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求导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 + 3)′ = 1 + 2 B. ( )′ = +
C. ( ) 1 1 1 ′ = 2 D. ( )′ = 2
2.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获得以下散点图(如图),将四组数据相应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正确的有( )
A. 2 < 4 < 0 < 3 < 1 B. 4 < 2 < 0 < 1 < 3
C. 4 < 2 < 0 < 3 < 1 D. 2 < 4 < 0 < 1 < 3
3.已知向量 = ( 1, , 2), = (6,3, ),若 与 共线,则实数 值为( )
A. 6 B. 6 C. 3 D. 3
4.随机变量 服从两点分布,其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0 1
2 2
则 =( )
A. 1 B. 1 C. 1 D. 1 12 3 或2
( + ) ( )
5.已知函数 ( ) = ,若 趋近于 0 时,则 3 3 趋近于( )
A. 12 B.
3 2 2
2 C. 2 D. 2
6 3.已知某同学在高二期末数学考试中,甲和乙两道选择题同时答对的概率为5,在甲题答对的情况下,乙题
7
也答对的概率为10,则甲题答对的概率为( )
A. 1 3 5 64 B. 4 C. 7 D. 7
7.若函数 ( ) = 2 2 + 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第 1页,共 10页
A. [ 94 , + ∞) B. ( ∞, 2] C. ( ∞,
3
2 ] D. ( ∞,
3
2 )
8.在三棱锥 中, , , 两两垂直,且 = = = 4,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若
为该三棱锥外接球上的一点,则 的最大值为( )
A. 12 + 4 3 B. 14 + 2 3 C. 10 + 2 6 D. 12 + 4 6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对于变量 , 的部分成对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4 6 6 8 9 11 12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样本数据 的第 50 百分位数为 7

