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单项选择题
(2025·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模拟)一条由10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而成的肽链中含有和的最小数目是(  )
A. 11和11 B. 10和10 C. 9和9 D. 1和1
(2025·黑吉两省十校联合体联考)如图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简图,不同图形代表组成蛋白质的单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同图形代表氨基酸分子,图形之间以氢键相连接
B.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由图形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
C. 高温、强酸、强碱、盐析等均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 图示的蛋白质分子可能同时具有免疫功能和催化功能
(2024·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常螺旋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溶液中加入食盐后会看到白色絮状物出现,此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并未破坏
B. 细胞生物都需要从体外获得必需氨基酸才能正常生长
C. 人体内的氨基酸只能用来合成蛋白质
D. 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2025·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其分子式为C10H17N3O6S。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与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相结合,以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的酶不被破坏。已知谷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甘氨酸的基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在人体细胞内能合成,是一种必需氨基酸
B. 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子中含有3个肽键
C. 半胱氨酸分子的基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D.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有助于防止人体细胞的衰老
(2024·高三三月联合测评)人体血浆中蛋白质种类多,含量约占7%~9%。下列关于血浆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输氧气 B. 传递信息 C. 防御病菌 D. 调节渗透压
(2024·广西桂林三模)氨基酸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肝脏内某些氨基酸可由糖类转变形成
B. 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形成生长素
C. 基因突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
D. 氨基酸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某传统美食口味独特,配料丰富(有海带、面筋、粉条和香油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B. 香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
C. 面筋中的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理化性质不变
D. 粉条中的淀粉彻底水解后可产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当前市场上零食与保健品种类繁多,为维护自身健康,食用前需进行科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夏天饮用冰镇饮料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
B. 运动功能饮料中提供的,可缓解排汗引起的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
C. 食物中的胶原蛋白水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不一定用于合成胶原蛋白
D. 糖在机体内可转化为氨基酸,食用高糖零食可补充机体必需氨基酸
(2024·河北保定二模)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生理活动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
A. 水分子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
B. 组织液中的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C. 血液中的通过红细胞运输到组织细胞
D. (低密度脂蛋白)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2024·四川成都期末)“三千年成都,两千年蜀锦”,蜀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而闻名。蜀锦在织造过程中多使用染色后的熟蚕丝线,蚕丝线的主要成分是蚕丝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蚕丝蛋白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游离的氨基中
B. 生蚕丝线煮制为熟蚕丝线后肽键几乎全部破坏
C. 蚕丝蛋白基因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
D. 蚕丝蛋白基因中含有腺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2025·江苏扬州高三月考)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蛋白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与调节 B. 血红蛋白与催化
C. 酶与免疫 D. 抗体与运输
(2024·江西宜春三模)大肠杆菌细胞中苏氨酸在苏氨酸脱氨酶的催化下生成酮丁酸,酮丁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异亮氨酸,异亮氨酸浓度高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改变其空间构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亮氨酸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B. 在培养基中添加苏氨酸能提高苏氨酸脱氨酶的活性
C. 苏氨酸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是合成异亮氨酸
D. 提高苏氨酸脱氨酶的活性能缓解大肠杆菌合成异亮氨酸障碍
(2023·湖北高考)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 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 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 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被破坏
(2025·辽宁丹东高三期中)有一条多肽链由1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4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C6H14O2N2)。水解产物中赖氨酸的数目是(  )
A.((x+13)/2)个 B.[(y-72)/7]个
C.[(a+13)/2]个 D.[(b-72)/7]个
(2025·山东青岛二中期末)在植物受伤时,一条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B. 内含17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C. 系统素遇双缩脲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
D. 系统素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二、非选择题
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请分析下列问题:
(1)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_。在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中,形成蛋白质时,________元素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A. B.
