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质检数学试卷(7月份)(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质检数学试卷(7月份)(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质检
数学试卷(7 月份)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行四边形 中, 与 1相交于点 ,则 2
=( )
A. B. C. D.
2.已知向量 = (1,0) + ( 1,2), ∈ , = (2,1) + (0,1), ∈ ,若 = ,则 + =( )
A. 4 B. 2 C. 2 D. 4
3.若 = 3 ,则 3 + | |2 =( )
A. 3 3 B. 1 3 C. 3 + 3 D. 5 + 3
4.已知 = 3,则sin2 2 =( )
A. 23 B.
2 C. 3 D. 33 2 2
5.在正三棱柱 1 1 1中, 1 = 2 ,则异面直线 1 与 1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05 B.
10 5 5
10 C. 5 D. 10
6.如图(1),函数 ( ) = sin( + )( > 0,0 < <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0, 3 ),将绘有该函数图象的纸2
片沿 轴折成直二面角,如图(2),若折叠后 , 两点间的距离为 11,则 (2025) =( )
A. 1 1 32 B. 2 C. 2 D.
3
2
7.已知直线 和平面 ,若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则 // B.若 // ,则 //
C.若 // ,则 // D.若 // , ,则 //
8.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成语文化更好地传承,郑州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持续推进“成语
文化进校园”活动,甲、乙两人组成“星队”参加此项活动.活动规则如下: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猜一个成
3 5
语,已知甲每轮猜对的概率为5,乙每轮猜对的概率为6 .在每轮活动中,甲和乙猜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
第 1页,共 8页
果也互不影响.“星队”在两轮活动中猜对 3 个成语的概率为( )
A. 350 B.
5 13 9
12 C. 30 D. 25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 = 2 + 为关于 的方程 2 + 5 = 0( ∈ )在复数范围内的一个根,则( )
A. | 2| = 5
B. = 4
C. 5 + 2 为纯虚数
D. 2 为关于 的方程 2 + 5 = 0 的另一个根
10.已知函数 ( ) = + ( > 0),方程| ( )| = 2在区间[0, ]上有且仅有 4 个解,则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有( )
A. 13 17的取值范围是[ 4 , 4 )
B. ( ) 的最小正周期可能是2
C. ( )在区间(0, )上有且仅有 3 个不同的零点
D. ( ) (0, 在区间 15 )上单调递增
11.如图,四面体 中,等边△ 的边长为 2 3, ⊥ ,∠ = 6,平
面 ⊥平面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四面体 的体积为 2 3
B.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的大小为3
C. 3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
D.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3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2.设非零向量 , , 满足( ) = ( ) ,且| | = | | = 2, = ( 1, 3).若向量 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1 ,则向量 2 与 的夹角是______.
13.现有一组数据 4,6,3,3,2,4,6,7,4,1,则这组数据的第 70 百分位数为______,方差为______.
14 5.设 , , 分别为△ 的内角 , , 的对边.已知 = 3 , = 2, = 2 ,则 61 9
3 =______, =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 2页,共 8页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向量 = (4, 2), = (1, ).
(1)若( ) ⊥ ( + ),求 的值;
(2)若 + 4 = (8, 10),求向量 与 夹角的余弦值.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 + )( > 0, > 0, | | < 2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将函数 (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
3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 (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函数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 )的图象.
(1)求函数 ( )和 ( )的解析式;
(2)求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对称中心;
(3)求函数 ( )在区间[ 5 12 , 12 ]上的值域.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2 ( + 3 ) 1( > 0).
(1)若 ( )的最小正周期为 ,求 (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 ( ) = ( ) 1 在区间[0, ]上恰有两个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 17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为坐标原点,对任意两个向量 = ( 1, 1), = ( 2, 2).作: = , = ,当
, 不共线时,记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 ) = | 1 2 2 1|;当 , 共线时,规定
( , ) = 0.
(1)已知 = (1,2), = (2,4),求 ( , );
(2)若向量 = + ( , ∈ , 2 + 2 ≠ 0),求证: ( , ) + ( , ) = (| | + | |) ( , );
(3)记 = , = , = ,且满足 = + ( > 0, , ∈ ), ⊥ , | | = | | = | | = 1,求 ( , ) +
( , )的最大值.
第 3页,共 8页
19.(本小题 17 分)
某市组织了一场面向全市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科技节活动,为了解对活动的满意度,特随机向参与
活动的同学做问卷调查,共收集了 1000 份问卷,并统计每个问卷的满意度得分(满分 100 分),绘制了如下
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的值;
(2)估计该满意度得分的第 80 百分位数(精确到 0.01)和总体平均数;
(3)已知填写问卷的同学中,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人数比例为 1:7:2,其中大学生满意度得分的平
均数为 86,方差为 45.15;小学生满意度得分的平均数为 96,方差为 10.55.请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
中学生对该活动满意度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
参考公式:若总体划分为 3 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
2 ( , , ),( , , 2),( , , 2).记总体样本平均数为 ,样本方差为 2,则 2

= 1 { [ 2 + ( )21 2 3 + + 1 ] +

[ 22 + ( )2] + [ 2 23 + ( ) ]}.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3或 3
13.5 3.2
14.60 43
15.(1) ∵ = (4, 2), = (1, ),
∴ = (3, 2 ), + = (5, 2),
又∵ ( ) ⊥ ( + ),
∴ ( ) ( + ) = 3 × 5 + ( 2) ( 2) = 0,
即 15 + 4 2 = 0,
∴ =± 19;
(2)因为 + 4 = (4 + 4,4 2 ) = (8, 10),
4 + 4 = 8
所以 2 + 4 = 10,解得 = 1, = 2,
cos , =
= 4+4 4所以
| || | 2 5× 5
= 5.
16.(1) = 3 3 = 4 ( ) = = 2 由图象可知 ,4 9 18 2,解得 3,
所以 = 3, ( ) = 3 (3 + ),
4
又 ( )的图象过点( 9 , 3),所以 3 = 3 (3 ×
4
9 + ),
第 5页,共 8页
4 + = 3 所以 3 2 + 2 , ∈

