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研学小组2025年6月8日在黄土高原的学习笔记。图中记录了此次研学中观察到的地形和景观(图中落差标注为2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和山峰的相对高差最小接近( )
A.508米 B.529米 C.672米 D.690米
2.关于该区域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处流速比丙处快 B.图中河流流向东北
C.在山峰处看不到乙 D.甲处适宜种植水稻
早在2020年,甘肃省便启动祁连山区黑河、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方案为流域上游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同时享有水质改善、水量保障带来利益的权利;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付出的成本给予补偿,同时享有上游水质恶化、过度用水的受偿权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甘肃省推行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B.保障上游地区水资源充足
C.协同改善流域的水环境 D.增加下游地区的财政收入
4.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对上下游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生态修复能力增强②推动产业优化布局③降低下游治理成本④加大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甘肃省玉门市(下图),因建成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而闻名,也曾因石油资源枯竭陷入发展困境。2024年,玉门石油化工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到53%,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值占比越来越多,产业结构从“一油独大”向绿色生态产业“多轮驱动”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玉门市能够实现从“一油独大”到“多轮驱动”转型的关键自然条件是( )
A.石化产业的基础好 B.土地资源丰富 C.光热风能资源丰富 D.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6.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玉门市的经验对同类城市的启示是( )
①不依赖自然资源②提高产品质量③注重产业链延伸④发展替代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湖北省将沿江地区划分为8个城市组团(下图),其中武汉新城组团位于8个组团区域中心。武汉新城组团内的光电子、新材料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并计划不断强化其集聚与辐射功能,使之逐步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增长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武汉新城组团成为增长极的关键条件是( )
A.人才储备充足 B.位于区域中心 C.产业发展潜力大 D.土地资源丰富
8.为实现8个组团区域一体化发展,东部外围组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承接中心城区的人口 B.布局差异化产业 C.降低城市间交通成本 D.扩大城市的规模
2025年1-4月中亚班列回程货物中,中亚的小麦、樱桃等农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1%。武汉通过中亚班列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粉,加工后分销至长江沿线城市;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运贸专列实现“境外直采-铁路运输-本地分销”全链条体系,使生鲜农产品运输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和中亚之间的货物贸易,最可能体现的是( )
A.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B.农业技术输出的成效
C.农业生产的全球布局 D.区域经济互补性增强
10.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运贸专列实现全链条体系,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
A.缩短运输时间 B.保障产品品质 C.提升品牌价值 D.整合上下游资源
为应对气候变化,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碳排放、碳中和时间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环保名义设置碳壁垒(常见形式为碳税,根据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收取环境税)。云南省是我国风光新能源的富集区,近年来致力于新建和改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园区内纯绿电供给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发达国家设置碳壁垒( )
A.旨在促进全球环境保护 B.为了推动纯绿电产品生产
C.主要是为应对气候变化 D.对产品的生产环节影响大
12.云南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纯绿电供给服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B.减少当地环境污染
C.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D.缓解能源供应紧张
《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优化近远,湾区发展”的格局,其中生态优先要确保海洋资源开发不突破生态承载能力。目前广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0.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广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0.6%,得益于( )
①红树林修复工程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③深远海养殖布局④海上清洁能源开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材料信息《规划》中“优化近远”,“拓远”的主要生态意义体现在( )
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加强开发深海资源
C.促进国际海洋合作 D.保护近岸生态环境
研究发现,大约10亿年前,地球完成一次自转可能仅需19个小时;现在地球上的一天大约持续24小时。珊瑚化石的生长线(类似树木年轮)记录了每日的生长节律。泥盆纪(约4亿年前)珊瑚每年约400条生长线,而现代珊瑚每年约365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材料中地球珊瑚化石生长线条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
A.地球公转周期明显变长 B.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C.泥盆纪四季变化更明显 D.现代昼夜温差更大
16.地球自转周期从10亿年前的19小时变为现在的24小时,对地球上时间计算的影响是( )