C. D.
(2)若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如果、、每种物质各一个,那么所合成的物质称为________,最多可形成________种,这是由于、、三种物质的________不同造成的。
(3)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中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一环状多肽,则该环状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此环状多肽中含肽键________个。在形成该环状多肽过程中,环状多肽中原子数与各氨基酸中原子总数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024·陕西安康模拟)研究发现,赖氨酸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较低,其原因是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酶的活性受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当赖氨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抑制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人体中,赖氨酸属于________(填“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
(2)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基因在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中,消耗的物质有________(答出三种)等。
(3)研究人员从玉米细胞中提取出了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酶的化学本质,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信号分子的角度分析,赖氨酸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能是由于赖氨酸是________等的必要组成成分。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D
解析:一条肽链的两端分别含有1个游离的和1个游离的,R基中可能含有额外的氨基或羧基,但题目问的是“最小数目”,即不考虑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故答案为1和1(D正确)。
答案:D
解析:
不同图形代表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而非氢键(A错误);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B错误);
盐析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高温、强酸、强碱会破坏(C错误);
某些蛋白质可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如某些酶兼具催化和免疫功能),图示蛋白质可能具备该特性(D正确)。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食盐出现白色絮状物是盐析现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如螺旋结构)未被破坏(A正确);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而植物细胞可自身合成全部氨基酸(B错误);
人体内的氨基酸除合成蛋白质外,还可参与合成激素、转化为糖类等(C错误);
转运RNA(tRNA)也可转运氨基酸,其化学本质是核酸而非蛋白质(D错误)。
答案:D
解析:
谷氨酸在人体细胞内能合成,属于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
三肽由3个氨基酸组成,含2个肽键(B错误);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分子式为C10H17N3O6S,已知谷氨酸(含2个羧基)、甘氨酸(R基为)的结构,通过计算可知半胱氨酸的R基中不含氧原子(C错误);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可能延缓细胞衰老(D正确)。
答案:A
解析:
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而非血浆蛋白(A错误);
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如激素)可传递信息(B正确);
血浆中的抗体可防御病菌(C正确);
血浆蛋白可调节血浆渗透压(D正确)。
答案:C
解析:
人体肝脏中,糖类可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
植物体内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正确);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非编码区或密码子简并性,可能不改变氨基酸序列(C错误);
某些氨基酸(如甘氨酸)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
答案:C
解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A正确);
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原料之一(B正确);
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理化性质也会改变(如溶解度降低)(C错误);
淀粉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D正确)。
答案:D
解析:
冰镇饮料刺激冷觉感受器,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A正确);
运动排汗丢失,导致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补充可缓解(B正确);
胶原蛋白水解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其他蛋白质(C正确);
必需氨基酸不能由糖类转化而来,需从食物中获取(D错误)。
答案:B
解析: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道蛋白是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通过自由扩散穿过毛细血管壁,无需蛋白质参与(B符合题意);
通过血红蛋白运输,血红蛋白是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LDL通过胞吞进入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参与(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
蚕丝蛋白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
生蚕丝线煮制为熟蚕丝线是蛋白质变性,肽键未被破坏(B错误);
蚕丝蛋白基因是DNA片段,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C正确);
基因中含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胸腺嘧啶,不含尿嘧啶(D错误)。
答案:A
解析:
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A正确);
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气(B错误);
酶的功能是催化反应(C错误);
抗体的功能是免疫防御(D错误)。
答案:D
解析:
大肠杆菌可自身合成异亮氨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但该选项逻辑正确,并非最佳答案;
异亮氨酸浓度高时会抑制苏氨酸脱氨酶活性,添加苏氨酸会促进异亮氨酸合成,反而抑制该酶活性(B错误);
苏氨酸是氨基酸,主要作用是合成蛋白质,合成异亮氨酸是其次要功能(C错误);
提高苏氨酸脱氨酶活性可加速异亮氨酸合成,缓解合成障碍(D正确)。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未断裂(A错误);
球状蛋白极性基团分布在外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B正确);
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可逆,无法恢复原有结构和性质(C正确);
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的原因是空间结构被破坏(D正确)。
答案:D
解析:
设赖氨酸数目为,其他氨基酸总数为。赖氨酸含2个N,其他氨基酸含1个N,故总N数,解得(选项中无此答案,换用H原子计算)。
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C6H14O2N2)的H原子数分别为7、7、7、14。
肽链中H原子数 氨基酸总H原子数 肽键数(13)。设赖氨酸为,则总H原子数,故,解得(D正确)。
答案:B
解析:
系统素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的表达,而非抑制(A错误);
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含17个肽键,系统素与受体结合传递信号,是信号分子(B正确);
双缩脲试剂与肽键反应呈紫色,而非双缩脲(C错误);
系统素是植物自身的多肽,不与外来抗原结合(D错误)。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氨基酸;D;N
(2)三肽;6;排列顺序
(3)1782;99;相等
解析
(1)图示化合物是多肽,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D选项无氨基与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元素全部进入肽链,数量不变。
(2)3个不同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是三肽,排列方式有种,取决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99个氨基酸形成环状多肽,脱去99分子水,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含99个肽键。环状多肽中原子数 氨基酸总原子数(无游离氨基,全部在肽键和R基中)。
答案
(1)必需
(2)蛋白质;ATP、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合理即可)
(3)实验设计思路:取适量酶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溶液变为紫色
(4)激素(或抗体、受体蛋白等,合理即可)
解析
(1)赖氨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2)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消耗ATP、核糖核苷酸,翻译消耗ATP、氨基酸等。
(3)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可用于验证酶的化学本质。
(4)赖氨酸是激素、抗体等信号分子或功能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