到者,请马上与我联系,万分感谢!
小陆
6月26日
11.欢迎小鱼去他家欣赏他收集的海螺。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9.“美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只要运用拟人等手法写出荷花开放的样子即可。
故答案为:荷花露出了娇羞的面容。
10.“把红色的手表一块落在操场”语序不当,应改为“把一块红色的手表落在操场”,用对调符号将“一块”和“红色的手表”对调。“非常万分感谢”语义重复,删去“非常”或“万分”,用删除符号删去其中一个。落款处应先写署名“小陆”,再写日期“6月26日”,用对调符号对调二者位置。
11.原句是小海马直接说的话:“欢迎小鱼来我家欣赏我收集的海螺。”改为间接引语时,需要进行以下调整:去掉引号,将说话的内容变为宾语从句,用“告诉”连接主句和从句,即“小海马告诉我......”第一人称“我”要根据说话人(小海马)改为第三人称“他”,所以“我家”变为“他家”,“我收集的”变为“他收集的”祈使句中的“来”在间接引语中,结合语境变为“去”,使句子逻辑更通顺。
故答案为:欢迎小鱼去他家欣赏他收集的海螺。
【答案】12.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金灿灿的;茄子紫;苹果绿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人间四月芳菲尽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古诗文、现代文的默写。解答本题,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2.第一空,结合“清明时节雨纷纷”可知,出自杜牧的《清明》,下一句为“路上行人欲断魂”,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的哀伤氛围。第二、三空,结合“重阳节”“思念家乡和亲人”可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接抒发了重阳节游子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第一个空应填“金灿灿的”,根据课文原文“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可知。
第二个空应填“茄子紫”,根据原文“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可知。
像“葡萄灰”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还可以写“苹果绿”“柠檬黄”“玫瑰红”等。
故答案为:金灿灿的;茄子紫;苹果绿
14.《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小临弄坏同桌的笔,应该换位思考,主动道歉,所以这里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劝他。
故答案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前两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芳菲”常用来指代盛开的花朵、美好的春光等,用“芳菲”给班刊取名很合适。
故答案为:人间四月芳菲尽
【答案】16.狮子勃然大怒,抓住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它。;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狮子对老鼠充满感激。;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错误;错误;正确
18.弯下腰,一脸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小老鼠,我以后再也不会小瞧你啦!”
19.C
20.知恩图报√;以貌取人√;轻视他人√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16.首先根据文本内容,在小老鼠落在狮子鼻子上时,狮子的反应是“勃然大怒,抓住这只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他”,所以第1空填此内容;接着老鼠的行为是“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对应第2空;然后小老鼠救出狮子后,狮子此时应是对老鼠充满感激,此为第3空;最后从整个故事来看,狮子一开始轻视小老鼠,后来却被小老鼠所救,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也可以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概括寓意,这便是第4空的内容。
故答案为:狮子勃然大怒,抓住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它;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 狮子对老鼠充满感激;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①在《狮子和老鼠》的常见故事内容中,狮子放走小老鼠并不是因为被“知恩图报”的承诺感动,而是觉得小老鼠对自己没有威胁,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②通常故事里是狮子被猎人的绳索套住后,发出的声音吸引了小老鼠,小老鼠并非正在附近休息,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③“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 ”从狮子的角度,它觉得小老鼠渺小,不相信小老鼠能报答自己,用傲慢且质疑的语气读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
18.要仿照例句写出狮子被救后的表现,需从动作、神态、语言三个方面来描述。可以想象狮子被老鼠救了之后,对老鼠充满感激。
故答案为:弯下腰,一脸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小老鼠,我以后再也不会小瞧你啦!”
