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5年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计60分)1.(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把少量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糖颗粒不见了。这是因为糖( )了。A.溶解 B.消失 C.熔化 D.凝华【答案】A【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1)溶解的概念: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溶剂分子的间隙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例如,将盐放入水中,盐会逐渐消失,形成盐水,这就是溶解现象。(2)熔化的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并且物质的温度会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完全熔化。例如,冰在温度升高到 0℃时会熔化成水。【解答】A、把少量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糖颗粒不见了,是因为糖溶解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该选项正确。B、糖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分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仍然存在于体系中,故该选项错误。C、熔化需要达到糖的熔点且吸热,在常温下将糖放入水中搅拌,糖不会熔化,故该选项错误。D、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与糖在水中的变化无关,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2.(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冬天开热空调时,为了让房间更快暖和起来,空调出风口扇叶合适的朝向是( )。A.向上 B.水平 C.向下 D.任意方向【答案】C【知识点】热胀冷缩【解析】【分析】(1)热空气的性质: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小,会向上流动。这是因为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密度减小,所以热空气会向上运动。例如,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密度小、向上浮的原理飞行的。(2)空调制热的原理:空调制热时,通过压缩机等部件的工作,将热量从室外转移到室内,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是热空气。【解答】A、如果空调出风口向上,热空气会向上流动,但由于热空气本身密度小会自然上升,这样热空气不能很快到达房间下部,房间升温较慢,故该选项错误。B、水平方向吹出热空气,热空气会在水平方向扩散,但相比向下吹,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趋势会使房间下部升温较慢,故该选项错误。C、向下吹热空气,热空气虽然密度小会向上流动,但一开始向下吹能让热空气先到达房间下部,然后再向上扩散,从而使房间整体更快暖和起来,故该选项正确。D、空调出风口朝向不同,热空气的流动和房间升温速度不同,不是任意方向都合适,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3.(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为研究铁生锈的因素,将铁钉置于不同环境中,一周后生锈最严重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其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若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生锈速度则较慢;若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铁不会生锈。【解答】A、铁钉只与空气接触,缺少水这一条件,生锈速度较慢,故该选项错误。B、铁钉浸没在菜油中,菜油隔绝了空气和水,铁钉不与空气、水接触,不会生锈,故该选项错误。C、铁钉浸没在菜油和水的混合液中,菜油隔绝了空气,铁钉只与水接触,缺少氧气,生锈速度较慢,故该选项错误。D、铁钉部分浸没在水中,与空气和水都有接触,满足铁生锈的两个条件,生锈速度最快,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是电动秋千玩具,电池的两极与秋千的两根摆绳(导线)相连,摆绳与线圈相连。秋千能摆动的原因是( )。A.磁铁能吸引导线 B.电生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C.线圈能产生磁性 D.里面有永动机【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即 “电生磁” 现象。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形成一个电磁铁。(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解答】A、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导线一般不是由这些磁性物质制成,所以磁铁不能吸引导线,故该选项错误。B、电池为线圈供电,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磁场(电生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下方磁铁的磁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秋千摆动,故该选项正确。C、线圈能产生磁性是 “电生磁” 的结果,但这只是秋千摆动的部分原因,没有说明与磁铁的相互作用,不全面,故该选项错误。D、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科学探究小组想知道一种不知名植物根茎中是否含有淀粉。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样燃烧闻气味 B.取样研磨滴入碘酒C.取样滴加双缩脲试剂 D.取样在白纸上按压观察痕迹【答案】B【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一个重要特性,可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解答】A、取样燃烧闻气味,这种方法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淀粉,因为燃烧法主要用于检验物质的可燃性等其他性质,故该选项错误。B、取样研磨滴入碘酒,若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该方法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故该选项正确。C、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与淀粉不发生特定的显色反应,不能检验淀粉,故该选项错误。D、取样在白纸上按压观察痕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油脂等,不能检验淀粉,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6.(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在一杯22℃的橙汁中加入冰块,每隔4分钟测量一次橙汁的温度,记录橙汁加冰后28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A.前12分钟橙汁从外界吸收热量B.第10分钟时杯里还有未熔化的冰C.橙汁温度变化呈现先慢后快D.室温一定是14.9℃【答案】B【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1)热传递是由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直到两者温度相等。