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文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数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文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数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文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5八下·象山竞赛)在2,5,3,7,2,6,2,1这组数据中插入一个任意数x,则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标准差 B.中位数 C.平均数 D.众数
2.(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则用a,b表示为(  )
A. B. C. D.
3.(2025八下·象山竞赛)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2x% B.1+2x%
C.(1+x%)·x% D.(2+x%)·x%
4.(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AEB=45°,BD=4,将△ABC沿直线AC翻折180后与原图形在同一平面内,若点B的落点记为B',则DB'的长为(  )
A. B. C. D.
5.(2025八下·象山竞赛)当m,n是实数且满足时,就称点Q(m,)为“奇异点”,已知点A、点B是“奇异点”且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O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则的面积为(  )
A.1 B. C.2 D.
6.(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矩形ABCD中,E为边AD上一点(不为端点),交AC于点F,要求的面积,只需知道下列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
A. B. C. D.
7.(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是边BC,CA,AB的中点,从每边中点分别作其余两边的垂线,这六条垂线围成六边形DPEQFR,设六边形DPEQFR的面积为,的面积为S,则(  )
A.3:5 B.2:3 C.1:2 D.1:3
8.(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E是x轴上一点,连结AE.若AD平分∠OAE,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AE上的两点A,F,且AF=EF,△ABE的面积为18,则k的值为(  )
A.6 B.12 C.18 D.2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2025八下·象山竞赛)若是正整数,则整数n的最小值为   .
10.(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a是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   .
11.(2025八下·象山竞赛)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无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12.(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①②③④⑤五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含30内角的菱形EFGH(不重叠无缝隙).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14cm2,四边形ABCD面积是11cm2,则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为   .
13.(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所示,以的斜边BC为一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AO,如果,,那么   .
14.(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分别交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于点A,B,过点B作BD⊥x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C,连接AC.若是等腰三角形,则k的值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5分)
15.(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反过来,如果,,那么以,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请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关于x的方程,求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两根的倒数.
(2)已知a,b满足,,求的值.
(3)已知a,b,c均为实数,且,,求正数c的最小值.
16.(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F(2,2),过函数常数k>0)图象上一点A(,a)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y=-x+2于点C,且AC=AF.
(1)求a的值,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2)过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B,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点D,是否总有BD=BF成立?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P是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分别过点P、N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Q、M,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矩形PQMN的周长取得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及矩形PQMN的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E是AD边上的动点,作∠BEF=60咬CD于点F,在AB上取点G使AG=AE,连结EG.
(1)求∠EGB的度数:
(2)求证:EF=BE:
(3)若P是EF的中点,当AE为何值时,△EGP是等腰三角形.
18.(2025八下·象山竞赛)定义:我们把对角线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线四边形.
(1)
尝试:如图1,在3×3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已知点A、点B是两个格点,请你作出一个等线四边形,要求A、B是其中两个顶点,且另外两个顶点也是格点;
(2)
推理:如图2,已知△AOD与△BO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D=∠BOC=90°,连结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线四边形;
(3)
拓展:如图3,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线四边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OD=60°,AB= ,BC= ,AD=2.求CD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A、标准差会改变,因为原来有8个数据,插入一个任意数x,则现在有9个数据,所以根据标准差的求法可知改变;
B、中位数会改变,因为原来有8个数据,中位数为2.5,插入任意一个数x,则现在有9个数据,则中位数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最中间的那个数,则中位数有可能是x、2、3;
C、平均数会改变,因为原来8个数的和除以8,插入数据x后,现在需要用9个数据的和除以9;
D、众数不会改变,因为原来8个数据,众数为2,插入数据x后,得到新的一组数据,众数仍然是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标准差及平均数的意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选:D.
【分析】转化为,然后替换为a,b即可解题.
3.【答案】D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第一季度的产值为1,
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二季度为1×(1+x%),
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为1×(1+x%)×(1+x%),
根据题意得: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1+x%)×(1+x%)-1=(2+x%) x%,
故选:D.
【分析】设第一季度的产值为1,根据增长率表示第三季的产值,由增长率公式计算解题.
4.【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连结.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又∵,,
∴.
故选:A.
【分析】连接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又 是BD的中垂线,得到 解答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设 ,
∵ 点 是 “奇异点”,
∴,
∴, 则 ,
∴,
而 , 整理得 a2 + a - 2 = 0,
解得 , ,
当 时, ; 当 时, ,
∴, ,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
把 , 代入得 , 解得 ,
∴ 直线 AB 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
的面积.
故选:B.
【分析】设 利用新定义得到 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 则可解得a和b的值, 求出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从而得到直线AB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的面积.
6.【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连结DF,过B作BM⊥AC于点M,过D作DN⊥AC于N,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D// BC,
∴∠DAC=∠ACB,
在△ADN和△CBM中,
∵,,
∴,
∵,,
∴,
∴,,
∴,
故选:C.
【分析】连接DF、过B作 于点M,过D作I 于N, 证明 得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和 的面积都等于 的面积,便可得出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过三个中点分别作六边形边的平行线,交于点M,
∴六边形DPEQFR被分成□DPEM,
□DMFR,平□EQFM,
∵DE、EF、D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S平行四边形 DPEM=2S△DEM,S平行四边形DMFR=2S△DFM,S平行四边形EQFM=2S△EFM,
:S六边形 DPEQFR=2S△DEF,
∵△DEF∽ΔABC,
∴,
∴S六边形 DPEQFR=S△ABC
∴S1: S=1: 2.
故选:C.
【分析】过三个中点分别作六边形边的平行线相交于点M,则此六边形被分割为3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六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DEF面积的2倍,从而问题可解
8.【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矩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两点两垂线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结BD,OF,过点A作AN⊥OE于N,过点F作FM⊥OE于M.
∵AN//FM,AF=FE,
∴MN=ME,
∵,
∵A,F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ON=MN=EM,
∴ME=OE,
∴S△FME=S△FOE,
∴AD平分∠OAE,
∴∠OAD=∠EA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D,
∴∠OAD=∠ODA=∠DAE,
∴AE// BD,
∴S△ABE=S△AOE,
∴S△AOE=18,
∵AF=EF,