19.A:寓言故事的特点通常就是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道理,该说法正确。
B:阅读寓言时,先把握故事内容,再去挖掘寓意,这是合理的阅读方法,该说法正确。
C:古代寓言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对现代生活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守株待兔》告诫我们不能不劳而获等,所以该说法错误。
D:将寓言故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我们更深入理解其中寓意,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0.知恩图报:狮子被老鼠救了,如果后续有感恩老鼠的表现,就体现了这一品质,可打勾。
以貌取人:文中一开始狮子可能因老鼠渺小而轻视它,有以貌取人的倾向,可打勾。
信守承诺:文中未体现相关情节,不打勾。
团结互助:主要情节是老鼠救狮子,并非强调二者相互帮助,不打勾。
轻视他人:狮子一开始对老鼠的态度体现了轻视他人,可打勾。
善良宽容:文中未突出这一品质,不打勾。
故答案为:知恩图报√;以貌取人√;轻视他人√
【答案】21.①D;A;B;C;②害怕;开心;着急
22.A;A;B
23.D
24.教室的桌椅对于芝麻小人儿来说太大太高,无法正常就座学习。;他找来几只蚂蚁,让蚂蚁帮忙把小木块搬到合适位置,搭成适合自己高度的桌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21.①文章先是写星期天“我”洗澡时发现自己变小(D);接着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床,把“我”放在香香的兰花床上(A);然后早上“我”发现第二天还是很小(B);最后“我”骑小白兔上学(C) 。
②一开始“我”发现所有东西都变大,意识到自己缩水了,特别害怕;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床,“我”高兴地躺在上面,此时心情是开心;早上发现自己还是只有芝麻点儿大,又要上学,而学校变得很远,所以心情着急。
故答案为:①D;A;B;C;②害怕;开心;着急
22.①对于“因为洗了太长时间的澡,我缩水了”: 这里说人因为洗澡身体有缩小的感觉,更符合“在原基础上缩小,降低或减少”,人不是细纺织品等,不是单纯指下水后收缩这种物理性质的收缩,也和缩减水流无关,所以选A。
②对于“因为疫情,今年公司的利润缩水了一半”:利润是数值概念,这里指利润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是在原基础上的降低或减少,不是关于水流或纺织品收缩,所以选A。
③对于“古代修水利时,人们用堤坝和沟渠缩水,把水分给农田灌溉”:这里是说通过堤坝和沟渠对水流进行控制、缩减,从而实现水分给农田灌溉,符合“缩减水流”的意思,选B。
故答案为:①A;②A;③B
23.A: 从所给内容无法看出主人公洗澡时被施魔法身体变小,无依据,所以A错误。
B:没有提及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给主人公铺小床并用双手捧他上去,无相关内容,所以B错误。
C:未说开心地“看‘小试球’去上学”,表述无依据,所以C错误。
D:从整体故事想象来看,主人公觉得变小世界有趣,恢复后告诉同学经历是合理想象,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24.围绕芝麻小人儿因身体变小在学校遇到的空间、物品使用等方面困难,想出合理解决办法即可。
故答案为:教室的桌椅对于芝麻小人儿来说太大太高,无法正常就座学习;他找来几只蚂蚁,让蚂蚁帮忙把小木块搬到合适位置,搭成适合自己高度的桌椅。
25.【答案】 我在云朵上小心翼翼地走着,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只兔子在追着老鹰跑。老鹰累得气喘吁吁,一边飞一边喊:“别追啦,我再也不敢打小兔子的主意啦!”我目瞪口呆,原来在颠倒国,兔子变得勇猛无比,老鹰反而成了被追捕的对象。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小镇。这里的房子都是倒着盖的,房顶朝下,地基朝上。人们走路也很奇怪,都是头朝下、脚朝上,像蝙蝠一样“走”在天花板上。我试着学他们的样子走路,结果刚一抬脚就摔了个四脚朝天。
到了吃饭时间,我走进一家餐厅。只见人们把盘子顶在头上,用叉子喂天花板上的嘴巴。服务员端着菜,从天花板上倒着走过来,把菜“放”在我的脚下。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艰难地吃着饭,心里想着这颠倒国可真是奇妙啊!
夜幕降临,太阳从西边升了起来,月亮则从东边落了下去。星星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我伸出手,接住了几颗,它们在我的手心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在颠倒国的经历真是太有趣了,真不知道明天还会遇到什么更奇妙的事情呢!
