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2 第1课时 弹力 课件(共6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2 第1课时 弹力 课件(共68张PPT)

资源简介

(共68张PPT)
2.弹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课时 弹力
1.知道形变及其分类,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会用其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形变 认识弹力
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竖直放置弹簧施加向下的力,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变短
(2)撤去外力,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恢复原状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69—P71完成下列填空)
1.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或________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2)弹性形变: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能够____________的形变。
(3)塑性形变: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4)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_________ ________到原来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形状
体积
恢复原状
不能完
全恢复 
2.弹力
(1)定义:发生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___,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弹力的分类:压力、__________和________。
(3)弹力的方向
①压力和支持力:_______于接触面,指向_______或_________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沿着绳子指向____________的方向。
形变
恢复原状
支持力
拉力
垂直
被压
被支持
绳子收缩
课堂探究
师生互动 一个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

任务1.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如何产生的?方向怎样?
提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海绵发生弹性形变,对与它接触的铁块产生力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如图甲)。
任务2.铁块对海绵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方向怎样?
任务3.若铁块放在水平钢板上,它们之间是否有弹力?
提示:铁块、水平钢板之间产生了挤压,发生了微小形变,它们之间有弹力。
提示:铁块对海绵的压力是铁块发生弹性形变,对与它接触的海绵产生力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如图乙)。
角度1 弹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正在踢球,此时足球对脚的弹力
A.方向向上
B.方向沿球飞出方向
C.由脚的形变产生
D.由球的形变产生
例1

脚运动状态不能确定,则足球对脚的弹力方向也不能确定,选项A、B错误;足球对脚的弹力是由球的形变产生的,选项C错误,D正确。
针对练.(多选)(2024·江苏省如皋市质量调研)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形变是由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木板形变是由足球对木板的压力造成的,选项A错误;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受力物体产生作用力,故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选项B、D正确;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施加的,该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选项C正确。
角度2 弹力的方向
   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弹力的方向。
图甲:杆靠在墙上;
图乙: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图丙: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
图丁:将光滑圆球置于两个等高的台棱之间,圆球的重心位于球心。
答案:见解析图
例2
题图甲: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a)所示。
题图乙: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弧形所对应的圆心,D处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b)所示。
题图丙: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子斜向上,如图(c)所示。
丁:球受到的弹力与棱和球面接触处的切面垂直,即沿着球半径的方向指向球心,如图(d)所示。
1.弹力的成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且要恢复原状。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
针对练.(2024·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题图A中小球A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题图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竖直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
题图C中小球A受到竖直墙面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左,即水平向左,小球A还受到下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由下方小球的球心指向小球A的球心,故C正确;球与圆弧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故题图D中的弹力方向应是沿着接触点与圆弧面圆心连接的方向,且指向圆弧面的圆心,故D错误。
返回
知识点二 弹力有无的判断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法 根据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图中弹力带与手直接接触,弹力带发生形变,手与弹力带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法 方

一 假设两物体间不存在弹力,撤去接触物体,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状态不变,则不存在弹力;若状态改变,则存在弹力 假设斜面对小球无弹力,若小球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状态,则斜面对小球无弹力





法 方

二 假设两物体间存在弹力,看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若不符合,则无弹力 如图甲所示,若墙壁对小球有弹力,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小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F2不存在




   (多选)如图所示,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A、B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是
例3


题图A、C中,假设物体A和B之间存在弹力,题图A、C中选项中的物体均无法保持静止,故物体之间无弹力;题图B、D中,如果拿走B物体,A物体都会开始运动,故物体间存在弹力,故A、C正确。
针对练1.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口小底大的三角烧杯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在水平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
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法一: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则钢球受重力和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作用,钢球仍将处于静止状态,故钢球与容器侧壁虽然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容器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的假设成立,A正确。
法二: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作出各容器中钢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可见三种情况均与钢球静止的题设条件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A正确。




