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这两则寓言分别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和取得一点儿成绩就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人。设计说明导入新课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力能胜贫,谨能胜祸。——贾思勰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种魔法,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寓言四则》,一起感受寓言的魅力。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大意。2.学习寓言中巧妙、合理的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4.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整体感知——学习目标量( ) 喇叭( )凯 ( ) 粘 ( )liànɡlǎ bazhānkǎi较歌住较量:凯歌:用竞争或者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打了胜仗所唱的歌。量测量( )能量( )liànɡliánɡ整体感知——字词识记较量:用竞争或者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喇叭: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扩大声音。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整体感知——字词识记蚊子和狮子题目点明了文中所写的两种动物。蚊子是体型极小的动物,狮子是体型庞大的动物,文 章以两种体型、力量悬殊的动物为题, 设置悬 念,吸引了读者的兴趣。整体感知——题目解读自读课文,注意揣摩蚊子说话时的语气。听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复述故事。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蚊子战胜了狮子,却成了蜘蛛的手下败将。向狮子发起挑战,扬长避短,胜被蛛网粘住,骄傲自满,败整体感知——感知内容2.梳理故事情节。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渺小的蚊子挑战庞大的狮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被蜘蛛打败及其原因。整体感知——感知内容3.以标题的形式概括情节。挑战战斗战胜被俘叹息整体感知——感知内容精读细研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蚊子。精读细研——品析课文2.蚊子遭遇狮子和蜘蛛,态度有什么不同?蚊子遭遇狮子时,自信勇敢,攻其弱点。蚊子遭遇蜘蛛时,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1)蚊子能知己知彼。它的挑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看出对方的力量在于“用爪子抓,牙齿咬”,但它会飞,能避开攻击。(2)蚊子能扬长避短。对方“鼻子周围没有毛”,这是最适合的攻击点,也是对蚊子来说最安全的地方。这正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加上勇敢进攻,结果自然是蚊子战胜了狮子。3.蚊子为什么能打败比自己强大许多的狮子 精读细研——品析课文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说明了什么?蚊子的挑战看似狂妄,但实际包含了智慧,它最终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弱者若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精读细研——品析课文5.蚊子为什么会败给小小的蜘蛛?蚊子的失败,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蜘蛛的强大,而在于因获得胜利而变得骄傲的蚊子,头脑不清醒,自以为无敌于天下,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以致自投罗网。相反,如果获得胜利后的蚊子,能正确认清自己之所短,小心谨慎,就有可能避免“被蜘蛛网粘住”的悲剧。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精读细研——品析课文6.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不同。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吹起了进军号角。后:炫耀自己的胜利,洋洋得意,骄傲自满。7.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不料”。蚊子把失败归于不小心落入蛛网,说明它至死不悟。精读细研——品析课文8、文中前后两次引用蚊子的话,而标点符号、人称却不同,为什么?一是直接引用,一是间接引用。精读细研——品析课文9.蚊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蚊子攻击狮子时,知己知彼,能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充满智慧。(2)“吹着喇叭冲过去”表现了蚊子的自信和勇敢。(3)蚊子战胜狮子后“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了蚊子得意忘形、目空一切,取得一点儿成绩就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蚊子的性格特点:有智慧、自信勇敢,但取得胜利后目空一切、得意忘形、骄傲自大。精读细研——品析课文10.结尾有什么作用?点明寓意,收束全文,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得意忘形。11.我们常说“寓言故事是身体,寓意是灵魂”。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灵魂”的是哪一句?“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精读细研——品析课文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蚊子的形象?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动作描写。一系列动作,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敌,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蚊子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情态。精读细研——合作探究2、把握寓意。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精读细研——合作探究3.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本文有何寓意?文中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精读细研——合作探究4.读完这则寓言故事,请从不同角度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角度 寓意蚊子狮子蜘蛛三者角度①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②骄兵必败。①遇事不动脑筋,一味盲干,即使实力再强也无济于事。②两者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时候比的是智慧。抓住时机,就可一招制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弱者,强和弱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精读细研——合作探究5.课文给人怎样的警示呢?人不能得意忘形。不要为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精读细研——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的讽刺性、哲理性、劝谕性的特点,更从寓言中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在取得一点儿成绩时不能骄傲自大、得意忘形,否则会很容易乐极生悲。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写作特色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天下时,被蜘蛛网粘住,结局出乎意料。作者巧妙地设计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1)结构蓄势突转,曲折有致。这则寓言的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首先是蚊子,一开始就发出挑战书,“我不怕你”“我比你强得多”体现了蚊子的自信和勇敢,话语咄咄逼人,这是第一步蓄势。进攻中,动词“吹”“冲”“咬”既写明了蚊子的策略,又写出了其勇猛的精神,这是第二步蓄势。课堂小结——写作特色战胜狮子后,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其飘飘然、昏昏然的得意之态毕露,这是第三步蓄势。战胜狮子之后,用一个“却”字突转,刚战胜狮子这个庞然大物的蚊子竟然葬身于蜘蛛之口。情节的大起大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启示。课堂小结——写作特色(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这则寓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把蚊子的叫声比作吹喇叭、唱凯歌,以状其得意忘形之态,生动贴切。课堂小结——写作特色拓展延伸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 为什么 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拓展延伸深入文章,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一段讲故事,一段议论得出道理)拓展延伸不同点:(1)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网粘住。不同点:(2)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拓展延伸(3)表现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动作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敌人。布置作业1、看漫画《猫和老鼠》,试着写一篇小寓言故事;布置作业提示2.虽说是生死对头,但互相却是有互利的成份。这也是生存之道 。提示1.个头大,聪明及其他优势有的时候并不能保证你立于不败之地,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布置作业2、发挥想象,续写故事(1)蚊子将要被蜘蛛吃掉时,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2)蚊子将要被吃掉时,蜘蛛会对他说些什么呢?……任选一题,100字左右。布置作业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蚊子和狮子.mp3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之《蚊子和狮子》同步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