故答案为:B.
【分析】连结BD,OF,过点A作AN⊥OE于N,过点F作FM⊥OE于M.即可得到,求出ON=MN=EM,得到S△FME=S△FOE,进而得到S△ABE=S△AOE,然后根据解答即可.
9.【答案】21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189=21×9,
∴是整数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21.
故答案为:21.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189n是一个正整数数的平方,结合求整数n的最小值,即可解答.
10.【答案】1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整体代入
【解析】【解答】解:∵a是方程的一个根,
∴,
∴,
∴,
故答案为:1.
【分析】求出 把分式通分,后得出 代入求出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原不等式组无解
解不等式得:
故答案为:.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再根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确定即可,即: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且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大的且小于小的无解.
12.【答案】48cm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于点M.
由题意得:,
∴,
又∵,
设菱形的边长为x,则菱形的高为:,
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得:,
解得:,
∴菱形的边长为6cm,
而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 = 2 (AE + AH + HD + DG + GC + CF + FB + BE) = 2 (EF + FG + GH + HE) = 48cm.
故答案为:48cm.
【分析】根据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 四边形ABCD面积是 可求出⑤的面积,从而可求出菱形的面积,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求出边长,进而可求出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
13.【答案】12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AC上截取CG=AB=4,连结OG,
∵四边形BCEF是正方形,∠BAC=90°
∴OB=OC,∠BAC=∠BOC=90°
∴∠ABO= ∠ACO,
在△BAO和△CGO中,
,(SAS)
∴△BAO≌ΔCGO,(SAS)
∴0A=OG,∠AOB=∠COG,
∵∠BOC=∠COG+∠BOG=90°
∴∠AOG=∠AOB+∠BOG=90°
即△AO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O=135°
故答案为:12.
【分析】在AC上截取连接OG,根据B、A、 O、C四点共圆,推出证 推出 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OG,即可求得 的面积, 即可解题.
14.【答案】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联立 、 并解得:点 A(),同理点 B(),点 C(),,
①当 时,,解得:(舍去负值);
②当 时,同理可得:,解得:(舍去负值);
故答案为:或.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B、C的坐标 (用k表示),再讨论 , 即可解题.
15.【答案】(1)解:设的两根为,,则所求新方程的两根为,.
所以,所求的方程为,即.
(2)解:从 a, b 满足的同一种关系可知:① 当 时,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所以 , ,从而
.
② 当 时,从而 .
所以 的值为 -47 或 2.
(3)解:由,,得,,因此,由给出的结论,得a、b是方程的实数根,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c的最小值为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先写出方程 的两根和与两根的积,计算出新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新方程即可;
(2)方程结构相同,所以a、b是方程的两根.从a、b相等或者不等两个方面,分别计算要求代数式的值.
(3)把两个等式转化为以a、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写出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确定c的最小值.
16.【答案】(1)解:, ,
∵,
∴,
∴点A(),
∴,
∴.
(2)解:设,则,
∴,

