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过程中,某同学对自己及身边一些事物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A. 跑50m的速度约为10m/s B. 跑完50m后人体体温约为36.9℃C. 考试用跳绳的长度约为1.2m D. 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kg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物理量不是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是( )A. 密度 B. 比热容 C. 质量 D. 热值3.下列科技成果与其工作时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 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 C919客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核聚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磁波传递信息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磁锁原理图。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使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条形磁体滑动,打开门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后电磁铁a端为S极 B. 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C. 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D. 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5.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元件,并进行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B.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C.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求平均电功率6.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B. 物体对斜面压力 F的示意图C. 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 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7.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8.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______现象。9.如图所示,物块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在时间t内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则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______,功率为______。(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10.某同学用餐时发现从热汤中取出的金属勺很烫手,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这种内能改变的过程中,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说明能量在转移过程中具有______性。11.如图所示,卸下家用微型风扇的插头后,将两根导线分别与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用力转动风扇叶子,看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是______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12.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A、B两物块以不同方式组合,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此可判断ρ甲______ρ乙;若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F乙.(均选填“>“、“<”或“=”)14.如图所示,当开关S、S1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15.【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10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 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原理】______。【实验步骤】(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他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后,正准备闭合开关,同组的另一同学及时提醒他,这样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处是______。(2)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在C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仍无示数,则故障是______。(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_____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拓展】该同学实验兴致正浓,他又分别测出了2V和3V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然后用这三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他的这种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16.【探究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的数据如表。(3)改变钩码的______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动力F1/N OB间距离/cm 阻力F2/N OA间距离/cm小明 1 1.0 5 0.5 102 1.5 10 1.0 153 1.0 10 2.0 5小红和小明 4 0.8 15 1.0 105 1.4 15 1.0 10【分析与论证】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选填“一”、“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红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_____进行实验。于是,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如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______的距离。17.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衣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进行实验】(1)如图1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2)如图2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如图3所示;(3)用剪刀把图3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4所示,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实验步骤 小卡片所受二力情况 小卡片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 方向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 是 不够 相反 是 是(2) 是 相等 相反 是 否(3) 否 / / / 是(4) 是 相等 相反 ① 是请将表格中①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______。【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______,方向相反,并作用在______上。【交流与评估】(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______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分。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陪奶奶去超市买的一桶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1L=1dm3。(1)请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1千克等于2斤)(2)该同学提着这桶油在水平路面上走了10m,求此过程中拉力对油做的功;(3)该同学提油时感觉到很勒手,请你提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简述其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19.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24V,电阻R为20Ω。(1)只闭合开关S,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2)同时闭合开关S、S1,若通过干路的电流为1.6A,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和电阻R1的阻值。2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燃气灶烧水给餐具消毒。已知密闭锅内水的质量为5kg,水的初温为22℃,当水刚好烧开时,共消耗了0.06m3的天然气,该燃气灶烧水的热效率为7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求:(1)0.06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2)以上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3)密闭的锅内水烧开时的温度。21.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______g。(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请在图4虚线框中画出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图。②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2所示,应先对其进行______。③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分别如图3甲、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多次实验。⑤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1.【答案】 【解析】解:A、跑50m的速度约为6m/s,故A错误;B、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故跑完50m后人体体温约为36.9℃,故B正确。C、考试用跳绳的长度约为2m,故C错误;D、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00g,故D错误。故选:B。根据生活常识对各选项进行估算、判断。本题是生活常识题,属于基础题。2.【答案】 【解析】解:A、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之比,故A不符合题意;B、比热容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与物体变化温度及物体的质量之比,故B不符合题意;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根据m=ρV可知,它不是比值定义法,故C符合题意;D、热值是单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它是比值定义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和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2)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能力;(3)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和物质的状态、位置及形状无关;(4)单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热值。本题考查了对密度、比热容、质量和热值的理解,属于基础题。3.【答案】 【解析】解:A、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故A正确;B、机翼上凸下平,飞机起飞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C、“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故C错误,D、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故选:C。(1)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2)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3)核电机组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4)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本题主要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核裂变和核聚变与电磁波的应用。4.【答案】 【解析】解:A、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故据安培定则可知,此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故A错误;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电磁铁的磁性变强,故B正确;C、电磁铁的右端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排吸的特点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左的吸引力,条形磁体向左滑动,条形磁体A受到水平桌面的向右的摩擦力,故C错误;D、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B。(1)根据安培定则分析;(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4)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抓住关键: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5.【答案】 【解析】解: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般有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电流或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电压,故A正确;B、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而电路中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要改变,为了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就需要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B错误;C、测量导体的电阻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了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可以多测几组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C正确;D、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比较灯泡的实际功率与小灯泡亮度之间的关系,不需要测量平均功率,故D错误。