(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持续变化。【解答】A、前 12 分钟橙汁温度降低,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橙汁向冰块释放热量,而不是从外界吸收热量,故该选项错误。B、第 10 分钟时,橙汁温度还在下降,说明冰块还在熔化,所以杯里还有未熔化的冰,故该选项正确。C、由图像可知,橙汁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故该选项错误。D、28 分钟后橙汁温度为 14.9℃,但室温不一定就是 14.9℃,因为可能还未达到热平衡,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7.(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所示是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稀释的番茄酱用来模拟( )。A.土壤 B.地壳 C.岩浆 D.岩层【答案】C【知识点】火山【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解答】读图可知,如图所示是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稀释的番茄酱用来模拟岩浆,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听诊器的头部与耳郭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患者内脏发出的声音。以下听诊头形状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专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答】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听诊头与耳郭的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的心跳声,听诊头的形状应该呈喇叭口形状,有利于收集更多的声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弹奏尤克里里时,发现某根琴弦音偏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换粗的琴弦 B.用力弹拨琴弦C.把琴弦调松 D.把琴弦调紧【答案】D【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弦越紧、越短、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解答】A、换粗的琴弦,会使琴弦振动频率降低,音调更低,不能解决音偏低的问题,故该选项错误。B、用力弹拨琴弦,只能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该选项错误。C、把琴弦调松,会使琴弦振动频率降低,音调更低,故该选项错误。D、把琴弦调紧,可使琴弦振动频率升高,音调变高,能解决音偏低的问题,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0.(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用内六角扳手拧螺丝时,可手握长头末端用短头拧螺丝,也可手握短头末端用长头拧螺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握长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 B.手握短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C.两种方法一样省力 D.无法判断省力情况【答案】A【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当动力臂越长时,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所需的动力越小,也就越省力。【解答】A、手握长头末端拧螺丝时,动力臂较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需动力较小,更省力,故该选项正确。B、手握短头末端拧螺丝时,动力臂较短,所需动力较大,更费力,故该选项错误。C、两种方法动力臂不同,省力情况不同,故该选项错误。D、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判断省力情况,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1.(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波光粼粼 C.镜花水月 D.凿壁偷光【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2)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解答】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B、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错误。C、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D、凿壁偷光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2.(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我们的眼睛能看到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 )。A.眼睛里射出了光 B.空气中充满了光线C.光会发生折射 D.光在纸面上发生了反射【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解答】A、眼睛不能射出光,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故该选项错误。B、空气中不是充满了光线,而是有光传播,故该选项错误。C、光的折射不是我们能看到课本上字的主要原因,故该选项错误。D、课本上的字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能看到,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3.(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下列连接方式中,容易造成短路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即电源两端直接被导线连接,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会导致电流过大,可能损坏电源等。【解答】A图中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端,造成电源短路。故答案为:A。1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小科某次体检测出的肺活量分别为2650毫升、2600毫升、2700毫升。则小科的肺活量应记作 ( )。A.2650毫升 B.2600毫升C.2700毫升 D.三次的平均值【答案】C【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解析】【分析】在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通常会进行多次测量。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应该取这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肺活量结果。【解答】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小科的肺活量应该记作这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即2700毫升,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5.(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是人体简易呼吸系统模型。