∴.
(3)解:答: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点P.
解法1:设直线l交y轴于点E,连接EF,QF,由(2)得,PF=PN,
矩形PQMN的周长=2(PN+PQ)=2 (PF+PQ),
∵PF+PQ≥QF≥EF,
∴当且仅当P、Q、F三点共线时,矩形PQMN的周长取到最小值=2FE=4,
此时,点P的坐标为(1,2).
解法 2:设 ,
则 ,
矩形 P Q M N 的周长 ,
当 ,即 时,矩形 P Q M N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为 4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求出AC、AF的表达式, 根据. 求出a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的值即可;
(2)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即可;
(3)结合(2)可知,当且仅当P、Q、F三点共线时,矩形PQMN的周长取到最小值解答即可
17.【答案】(1)解:∵∠A=60°,AG=AE,
∴△AGE是等边三角形,
∴∠AGE=60°
∴∠EGB=120°
(2)证明:由(1)知,∠EGB=12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CD,AB=AD,
∴∠A+∠D=180°
∵∠A=60°
∴∠D=120°
∴∠DEF+∠DFE=60°,
∴∠D=∠EGB,
∵△AGE是等边三角形,
∴AE=AG,∠AEG=60°,
∴DE=GB,
∵∠BEF=60°
∴∠DEF+∠GEB=60°
∴∠DFE= ∠GEB,
∴DFE≌ΔGEB(ASA),
∴EF=BE:
(3)解:,

当时, 过E作垂足为M,设,
是等边三角形,
,,

∵P为EF的中点,

由(2)知,

在中,,
即,
解得,(舍去),
即AE=
当EG=GP时,过G作GQ⊥EF,垂足为Q,过E作EM⊥AB垂足为M,连结GF,设AE=x,
∴BG=4-x,
∵△AGE是等边三角形,
∴EG=x,
∵EF=EB, ∠BEF=60°
∴△BEF为等边三角形,
∴∠EFB=∠BEF=60°,EF=BE,
在Rt△EBM中,


, ,
, ,

∴四边形GBCF是平行四边形,
∵GF=BC=4,
∴P为EF的中点,
在Rt△EGQ和 Rt△FGQ中,
GQ2=EG2-EQ2,GQ2=FG2-FQ2,


解得,(舍去),即;
当EP=GP时,点P在EG的中垂线上,即P点AC上,
而运动期间P不可能位于线段AC上,
∴P在AC上不存在,
综上,或;即当AE为或时,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证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可求解;
(2)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ASA证明 可证明结论;
(3)可分三种情况:当 时; 当. 时; 当. 时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8.【答案】(1)解:如图 1 所示,矩形 APBQ 即为所求
(2)证明:如图 2,连结 AC,BD
∵△AOD 与△BO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A=OD,OC=OB,∠AOD=∠BOC,
∴∠AOC=∠BOD,
∴△AOC≌△DOB(SAS),
∴BD=AC,
∴四边形 ABCD 是等线四边形
(3)解:如图 3,分别以 AD、BC 为底作等腰△ADE、等腰△BCE,顶点均为点 E.
于是有,EA=ED,EC=EB,
∵AC=BD,
∴△AEC≌△DEB(SSS),
∴∠BDE=∠CAE,
∴∠AED=∠AOD=60°,
∴△AED 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BCE 也是等边三角形.
∴EA=ED=AD=2


