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考点探究-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物理一轮考点探究-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理清·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1)条件:物体只受①   ,从②   开始下落。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③    。
b.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h=gt2。
c.速度位移关系式:④    。
【考教衔接】
1.有一架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石子自由下落,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面以上2.5 m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取g=9.8 m/s2,可估算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为    s。
2.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如图所示,频闪仪每隔0.04 s闪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计算小球落到位置“12.5”时的速度为    m/s,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突破·考点题型】
角度1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
(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思维导航
角度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比例关系”问题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5
B.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 m
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角度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多选)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从释放b球后到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
D.从释放b球后到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理清·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1.上升阶段: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2.全过程: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教衔接】
如图,将一小球从地面上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位移坐标系。
(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其速度的变化量沿何方向
(2)当小球的速度为负值时,其位移也为负值吗
【突破·考点题型】
角度1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分段法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全程法 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v=v0-gt,h=v0t-gt2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若v>0,物体上升 若v<0,物体下落 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若h<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多选)将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5 s内物体的 (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核心归纳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特性 特性说明对称性 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
角度2 类竖直上抛运动(双向可逆类运动模型)
概述: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模型特点
(1)常见情境
①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返回。
②竖直上抛运动等。
(2)特点:以原加速度匀加速返回,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开始上滑,在上滑过程中的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位移之比为11∶5。忽略空气阻力,则此物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一共经历的时间是 (  )
A.8 s B.10 s
C.16 s D.20 s
【强化·学科思维】
单个物体多过程直线运动
解答多过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关键
(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草图; (2)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间的位移—时间关系; (3)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程; (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 多过程运动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转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角度1 单向多过程
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已知出租车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
(1)求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
(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千米 (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
思维导航
角度2 双向多过程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大小为v,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2v,加速度大小为a,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5∶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
B.这段时间为
C.这段时间的路程为
D.再经过相同的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3v
方法总结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练创新试题·知命题导向
1.一矿井深125 m,一个小球从井口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小球经4.5 s落到井底
B.小球下落最后1 s的位移为80 m
C.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是31.25 m
D.小球下落最后2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5 m/s
2.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第1滴水刚好落到地面,此屋檐离地面3.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则 (  )
A.滴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B.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 第2滴水的速度大小为2 m/s
C.第1滴水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D.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 第2滴与第3滴水相隔1 m
3.某跳伞运动员从距离地面405 m高处的飞机上跳下做跳伞表演。运动员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180 m后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 m/s2。(g取10 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到达离地面1 m高处时的速度大小。
(3)离开飞机后,运动员到达地面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考点一 
知识梳理
①重力 ②静止 ③v=gt ④v2=2gh
考教衔接
1.0.02
解析 由Δt=t2-t1
t2= s≈0.65 s
t1= s≈0.63 s
解得Δt=0.02 s。
2.1.56 9.69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v12.5=×10-2 m/s=1.56 m/s
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10-2 m/s2=9.69 m/s2。
例1 解答 (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即从B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B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b)止。由s=gt2得t=
则B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t1=,B下落到D点所需时间t2=
则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Δt1=t2-t1=-。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即从B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a+b)止。同理可得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Δt2=-。
例2 B 解析 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A项错误;在相邻两个1 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Δx=gT2=10 m,B项正确;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5,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3∶5,C项错误;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项错误。
例3 BC 解析 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t1== s=2 s,则a球下落了3 s,a球的速度大小v=30 m/s,A项错误;a球下落的总时间t2= s=5 s,a球落地瞬间b球下落了4 s,b球的下落高度h'=×10×42 m=80 m,故b球离地面的高度h″=(125-80) m=45 m,B项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Δv=gt-g(t-1 s)=10 m/s,即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二 