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两个气球会胀大;往上推时两个气球会缩小。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的( )。A.肋骨移动情况 B.肺的收缩扩张C.气管收缩过程 D.口腔咀嚼过程【答案】B【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解答】A、该模型不能直接体现肋骨的移动情况,故该选项错误。B、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相当于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气球(模拟肺)会胀大;往上推时,相当于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气球会缩小,所以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肺的收缩扩张,故该选项正确。C、该模型不能体现气管的收缩过程,故该选项错误。D、该模型与口腔咀嚼过程无关,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二、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6.(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学校新开辟了一个种植园,科学探究小组参与了种植与调研。(1)绿萝既适合土培也适合水培。探究小组将壤土浸泡制成水培液(如右图),与自来水对比培植绿萝。几天后,发现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这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 。【选填“水分” “养料”或“沙土”】(2)在持续观察水培绿萝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绿萝的叶边发黄、茎蔓细弱,小组成员提出假设:可能是缺乏钾肥导致。为验证假设,合理的设计是 。【选填 “一组施氮肥, 另一组施钾肥”或“一组施钾肥, 另一组不施肥”】(3)优化培植条件后,小组成员将若干根绿萝枝条用一只塑料袋包裹起来,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 。【选填“空气中的水蒸气” “土壤中蒸发的水蒸气”或“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4)小组在豆科植物根部发现了一些瘤状物,查阅资料得知这些瘤状物中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由此推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选填“寄生关系” “竞争关系”或“共生关系”】(5)收获季节,小组成员观察到某植物种子具有薄翅结构(如右图),可推测该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最可能的是 。【选填“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或“弹力传播”】【答案】(1)养料(2)一组施钾肥,另一组不施肥(3)茎运输到叶片后燕发的水分(4)共生关系(5)风力传播【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盐与化肥【解析】【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1)壤土中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物,因此水培液和自来水相比,水培液中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养料。因此,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养料。(2)实验需设置单一变量——是否补充钾肥,排除其他肥料干扰,从而判断钾肥对绿萝叶黄、茎弱的影响。因此,为验证“缺钾”假设,合理的设计是:一组施钾肥,另一组不施肥。(3)绿萝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袋内壁,属于植物体内的水分循环。因此,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4)根瘤菌固定氮气供植物利用,植物提供有机物和生存环境,双方互利共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5)薄翅增加空气阻力,使种子易被风吹送,适应风力扩散。图中植物的种子具有薄翅结构,最可能的传播方式是风力传播。17.(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小科参加户外露营活动,在露营过程中他运用了多个科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1)搭帐篷时将地钉打偏了,需拔出重打。以下做法是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 。【选填“扳手拧” “羊角锤撬”或“螺丝刀转”】(2)小科整理食材时,不小心将装有生鸡蛋的空气柱袋掉落在地,捡起后他发现空气柱袋中的生鸡蛋完好无损,主要原因是 。【选填“鸡蛋外壳硬”“鸡蛋下落高度低”或“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3)小科用小火给平底锅中心加热,热在锅底面的传递过程可用下图( )表示。【选填“A” “B”或“C”】A. B. C.(4)加盖焖煮食物时,锅盖边沿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水蒸气”或“空气微粒”】(5)聚餐结束后,小科跟随队伍前往雨林徒步,地面泥泞湿滑,请你为小科提供两点防滑建议。① ; ② (6)徒步过程有一段水路,大家乘坐竹筏渡河。竹筏能漂浮在水面上,最重要的原因是 。【选填“竹子比水轻” “竹子中间是空的”或“竹筏底部十分平坦”】(7)渡河时天气刚好雨后初晴,天空出现了彩虹,此时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 “反光镜”或“三棱镜”】(8)小科从河中采样,回营地后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以下是草履虫的是____。【选填“A” “B”或“C”】A. B. C.(9)徒步过程中,小科还捡到一块岩石标本,发现其表面有化石存在,该岩石是 。【选填“岩浆岩” “沉积岩”或“变质岩”】(10)夜晚,大家观赏月相(如右图),这天最可能是农历 。【选填“初七” “十五”或“二十二”】【答案】(1)羊角锤撬(2)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3)B(4)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5)选用防滑鞋具,例如选鞋底带有深花纹的鞋、在鞋底缠绑粗草绳等;调整行走姿势例如小步走、脚掌先着地、脚打横走、身体略前倾、降低重心等。(6)竹子中间是空的(7)三棱镜(8)A(9)沉积岩(10)二十二【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月相【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省力的条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来分析;(2)根据气柱袋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来分析;(3)根据热传递方式来分析;(4)根据气体液化的原理来分析;(5)从增大摩擦力、行走稳定、不易滑倒角度来分析;(6)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分析;(7)根据色散的原理来分析;(8)根据草履虫的性状特征来分析;(9)根据沉积岩的特点来分析;(10)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1)杠杆省力的条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扳手拧主要是利用轮轴原理;羊角锤撬钉子时,羊角锤的手柄是动力臂,钉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到羊角锤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是阻力臂,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利用杠杆省力原理;螺丝刀转一般是利用轮轴原理来拧螺丝。