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
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
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
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
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
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表明
A.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资产阶级的改革举措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C.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的绝对过剩
D.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可以避免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
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据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②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政治试卷第1页共7页
3.某校高三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中,特别关注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以下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
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下列对该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
③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④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1月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
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
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由此可见,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
作要
A.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把制度建设贯穿党建工作中
B.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C.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新兴领域正确发展方向
5.发展道路的选择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二战后,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选
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如北欧福利国家模式、东亚出口导向型模式等。中国立足国情走
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启示我们
①选择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实际,不能简单复制他国模式
②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③即使各国国情不同,也需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④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普适性,能作为各国现代化的范式样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大脑在思维活动时,神经元会放电形成脑电波,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读取大
脑意图,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通,即所谓的“意念”控制,创造让瘫
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脑机接口技术
A.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帮助瘫痪人群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B.能够直接读取人的思想和记忆,按照客观实际建立新的联系
C.说明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造福人类
D.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够实现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飞跃
高一政治试卷第2页共7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D D D A C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B C B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9分)①有利于破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适老化社会治理应对老龄化挑战,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缓解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充分的矛盾。
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制度创新激活银发经济,培育养老产业新动能筑牢经济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振兴。
③有利于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将“老有所养”纳入民生保障体系,通过权益维护、普惠服务、友好环境建设,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18.(10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从西北沙漠地区年日照超2700小时的自然条件实际出发,建设相当于20个三峡发电量的风光电基地,实现了追逐清洁能源与供给稳定的统一。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首创“光伏+畜牧+种植”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发电成本下降40%,实现了追逐清洁能源与价格低廉的统一。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我国在充分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性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光伏阵列设计,成功将流动沙丘转化为草原绿洲,实现追求清洁能源和生态修复,环境友好的统一。
19.(9分)①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等条件的限制。过去西方网友缺乏亲身实践,受到带有滤镜的媒体报道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外国网红博主中国行,向海外网友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彩、中国人民的友善、中国发展的惊艳,这让越来越多的西方网友对中国“刮目相看”。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旅游、工作,他们的实践有助于破除西方媒体塑造的“刻板印象”,进而形成对中国的正确认识。
20.(12分)①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节目将中医药知识与现代互动形式有机融合,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
②立足时代之基,回应时代需求。节目直面中医养生现代化、新技术冲击等行业痛点,通过行业大咖与青年学子的思辨碰撞,探索中西医协同发展路径,激发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的潜力。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节目既引入AI智能问诊实现传统脉诊与机器诊断的对话,又汇聚中外多元视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交流中完善自身。
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节目通过药材种植、古方调配等沉浸体验,引导青年探讨中医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的集合点,让文化传承扎根生活土壤。
21.(12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环保理念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危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AI作为工具,无法自主形成环保理念,需要人类给予其引导。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主创团队将环保理念嵌入技术框架,用先进价值观引领AI技术应用方向,才让AI的创作内容具有了价值内核。
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需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AI作为工具能处理数据,但无法自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科技修复地球”、减排目标等核心理念的文明传承,都需要人类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I作为工具载体可辅助文明的传播,但文明传承的火炬终究需要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去亲手点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