故选:AC。(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般有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电流或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电压;(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结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目的可以确定滑动变阻器此时的作用;(3)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所以为了防止测量的偶然性,往往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4)根据滑动变阻器使用目的,可以确定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也可以调节电路两端的电压,要认真审题,注意语言的准确性。6.【答案】 【解析】解:A、从水中看岸上物体,岸上物体反射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应该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B、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接触面里,而图中的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故B错误;C、图中两个磁极均为N极,外部磁感线都由N极出发,故C正确;D、为了安全用电,螺口节能灯的上端接点应该连接火线,侧面的螺口接零线,故D错误。故选:AC。(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3)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由N极出发,最后回到S极;(4)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压力、磁感线及其特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难度不大,属基础题。7.【答案】 【解析】解: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信息;振动。声音能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8.【答案】 【解析】解: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答案为:空气;扩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和分子运动,属于基础题。9.【答案】 【解析】解:拉力对物块做的功:W=Fs;拉力做功的功率:P==。故答案为:Fs;。根据W=Fs求功,根据P=求功率。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属于基本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10.【答案】 【解析】解:(1)从热汤中取出的金属勺很烫手,是因为金属勺从热汤中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在这种内能改变的过程中,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说明能量在转移过程中具有方向性。故答案为:热传递;方向。(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2)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11.【答案】 【解析】解:电动机和发电机都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即都是由线圈和磁场组成,所以线卸下家用微型吊扇的插头后,将两根导线分别与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用手转动风扇叶子,此时其内部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由电磁感应可知产生了感应电流,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是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电。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的内容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电磁感应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其能量转化,属于简单的基础题。12.【答案】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小的平面镜也可以成物体的完整的像,但是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来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13.【答案】 【解析】解:由于AB两物体两次静止时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由图知,物体AB排开液体的体积:V乙排>V甲排,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甲乙中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都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液V排知,F甲>F乙。故答案为:>;>。同一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由图可以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出浮力的关系。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好漂浮或悬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14.【答案】 【解析】解:(1)当开关S、S1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小,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2)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电阻丝和灯泡L两端电压之和,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片右侧电阻丝的阻值变小,由U=IR可知,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片右侧电阻丝和灯泡L两端电压之和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答案为:变亮;变小。(1)当开关S、S1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从而得出灯泡的亮暗变化;(2)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电阻丝和灯泡L两端电压之和,根据电压表的内阻特点可知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从而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再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滑片右侧电阻丝的阻值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知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得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是关键。15.【答案】 【解析】解:由欧姆定律,电阻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比,故测电阻的原理为R=;(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图甲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2)闭合开关,却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断路;将电压表接在C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仍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滑动变阻器断路了;(3)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I=0.26A,由欧姆定律,则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9.6Ω;【拓展】灯丝两端的电压越高,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没有意义,只有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才能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求灯泡的电阻平均值不合理。故答案为:R=;(1)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2)滑动变阻器处断路;(3)0.26;9.6;【拓展】错误;灯丝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实验原理是R=;(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2)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可以判断出电路中出现了断路,然后根据电压表有示数确定出断路的位置;(3)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欧姆定律得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拓展】灯丝温度不同时电阻不同,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没有意义。本题是小灯泡电阻的测量,考查了注意事项、电表读数、故障分析、数据处理、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等,综合性较强。16.【答案】 【解析】解:【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当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需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来调平。调平原则为: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本题中,杠杆左端较高,所以需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小明所做的实验中,阻力是由挂在O点左侧的钩码提供的,动力是由挂在O点右侧的钩码提供的,所以阻力=左侧钩码重,动力=右侧钩码重,动力与重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下。分析表格中实验1、2、3中数据可知,动力与阻力的大小都在变化,这就说明左右两侧所挂钩码的数量均在变化。【分析与论证】小明所做的三次实验均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完成的,这就导致动力臂、阻力臂均在杠杆上,所以我们无法区分动力臂(阻力臂)与支点到动力(阻力)的距离,所以根据小明的数据,猜想一、二都可以得到验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使动力臂(阻力臂)与杠杆有一定的角度,而不是重合在一起。分析实验4、5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猜想二是错误的。若要验证猜想一,我们就需要测出倾斜后的动力(或阻力)的力臂,为此,我们需要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注意测量时需使刻度尺与力的作用线垂直。若通过他们二人共同实验得出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则说明动力臂(阻力臂)为支点到动力(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故答案为:【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左;(3)数量。【分析与论证】一和二;方向;二;刻度尺;力的作用线。(1)杠杆的力臂是指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3)若支点在杠杆的中心处,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在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题中,大部分杠杆的支点都在杠杆的中心处,这样我们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就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但是在一些实验中,会将支点设计在杠杆的左侧或右侧,这时杠杆的自重将无法忽略。17.【答案】 【解析】解:(4)图4中,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左右两端对小卡片的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了;结论:根据实验的四个步骤,发现改变了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都会让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交流与评估:(1)晾衣架类似于定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只改变力的方向。(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故答案为:①否;相等;同一直线;交流与评估:(1)方向;定滑轮;(2)重;支持。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分析,关键要理解二力平衡成立的四个要点。18.【答案】 【解析】(1)由图知,一桶食用油的体积,由m=ρV计算一桶食用油的质量;(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以及减小压强的方法,难度不大。19.【答案】 【解析】当只闭合开关S,电路中只有电路R串联在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和S1时,电路中R和R1并联;(1)纸币和开关S时,利用欧姆定律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2)同时闭合开关S、S1时,利用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及欧姆定律求电阻R1的电流和电阻R1的阻值。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计算题。20.【答案】 【解析】(1)利用Q放=Vq求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3)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的末温。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吸热公式Q吸=cm(t-t0)、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21.【答案】 【解析】解:(1)右盘砝码质量5g,游码所对刻度值1g,所以被测物体质量6g;标尺上一个大格表示1g,一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2g;(2)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如图电压表正确使用,测量前一定观察表针是否归零,指针没有归零,要先调零;根据表针位置,读出电流表读数为0.5A,电压表读数为2.5V。故答案为:(1)6;0.2;(2)①如图;②调零;③0.5;2.5。(1)天平读数时要注意观察标尺上的分度值;(2)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共有七种器材;电压表正确使用,测量前一定观察表针是否归零;电压表、电流表读数,注意观察分度值。掌握天平的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