所以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羊角锤撬。(2)鸡蛋外壳虽然硬,但在一定冲击力下也容易破碎。鸡蛋下落高度低不是主要原因;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当鸡蛋掉落时,气柱袋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从而使鸡蛋完好无损。(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用小火给平底锅中心加热,热在锅底面是从温度高的中心向温度低的四周传递,这种热传递方式是传导,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如图A所示。B图的传递方式不符合传导特点,C图也不是热在锅底面传导的正确方式。故选:A。(4)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看不到。加盖焖煮食物时,锅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锅盖边沿冒出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形成白气。所以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5)①可以穿上鞋底花纹更粗糙的鞋子,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的作用。②行走时可以放慢脚步,降低重心,这样能使身体更稳定,不容易滑倒;(6)竹筏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竹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竹筏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可以漂浮在液体表面。而竹筏底部十分平坦不是其能漂浮的最重要原因。(7)雨后初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发生了色散现象,而三棱镜可以使光发生色散,此时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反光镜主要是反射光线,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彩虹的形成。(8)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A图的生物形态符合草履虫的特征;B图和C图的生物形态与草履虫不同;所以选:A。(9)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常常含有化石。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变质岩是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这两种岩石一般不含化石。所以当岩石标本表面有化石存在时,该岩石是沉积岩。(10)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上弦月的特点是月球西边亮,呈半圆形;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整个月球都被照亮;农历二十二的月相是下弦月,下弦月的特点是月球东边亮,呈半圆形。观察图中的月相图,月球东边被太阳照亮,月相呈半圆形,符合下弦月的特征,所以这天最可能是农历二十二。18.(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它将率先对地球的准卫星之一小行星2016H03 展开探测、完成取样并将样品带回地球,这对研究太阳系意义非凡。(1)天问二号发射升空时,火箭尾部喷射出大量高温高速气体,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源于 。【选填“反冲力” “浮力”或“磁力”】(2)天问二号入轨飞行过程中,全球不同地区的观测站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导致各观测站监测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选填“地轴倾斜” “地球公转”或“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天问二号探索小行星2016H03时,太阳能是主要能源。当探测器进入太阳光照较弱区域,为保障设备运行,最合理做法是 。【选填“原地停留” “关闭设备电源”或“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小行星2016H03表面布满陨石坑,天问二号若要安全降落采样,需要依靠 提前扫描地形,规划最佳着陆点。【选填“超声波雷达” “普通摄像机”或“激光三维成像仪”】(5)天问二号采集到的小行星土壤样品需妥善保存,防止样品在返回地球途中受到污染和损坏。样品储存容器内部应维持 环境。【选填“高压潮湿” “真空无菌”或“常温常压”】【答案】(1)反冲力(2)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激光三维成像仪(5)真空无菌【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经纬网;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解析】【分析】(1)反冲力相关知识: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产生的力叫做反冲力。(2)地球经度相关知识:地球被划分为不同的经度,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即地方时不同。(3)太阳能利用相关知识:太阳能板通过吸收太阳光来转化为电能,调整太阳能板角度使其正对太阳可提高光的吸收效率。(4)探测技术相关知识:激光三维成像仪可通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构建物体的三维图像,适用于地形扫描。(5)样品保存相关知识:真空无菌环境可防止样品被污染和氧化等,有利于样品的妥善保存。【解答】(1)火箭尾部喷射出大量高温高速气体,根据反冲原理,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源于反冲力。(2)由于全球不同地区的观测站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上,而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所以导致各观测站监测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是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当探测器进入太阳光照较弱区域时,为保障设备运行,需要尽可能多的获取太阳能。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可以使太阳能板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设备运行需求,所以最合理做法是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小行星 2016H03 表面布满陨石坑,需要精确扫描地形来规划最佳着陆点。激光三维成像仪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和角度等信息,构建出小行星表面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精确地识别陨石坑等地形特征,所以天问二号若要安全降落采样,需要依靠激光三维成像仪提前扫描地形。(5)天问二号采集到的小行星土壤样品需要妥善保存,防止在返回地球途中受到污染和损坏。真空环境可以隔绝外界的空气、水分和微生物等,无菌环境可以防止微生物对样品的分解和污染,所以样品储存容器内部应维持真空无菌环境。1 / 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5年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计60分)1.