【知识点】作文续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故事续编题,解题关键在于紧扣给定开头,依据“颠倒”规则大胆想象创作。
题目分析
给定开头:设定了“我”被吸入《颠倒国》绘本开启旅程的情境,为故事发展提供起始点。
规则要求: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颠倒,为想象指明方向,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构建新奇情节。
字数和禁忌:不少于250字保证故事完整性,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确保内容符合创作规范。
写作思路
确定颠倒元素:从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生活习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设定颠倒规则,比如水往高处流,猫怕老鼠,人们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等。
构建情节:围绕“我”在颠倒国的经历展开,描述“我”遇到各种颠倒现象的反应、感受,以及和颠倒国居民的互动等。
组织语言: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故事趣味性,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颠倒国的奇妙。
【点评】《颠倒国奇遇》一文紧扣“颠倒”,用生动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奇趣的幻想世界,选取了动物行为(兔子追老鹰)、建筑形态(房子倒盖、人头顶地走路)、生活习惯(盘子顶头上吃饭)、自然现象(太阳西升东落、星星下落)等多个维度的“颠倒”场景,既符合“颠倒国”的荒诞设定,又通过具体细节让每个场景都有画面感,充满童趣,用词简洁却精准。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你一定满载而归。让我们拾起 智慧的贝壳,串起知识的项链,一起开启这场美妙的语文之旅吧!探秘字词海洋·识字与写字 (40分)
1.(2025三下·临平期末)海边拾小贝。请仔细抄写诗句,注意笔画的长短与间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案】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书写时注意“融、燕、暖、鸳鸯”。
故答案为: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2025三下·临平期末)共赏水墨画。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夏日的湖畔就像一幅水墨画。晨风chuī fú   chuí liǔ   ,枝条摆出舞者般优美的zī shì   。荷花zhēng qí dòu yàn   ,花瓣上滚动的露珠被朝阳染成金色,行人忍不住kuā jiǎng   。正欲biàn rèn   这转瞬即逝的美景,它却已xùn sù   融入晨光中。
【答案】吹拂;垂柳;姿势;争奇斗艳;夸奖;辨认;迅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 吹拂:“chui fú”对应的词语是“吹拂”,意思是微风掠过。
2.垂柳:根据拼音“chuíliǔ”写出“垂柳”,指垂下来的柳树。
3.姿势:“zīshi”对应的是“姿势”,表示身体呈现的样子。
4.争奇斗艳:“zhēng qí dò u yàn”即“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5.夸奖: 由“kuā jiǎng”可知是“夸奖”,意思是称赞。
6. 辨认:“biàn rèn”对应的词语为“辨认”,指根据特点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7.迅速:“xùn sù”就是“迅速”,表示速度高,非常快。
故答案为:吹拂;垂柳;姿势;争奇斗艳;夸奖;辨认;迅速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2025三下·临平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 挨(āi)打 告诫(jiè)
B.虎爪(zhǎo) 缝(féng)衣 笔杆(gān)
C.和(huó)面 称(chèn)心如意 夹(jiá)袄
D.纤(qiān)细 模(mó)范 苍劲(jìng)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挨打”的“挨”应读“ái”,所以A项错误。
B:“缝衣”的“缝”读“féng”正确,“笔杆”的“杆”应读“gǎn”,所以B项错误。
C:“和面”的“和”读“huó”,“称心如意”的“称”读“chèn”,“夹袄”的“夹”读“jiá”,读音全部正确。
D:“纤细”的“纤”应读“xiān”,所以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2025三下·临平期末) 小临在阅读闯关中只获得了33分,他担心回家后被批评,就将33改成了88分, 心里很得意。小临的行为与下面哪个寓言故事最相似?(  )
A.画蛇添足 B.掩耳盗铃 C.杞人忧天 D.叶公好龙
【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画蛇添足是指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小临的行为并非是做多余的事。
B: 掩耳盗铃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临将分数改掉,以为这样就能逃避被批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与掩耳盗铃相似。
C:杞人忧天是指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小临的行为不是忧虑不切实际的事。
D:叶公好龙是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与小临的行为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
①先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③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5.(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列句子中,谚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案件时,警察既走访现场又询问目击者,真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篮球比赛时,对方突然换人,队长喊道: “别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受到朋友的影响,小华也变得越来越努力,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冒险尝试,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答案】C
【知识点】谚语
【解析】【分析】 A:警察走访现场(眼见)、询问目击者(耳听)来调查案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使用恰当,强调要重视亲眼所见和实际调查。
B:篮球比赛中对方换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表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队长用这句话鼓励队员,使用恰当。
C:小华受朋友影响变得努力,应该是“近朱者赤”,但“近墨者黑”表示接近坏人会使人变坏,与语境不符,这里使用不恰当。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表达要敢于冒险尝试才能有收获,用于说只有冒险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机会,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和惯用语的积累,理解它们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6.(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面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的身体很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倒。 这份报告的内容太单薄了!