考教衔接
(1)竖直向下。 (2)不一定。当小球下落到抛出点上方时位移为正;落到抛出点下方时位移为负。
例4 AB 解析 解法1(分阶段法)
物体上升的时间t上== s=3 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 m=45 m。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2 s的高度h2=g=×10×22 m=20 m,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则总路程为65 m,A项正确。5 s末,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为25 m,即位移的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B项正确。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gt下=10×2 m/s=20 m/s,方向竖直向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Δv=(-v)-v0=(-20 m/s)-30 m/s=-50 m/s,即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 m/s,方向竖直向下,C项错误。平均速度大小== m/s=5 m/s,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
解法2(全过程法)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经3 s到达最大高度h1=45 m处。将物体运动的全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v0=30 m/s,a=-g=-10 m/s2,故5 s内物体的位移h=v0t+at2=25 m>0,说明物体5 s末在抛出点上方25 m处,故路程为65 m,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A、B两项正确。速度的变化量Δv=at=-50 m/s,C项错误。5 s末,物体的速度v=v0+at=-20 m/s,所以平均速度==5 m/s>0,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
例5 C 解析 设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总时间为t,把物块上滑的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5 s内位移s1=a×52=a;最初5 s内位移s2=a(t-5)×5+a×52=5at-a,又因为s2∶s1=11∶5,解得t=8 s;由于斜面光滑,物块上滑和下滑的时间相同,则物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经历的时间是16 s,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例6 解答 (1)画出出租车运动过程示意图(见思维导航图),呈现运动情境
由题意可知经过10 s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v1=15 m/s
由速度公式得a==1.5 m/s2
由位移公式得x1=a=×1.5×102 m=75 m
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为75 m。
(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v2=108 km/h=30 m/s时,由=2ax2得x2==300 m
设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t2,根据速度公式得t2== s=20 s,这时是10时11分15秒
之后出租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t3=80 s,通过的位移x3=v2t3=30×80 m=2 400 m
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x=x2+x3=(300+2 400) m=2 700 m=2.7 km。
例7 B 解析 由题意知,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在这段时间内运动方向改变,如图所示,A项错误;由速度公式得-2v=v-at,解得t=,B项正确;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由初速度v减速到零所通过的路程s1=,然后反向加速到2v所通过的路程s2==,总路程s=s1+s2=,C项错误;再经过相同时间,质点速度v'=v-a·2t=-5v,即速度大小为5v,D项错误。
练创新试题
1.C 解析 由h=gt2得t=5 s,A项错误;小球下落最后1 s的位移Δh=h-g(t-1)2,得Δh=45 m,B项错误;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h'=g·2=×2g=31.25 m,C项正确;===40 m/s,D项错误。
2.D 解析 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则h=g(4T)2,T=0.2 s,A项错误;v=g(3T)=6 m/s,B项错误;第1滴水下落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4 m/s,C项错误;Δh=g(3T)2-g(2T)2=1 m,D项正确。
3.解答 (1)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2gh=,可得vm== m/s=60 m/s。
(2)由速度位移公式有2ax=v2-
得运动员到达离地面1 m高处时的速度大小v=
a=-8 m/s2,x=405 m-180 m-1 m=224 m,解得v=4 m/s。
(3)自由落体的时间t1== s=6 s
匀减速到4 m/s的时间t2== s=7 s
从4 m/s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t3== s=0.5 s
从4 m/s减速到零时运动的位移h3=t3=× m=1 m,此时刚好到地面所以总时间t=t1+t2+t3=13.5 s。(共46张PPT)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理清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1)条件:物体只受①______,从②______开始下落。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③_______。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
.速度位移关系式:④__________。
重力
静止
考教衔接 以图说法
1.有一架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
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这
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
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石子自由
下落,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
面以上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取
,可估算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为_____ 。
[解析] 由
解得 。
2.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
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
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
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小球自由下落
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如图所示,频闪仪每隔 闪光
一次。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
计算小球落到位置“12.5”时的速度为_____ ,小球下
落的加速度为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56
9.69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 。
突破 考点题型
角度1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长为,在端以下 处有一长为的无底
圆柱筒 ,若将悬线剪断,问:
(1)直杆下端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解答 直杆下端穿过圆柱筒,即从下落到点(自由下落)起到 下
落到点(自由下落)止。由得
则下落到点所需时间,下落到点所需时间
则直杆下端穿过圆柱筒的时间 。
(2)整个直杆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 整个直杆穿过圆柱筒,即从下落到点(自由下落)起到
下落到点(自由下落)止。同理可得整个直杆 穿过圆柱筒
的时间 。
思维导航
角度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比例关系”问题
例2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在前内、前内、前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B.在相邻两个内的位移之差都是
C.在第内、第内、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
D.在末、末、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解析] 在前内、前内、前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项错误;
在相邻两个内的位移之差都是,B项正确;在第 内、
第内、第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C项错误;在末、末、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D项错误。
角度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例3 (多选)从高度为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 两球,自由释放
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取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BC
A.球下落高度为时,球的速度大小为
B.球接触地面瞬间,球离地高度为
C.从释放球后到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速度差恒定
D.从释放球后到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解析] 球下落高度为时,,则 球下落
了,球的速度大小,A项错误; 球下落的总时间
,球落地瞬间球下落了, 球的下落高度
,故 球离地面的高度
,B项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在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 ,即速
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理清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1.上升阶段:初速度为、加速度为 的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自由
落体运动。
2.全过程: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教衔接 以图说法
如图,将一小球从地面上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位移坐标系。
(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其速度的变化量沿何方向?