(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把少量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糖颗粒不见了。这是因为糖( )了。A.溶解 B.消失 C.熔化 D.凝华2.(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冬天开热空调时,为了让房间更快暖和起来,空调出风口扇叶合适的朝向是( )。A.向上 B.水平 C.向下 D.任意方向3.(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为研究铁生锈的因素,将铁钉置于不同环境中,一周后生锈最严重的是( )。A. B.C. D.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是电动秋千玩具,电池的两极与秋千的两根摆绳(导线)相连,摆绳与线圈相连。秋千能摆动的原因是( )。A.磁铁能吸引导线 B.电生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C.线圈能产生磁性 D.里面有永动机5.(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科学探究小组想知道一种不知名植物根茎中是否含有淀粉。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样燃烧闻气味 B.取样研磨滴入碘酒C.取样滴加双缩脲试剂 D.取样在白纸上按压观察痕迹6.(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在一杯22℃的橙汁中加入冰块,每隔4分钟测量一次橙汁的温度,记录橙汁加冰后28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A.前12分钟橙汁从外界吸收热量B.第10分钟时杯里还有未熔化的冰C.橙汁温度变化呈现先慢后快D.室温一定是14.9℃7.(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所示是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稀释的番茄酱用来模拟( )。A.土壤 B.地壳 C.岩浆 D.岩层8.(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听诊器的头部与耳郭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患者内脏发出的声音。以下听诊头形状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A. B.C. D.9.(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弹奏尤克里里时,发现某根琴弦音偏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换粗的琴弦 B.用力弹拨琴弦C.把琴弦调松 D.把琴弦调紧10.(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用内六角扳手拧螺丝时,可手握长头末端用短头拧螺丝,也可手握短头末端用长头拧螺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握长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 B.手握短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C.两种方法一样省力 D.无法判断省力情况11.(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波光粼粼 C.镜花水月 D.凿壁偷光12.(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我们的眼睛能看到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 )。A.眼睛里射出了光 B.空气中充满了光线C.光会发生折射 D.光在纸面上发生了反射13.(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下列连接方式中,容易造成短路的是( )。A. B.C. D.1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小科某次体检测出的肺活量分别为2650毫升、2600毫升、2700毫升。则小科的肺活量应记作 ( )。A.2650毫升 B.2600毫升C.2700毫升 D.三次的平均值15.(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右图是人体简易呼吸系统模型。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两个气球会胀大;往上推时两个气球会缩小。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的( )。A.肋骨移动情况 B.肺的收缩扩张C.气管收缩过程 D.口腔咀嚼过程二、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6.(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学校新开辟了一个种植园,科学探究小组参与了种植与调研。(1)绿萝既适合土培也适合水培。探究小组将壤土浸泡制成水培液(如右图),与自来水对比培植绿萝。几天后,发现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这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 。【选填“水分” “养料”或“沙土”】(2)在持续观察水培绿萝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绿萝的叶边发黄、茎蔓细弱,小组成员提出假设:可能是缺乏钾肥导致。为验证假设,合理的设计是 。【选填 “一组施氮肥, 另一组施钾肥”或“一组施钾肥, 另一组不施肥”】(3)优化培植条件后,小组成员将若干根绿萝枝条用一只塑料袋包裹起来,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 。【选填“空气中的水蒸气” “土壤中蒸发的水蒸气”或“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4)小组在豆科植物根部发现了一些瘤状物,查阅资料得知这些瘤状物中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由此推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选填“寄生关系” “竞争关系”或“共生关系”】(5)收获季节,小组成员观察到某植物种子具有薄翅结构(如右图),可推测该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最可能的是 。【选填“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或“弹力传播”】17.(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小科参加户外露营活动,在露营过程中他运用了多个科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1)搭帐篷时将地钉打偏了,需拔出重打。以下做法是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 。【选填“扳手拧” “羊角锤撬”或“螺丝刀转”】(2)小科整理食材时,不小心将装有生鸡蛋的空气柱袋掉落在地,捡起后他发现空气柱袋中的生鸡蛋完好无损,主要原因是 。【选填“鸡蛋外壳硬”“鸡蛋下落高度低”或“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3)小科用小火给平底锅中心加热,热在锅底面的传递过程可用下图( )表示。【选填“A” “B”或“C”】A. B. C.(4)加盖焖煮食物时,锅盖边沿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水蒸气”或“空气微粒”】(5)聚餐结束后,小科跟随队伍前往雨林徒步,地面泥泞湿滑,请你为小科提供两点防滑建议。① ; ② (6)徒步过程有一段水路,大家乘坐竹筏渡河。竹筏能漂浮在水面上,最重要的原因是 。【选填“竹子比水轻” “竹子中间是空的”或“竹筏底部十分平坦”】(7)渡河时天气刚好雨后初晴,天空出现了彩虹,此时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 “反光镜”或“三棱镜”】(8)小科从河中采样,回营地后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以下是草履虫的是____。