,解得 = 6 + 2 , ∈ ,

又| | < 2,所以 = 6, ( ) = 3 (3 +

6 ),
3
将函数 (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再将所得函数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 ( ) =
3 [2( 6 ) +

6 ] = 3 (2

6 ).
(2) 令 2 + 2 ≤ 2

6 ≤ 2 + 2 ∈

, ,解得 6 + ≤ ≤

3 + , ∈ ,

即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6 + , 3 + ]( ∈ ),
令 2 6 =

, ∈ ,解得 = 12+ 2, ∈ ,
( ) 所以函数 的对称中心为( 12+ 2 , 0)( ∈ );
(3)当 ∈ [ 12 ,
5
12 ]时,2 6 ∈ [ 3 ,
2
3 ],所以 sin(2
3
6 ) ∈ [ 2 , 1],
( ) ∈ [ 3 3所以 2 , 3],即函数 ( )
3 3
的值域为[ 2 , 3].
17.解:(1)由题意知 ( ) = 2 ( +
3 ) 1 = 2 2 1+ 2 3
= 3 2 + 2 × 1 2 2 1 = 3 2
2 = 2 (2 6 ),
因为 ( ) 2 的最小正周期为 ,且 > 0,所以2 = ,
解得 = 1,所以 ( ) = 2 (2 6 ),
令 2 + 2 ≤ 2

6 ≤ 2 + 2 , ∈ ,

解得 6 + ≤ ≤ 3 + , ∈ ,
即 (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6 + , 3 + ]( ∈ ).
(2)令 ( ) = 0,得 sin(2 16 ) = 2,
当 ∈ [0, ] 时, 6 ≤ 2

6 ≤ 2

6,
又 ( )在区间[0, ]上恰有两个零点,即 sin(2 16 ) = 2有两解,
第 6页,共 8页
5 13
所以 6 ≤ 2 6 < 6 ,
1
解得2 ≤ <
7 1 7
6,即 的取值范围是[ 2 , 6 ).
18.(1)根据题意可知, = (1,2), = (2,4),得 ( , ) = |1 × 4 2 × 2| = 0;
(2)证明:因为 = ( 1, 1), = ( 2, 2), = + ,所以 = ( 1 + 2, 1 + 2),
因此 ( , ) = |( 1 + 2) 1 ( 1 + 2) 1| = | || 1 2 2 1|,同理 ( , ) = | || 1 2 2 1|,
所以 ( , ) + ( , ) = (| | + | |)| 1 2 2 1| = (| | + | |) ( , );
(3) 根据题意可知,当 , = 为锐角时, , = 2 ,
3
当 , = 为钝角时, , = 2 ,
当 , = 为锐角时, ( , ) + ( , ) = 2 12 | || |sin , + 2
1
2 | ||
|sin ,
= + sin( 2 ) = + = 2sin( +

4 ),
当 = 4时, ( , ) + ( ,
)取到最大值 2,
1 1
当 , = 为钝角时, ( , ) + ( , ) = 2 2 | || |sin , + 2 2 | ||
|sin ,
= + sin( 3 2 ) = = 2sin(

4 ),
当 3 4 = 2,即 = 4时, ( , ) + ( ,
)取得最大值 2,
故最大值 2.
19.(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0.002 × 5 + 0.01 × 5 + 0.02 × 5 + 0.02 × 5 + × 5 + 0.058 × 5 = 1,解得 = 0.09;
(2)到 90 分累计:0.01 + 0.05 + 0.1 + 0.1 = 0.26,
到 95 分累计:0.26 + 0.45 = 0.71,
到 100 分累计:0.71 + 0.29 = 1,
因 0.71 < 0.8 < 1,第 80 百分位数在 95 100 0.8 0.71组, 80 = 95 + 0.29 × 5 ≈ 96.55,
1000 份问卷的平均分可估计为:

= 72.5 × 0.01 + 77.5 × 0.05 + 82.5 × 0.1 + 87.5 × 0.1 + 92.5 × 0.45 + 97.5 × 0.29 = 91.5,
用样本估计总体,可以估计游客对该景点满意度的总体平均数为 91.5;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1000 份问卷的方差可估计为:
2 = (72.5 91.5)2 × 0.01 + (77.5 91.5)2 × 0.05 + (82.5 91.5)2 × 0.1 + (87.5 91.5)2 × 0.1 + (92.5
第 7页,共 8页
91.5)2 × 0.45 + (97.5 91.5)2 × 0.29 = 34,

用样本估计总体,则所有游客满意度平均分为 = 91.5,方差为 2 = 34,

儿童游客满意度平均分为 1 = 86,方差为 21 = 45.15,

老年人游客满意度平均分为 23 = 96 方差为 3 = 10.55,

估计中青年游客对该景点满意度的平均分为 22,方差 2,

则 = 1 × 0.1 + × 0.7 + 3 × 0.2 = 86 × 0.1 + × 0.7 + 96 × 0.2 = 91.5,

所以 2 = 91, 22 = 0.1 × (45.15 + (86 91.5)2) + 0.7 × ( 2 + (91 91.5)2) + 0.2 × (10.55 + (96
91.5)2) = 34,
得 22 = 28.75,所以估计中青年游客对该景点满意度的平均分为 91,方差 28.75.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