B. = 4, = 8
C. , 两组成对数据表示的向量在原点处夹角的余弦值大于 0

D.用上表数据得到 关于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37 1928 + ,则 = 7
10.设 ( ) = ( 2)2(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在 = 1 处的切线斜率为 9 B. (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C.若 ∈ (0,1),则 ( ) > ( 2) D. ( )与 ( 1)有相同的极大值
11.如图,点 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1 1 1 1表面上的一个动点, 是线段 1 1的中点,则( )
A. 若点 与点 1重合时,则异面直线 与 1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3
B.当点 在侧面 1 1上运动,且满足 ⊥ 1 时,则动点 的轨迹长度为 3 2
C.当 在底面 上运动,且满足 / /平面 1
3 2
1时,则动点 的轨迹长度为 2
D.当直线 与 所成的角为 45°时,点 3的轨迹长度为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2, 2),且 ( > 1) = 0.8,则 (2 < < 3) = ______.
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点 (2,4,1),点 是点 (2,1,1)关于 平面的对称点,则| | = ______.
14.已知直线 = 1 与曲线 = + 相切,则 5 的最大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函数 ( ) = 3 + 2 + 1
第 2页,共 10页
(1)求 ( )在区间[ 2,0]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令 ( ) = ( ) 2 2 ,若函数 ( )在 上有三个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 15 分)
某校高中数学兴趣小组共 8 人,分布如下:高一年级 5 人(含 2 个种子选手),高二年级 3 人(含 1 个种子选
手).现从数学兴趣小组的 8 人中随机抽取 4 人参加市级奥数选拔赛.
(1)设事件 为“抽取的 4 人中恰有 2 名是种子选手,且这 2 名选手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年级”,求事件 发
生的概率;
(2)设随机变量 为抽取的 4 人中种子选手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
17.(本小题 15 分)
如图,直四棱柱 1 1 1 1的底面是正方形, 1 = 2 = 6, , 分别为线段 1, 1 1上的点,
且满足 1 : 1 = 1 : = 2:1.
(1)证明: 1 //平面 1 ;
(2)求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角的正弦值.
18.(本小题 17 分)
近年来,宁德市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中新网报道,在今年“五一”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达到 352.26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达到26.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接待量增长了22.26%,旅游收入增长了20.84%.
为了探究“五一”期间游客选择我市 旅游线路是否受到某款“ “宣传的影响,一家研究机构随机抽取
了 100 名来我市旅游的游客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数据(单位:人)的统计结果:
选择 线路的游客 不选择 线路的游客 合计
受“ “宣传影响 40 20 60
未受“ ″宣传影响 10 30 40
合计 50 50 100
第 3页,共 10页
(1)试计算 2的观测值,你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受“ “宣传对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到我市旅游的游客选
择 线路有影响?
(2)若从我市全体游客中抽取 2 次,每次抽取 1 名游客.假设全体游客中男、女人数相等,第一次等可能地从
1
男、女游客中抽取 1 名,若第一次抽到男游客,则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为3;如果第一次抽到女游客,
4
则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为5,求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
(3)若已知样本中男游客人数为 50 人,其中选择 线路游客为 30 人;女游客人数为 50 人,其中选择 线路
游客为 20 人.以样本频率估计总体的概率.若从全体游客中男、女各随机抽取 2 名,设 2 名男游客中选择
线路人数为 ,2 名女游客中选择 线路人数为 ,令 = + ,求 的分布列.
2 = ( )
2
参考公式及数据: ( + )( + )( + )( + ),其中 = + + + .
( 2 ≥ 0) 0.1 0.05 0.01 0.005 0.001
0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19.(本小题 17 分)
记 ″( ) = ( ′( ))′, ′( )为 ( )的导函数.若对 ∈ , ″( ) > 0,则称函数 = ( )为 上的“凹
函数”.
(1)请判断 ( ) = 在定义域上是否为凹函数,并说明理由;
(2)设函数 ( ) = 3 + 2 2 1.
( )若 ( )为[2, + ∞)上的凹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若 ( )在(1, + ∞)上有极值,求 的最小整数值.
(参考数据: 2.6 ≈ 13.46, 2.7 ≈ 14.88, 2.8 ≈ 16.44, 2.9 ≈ 18.17, 3 ≈ 20.09)
第 4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3
13.5
14. 5 + 1
15.(1)由 ( ) = 3 + 2 + 1,
令 ′( ) = 3 2 + 2 1 = (3 1)( + 1) = 0,
解得 1 = 1
1
, 2 = 3,
∈ [ 2,0] = 1因为 ,故 2 3舍去,
因为当 2 < < 1 时, ′( ) > 0,当 1 < < 0 时, ′( ) < 0;
所以 ( )在( 2, 1)上单调递增, ( )在( 1,0)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 ( 2) = 1, ( 1) = 2, (0) = 1;
所以 ( )在区间[ 2,0]上的最大值为 2,最小值为 1.
(2)解法一: ( ) = ( ) 2 2 = 3 3 + 1 在 上有三个零点,
则 ′( ) = 3 2 3 = 3( + 1)( 1) = 0 时,解得 3 = 1, 4 = 1,
因为当 < 1 时, ′( ) > 0,当 1 < < 1 时, ′( ) < 0,当 > 1 时, ′( ) > 0;
所以 ( )在( ∞, 1)和(1, + ∞)上单调递增,在( 1,1)上单调递减,
所以 ( )的极大值为 ( 1) = 3 ,极小值为 (1) = 1 ;
又因为当 趋于 ∞时, ( )趋于 ∞,当 趋于+∞时, ( )趋于+∞;
第 5页,共 10页
( 1) > 0
所以要使 ( )在 上有三个零点,则 (1) < 0 ,
3 > 0
即 1 < 0,
解得 1 < < 3,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1,3);
解法二: ( ) = ( ) 2 2 = 3 3 + 1 在 上有三个零点,
即 = 3 3 + 1 在 上有三个解,
设 ( ) = 3 3 + 1,
则 ′( ) = 3 2 3 = 3( + 1)( 1) = 0 时,解得 3 = 1, 4 = 1,
因为当 < 1 时, ′( ) > 0,当 1 < < 1 时, ′( ) < 0,当 > 1 时, ′( ) > 0;
所以 ( )在( ∞, 1)上单调递增, ( )在( 1,1)上单调递减,
( )在(1,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的极大值为 ( 1) = 3,极小值为 (1) = 1;
因为当 趋于 ∞时, ( )趋于 ∞,当 趋于+∞时, ( )趋于+∞;
所以要使 ( )在 上有三个零点,
则 1 < < 3,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1,3).
16.(1)由题易知,事件 即为高一、高二各选 1 名种子选手,
1 1 2
则 ( ) = 2 1 5 = 204 70 =
2
8 7