[答案] 竖直向下。
(2)当小球的速度为负值时,其位移也为负值吗?
[答案] 不一定。当小球下落到抛出点上方时位移为正;落到抛出点下方
时位移为负。
突破 考点题型
角度1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分段 法 上升阶段: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全程 法 初速度向上、加速度 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若 ,物体上升
若 ,物体下落
若 ,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若 ,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续表
例4 (多选)将某物体以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则 内物体的( )
AB
A.路程为
B.位移大小为 ,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上
[解析] 解法1(分阶段法)
物体上升的时间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 的高
度 ,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则总路程为,A项正确。 末,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
为,即位移的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B项正
确。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方向竖
直向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
,即速度改变量的大
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C项错误。平均速度大小
,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
解法2(全过程法)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经到达最大高度 处。将物
体运动的全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 ,
,故内物体的位移 ,
说明物体末在抛出点上方处,故路程为,位移大小为 ,
方向竖直向上,A、B两项正确。速度的变化量,C项错误。 末,物
体的速度,所以平均速度 ,
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误。
核心归纳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特性
特性 说明
对称性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解性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
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
续表
角度2 类竖直上抛运动(双向可逆类运动模型)
概述: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
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
须注意、、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模型特点
(1)常见情境
①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返回。
②竖直上抛运动等。
(2)特点:以原加速度匀加速返回,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例5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足够长的光
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开始上滑,在上滑过程中的最初内和最后 内经
过的位移之比为 。忽略空气阻力,则此物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
斜面底端一共经历的时间是( )
C
A. B. C. D.
[解析] 设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 ,把物块上滑的运动看
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 内位移
;最初 内位移
,又因为 ,解得
;由于斜面光滑,物块上滑和下滑的时间相同,则物块从底端开始
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经历的时间是 ,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强化 学科思维
单个物体多过程直线运动
解答多过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关键
(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 草图; (2)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间 的位移—时间关系; (3)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 程; (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 多过程运动的转折点的速度是
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
此,转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
解题的关键
角度1 单向多过程
例6 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已知出租车从10
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时,速度计
显示速度为 。
(1)求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答 画出出租车运动过程示意图(见思维导航图),呈现运动情境
由题意可知经过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
由速度公式得
由位移公式得
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为 。
(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 时,
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
少千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
[答案] 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 时,由

设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 ,根据速度公式得
,这时是10时11分15秒
之后出租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 ,通过的位移
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

思维导航
角度2 双向多过程
例7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大小为 ,经过一段时间速
度大小变为,加速度大小为 ,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
B.这段时间为
C.这段时间的路程为
D.再经过相同的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
[解析] 由题意知,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在这段时间内运动方向改变,如图所示,A项错误;
由速度公式得,解得 ,B项正确;由速度位移关系式
得,由初速度减速到零所通过的路程,然后反向加速到 所通
过的路程,总路程 ,C项错误;再经过相
同时间,质点速度,即速度大小为 ,D项错误。
方法总结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练创新试题 知命题导向
1. 一矿井深 ,一个小球从井口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
力,重力加速度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 )
C
A.小球经 落到井底
B.小球下落最后的位移为
C.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是
D.小球下落最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解析] 由得,A项错误;小球下落最后 的位移
,得 ,B项错误;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
位移 ,C项正确;
,D项错误。
2. 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
第1滴水刚好落到地面,此屋檐离地面,重力加速度取 ,
则( )
D
A.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B.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第2滴水的速度大小为
C.第1滴水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当第5滴水正要滴下时,第2滴与第3滴水相隔
[解析] 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则, ,A项错误;
,B项错误;第1滴水下落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C项错误; ,D项正确。
3. 某跳伞运动员从距离地面 高处的飞机上跳下做跳伞表演。
运动员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 后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
开后运动员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取 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解答 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可得

(2)运动员到达离地面 高处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由速度位移公式有
得运动员到达离地面高处时的速度大小
,,解得 。
(3)离开飞机后,运动员到达地面所用的时间。
[答案] 自由落体的时间
匀减速到的时间
从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
从减速到零时运动的位移 ,此时刚好
到地面所以总时间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