∴∠AEB=90°,
∴∠DEC=150°.
过点 C 作 CF⊥DE 于点 F,则∠CEF=30°

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找到A、B两点所在1×2的网格矩形(A、B为顶点,P、Q也为格点),顺次连接矩形的四个顶点即可;
(2)如图 2,连结 AC,BD,由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OA=OD,OC=OB,∠AOD=∠BOC,从而得到∠AOC=∠BOD,进而证明△AOC≌△DOB,即得出BD=AC,从而可证明结论;
(3)如图 3,分别以 AD、BC 为底作等腰△ADE、等腰△BCE,顶点均为点 E,则EA=ED,EC=EB,由等线四边形可知AC=BD,从而证出△AEC≌△DEB,由全等性质推出△AED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证明△BCE 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推出AE2+BE2=AB2,得到∠AEB=90°,∠DEC=150°,过点 C 作 CF⊥DE 于点 F,则∠CEF=30°,求得CF和D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长即可.
1 / 1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文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5八下·象山竞赛)在2,5,3,7,2,6,2,1这组数据中插入一个任意数x,则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标准差 B.中位数 C.平均数 D.众数
【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A、标准差会改变,因为原来有8个数据,插入一个任意数x,则现在有9个数据,所以根据标准差的求法可知改变;
B、中位数会改变,因为原来有8个数据,中位数为2.5,插入任意一个数x,则现在有9个数据,则中位数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最中间的那个数,则中位数有可能是x、2、3;
C、平均数会改变,因为原来8个数的和除以8,插入数据x后,现在需要用9个数据的和除以9;
D、众数不会改变,因为原来8个数据,众数为2,插入数据x后,得到新的一组数据,众数仍然是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标准差及平均数的意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2.(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则用a,b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选:D.
【分析】转化为,然后替换为a,b即可解题.
3.(2025八下·象山竞赛)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2x% B.1+2x%
C.(1+x%)·x% D.(2+x%)·x%
【答案】D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第一季度的产值为1,
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二季度为1×(1+x%),
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为1×(1+x%)×(1+x%),
根据题意得: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1+x%)×(1+x%)-1=(2+x%) x%,
故选:D.
【分析】设第一季度的产值为1,根据增长率表示第三季的产值,由增长率公式计算解题.
4.(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AEB=45°,BD=4,将△ABC沿直线AC翻折180后与原图形在同一平面内,若点B的落点记为B',则DB'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连结.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又∵,,
∴.
故选:A.
【分析】连接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又 是BD的中垂线,得到 解答即可.
5.(2025八下·象山竞赛)当m,n是实数且满足时,就称点Q(m,)为“奇异点”,已知点A、点B是“奇异点”且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O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则的面积为(  )
A.1 B. C.2 D.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设 ,
∵ 点 是 “奇异点”,
∴,
∴, 则 ,
∴,
而 , 整理得 a2 + a - 2 = 0,
解得 , ,
当 时, ; 当 时, ,
∴, ,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
把 , 代入得 , 解得 ,
∴ 直线 AB 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
的面积.
故选:B.
【分析】设 利用新定义得到 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 则可解得a和b的值, 求出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从而得到直线AB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的面积.
6.(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矩形ABCD中,E为边AD上一点(不为端点),交AC于点F,要求的面积,只需知道下列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连结DF,过B作BM⊥AC于点M,过D作DN⊥AC于N,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D// BC,
∴∠DAC=∠ACB,
在△ADN和△CBM中,
∵,,
∴,
∵,,
∴,
∴,,
∴,
故选:C.
【分析】连接DF、过B作 于点M,过D作I 于N, 证明 得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和 的面积都等于 的面积,便可得出答案.
7.(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是边BC,CA,AB的中点,从每边中点分别作其余两边的垂线,这六条垂线围成六边形DPEQFR,设六边形DPEQFR的面积为,的面积为S,则(  )
A.3:5 B.2:3 C.1:2 D.1:3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解答】解:过三个中点分别作六边形边的平行线,交于点M,
∴六边形DPEQFR被分成□DPEM,
□DMFR,平□EQFM,
∵DE、EF、D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S平行四边形 DPEM=2S△DEM,S平行四边形DMFR=2S△DFM,S平行四边形EQFM=2S△EFM,
:S六边形 DPEQFR=2S△DEF,
∵△DEF∽ΔABC,
∴,
∴S六边形 DPEQFR=S△ABC
∴S1: S=1: 2.
故选:C.
【分析】过三个中点分别作六边形边的平行线相交于点M,则此六边形被分割为3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六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DEF面积的2倍,从而问题可解
8.(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E是x轴上一点,连结AE.若AD平分∠OAE,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AE上的两点A,F,且AF=EF,△ABE的面积为18,则k的值为(  )
A.6 B.12 C.18 D.24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矩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两点两垂线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结BD,OF,过点A作AN⊥OE于N,过点F作FM⊥OE于M.
∵AN//FM,AF=FE,
∴MN=ME,
∵,
∵A,F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ON=MN=EM,
∴ME=OE,
∴S△FME=S△FOE,
∴AD平分∠OAE,
∴∠OAD=∠EA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D,
∴∠OAD=∠ODA=∠DAE,
∴AE// BD,
∴S△ABE=S△AOE,
∴S△AOE=18,
∵AF=EF,




