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评地理试卷一、单选题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下图为2020年西藏自治区不同海拔人口占比与人口密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是( )A.坡度越大的地区,人口密度越大 B.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密度减小C.海拔2500m以下地区人口密度最小 D.海拔3500—4000m处的人口密度最大2.③区域人口密度较①区域大,但人口占比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度 B.面积 C.气温 D.氧气含量3.近年来,②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占比呈较快增长趋势,其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促使民族和种族进行融合 B.使城镇人口增多C.增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使农牧产出增加下图为广西某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示意图,该村保留有30多座清代以来的古建筑。完成下面小题。4.该村落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建筑和街巷布局沿地形较为平缓的区域分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节约建设成本 B.便于采光C.预防山体滑坡 D.利于防火、防寒5.当地河流水系可直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 )①内河运输 ②水能 ③矿产 ④水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该传统村落建筑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对该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维修资金投入,增强古建筑的现代气息 ②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③弘扬和传承传统地域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 ④加大宣传力度,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精品路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江苏省丹阳市被誉为中国眼镜之都,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丹阳眼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00年后,中国(丹阳)眼镜城(包括品牌区、精品区、配件和仪器区、办公展示区等)相继建成开业并不断扩大规模,形成中国(丹阳)眼镜城服务业集聚区,眼镜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丹阳市镜片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4、全球总量的一半。完成下面小题。7.丹阳眼镜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眼镜产业生产链短②眼镜产业附加值低③当地有眼镜创新技术④当地有眼镜产业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丹阳眼镜产业发展过程中眼镜城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加强信息交流③增强技术协作④降低外运费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丹阳眼镜产业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应主要致力于( )A.完善交通,提高效率 B.电商销售,关闭实体店C.技术创新,打造品牌 D.款式创新,提高价格生活圈是由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各类服务活动构成的空间范围,根据居民到服务活动地点出行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不同等级。近年来,我国开展生活圈规划建设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下图为三个等级生活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属于营利性服务业的是( )A.小学 B.便利店 C.卫生站 D.市政文体11.大城市中,不同等级生活圈相关设施的数量关系为( )A.60分钟生活圈>3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 B.6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生活圈C.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生活圈>60分钟生活圈 D.3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60分钟生活圈12.不同等级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因为( )A.能够促进城市功能分区 B.可提高60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等级C.较小范围内能满足居民多数日常需求 D.不同等级生活圈各类服务设施均衡布局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中。下图为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与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后果分别是( )A.湿地减少、作物减产、风沙侵蚀 B.风沙侵蚀、作物减产、湿地减少C.湿地减少、风沙侵蚀、作物减产 D.作物减产、湿地减少、风沙侵蚀14.针对图示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开发绿色能源 B.减少碳排放 C.严禁砍伐森林 D.提高耕地质量美济岛位于南沙群岛,是在美济礁基础上填海造陆而成的,因形状优美,被誉为“南海之心”。目前美济岛常住人口上百,以军人为主,并在岛上建有小型机场、灯塔等设施。下图为美济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南海自古以来为我国领土,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不包括( )A.海域航行的绝对控制权 B.海洋空间利用权C.海洋资源的优先开采权 D.国家领土自卫权16.建设美济礁灯塔,可以( )①提升南海助航、应急搜救能力②扩大领空权益③定位导航,保障航行安全④增加光照条件,有效利用太阳能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都市区是城市人口核心区。21世纪以来,上海大都市区在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下,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最快的都市区,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向快速转变,卫星城(子中心)蓬勃发展,使上海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下图为1994—2020年上海大都市区产业演变形态示意图。(1)简述CBD的主要特征。(2)说出上海大都市区子中心东少西多分布的主要原因。(3)从环境角度,指出上海大都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分散布局在主城区外的意义。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日本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62位,水稻是日本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高居世界第13位。日本的人均水田占有面积仅有500多平方米。2021年日本全国水稻平均亩产量(1亩≈666.7平方米)约770斤,中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约950斤。在水稻品种的选育过程中,日本农业专家将品质作为第一评价指标,反复筛选培育了众多优良品种。近年来,日本稻米一直供过于求。下图为日本地形图及日本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形角度指出日本水稻田的分布特点。(2)日本水稻总产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实际上,日本近五年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快速减少。请分析其原因。(3)与日本相比,我国水稻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不高。请推测其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呼南高铁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纵向高铁干线通道,始于呼和浩特东站,经过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6省区,止于南宁东站,线路全长约2300千米。其中河南段采用“双通道”布局,规划豫西通道(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与主通道并行。豫西通道全长约220千米,穿越豫西伏牛山余脉与黄土丘陵过渡地带,区域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70%以上,沿线还分布着伏牛山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黄河支流水系。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图和呼南高铁河南段“双通道”示意图。(1)分析豫西高铁通道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2)有学者认为,呼南高铁河南段采用“双通道”布局模式遵循了促进地区交通均衡发展的原则。请说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如下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1)说出“一轴”“三极”规划的具体内容。(2)据图概括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特点。(3)说明长江经济带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可发展的工业大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A B D B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C D A C17.(1)位于市中心,地租高;建筑物高大密集;商贸服务业发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交通繁忙;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2)西部靠近江苏省、浙江省,利于产业分工协作;西部可用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东部距离海洋近,可用土地资源较少,发展空间较小)。(3)通过发展子中心、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主城区外环境质量较高(或污染较少),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要求;缓解市区交通压力。18.(1)地块分布碎片化程度高(或分散分布);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山地丘陵缓坡、沿海滩涂湿地(或主要在沿海地区)。(2)稻米供过于求;海鲜、肉类、蛋类、水果以及乳制品等的消费稳步增加,以大米为代表的谷类消费显著减少;培育了众多水稻优良品种,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较大;耕地面积小,部分耕地被改为其他农业用地。(3)劳动力投入较日本多;机械化程度较日本低;产品品质不高。19.(1)高铁运行速度快,要求高铁线路平直;穿越豫西伏牛山余脉与黄土丘陵过渡地带,大量建设桥梁和隧道是适应复杂地形的需要;沿线分布多个自然保护区,建设桥梁和隧道可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2)“双通道”模式优化了交通运输网布局;使高铁线路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更多地区的人员流动;平衡河南东、西部地区发展(或促进河南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20.(1)“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2)种类多;分布广;沿江分布。(3)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发展采掘工业;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利用煤和铁发展钢铁、机械工业;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发展能源(电力)工业或化学工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