B.这个想法很新鲜,以前没人提出过。 刚摘的草莓很新鲜,快来尝尝。
C.塘栖村“天空瀑布”的草莓味道很特别。 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
D.她扎起马尾,看起来很精神。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得很。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他的身体很单薄”中“单薄”指身体瘦弱。 “这份报告的内容太单薄了”中“单薄”指内容不充实。意思不同。
B:“这个想法很新鲜”中“新鲜”指新奇、少见。 “刚摘的草莓很新鲜”中“新鲜”指食物刚采摘,没有变质、枯萎等。意思不同。
C:“塘栖村‘天空瀑布’的草莓味道很特别”中“味道”指草莓本身的滋味。“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中“味道”指电影所蕴含的意味、情趣。意思不同。
D:“她扎起马尾,看起来很精神”和“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得很”中“精神”都指人的活力、生气。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多义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词”的现象。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7.(2025三下·临平期末) 下面关于“狐狸”的四个故事,哪一个出自《伊索寓言》(  )
A.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吓唬其他动物,老虎却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
B.农夫帮狐狸改过自新,让其守护鸡舍并善待它,狐狸却本性难改,咬死农夫的鸡。
C.狐狸很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但自己够不着,就硬说葡萄是酸的。
D.为了保护家人,狐狸爸爸带领孩子对抗三个贪婪的农场主。
【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这是“狐假虎威”的故事,出自中国的《战国策·楚策一》,并非《伊索寓言》;
B:并没有这样典型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
C:“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非常经典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D:这不是《伊索寓言》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寓言的阅读方法:
①先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③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8.(2025三下·临平期末) 借助关键句能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下面哪个关键句概括以下段意最合适?(  )
春天在哪里?它在森林里,森林到处跳动着春天蓬勃的生机。春在枝头,嫩芽探 头,松鼠荡着秋千轻快掠过:春在丛中,野花绣毯,蘑菇顶着露珠探出脑袋;春在溪边,溪水叮咚,小鱼摇着尾巴尽情嬉戏。你找到春天了吗?
A.春天在哪里?
B.它在森林里,森林到处跳动着春天蓬勃的生机。
C.眷在枝头,春在丛中,舂在溪边。
D.你找到春天了吗?
【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春天在哪里 ”只是引出话题的问句,没有概括出春天具体所在的场景和特点。
B: 只提到了森林里春天的生机,没有涵盖枝头、丛中、溪边等其他场景。
C:“春在枝头,春在丛中,春在溪边”,全面地概括了文段中春天在不同地方的情况,符合段意。
D:“你找到春天了吗 ”是结尾的问句,不是对段意的概括。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025三下·临平期末)海螺传声筒。请按要求写一写。
9.【海螺1号】仿照例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荷花开放的样子。
美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荷花   。
10.【海螺2号】请用修改符号修改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 昨天早上,把红色的手表一块落在操场,表带上有海螺图案。如有拾到者,请马上与我联系,非常万分感谢! 6月26日 小临
11.【海螺3号】请转述小海马的话。
小鱼,欢迎你来我家欣赏我收集的海螺。
小海马告诉我,     。
【答案】9.荷花露出了娇羞的面容。
10.寻物启事
昨天早上,把一块红色的手表落在操场,表带上有海螺图案。如有拾到者,请马上与我联系,万分感谢!