【选填“A” “B”或“C”】A. B. C.(9)徒步过程中,小科还捡到一块岩石标本,发现其表面有化石存在,该岩石是 。【选填“岩浆岩” “沉积岩”或“变质岩”】(10)夜晚,大家观赏月相(如右图),这天最可能是农历 。【选填“初七” “十五”或“二十二”】18.(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它将率先对地球的准卫星之一小行星2016H03 展开探测、完成取样并将样品带回地球,这对研究太阳系意义非凡。(1)天问二号发射升空时,火箭尾部喷射出大量高温高速气体,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源于 。【选填“反冲力” “浮力”或“磁力”】(2)天问二号入轨飞行过程中,全球不同地区的观测站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导致各观测站监测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选填“地轴倾斜” “地球公转”或“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天问二号探索小行星2016H03时,太阳能是主要能源。当探测器进入太阳光照较弱区域,为保障设备运行,最合理做法是 。【选填“原地停留” “关闭设备电源”或“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小行星2016H03表面布满陨石坑,天问二号若要安全降落采样,需要依靠 提前扫描地形,规划最佳着陆点。【选填“超声波雷达” “普通摄像机”或“激光三维成像仪”】(5)天问二号采集到的小行星土壤样品需妥善保存,防止样品在返回地球途中受到污染和损坏。样品储存容器内部应维持 环境。【选填“高压潮湿” “真空无菌”或“常温常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1)溶解的概念: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溶剂分子的间隙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例如,将盐放入水中,盐会逐渐消失,形成盐水,这就是溶解现象。(2)熔化的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并且物质的温度会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完全熔化。例如,冰在温度升高到 0℃时会熔化成水。【解答】A、把少量糖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糖颗粒不见了,是因为糖溶解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该选项正确。B、糖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分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仍然存在于体系中,故该选项错误。C、熔化需要达到糖的熔点且吸热,在常温下将糖放入水中搅拌,糖不会熔化,故该选项错误。D、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与糖在水中的变化无关,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2.【答案】C【知识点】热胀冷缩【解析】【分析】(1)热空气的性质: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小,会向上流动。这是因为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密度减小,所以热空气会向上运动。例如,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密度小、向上浮的原理飞行的。(2)空调制热的原理:空调制热时,通过压缩机等部件的工作,将热量从室外转移到室内,空调出风口吹出的是热空气。【解答】A、如果空调出风口向上,热空气会向上流动,但由于热空气本身密度小会自然上升,这样热空气不能很快到达房间下部,房间升温较慢,故该选项错误。B、水平方向吹出热空气,热空气会在水平方向扩散,但相比向下吹,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趋势会使房间下部升温较慢,故该选项错误。C、向下吹热空气,热空气虽然密度小会向上流动,但一开始向下吹能让热空气先到达房间下部,然后再向上扩散,从而使房间整体更快暖和起来,故该选项正确。D、空调出风口朝向不同,热空气的流动和房间升温速度不同,不是任意方向都合适,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3.【答案】D【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其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若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生锈速度则较慢;若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铁不会生锈。【解答】A、铁钉只与空气接触,缺少水这一条件,生锈速度较慢,故该选项错误。B、铁钉浸没在菜油中,菜油隔绝了空气和水,铁钉不与空气、水接触,不会生锈,故该选项错误。C、铁钉浸没在菜油和水的混合液中,菜油隔绝了空气,铁钉只与水接触,缺少氧气,生锈速度较慢,故该选项错误。D、铁钉部分浸没在水中,与空气和水都有接触,满足铁生锈的两个条件,生锈速度最快,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即 “电生磁” 现象。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形成一个电磁铁。(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解答】A、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导线一般不是由这些磁性物质制成,所以磁铁不能吸引导线,故该选项错误。B、电池为线圈供电,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磁场(电生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下方磁铁的磁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秋千摆动,故该选项正确。C、线圈能产生磁性是 “电生磁” 的结果,但这只是秋千摆动的部分原因,没有说明与磁铁的相互作用,不全面,故该选项错误。D、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B【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一个重要特性,可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解答】A、取样燃烧闻气味,这种方法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淀粉,因为燃烧法主要用于检验物质的可燃性等其他性质,故该选项错误。B、取样研磨滴入碘酒,若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该方法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故该选项正确。C、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与淀粉不发生特定的显色反应,不能检验淀粉,故该选项错误。D、取样在白纸上按压观察痕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油脂等,不能检验淀粉,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6.【答案】B【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1)热传递是由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直到两者温度相等。(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持续变化。