故答案为:B.
【分析】连结BD,OF,过点A作AN⊥OE于N,过点F作FM⊥OE于M.即可得到,求出ON=MN=EM,得到S△FME=S△FOE,进而得到S△ABE=S△AOE,然后根据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2025八下·象山竞赛)若是正整数,则整数n的最小值为   .
【答案】21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189=21×9,
∴是整数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21.
故答案为:21.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189n是一个正整数数的平方,结合求整数n的最小值,即可解答.
10.(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a是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   .
【答案】1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整体代入
【解析】【解答】解:∵a是方程的一个根,
∴,
∴,
∴,
故答案为:1.
【分析】求出 把分式通分,后得出 代入求出即可.
11.(2025八下·象山竞赛)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无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原不等式组无解
解不等式得:
故答案为:.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再根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确定即可,即: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且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大的且小于小的无解.
12.(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①②③④⑤五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含30内角的菱形EFGH(不重叠无缝隙).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14cm2,四边形ABCD面积是11cm2,则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为   .
【答案】48cm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于点M.
由题意得:,
∴,
又∵,
设菱形的边长为x,则菱形的高为:,
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得:,
解得:,
∴菱形的边长为6cm,
而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 = 2 (AE + AH + HD + DG + GC + CF + FB + BE) = 2 (EF + FG + GH + HE) = 48cm.
故答案为:48cm.
【分析】根据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 四边形ABCD面积是 可求出⑤的面积,从而可求出菱形的面积,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求出边长,进而可求出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
13.(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所示,以的斜边BC为一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AO,如果,,那么   .
【答案】12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AC上截取CG=AB=4,连结OG,
∵四边形BCEF是正方形,∠BAC=90°
∴OB=OC,∠BAC=∠BOC=90°
∴∠ABO= ∠ACO,
在△BAO和△CGO中,
,(SAS)
∴△BAO≌ΔCGO,(SAS)
∴0A=OG,∠AOB=∠COG,
∵∠BOC=∠COG+∠BOG=90°
∴∠AOG=∠AOB+∠BOG=90°
即△AO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O=135°
故答案为:12.
【分析】在AC上截取连接OG,根据B、A、 O、C四点共圆,推出证 推出 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OG,即可求得 的面积, 即可解题.
14.(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分别交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于点A,B,过点B作BD⊥x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C,连接AC.若是等腰三角形,则k的值是   .
【答案】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联立 、 并解得:点 A(),同理点 B(),点 C(),,
①当 时,,解得:(舍去负值);
②当 时,同理可得:,解得:(舍去负值);
故答案为:或.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A、B、C的坐标 (用k表示),再讨论 , 即可解题.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5分)
15.(2025八下·象山竞赛)已知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反过来,如果,,那么以,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请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关于x的方程,求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两根的倒数.
(2)已知a,b满足,,求的值.
(3)已知a,b,c均为实数,且,,求正数c的最小值.
【答案】(1)解:设的两根为,,则所求新方程的两根为,.
所以,所求的方程为,即.
(2)解:从 a, b 满足的同一种关系可知:① 当 时,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所以 , ,从而
.
② 当 时,从而 .
所以 的值为 -47 或 2.
(3)解:由,,得,,因此,由给出的结论,得a、b是方程的实数根,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c的最小值为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先写出方程 的两根和与两根的积,计算出新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新方程即可;
(2)方程结构相同,所以a、b是方程的两根.从a、b相等或者不等两个方面,分别计算要求代数式的值.
(3)把两个等式转化为以a、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写出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确定c的最小值.
16.(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F(2,2),过函数常数k>0)图象上一点A(,a)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y=-x+2于点C,且AC=AF.
(1)求a的值,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2)过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B,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点D,是否总有BD=BF成立?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P是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分别过点P、N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Q、M,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矩形PQMN的周长取得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及矩形PQMN的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
∵,
∴,
∴点A(),
∴,
∴.
(2)解:设,则,
∴,

