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2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法方法1 情境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情境图。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正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从此刻开始计时。(1)求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2)求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思维导航 汽车A和B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方法2 图像分析法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或位移—时间关系画在同一图像中,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甲、乙两小车分别在两个平直的车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半圆弧,乙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6 s时,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B.t=16 s时,甲、乙两车相遇C.在0~16 s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D.在0~16 s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始终不为零方法3 函数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x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函数判断法求解追击和相遇问题思路有二:1.先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任意时刻t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f(t),若对任意时刻t,均存在x=f(t)>0,则两物体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使得x=f(t)=0,则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2.设在t时刻两物体相遇,利用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得出关于t的方程。若方程没有实数解,则说明两物体不相遇;若方程存在实数解,则说明两物体相遇。在水平笔直路面上,A车和B车相距s,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同时B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则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核心归纳 追及与相遇问题中的“一、二、三”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些人在驾车时也常常低头看手机,然而开车时看手机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1所示,一辆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车的正前方x0=63.5 m处有一辆电动车正以v1=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而出租车司机此时开始低头看手机,3.5 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经0.5 s反应时间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出租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若出租车前面没有任何物体,从司机开始低头看手机到出租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出租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2)通过计算判断电动车是否会被撞。若不会被撞,求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若会被撞,求从出租车刹车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二者相撞。练创新试题·知命题导向1.A、B两玩具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 两车行驶的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先做加速运动, 后做减速运动B.B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t=1 s时,A、B两车的速度相同D.在0~6 s内, A、B两车相遇两次2.在平直公路上,相距28 m的A、B两处分别停着甲、乙两辆汽车, 乙车在前, 甲车在后, 两车先后都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甲车启动开始计时,两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第一次相遇在乙车启动前B.两车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A处的距离为54 mC.两车第二次相遇的地点与A处的距离为100 mD.两车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第2 s末和第6 s末参考答案例1 解答 (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有v=vB-at=vA,解得t=3 s此时汽车A的位移xA=vAt=12 m汽车B的位移xB=vBt-at2=21 m故最远距离Δxmax=xB+x0-xA=16 m。(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t1==5 s运动的位移xB'==25 m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xA'=vAt1=20 m此时相距Δx=xB'+x0-xA'=12 m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t2==3 s故A追上B所用时间t总=t1+t2=8 s。例2 A 解析 v-t图像中直线或曲线某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知t=6 s时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A项正确;在0~16 s时间内两车运动的位移相同,但不知两车的初位置情况,故不能判断两车在t=16 s时是否相遇,B项错误;在0~16 s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项错误;0~16 s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始终不为零且不变,甲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大,D项错误。例3 解答 解法1(情境分析法)对A车有sA=v0t+×(-2a)×t2vA=v0+(-2a)×t对B车有sB=at2,vB=at对两车有s=sA-sB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A=vB联立解得v0=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解法2(函数判断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1可知sA=s+sB即v0t+×(-2a)×t2=s+at2整理得3at2-2v0t+2s=0当根的判别式Δ=(-2v0)2-4×3a×2s<0时,t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解法3(图像分析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图像如图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速度大小相等,则对A车有vA=v'=v0-2at'对B车有vB=v'=at'联立解得t'=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差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Δs=v0·t'=v0·=要使两车不相撞,应有Δs例4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出租车先匀速行驶t1=3.5 s,然后在反应时间t2=0.5 s内继续匀速行驶,再匀减速行驶t3=4.0 s直至停止,总位移x=v0(t1+t2)+v0t3=120 m。(2)由题图2可知,出租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5 m/s2设两车速度相等时,出租车的刹车时间为Δt,则有v0-aΔt=v1,解得Δt=2.8 s此时出租车的位移x1=v0(t1+t2)+(v0+v1)Δt=116.4 m电动车的位移x2=v1(t1+t2+Δt)=40.8 m因为x1-x2=75.6 m>63.5 m,故两车会相撞设两车经过时间t'相撞,则有v0(t1+t2)+v0t'-at'2=x0+v1(t1+t2+t')代入数据解得t'=0.6 s(另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练创新试题1.D 解析 位置—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A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车先做匀速运动后静止,A、B两项错误;位置—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且此时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反,C项错误;从题图可知图线相交两次,则两车相遇两次,D项正确。