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若自然数能使为整数,则可以是( )A.1 B.3 C.5 D.7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C. D.3.以长度分别为下列各组数的线段为边,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5,12,13 C. D.9,16,254.直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A. B. C. D.5.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是的函数是( )A. B. C. D.6.平行四边形中,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在中,,于点D,,E是斜边的中点,则的度数为( )A. B. C. D.8.某鞋店记录了一段时间内某种女鞋不同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销售量 1 2 3 7 4 2 1如果每双鞋的利润相同,你认为该店主最关注的销售数据是下列统计量中的( )A.平均数 B.方差 C.中位数 D.众数9.往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注水,下面图象中哪一个图象可以大致刻画容器中水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A. B.C. D.E.10.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和,连接,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A. B. C. D.二、填空题11.化简: .12.一名交警在路口随机监测了5辆过往车辆的速度,分别是:63,52,72,58,67(单位:千米/时).那么这5辆车的速度的中位数是 .13.已知点和点均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则 (填“”“”或“”).14.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其所著的《算法统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大致意思是:一个秋千静止时踏板到地面的距离是1尺,在秋千绳索拉直时将秋千的踏板在水平方向上向前推了两步后,秋千的踏板便与高5尺的人齐(注:古时1步尺),则这个秋千的绳索长为 尺.15.如图,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然后向左扭动框架,得到新的四边形(点在BC的上方),若在扭动后四边形面积减少了32,点和分别为矩形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PQ的长 .三、解答题16.计算:.17.如图,,平分,且交于点,过作,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菱形.18.如图,池塘边有两点、,点是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一点,测得的中点到点的距离米,米,求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米?(要求: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9.某校为了进一步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节能、绿色、环保、低碳意识,特举办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知识竞赛.赛后从该校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的比赛成绩(成绩为百分制,学生得分均为整数且得分不少于90分者为优秀)进行如下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收集】七年级 80 85 90 96 97 90 90 100 99 93八年级 87 89 92 95 92 92 85 92 96 100【数据分析】年级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七 a 91.5 92 36八 92 b c 17.2【数据应用】(1)根据以上信息,填空:______,_____,_____;(2)若该校七年级学生人数为180人,请你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这次知识竞赛中,七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3)结合以上数据中平均数与方差这两个统计量,你认为此次知识竞赛这两个年级哪个年级成绩相对较好?并说明理由.2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的值;(2)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3)当时,根据函数图象,求的取值范围.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的平分线分别与相交于点与相交于点.(1)求证:;(2)若,求的面积.22.如图,某超市的送货员小强和小明从超市门口出发,准备沿相同路线给相距的同一客人送货,小强比小明先出发,且速度保持不变,小明出发一段时间后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倍.设小强行走的时间为(分钟),他们离开超市的距离为(米).(1)求和的值;(2)两人在送货过程中能否相遇?若能,求出此时小强行走的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若小明送货过程中恰好与小强相距100米,直接写出此时小强行走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3.在长方形中,,将长方形绕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不超过),得到长方形.(1)如图1,分别连接,当时,求的度数;(2)如图2,当点落在边上时,延长交于点,求证:;(3)如图3,当点落在线段上时,与交于点,求的面积.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且经过点,点.(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在线段上找一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求出点的坐标;(3)轴上有一动点,直线上有一动点,若是以线段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点的坐标.参考答案1.D解:A.当时,,不符合题意;B.当时,,不符合题意;C.当时,,不符合题意;D.当时,,符合题意;故选:D2.B解:A. ,结果不等于12,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 ,计算正确,故B正确,符合题意;C. 