∴.
(3)解:答: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点P.
解法1:设直线l交y轴于点E,连接EF,QF,由(2)得,PF=PN,
矩形PQMN的周长=2(PN+PQ)=2 (PF+PQ),
∵PF+PQ≥QF≥EF,
∴当且仅当P、Q、F三点共线时,矩形PQMN的周长取到最小值=2FE=4,
此时,点P的坐标为(1,2).
解法 2:设 ,
则 ,
矩形 P Q M N 的周长 ,
当 ,即 时,矩形 P Q M N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为 4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求出AC、AF的表达式, 根据. 求出a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的值即可;
(2)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即可;
(3)结合(2)可知,当且仅当P、Q、F三点共线时,矩形PQMN的周长取到最小值解答即可
17.(2025八下·象山竞赛)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E是AD边上的动点,作∠BEF=60咬CD于点F,在AB上取点G使AG=AE,连结EG.
(1)求∠EGB的度数:
(2)求证:EF=BE:
(3)若P是EF的中点,当AE为何值时,△EGP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解:∵∠A=60°,AG=AE,
∴△AGE是等边三角形,
∴∠AGE=60°
∴∠EGB=120°
(2)证明:由(1)知,∠EGB=12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CD,AB=AD,
∴∠A+∠D=180°
∵∠A=60°
∴∠D=120°
∴∠DEF+∠DFE=60°,
∴∠D=∠EGB,
∵△AGE是等边三角形,
∴AE=AG,∠AEG=60°,
∴DE=GB,
∵∠BEF=60°
∴∠DEF+∠GEB=60°
∴∠DFE= ∠GEB,
∴DFE≌ΔGEB(ASA),
∴EF=BE:
(3)解:,

当时, 过E作垂足为M,设,
是等边三角形,
,,

∵P为EF的中点,

由(2)知,

在中,,
即,
解得,(舍去),
即AE=
当EG=GP时,过G作GQ⊥EF,垂足为Q,过E作EM⊥AB垂足为M,连结GF,设AE=x,
∴BG=4-x,
∵△AGE是等边三角形,
∴EG=x,
∵EF=EB, ∠BEF=60°
∴△BEF为等边三角形,
∴∠EFB=∠BEF=60°,EF=BE,
在Rt△EBM中,


, ,
, ,

∴四边形GBCF是平行四边形,
∵GF=BC=4,
∴P为EF的中点,
在Rt△EGQ和 Rt△FGQ中,
GQ2=EG2-EQ2,GQ2=FG2-FQ2,


解得,(舍去),即;
当EP=GP时,点P在EG的中垂线上,即P点AC上,
而运动期间P不可能位于线段AC上,
∴P在AC上不存在,
综上,或;即当AE为或时,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证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可求解;
(2)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ASA证明 可证明结论;
(3)可分三种情况:当 时; 当. 时; 当. 时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8.(2025八下·象山竞赛)定义:我们把对角线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线四边形.
(1)
尝试:如图1,在3×3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已知点A、点B是两个格点,请你作出一个等线四边形,要求A、B是其中两个顶点,且另外两个顶点也是格点;
(2)
推理:如图2,已知△AOD与△BO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D=∠BOC=90°,连结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线四边形;
(3)
拓展:如图3,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线四边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OD=60°,AB= ,BC= ,AD=2.求CD的长.
【答案】(1)解:如图 1 所示,矩形 APBQ 即为所求
(2)证明:如图 2,连结 AC,BD
∵△AOD 与△BO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A=OD,OC=OB,∠AOD=∠BOC,
∴∠AOC=∠BOD,
∴△AOC≌△DOB(SAS),
∴BD=AC,
∴四边形 ABCD 是等线四边形
(3)解:如图 3,分别以 AD、BC 为底作等腰△ADE、等腰△BCE,顶点均为点 E.
于是有,EA=ED,EC=EB,
∵AC=BD,
∴△AEC≌△DEB(SSS),
∴∠BDE=∠CAE,
∴∠AED=∠AOD=60°,
∴△AED 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BCE 也是等边三角形.
∴EA=ED=AD=2


∴∠AEB=90°,
∴∠DEC=150°.
过点 C 作 CF⊥DE 于点 F,则∠CEF=30°

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找到A、B两点所在1×2的网格矩形(A、B为顶点,P、Q也为格点),顺次连接矩形的四个顶点即可;
(2)如图 2,连结 AC,BD,由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OA=OD,OC=OB,∠AOD=∠BOC,从而得到∠AOC=∠BOD,进而证明△AOC≌△DOB,即得出BD=AC,从而可证明结论;
(3)如图 3,分别以 AD、BC 为底作等腰△ADE、等腰△BCE,顶点均为点 E,则EA=ED,EC=EB,由等线四边形可知AC=BD,从而证出△AEC≌△DEB,由全等性质推出△AED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证明△BCE 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推出AE2+BE2=AB2,得到∠AEB=90°,∠DEC=150°,过点 C 作 CF⊥DE 于点 F,则∠CEF=30°,求得CF和D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长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