小陆
6月26日
11.欢迎小鱼去他家欣赏他收集的海螺。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9.“美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只要运用拟人等手法写出荷花开放的样子即可。
故答案为:荷花露出了娇羞的面容。
10.“把红色的手表一块落在操场”语序不当,应改为“把一块红色的手表落在操场”,用对调符号将“一块”和“红色的手表”对调。“非常万分感谢”语义重复,删去“非常”或“万分”,用删除符号删去其中一个。落款处应先写署名“小陆”,再写日期“6月26日”,用对调符号对调二者位置。
11.原句是小海马直接说的话:“欢迎小鱼来我家欣赏我收集的海螺。”改为间接引语时,需要进行以下调整:去掉引号,将说话的内容变为宾语从句,用“告诉”连接主句和从句,即“小海马告诉我......”第一人称“我”要根据说话人(小海马)改为第三人称“他”,所以“我家”变为“他家”,“我收集的”变为“他收集的”祈使句中的“来”在间接引语中,结合语境变为“去”,使句子逻辑更通顺。
故答案为:欢迎小鱼去他家欣赏他收集的海螺。
(2025三下·临平期末)沙滩逐浪花。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清明细雨勾起杜牧的愁绪: “淸明时节雨纷纷,   。” 王维重阳登高,思乡情油然而生,感叹道: “   ,   。”
1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一会 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   ,这些颜色天空 都有……像“葡萄灰”这样表示颜色的词,我还能再写一个:   。
14.小临弄坏了同桌的笔,同桌让他道歉,他却不以为然。小红决定用《论语》 中的名句劝他:   ,   。”
15.同学们读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   ,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诗,决定将班刊取名为“芳菲”。
【答案】12.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金灿灿的;茄子紫;苹果绿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人间四月芳菲尽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古诗文、现代文的默写。解答本题,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2.第一空,结合“清明时节雨纷纷”可知,出自杜牧的《清明》,下一句为“路上行人欲断魂”,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的哀伤氛围。第二、三空,结合“重阳节”“思念家乡和亲人”可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接抒发了重阳节游子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路上行人欲断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第一个空应填“金灿灿的”,根据课文原文“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可知。
第二个空应填“茄子紫”,根据原文“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可知。
像“葡萄灰”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还可以写“苹果绿”“柠檬黄”“玫瑰红”等。
故答案为:金灿灿的;茄子紫;苹果绿
14.《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小临弄坏同桌的笔,应该换位思考,主动道歉,所以这里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劝他。
故答案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前两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芳菲”常用来指代盛开的花朵、美好的春光等,用“芳菲”给班刊取名很合适。
故答案为:人间四月芳菲尽
二、故事云梯漫游·阅读与鉴赏 (35分)
(2025三下·临平期末)阅读理解
狮子和报恩的老鼠
① 狮子正在自己的洞穴里睡大觉,一只小老鼠一不留神掉进洞中,谁知正好落在狮子 的鼻子上,吵醒了他。狮子勃然大怒,抓住这只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他。 “我真的是 不小心,否则怎敢冒犯狮子大王呢?”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 “请放了我吧!”老 鼠哭着说, “将来我会知恩图报的。”狮子笑着说: “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不过我 现在不饿,就放了你吧。”说完,狮子把老鼠放了。
② 不久后,狮子正在树林觅食,突然落入了捕网。他的身体和脚爪全被绳索套牢,毫 无逃脱的希望。狮子绝望的号叫声传遍了整个森林。恰好老鼠也出来觅食,他一听是狮 子的声音,连忙赶来帮他,他先咬断绳索扣结,然后毫不费力地把狮子放出捕网。老鼠 叉着腰,笑容满面地说: “现在你明白了吧,一只老鼠也能帮助狮子!”