0.06×0.25 2
所以,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0.0525 = 7;
(2)由题易知,随机变量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3,
4
( = 0) = 5 = 5 = 1,
48 70 14
( = 1) =
1
3
3
5
4 =
30 3
8 70
= 7,
( = 2) =
2
3
2
5 = 30 = 3,
48 70 7
3 1 ( = 3) = 3 5 5 1
4
=
8 70
= 14,
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第 6页,共 10页
0 1 2 3
1 3 3 1
14 7 7 14
( ) = 0 × 1 3 3 1 314 + 1 × 7+ 2 × 7 + 3 × 14 = 2.
17.(1)证明:过 点作 // 1交 1 于 点,连结 ,
∵ 1 : 1 = 2:1,
∴ 1 = = 2 ∴ = 2 1 1 1 3, 3 1 ,
∵ 1 : = 2
2
:1,∴ 1 = 3 1 ,
∵ 1 = 1 , 1 // 1 ,
∴ = 1 ,且 // 1 ,
∴四边形 1是平行四边形,
∴ 1 // ,
∵ 平面 1 , 1 平面 1 ,
∴ 1 //平面 1 ,
(2)如图,以 为原点,分别以 , , 1为 轴、 轴、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角为 ,平面 1 的法向量为 = ( , , ),
第 7页,共 10页
∵ 1 = 2 = 6,则 (3,3,0), 1(3,0,6), (0,3,2), (3,2,6).
∴ 1 = (0,3, 6), = ( 3,0,2), = (3, 1,4),

∴ 1 = 3 6 = 0,
= 3 + 2 = 0
取 = 2,得 = 6, = 3,
则 = (2,6,3)是平面 1 的一个法向量.

∴ = |cos < , > | = | | |2×3+6×( 1)+3×4| 6 26
|
= = ,
|| | 26×7 91
故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26.
91
18.(1)假设 0:受“ “宣传对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游客选择我市的 线路无影响.
∵ 2 = 100×(40×30 20×10)
2 50
60×40×50×50 = 3 ≈ 16.667 > 10.828,
∴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推断 0不成立,
∴有 99.9%的把握认为受“ “宣传对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游客选择我市的 线路有影响.
(2)从我市全体游客中抽取 2 次,每次抽取 1 名游客,
假设全体游客中男、女人数相等,第一次等可能地从男、女游客中抽取 1 名,
1
若第一次抽到男游客,则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为3,
4
如果第一次抽到女游客,则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为5,
设 表示第 次抽到男游客, 表示第 次抽到女游客, = 1,2.
则 ( 1) = (
1 1 4
1) = 2, ( 2| 1) = 3, ( 2| 1) = 5.
∴第二次抽到男游客的概率为:
( 2) = ( 1) ( 2| 1) + ( 1) ( 2| 1)
= 1 × 1 + 1 4 172 3 2 × 5 = 30.
(3) 3 2由题知,样本中选择 线路的男游客频率为5,选择 线路的女游客频率为5.
又 ( = 0) = ( 2 )2 45 = 25, ( = 1) =
1
2
3 2 = 125 5 25, ( = 2) = (
3 2 9
5 ) = 25,
( = 0) = ( 3 )2 = 95 25, ( = 1) =
1
2
2 3 = 125 5 25, ( = 2) = (
2 )25 =
4
25,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3,4,
则 ( = 0) = ( = 0, = 0) = 425 ×
9 36
25 = 625,
第 8页,共 10页
( = 1) = ( = 0, = 1) + ( = 1, = 0) = 4 12 12 9 15625 × 25 + 25 × 25 = 625,
( = 2) = ( = 0, = 2) + ( = 1, = 1) + ( = 2, = 0)
= 4 × 4 12 12 9 9 24125 25 + 25 × 25 + 25 × 25 = 625,
( = 3) = ( = 1, = 2) + ( = 2, = 1) = 12 × 4 + 9 1225 25 25 × 25 =
156
625,
( = 4) = ( = 2, = 2) = 4 9 3625 × 25 = 625,
∴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36 156 241 156 36
625 625 625 625 625
19.(1) ( ) = 在定义域(0, + ∞)上是凹函数.
理由如下:
∵ ∈ (0, + ∞), ′( ) = + 1,
∴ ( ) = 1″ > 0,
∴ ( ) = 在定义域上是凹函数;
(2)( ) ( ) = 3 + 2 2 1 ′( ) = 3 2 + 4 ″( ) = 6 + 4,
∵ ( )为[2, + ∞)上的凹函数,
∴ ∈ [2, + ∞), ″( ) = 6 + 4 > 0 恒成立,