A.相同经度间隔的时差增大 B.时区的划分范围变大
C.日界线两侧日期差异变小 D.全球地方时差值减小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兴镇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下图),地处独特的火山地貌区。其早期农业产业类型丰富,涵盖种植业(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畜牧业、渔业和桑蚕业等。如今以荔枝种植为主导产业,火山荔枝王更是闻名遐迩。2025年6月5日,2025中国·海口秀英火山荔枝文化活动暨永兴火山荔枝王文化比拼在永兴镇荔枝花海启幕。
当地在荔枝产业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也曾面临诸多挑战。目前“生态农业+文旅”复合模式正成为永兴镇新的发展业态。
(1)从气候角度分析永兴镇种植火山荔枝王的条件。
(2)指出永兴镇农业产业从早期多种类型向以荔枝种植为主导转变的原因。
(3)简析永兴镇不同阶段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下图)分三期建设,总装机容量34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黄河抽水蓄能电站。其利用黄河水,在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电站配套建设净水系统以应对黄河高含沙特性,出水含沙量控制在20毫克/升以下,兼具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功能。建成投用后,将为国家电力安全与新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为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枢纽。同时,工程通过人工绿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当地泥沙输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形成“山、水、电”协同发展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1)分析宁夏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能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阐述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黄河流域的重要意义。
(3)说明该抽水蓄能电站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机制。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围,素有“沙漠孤岛”之称(下图)。2012年,民勤县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4.9%,荒漠的边缘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曾被预测其县城将在不久后消失。
经过多年探索,民勤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治沙模式。在其西部靠近农区的地方种两到三排乔木,外围做基方格固沙,在格内栽种梭梭、沙拐枣等沙生植被。成功构筑起环绿洲锁边造林带,阻挡了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握手”,在维系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分析民勤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从防风、固沙、保土的角度说明民勤乔-灌-草结合治沙模式的合理性。
(3)简述民勤环绿洲锁边造林带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意义。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C D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A D B A
17.(1)有利条件: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满足荔枝生长旺盛期对水热的需求;冬季温和,低温冻害少,保证荔枝树能安全越冬,减少因冻害造成的减产。
不利条件: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易受台风侵袭,影响荔枝生长和产量。
(2)市场需求变化,荔枝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当地火山地貌和气候条件适宜荔枝生长,且荔枝品质优良,具有市场竞争力;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荔枝产业发展。
(3)多元农业:小规模、低商品率,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小,生态自净能力主导;荔枝主导农业:单一化、规模化,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超载,土壤、水、生物多样性恶化。生态农业+文旅:区域生态功能与经济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减小。
18.(1)地形条件:牛首山西麓地势落差大利于抽水蓄能的势能转换;水源条件:紧邻黄河青铜峡水库,水源充足且取水便利;地质条件:山地地质结构稳定,适合建设水库和输水设施。
(2)能源协调:调节流域内电力供需,缓解宁夏及西北新能源消纳难题,促进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生态协调:配套净水系统减少黄河泥沙输入,人工绿化改善流域局部生态,实现“水-电-生态”协同发展;
经济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装备制造、电力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促进沿黄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3)通过调峰填谷,缓解用电高峰供需矛盾,降低电力系统波动风险;为风电、光伏等不稳定新能源提供调蓄支撑,加速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减少对煤电和进口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能源供应自主可控能力。
19.(1)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沙漠流动性强,风沙侵蚀严重;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上游来水减少,水资源匮乏,绿洲依赖有限地表水和地下水维持;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沙质土壤广布,土壤颗粒大、孔隙多,抗风蚀能力差,保水保肥能力弱,难以支撑植被生长。
(2)乔木高大,位于内侧靠近农区,可降低风速,阻挡高空风沙流;灌木低矮,分布于外围,根系发达,固沙能力强,可固定地表沙丘;草本植物填充空隙,覆盖地表,减少沙粒裸露,增加土壤有机质;乔-灌-草三层结构形成立体防护体系,兼顾防风(乔木)、固沙(灌木)、保土(草本)功能,提高治沙效率。
(3)构建“绿洲-荒漠”过渡带,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改善绿洲农业生产环境;阻挡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南侵,防止绿洲被沙漠吞噬,保障河西走廊生态安全;作为“北方防沙带”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三北”防护林工程整体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