16.【脉络梳理站】梳理故事内容,补全表格,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寓意
小老鼠的反应/行为 狮子的反应/行为
小老鼠落在狮子鼻子上。    
    嘲笑老鼠太小无法报答,因不饿放了老鼠。
小老鼠赶来咬断绳索,救出狮子。    
读了故事,我明白了   。
17.【细节侦探营】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狮子放走小老鼠是因为被“知恩图报”的承诺感动。   
②猎人用绳索套住狮子时,小老鼠正在附近休息。   
③朗读“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这句,可用傲慢且质疑的语气读。   
18.【创意放映社】狮子被救后,会有什么表现?请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老鼠叉着腰(动作),笑容满面(神态)地说: “现在你明白了吧,一只老 鼠也能帮助狮子!(语言)”
狮子   
19.【阅读分享会】关于寓言故事的阅读分享,下面不正确的一项 (  )
A.小明: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B.小红:读寓言,可以先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其中的深刻寓意。
C.小华:古代寓言故事对现代生活已经没有指导意义了。
D.小亮: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0.【品质放大镜】下列哪些品质在这个寓言中得到了体现?请打勾。 (多选)
□知恩图报 □以貌取人 □信守承诺 □团结互助 □轻视他人 □善良宽容
【答案】16.狮子勃然大怒,抓住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它。;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狮子对老鼠充满感激。;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错误;错误;正确
18.弯下腰,一脸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小老鼠,我以后再也不会小瞧你啦!”
19.C
20.知恩图报√;以貌取人√;轻视他人√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16.首先根据文本内容,在小老鼠落在狮子鼻子上时,狮子的反应是“勃然大怒,抓住这只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他”,所以第1空填此内容;接着老鼠的行为是“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对应第2空;然后小老鼠救出狮子后,狮子此时应是对老鼠充满感激,此为第3空;最后从整个故事来看,狮子一开始轻视小老鼠,后来却被小老鼠所救,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也可以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概括寓意,这便是第4空的内容。
故答案为:狮子勃然大怒,抓住小老鼠,想要一口吃了它;老鼠可怜地请求狮子饶命,说将来会知恩图报; 狮子对老鼠充满感激;不要轻视弱小者,有时他们也能给予强大者帮助(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7.①在《狮子和老鼠》的常见故事内容中,狮子放走小老鼠并不是因为被“知恩图报”的承诺感动,而是觉得小老鼠对自己没有威胁,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②通常故事里是狮子被猎人的绳索套住后,发出的声音吸引了小老鼠,小老鼠并非正在附近休息,所以这个说法错误。
③“你这么小,怎么报答我 ”从狮子的角度,它觉得小老鼠渺小,不相信小老鼠能报答自己,用傲慢且质疑的语气读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
18.要仿照例句写出狮子被救后的表现,需从动作、神态、语言三个方面来描述。可以想象狮子被老鼠救了之后,对老鼠充满感激。
故答案为:弯下腰,一脸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小老鼠,我以后再也不会小瞧你啦!”