【解答】A、前 12 分钟橙汁温度降低,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橙汁向冰块释放热量,而不是从外界吸收热量,故该选项错误。B、第 10 分钟时,橙汁温度还在下降,说明冰块还在熔化,所以杯里还有未熔化的冰,故该选项正确。C、由图像可知,橙汁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故该选项错误。D、28 分钟后橙汁温度为 14.9℃,但室温不一定就是 14.9℃,因为可能还未达到热平衡,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C【知识点】火山【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解答】读图可知,如图所示是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稀释的番茄酱用来模拟岩浆,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专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答】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听诊头与耳郭的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病人的心跳声,听诊头的形状应该呈喇叭口形状,有利于收集更多的声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D【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弦越紧、越短、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解答】A、换粗的琴弦,会使琴弦振动频率降低,音调更低,不能解决音偏低的问题,故该选项错误。B、用力弹拨琴弦,只能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该选项错误。C、把琴弦调松,会使琴弦振动频率降低,音调更低,故该选项错误。D、把琴弦调紧,可使琴弦振动频率升高,音调变高,能解决音偏低的问题,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当动力臂越长时,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所需的动力越小,也就越省力。【解答】A、手握长头末端拧螺丝时,动力臂较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需动力较小,更省力,故该选项正确。B、手握短头末端拧螺丝时,动力臂较短,所需动力较大,更费力,故该选项错误。C、两种方法动力臂不同,省力情况不同,故该选项错误。D、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判断省力情况,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2)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解答】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B、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错误。C、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D、凿壁偷光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2.【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解答】A、眼睛不能射出光,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故该选项错误。B、空气中不是充满了光线,而是有光传播,故该选项错误。C、光的折射不是我们能看到课本上字的主要原因,故该选项错误。D、课本上的字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能看到,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A【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即电源两端直接被导线连接,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会导致电流过大,可能损坏电源等。【解答】A图中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端,造成电源短路。故答案为:A。14.【答案】C【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解析】【分析】在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通常会进行多次测量。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应该取这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肺活量结果。【解答】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小科的肺活量应该记作这三次测量中的最大值,即2700毫升,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5.【答案】B【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解答】A、该模型不能直接体现肋骨的移动情况,故该选项错误。B、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相当于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气球(模拟肺)会胀大;往上推时,相当于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气球会缩小,所以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肺的收缩扩张,故该选项正确。C、该模型不能体现气管的收缩过程,故该选项错误。D、该模型与口腔咀嚼过程无关,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6.【答案】(1)养料(2)一组施钾肥,另一组不施肥(3)茎运输到叶片后燕发的水分(4)共生关系(5)风力传播【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盐与化肥【解析】【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1)壤土中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物,因此水培液和自来水相比,水培液中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养料。因此,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养料。(2)实验需设置单一变量——是否补充钾肥,排除其他肥料干扰,从而判断钾肥对绿萝叶黄、茎弱的影响。因此,为验证“缺钾”假设,合理的设计是:一组施钾肥,另一组不施肥。(3)绿萝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袋内壁,属于植物体内的水分循环。因此,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4)根瘤菌固定氮气供植物利用,植物提供有机物和生存环境,双方互利共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5)薄翅增加空气阻力,使种子易被风吹送,适应风力扩散。图中植物的种子具有薄翅结构,最可能的传播方式是风力传播。17.【答案】(1)羊角锤撬(2)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3)B(4)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5)选用防滑鞋具,例如选鞋底带有深花纹的鞋、在鞋底缠绑粗草绳等;调整行走姿势例如小步走、脚掌先着地、脚打横走、身体略前倾、降低重心等。