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单选题
1.(2025七下·紫金期中)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2.(2025七上·河北期末)如图,点A位于点O的(  )
A.南偏东方向上 B.北偏西方向上
C.南偏东方向上 D.南偏西方向上
3.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射线平分,.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4.(2024·孝感模拟)如图,一束光线先后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平行,当时,的度数是(  )
A. B. C. D.
5.(2023七上·大竹期末)汽车车灯发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弧线
6.在同一平面内,有直线,已知,,,,…,按此规律下去,若,则的值可以是(  )
A.42 B.47 C.63 D.85
7.(2023七下·河北区期中)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8.如图,四条线段中,最短和最长的一条分别是(  )
A.ac B.bd C.ad D.bc
9.如图,已知,小明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10.如图,已知AB∥CD∥EF,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2023七下·瓯海期中)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   .
12.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和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F重合,点C与点D重合,其中,根据已知条件写出一个正确的数学结论   .
13.(2023七下·武汉月考)如图,在图中标注的∠1、∠3、∠4、∠5中,当∠2 =∠   时, AE∥BF.
14.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
15.(2021七上·秦都期末)如图,数轴上 ,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且点 在原点左侧,若点 表示的数是 ,则 的倒数是   .
16.(2020七上·玉山期末)如图,已知点A、点B是直线上的两点,AB=12厘米,点C在线段AB上,且BC=4厘米.点P、点Q是直线上的两个动点,点P的速度为1厘米/秒,点Q的速度为2厘米/秒.点P、Q分别从点C、点B同时出发在直线上运动,则经过   秒时线段PQ的长为5厘米.
三、计算题
17.如图,,,, ,求:的度数.
请完成下面的推理和计算过程,并在括号内写明依据.
∵(已知)
∴ ① ( ② )
∵(已知)
∴ ③
∵(已知)

∴ ④
∴ ⑤
∴( ⑥ )
∴ ⑦

∴ ⑧° .
18.计算:
(1);
(2).
19.(2021七下·大兴期中)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AB∥DC,点E是射线CD上一个动点(不与C,D重合),过点E作EF∥AD,交直线AC于点F.
(1)如图,当点E在线段CD上时,求证:∠DEF=∠DCB.
(2)若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用等式表示∠DEF与∠DC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四、解答题
20.按要求完成下列的证明:
已知:如图,,.求证:.
证明:∵(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______(等量代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21七下·阳信期中)已知:如图, , ,那么 .以下推理过程,请你填空:
解:∵ (已知),
∴ (__▲_)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已知)
∴ ,即__▲__=__▲_.
∴_▲_ _▲_(__▲_).
∴ (_▲_)
22.(1)如图1,已知,OE是∠AOC的角平分线,当时,求∠AOE的度数;
(2)如图2,已知,,时,求∠BOD的度数;
(3)如图3,当,,且(时,请直接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BOD的值.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P为BC上一点(点P与B,C不重合),设∠CDP=∠α,∠CPD=∠β,你能不能说明,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角的运算;对顶角及其性质
2.【答案】B
【知识点】方位角
3.【答案】C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邻补角
4.【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5.【答案】B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
6.【答案】D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
7.【答案】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
8.【答案】B
【知识点】线段的长短比较
9.【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10.【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11.【答案】55°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其性质
12.【答案】(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3.【答案】4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14.【答案】∠2
【知识点】同位角的概念
15.【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倒数;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16.【答案】 或1或3或9
【知识点】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17.【答案】① 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 ④ ⑤ 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⑦ ⑧115°.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8.【答案】(1)
(2)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角度的四则混合运算
19.【答案】(1)证明:∵AB∥DC,
∴∠B+∠BCD=180°,
∵∠BAD=∠BCD,
∴∠B+∠BAD=180°,
∴AD∥BC,
∵EF∥AD,
∴EF∥BC,
∴∠DEF=∠DCB.
(2)∠DEF+∠DCB=18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0.【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1.【答案】解:∵ ,(已知)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
∴ ,即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2.【答案】(1);(2);(3).
【知识点】角的运算
23.【答案】解:过点P作PE∥CD交AD于E,则∠DPE=∠α.
∵AB∥CD,∴PE∥AB.
∴∠CPE=∠B,即∠DPE+∠β=∠α+∠β=∠B.故不论点P在BC上怎样运动,总有∠α+∠β=∠B
【知识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