19.A:寓言故事的特点通常就是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道理,该说法正确。
B:阅读寓言时,先把握故事内容,再去挖掘寓意,这是合理的阅读方法,该说法正确。
C:古代寓言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对现代生活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守株待兔》告诫我们不能不劳而获等,所以该说法错误。
D:将寓言故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我们更深入理解其中寓意,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0.知恩图报:狮子被老鼠救了,如果后续有感恩老鼠的表现,就体现了这一品质,可打勾。
以貌取人:文中一开始狮子可能因老鼠渺小而轻视它,有以貌取人的倾向,可打勾。
信守承诺:文中未体现相关情节,不打勾。
团结互助:主要情节是老鼠救狮子,并非强调二者相互帮助,不打勾。
轻视他人:狮子一开始对老鼠的态度体现了轻视他人,可打勾。
善良宽容:文中未突出这一品质,不打勾。
故答案为:知恩图报√;以貌取人√;轻视他人√
(2025三下·临平期末)阅读理解
芝麻小人儿
① 星期天,我边洗澡边玩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长时间。等我抬起头时,却发 现所有东西都变大了。瓶子变得像别墅那么大,浴缸几乎变成了海。我特别害怕, 大喊: “妈妈!”妈妈走进来: “你在哪?”我急忙挥手: “我在浴缸边上!”妈 妈终于找到了我,我平静了下来。原来,因为洗了太长时间澡,我缩水了。
② 妈妈笑了笑,说: “没关系,没准儿明天就好了。”她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 了小床,用小勺把我放了上去。我高兴地躺在小床上,兰花床软软的,还有淡淡的 香味,舒服极了。我打量着周围,平时小小的闹钟变得像大摆钟一样大,而我原本 的床呢,变得像一座大山。这样的世界真是有趣,同学们肯定没有这样的经历,等 我明天变大了,要把这些都告诉他们……我得意地想着,睡着了。
③ 早上,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是只有芝麻点儿大。我很着急,妈妈已经上 班去了,我还要上学。幸好桌上还有一点儿饼干渣,我吃掉了它,准备去上学。但 我又遇到了一个让人苦恼的问题:平时离得很近的学校,现在可能要走上一天一夜 了。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骑着小绒球————小白兔去上学。我笑眯眯地问: “小 绒球,你能带我去学校吗?”“当然可以。”于是,我紧紧抓着小绒球的耳朵,一 路颠到了学校。没想到我还能骑着兔子来上学,真是太惊喜了。
21.【心情折线图】请仔细读题,在折线图相应的位置上填写答案。
①根据文章内容,将“我”缩小后的经历按顺序填在相应方框内(填序号)。
A.躺在香香的兰花床上
B.发现第二天还是很小
C.骑兔子上学
D.洗澡时发现自己变小
②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心情,梳理“我”的心情变化。
22.【词语变色龙】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词“缩水”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A.在原基础上缩小、降低或减少 B.缩减水流 C.指纺织品、纤维等下水后收缩 请结合句子语境,给加点词“缩水”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因为洗了太长时间的澡,我缩水了。   
②因为疫情,今年公司的利润缩水了一半。   
③古代修水利时,人们用堤坝和沟渠缩水,把水分给农田灌溉。   
23.【细节显微镜】关于故事细节,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公洗澡时被施了魔法,身体变小了。
B.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给主人公铺了一张小床,并用双手把他捧了上去。
C.主人公第二天醒来时,发现自己恢复正常大小,开心地骑着“小绒球”去上学了。
D.主人公觉得变小的世界很有趣,打算等恢复后把这段经历告诉同学们。
24.【思维藏宝图】大胆想象,到了学校后,芝麻小人儿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会 想出什么解决的妙招?仿照“骑兔子上学”,设计解决方案。
困难:   
妙招:   
【答案】21.①D;A;B;C;②害怕;开心;着急
22.A;A;B
23.D
24.教室的桌椅对于芝麻小人儿来说太大太高,无法正常就座学习。;他找来几只蚂蚁,让蚂蚁帮忙把小木块搬到合适位置,搭成适合自己高度的桌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做阅读题时,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都必须认真对待,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审视阅读题时,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明确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21.①文章先是写星期天“我”洗澡时发现自己变小(D);接着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床,把“我”放在香香的兰花床上(A);然后早上“我”发现第二天还是很小(B);最后“我”骑小白兔上学(C) 。
