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测量电压 教学设计(表格式)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4 测量电压 教学设计(表格式)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测量电压 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十四章前四节的学习,对电路有所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兴趣,将重难点知识和脉络理清,化繁为简,并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素养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等物理观念。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4.在探究过程中,能选择实验探究需要的器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
难点:对“电压”概念的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连通器的3幅图片,引导学生从水压过渡到电压。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三幅图片,归纳出水流产生的原因。明确:甲无水流,乙和丙有水流,乙最终无水流,丙持续有水流。高度差水压水流 电压 学生观察图片跟随教师提问,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观察能力分析、表达以水压的概念,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电压概念,并明确课堂方向。
新课教学(一)电压U 1.电压的单位基本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1kV= V= mV2.常见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1节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36V 学生听讲听讲、识记 新知讲授,明确教学内容常识了解、安全普及
新课教学(二)电压表 1.作用:测量电压2.结构:教师根据实物介绍“V”含义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4-44,归纳上下表盘的关系。使用规则:教师补充:电压表的内阻很大(1)要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电压表就和那部分并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压表不能串联的原因,并演示。(2)电流方向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寻找原因。(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超过量程的后果,量程选择过大对测量有什么影响,并介绍“试触法”。<演示实验>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教师请学生上台连接电路,同时渗透电压表校零、读数等知识点。教师使用实物展台展示演示过程师生归纳总结电路连接。 听讲观察查看课本,对照实物思考、回答观察、分析分析理解思考、分析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屏幕展示。观察、思考。思考互动 专注能力观察、分析实践能力分析分析、表达把握学生掌握程度,突破教学重点,推动课堂进度强化电压表的使用重点内容实验强化重点,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条件和时间允许,可以多请几个学生上台。
新课教学(三)比较电压表与电流表 教师展示表格,学生填写,并进行对比。区别电压表电流表符号量程0-3 V0-15 V0-0.6 A0-3 A分度值0.1 V0.5 V0.02 A0.1 A接入方式并联串联能否直接接入电源两端能测量电源电压不能造成电源断路 填表、对比,理解不同 对比突出,便于记忆。
课堂练习 1.李浩将电压表按照大量程接线,却按照小量程读数为1.2V,那么实际电压为 V。2.课本P86第5题。
课堂小结 师生对照板书共同梳理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