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无法直接相加,且,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 ,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BA选项:,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选项:,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选项:,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选项:,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对于,令 ,得,∴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故选:A.5.C解:A、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y是x的函数, A选项不符合题意;B、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y是x的函数,B选项不符合题意;C、满足对于大于零的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y不是x的函数, C选项符合题意;D、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y是x的函数,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B.7.A解:∵,∴,∵,∴,∵, E是斜边的中点,∴,∴,∴,故选:A.8.D解:因为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又根据题意,每双鞋的销售利润相同,鞋店为销售额考虑,应关注卖出最多的鞋子的尺码,这样可以确定进货的数量,所以该店主最应关注的销售数据是众数.故选D.9.B解:容器下端较小,上端较大,当均匀地注入水时,刚开始时高度变化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的变化速度开始减小,即高度变化越来越不明显,四个图象中只有选项符合该特点,故选:.10.C解:连接,如图:由作图痕迹可知,垂直平分,∴,∴,∴,在等腰中,,∴,∵四边形为菱形,∴,∴;故选:C.11.解:.故答案为:.12.63千米/时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分别是:52,58,63,67,72(单位:千米/时).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63千米/时.故答案为:63千米/时.13.解:∵点和点都在一次函数图象上,∴随的增大而减小,又∵∴,故答案为:.14.解:设这个秋千的绳索, 则,,,∵,,,,∴这个秋千的绳索有尺.故答案为:.15.解:连接、、,∵点和分别为四边形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过点过点,∴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是的中位线,在矩形框架中,,∴矩形的面积为,由题意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扭动后四边形面积减少了32,∴四边形的面积为,∴,∴,∴,∵,∴由勾股定理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故答案为:.16.解:.17.证明见解析证明:,即,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分,,,,,,四边形是菱形.18.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6.6米解:∵,为的中点,∴,∴,∴(米),答: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6.6米.19.(1)90,92,92(2)144人(3)八年级成绩相对较好,理由见解析(1)解:∵七年级中90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七年级10名学生测试成绩的众数是90,即,把八年级10名学生测试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5个数和第6个数分别是92,92,故八年级10名学生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即,根据八年级10名学生的数据得出八年级10名学生的平均数,即,(2)解:(人),答:估计参加知识竞赛的七年级18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144人.(3)解:八年级成绩较好,理由如下:八年级的平均数与七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八年级的方差小于七年级的方差,说明八年级成绩比较稳定,∴八年级成绩较好.20.(1)1(2)见解析(3)(1)解: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解得,即的值为1;(2)解:由(1)知,,,当时,,当时,,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3)解:当时,,得,当时,,得,由图象可得,当时,的取值范围是.21.(1)见解析(2)12(1)证明:平分平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解:过点D作,垂足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分,,,,而.在直角中,的面积.22.(1)和的值分别为16,20(2)能相遇,12分钟(3)或(1)解:小明原来的速度为(米/分),小明后来的速度为(米/分),,的值为16.小强的速度为(米/分),(分),(2)解:设小强行驶的路程与行走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代入得,,解得:,小强行驶的路程与行走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小明先以原速度40(米/分) 行驶,出发一段时间后速度提高到原来的倍,即提速后的速度60(米/分) .∴当时,小明行走的时间是分钟,∴小明的路程函数为 ;当时,小明在前分钟走了120米,之后以60米/分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是分钟,所以路程,化简可得 .∵时,通过图象和计算可知两人距离逐渐拉大,不会相遇,两人相遇即他们离开超市的距离相等,联立小强和小明在 阶段的路程函数:,将代入,得.解得 .综上,两人在送货过程中能相遇,此时小强行走的时间是12分钟.(3)解:∵小强行驶的路程与行走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当时,,此时小明和小强的距离为(米),,当时,小明和小强不能相距100米;当时,小明和小强的距离为(米),小明与小强相距100米,,解得:或;综上所述,小强行走的时间是或分钟.23.(1)(2)见解析(3)(1)解:四边形是矩形,,又由旋转得:,为等边三角形;(2)证明:由旋转可得:四边形和全等矩形,,,而,,即.(3)解:如图,连接,依题可知:,,又,∵矩形中,,,设,则,∵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得,..24.(1)(2)(3)点的坐标为或(1)解:∵直线:与轴交于点且经过点,点,当,,∴,令,,解得,∴,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将,代入得:,解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解:由平行线间距离相等可知,当时,与的面积相等,如图1,过点作交于,则点为所求,又∵直线的表达式为,∴直线的表达式为,联立方程组,解得,∴.(3)解:①当点在上方时,过点作轴的平行线分别和过与轴的平行线交于点,如图:设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又∵,,∴,∴,,∴,解得,∴点的坐标为;②当点在下方时,过点作轴的平行线分别和过与轴的平行线交于点,如图:设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又∵,,∴,∴,,∴,解得,∴点的坐标为;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