②一开始“我”发现所有东西都变大,意识到自己缩水了,特别害怕;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铺床,“我”高兴地躺在上面,此时心情是开心;早上发现自己还是只有芝麻点儿大,又要上学,而学校变得很远,所以心情着急。
故答案为:①D;A;B;C;②害怕;开心;着急
22.①对于“因为洗了太长时间的澡,我缩水了”: 这里说人因为洗澡身体有缩小的感觉,更符合“在原基础上缩小,降低或减少”,人不是细纺织品等,不是单纯指下水后收缩这种物理性质的收缩,也和缩减水流无关,所以选A。
②对于“因为疫情,今年公司的利润缩水了一半”:利润是数值概念,这里指利润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是在原基础上的降低或减少,不是关于水流或纺织品收缩,所以选A。
③对于“古代修水利时,人们用堤坝和沟渠缩水,把水分给农田灌溉”:这里是说通过堤坝和沟渠对水流进行控制、缩减,从而实现水分给农田灌溉,符合“缩减水流”的意思,选B。
故答案为:①A;②A;③B
23.A: 从所给内容无法看出主人公洗澡时被施魔法身体变小,无依据,所以A错误。
B:没有提及妈妈用兰花花瓣和叶子给主人公铺小床并用双手捧他上去,无相关内容,所以B错误。
C:未说开心地“看‘小试球’去上学”,表述无依据,所以C错误。
D:从整体故事想象来看,主人公觉得变小世界有趣,恢复后告诉同学经历是合理想象,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24.围绕芝麻小人儿因身体变小在学校遇到的空间、物品使用等方面困难,想出合理解决办法即可。
故答案为:教室的桌椅对于芝麻小人儿来说太大太高,无法正常就座学习;他找来几只蚂蚁,让蚂蚁帮忙把小木块搬到合适位置,搭成适合自己高度的桌椅。
三、想象魔法时间·表达与交流(25分)
25.(2025三下·临平期末)开头:唰啦!安野光雅爷爷的绘本《颠倒国》突然发光!我被吸进书页,跌进 城堡。脚下踩着棉花糖般的云朵,雨消像泡泡往上飘。我开始了颠倒国之旅……
进入颠倒国,你会经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来自豆包的温馨提示:①接着上面的开头续写故事(开头不用重复抄一遍): ②颠倒国的规则由你定哦,可以是自然现象颠倒,可以是动物行为颠倒,也可以是 生活习惯颠倒……请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颠倒国的奇妙; ③字数不少于25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類 倒 国 之 旅
【答案】 我在云朵上小心翼翼地走着,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只兔子在追着老鹰跑。老鹰累得气喘吁吁,一边飞一边喊:“别追啦,我再也不敢打小兔子的主意啦!”我目瞪口呆,原来在颠倒国,兔子变得勇猛无比,老鹰反而成了被追捕的对象。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小镇。这里的房子都是倒着盖的,房顶朝下,地基朝上。人们走路也很奇怪,都是头朝下、脚朝上,像蝙蝠一样“走”在天花板上。我试着学他们的样子走路,结果刚一抬脚就摔了个四脚朝天。
到了吃饭时间,我走进一家餐厅。只见人们把盘子顶在头上,用叉子喂天花板上的嘴巴。服务员端着菜,从天花板上倒着走过来,把菜“放”在我的脚下。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艰难地吃着饭,心里想着这颠倒国可真是奇妙啊!
夜幕降临,太阳从西边升了起来,月亮则从东边落了下去。星星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我伸出手,接住了几颗,它们在我的手心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在颠倒国的经历真是太有趣了,真不知道明天还会遇到什么更奇妙的事情呢!
【知识点】作文续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故事续编题,解题关键在于紧扣给定开头,依据“颠倒”规则大胆想象创作。
题目分析
给定开头:设定了“我”被吸入《颠倒国》绘本开启旅程的情境,为故事发展提供起始点。
规则要求: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颠倒,为想象指明方向,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构建新奇情节。
字数和禁忌:不少于250字保证故事完整性,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确保内容符合创作规范。
写作思路
确定颠倒元素:从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生活习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设定颠倒规则,比如水往高处流,猫怕老鼠,人们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等。
构建情节:围绕“我”在颠倒国的经历展开,描述“我”遇到各种颠倒现象的反应、感受,以及和颠倒国居民的互动等。
组织语言: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故事趣味性,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颠倒国的奇妙。
【点评】《颠倒国奇遇》一文紧扣“颠倒”,用生动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奇趣的幻想世界,选取了动物行为(兔子追老鹰)、建筑形态(房子倒盖、人头顶地走路)、生活习惯(盘子顶头上吃饭)、自然现象(太阳西升东落、星星下落)等多个维度的“颠倒”场景,既符合“颠倒国”的荒诞设定,又通过具体细节让每个场景都有画面感,充满童趣,用词简洁却精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