(6)竹子中间是空的(7)三棱镜(8)A(9)沉积岩(10)二十二【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月相【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省力的条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来分析;(2)根据气柱袋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来分析;(3)根据热传递方式来分析;(4)根据气体液化的原理来分析;(5)从增大摩擦力、行走稳定、不易滑倒角度来分析;(6)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分析;(7)根据色散的原理来分析;(8)根据草履虫的性状特征来分析;(9)根据沉积岩的特点来分析;(10)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1)杠杆省力的条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扳手拧主要是利用轮轴原理;羊角锤撬钉子时,羊角锤的手柄是动力臂,钉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到羊角锤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是阻力臂,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是利用杠杆省力原理;螺丝刀转一般是利用轮轴原理来拧螺丝。所以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羊角锤撬。(2)鸡蛋外壳虽然硬,但在一定冲击力下也容易破碎。鸡蛋下落高度低不是主要原因;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当鸡蛋掉落时,气柱袋内的空气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从而使鸡蛋完好无损。(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用小火给平底锅中心加热,热在锅底面是从温度高的中心向温度低的四周传递,这种热传递方式是传导,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如图A所示。B图的传递方式不符合传导特点,C图也不是热在锅底面传导的正确方式。故选:A。(4)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看不到。加盖焖煮食物时,锅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锅盖边沿冒出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形成白气。所以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5)①可以穿上鞋底花纹更粗糙的鞋子,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的作用。②行走时可以放慢脚步,降低重心,这样能使身体更稳定,不容易滑倒;(6)竹筏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竹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竹筏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可以漂浮在液体表面。而竹筏底部十分平坦不是其能漂浮的最重要原因。(7)雨后初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发生了色散现象,而三棱镜可以使光发生色散,此时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反光镜主要是反射光线,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彩虹的形成。(8)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A图的生物形态符合草履虫的特征;B图和C图的生物形态与草履虫不同;所以选:A。(9)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常常含有化石。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变质岩是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这两种岩石一般不含化石。所以当岩石标本表面有化石存在时,该岩石是沉积岩。(10)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上弦月的特点是月球西边亮,呈半圆形;农历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整个月球都被照亮;农历二十二的月相是下弦月,下弦月的特点是月球东边亮,呈半圆形。观察图中的月相图,月球东边被太阳照亮,月相呈半圆形,符合下弦月的特征,所以这天最可能是农历二十二。18.【答案】(1)反冲力(2)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激光三维成像仪(5)真空无菌【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经纬网;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解析】【分析】(1)反冲力相关知识: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产生的力叫做反冲力。(2)地球经度相关知识:地球被划分为不同的经度,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即地方时不同。(3)太阳能利用相关知识:太阳能板通过吸收太阳光来转化为电能,调整太阳能板角度使其正对太阳可提高光的吸收效率。(4)探测技术相关知识:激光三维成像仪可通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构建物体的三维图像,适用于地形扫描。(5)样品保存相关知识:真空无菌环境可防止样品被污染和氧化等,有利于样品的妥善保存。【解答】(1)火箭尾部喷射出大量高温高速气体,根据反冲原理,气体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源于反冲力。(2)由于全球不同地区的观测站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上,而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经度地区存在时间差异,所以导致各观测站监测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是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3)当探测器进入太阳光照较弱区域时,为保障设备运行,需要尽可能多的获取太阳能。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可以使太阳能板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光,从而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设备运行需求,所以最合理做法是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4)小行星 2016H03 表面布满陨石坑,需要精确扫描地形来规划最佳着陆点。激光三维成像仪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和角度等信息,构建出小行星表面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精确地识别陨石坑等地形特征,所以天问二号若要安全降落采样,需要依靠激光三维成像仪提前扫描地形。(5)天问二号采集到的小行星土壤样品需要妥善保存,防止在返回地球途中受到污染和损坏。真空环境可以隔绝外界的空气、水分和微生物等,无菌环境可以防止微生物对样品的分解和污染,所以样品储存容器内部应维持真空无菌环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5年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5年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