2.C 解析 甲车运动t0=4 s时的位移x0=a1=16 m<28 m,尚未追上乙车,A项错误。设乙车启动后经过时间t,甲、乙两辆汽车相遇,则a1(t0+t)2=a2t2+xAB,代入数据,解得t=2 s或t=6 s,则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第6 s末和第10 s末,D项错误。当乙车启动t=2 s后,两车第一次相遇,与A的距离x1=a1(t0+t)2=36 m;当乙车启动t=6 s后,两车第二次相遇,与A的距离x2=a1(t0+t)2=100 m,B项错误,C项正确。(共22张PPT)专项突破2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法方法1 情境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情境图。例1 汽车以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处正以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 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从此刻开始计时。(1)求追上前,、 间的最远距离。解答 当、 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有,解得此时汽车的位移汽车的位移故最远距离 。(2)求经过多长时间追上 。[答案] 汽车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运动的位移汽车在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此时相距汽车需再运动的时间故追上所用时间 。思维导航汽车和 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方法2 图像分析法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或位移—时间关系画在同一图像中,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例2 甲、乙两小车分别在两个平直的车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半圆弧,乙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时,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B. 时,甲、乙两车相遇C.在 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D.在 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始终不为零[解析] 图像中直线或曲线某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知时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A项正确;在 时间内两车运动的位移相同,但不知两车的初位置情况,故不能判断两车在时是否相遇,B项错误;在 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项错误; 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始终不为零且不变,甲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大,D项错误。方法3 函数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与时间 的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函数判断法求解追击和相遇问题思路有二:1.先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任意时刻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若对任意时刻,均存在 ,则两物体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使得,则两物体在 时刻相遇。2.设在时刻两物体相遇,利用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得出关于 的方程。若方程没有实数解,则说明两物体不相遇;若方程存在实数解,则说明两物体相遇。例3 在水平笔直路面上,车和车相距,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同时 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则 车的初速度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答 解法1(情境分析法)对车有对车有,对两车有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联立解得故要使两车不相撞,车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是 。解法2(函数判断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1可知即整理得当根的判别式时, 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车的初速度 应满足的条件是。解法3(图像分析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先作、 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图像如图所示,设经过时间两车速度大小相等,则对 车有对车有联立解得经 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差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要使两车不相撞,应有,可得车的初速度 应满足的条件是。核心归纳追及与相遇问题中的“一、二、三”例4 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些人在驾车时也常常低头看手机,然而开车时看手机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1所示,一辆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车的正前方处有一辆电动车正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而出租车司机此时开始低头看手机,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经 反应时间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出租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若出租车前面没有任何物体,从司机开始低头看手机到出租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出租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出租车先匀速行驶 ,然后在反应时间内继续匀速行驶,再匀减速行驶 直至停止,总位移。(2)通过计算判断电动车是否会被撞。若不会被撞,求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若会被撞,求从出租车刹车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二者相撞。[答案] 由题图2可知,出租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设两车速度相等时,出租车的刹车时间为,则有 ,解得此时出租车的位移电动车的位移因为 ,故两车会相撞设两车经过时间 相撞,则有代入数据解得 (另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练创新试题 知命题导向1. 、 两玩具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行驶的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 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时,、 两车的速度相同D.在内,、 两车相遇两次[解析] 位置—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车先做匀速运动后静止,A、B两项错误;位置—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且此时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反,C项错误;从题图可知图线相交两次,则两车相遇两次,D项正确。2. 在平直公路上,相距的、 两处分别停着甲、乙两辆汽车,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先后都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甲车启动开始计时,两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两车第一次相遇在乙车启动前B.两车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处的距离为C.两车第二次相遇的地点与处的距离为D.两车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第末和第 末[解析] 甲车运动时的位移 ,尚未追上乙车,A项错误。设乙车启动后经过时间 ,甲、乙两辆汽车相遇,则,代入数据,解得或 ,则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第末和第末,D项错误。当乙车启动 后,两车第一次相遇,与的距离;当乙车启动 后,两车第二次相遇,与的距离 ,B项错误,C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突破2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法.docx 专项突破2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三种处理方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