即 ∈ [2, + ∞),6 < +4 恒成立.

令 ( ) = +4 ( ) = 4 = ( 1) 4 ,则 ′ 2 2 ,
≥ 2 ( ) > 0 ( ) = +4当 时, ′ ;故 在[2, + ∞)上单调递增,
2+4
故 ( ) = (2) = 2 ,
2
故 6 < +42 ,
2 2
∴ < +4 +412 ,即 的取值范围为( ∞, 12 );
( )由 ( ) = 3 + 2 2 1,得 ′( ) = 3 2 + 4 ,
函数 = ( )在(1, + ∞)上有极值,即 ′( ) = 3 2 + 4 在(1, + ∞)上有变号零点,

即 3 = +4 2 在(1, + ∞)上有解;
第 9页,共 10页
( ) =
+4 2
令 2 , ∈ (1, + ∞),则 ′( ) =
( +4) 2 ( +4 ) ( 2) 4
4 = 3 ,
令 ( ) = ( 2) 4 ,则 ′( ) = ( 1) 4, ∈ (1, + ∞),
∵ ″( ) = > 0,∴ ′( )在(1, + ∞)上单调递增,
又 ′(1) = 4 < 0, ′(2) = 2 4 > 0,
∴故存在 0 ∈ (1,2),使得 ′( 0) = 0,
即 ( ) = ( 2) 4 在( 0, + ∞)上单调递增,在(1, 0)上单调递减,
又∵ (1) = 4 < 0, (2) = 8 < 0, (3) = 3 12 > 0,故存在 1 ∈ (2,3),使得 ( 1) = 0,且 > 1
时, ( ) > 0,1 < < 1时, ( ) < 0,
故 ( )在( 1, + ∞)上单调递增,在(1, 1)上单调递减,
1
故 ( ) = (
+4 1
1) = , 21
由于 ( ) = 1 1( 1 2) 4 1 = 0,∴ 1 =
4 1
1 2

4 1
+4
故 ( ) = 1 2
1
= 4( 1 1) 2 ( 2), 1 ∈ (2,3), 1 1 1
又 (2.7) = 2.7(2.7 2) 4 × 2.7 = 0.384 < 0,
(2.8) = 2.8(2.8 2) 4 × 2.8 = 1.952 > 0,
由零点存在定理知, 1 ∈ (2.7,2.8).
设 ( ) = 4( 1) 4 ( 2) = ,( 1) 1 1
∵ ( )在 ∈ (2,3)上单调递减,且 (2.7) ≈ 3.598, (2.8) ≈ 3.214,
∴ ( ) = ( 1) ∈ (3.214,3.598).
∵ 3 > ( ) > ( )1 ,则 13 ∈ (1.071,1.199),
又 ∈ ,∴ 的最小值为 2.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