针对练2.下列图中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题图A中a一定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左,那么a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故A错误;题图B中a一定受重力、斜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没有弹力,那么a受到的二力不能平衡,a、b间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
题图C中若水平地面光滑,b一定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果a对b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右,那么b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故C错误;题图D中a一定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有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那么a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故D错误。
返回
知识点三 胡克定律
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 甲图的弹簧为轻质弹簧,且处于原长状态,乙图表示某同学给弹簧施加一拉力T,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1)该同学给弹簧施加的力越大,弹簧的长度也越大,
弹簧的弹力如何变化呢?
提示:该同学给弹簧施加的力T与弹簧的弹力F大小相等,所以T越大,F也越大。
(2)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提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73完成下列填空)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_______(或_______)量x成正比。
2.公式:F=______。
3.劲度系数k: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是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的物理意义为弹簧伸长或缩短1 m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 N。
4.适用条件:在弹簧的____________内。
伸长
缩短
kx
N/m
弹性限度
课堂探究
师生互动 任务1.如图所示,图甲表示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的原长为l0,图乙表示在拉力F1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为l1,图丙表示在压力F2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为l2,若图中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F1和F2分别等于多少?
提示:在F=kx中,x表示的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长度。题图乙中弹簧伸长量为l1-l0,题图丙中弹簧压缩量为l0-l2,所以F1=k(l1-l0),F2=k(l0-l2)。
任务2.若以弹力和弹簧形变量分别作为纵轴和横轴建立坐标系作F-x图像,如图所示,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任务3.不同弹簧的F-x图像是否一样?
提示:弹簧不一样,劲度系数不同,图线的倾斜程度不同。
   一根轻质弹簧在10.0 N 的拉力作用下,其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求:(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弹簧受到的压力是多大?
答案:8.00 N
例4
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
根据胡克定律得F1=kx1=k(L1-L0)
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1.00×103 N/m
当弹簧被压缩到L2=4.20 cm=4.20×10-2 m时
根据胡克定律得,压力大小F2=kx2=k(L0-L2)=1.00×103×(5.00-4.20)×10-2 N=8.00 N。
(2)当弹簧受到15.0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6.50 cm
设拉力大小为F3=15.0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由胡克定律得
x3=        m=1.50×10-2 m=1.50 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3=L0+x3=6.50 cm。
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适用条件: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2.x的意义: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量(l-l0)或压缩量(l0-l)。
3.k的意义: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材料、匝数、直径等因素决定。
4.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5.推论式ΔF=kΔx: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相应的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
针对练1.(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
B.由k= 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及形变量x无关,B错误,C正确;由胡克定律得k= ,可理解为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相等,D正确。
针对练2.(多选)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弹簧的原长为6 cm
D.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的弹力为零,结合题图可知弹簧原长为6 cm;由题图可知,当弹簧伸长2 cm,即弹簧长度为8 cm时,弹力的大小为2 N,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100 N /m,选项B、C正确,A、D错误。
返回
随堂演练
1.(多选)下列关于弹力和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物体时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B.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受到的支持力,是汽车轮胎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C.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杂技演员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是坛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绳拉物体时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A正确;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受到的支持力,是路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错误;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水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错误;杂技演员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是坛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正确。
2.如图所示,一根棒放在台阶上,Fa、Fb、Fc、Fd分别表示A、B两点可能的弹力方向,其中Fa、Fc竖直向上,Fb、Fd垂直于棒的方向斜向上。其中正确表示棒上A、B两点所受弹力的是
A.Fa,Fc
B.Fb,Fc
C.Fa,Fd
D.Fb,Fd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题图中A点为棒与台阶的支点接触,因此弹力应垂直于棒向上,故为Fb;B点为棒的支点与台阶接触,因此弹力应垂直于台阶向上,故为Fc,B正确。
3.(2024·江苏省如皋市调研)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
B.图乙中两光滑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 α、β,且α≠β,A对两斜面均无压力的作用
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没有压力的作用
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题图甲中假设A、B间有弹力,由于地面水平光滑,A无法保持静止,A错误;题图乙中A对两侧面均有压力作用,B错误;题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挤压竖直墙壁,存在压力的作用,C错误;题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D正确。
4.(鲁科必修第一册P84T5改编)在一次蹦极中,质量为50 kg的蹦极者运动到最低点时弹性绳绳长为42 m,停止振荡时弹性绳绳长为24 m。若该蹦极者所用弹性绳的原长为18 m,劲度系数认为不变,而且弹性绳的最大能承受的拉力为6 000 N。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结果可用分数表示)。求:
(1)弹性绳的劲度系数k;
当蹦极者停止振荡时,由平衡条件可得,此时弹性绳的弹力为F′=mg=500 N
弹性绳的形变量为x=(24-18) m=6 m
由胡克定律可得,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N/m。
(2)蹦极者运动到最低点时受到弹性绳的拉力大小F;
答案:2 000 N
根据题意可知,蹦极者运动到最低点时弹性绳的形变量为x1=(42-18) m=24 m
由胡克定律可得,F=kx1=2 000 N。
(3)弹性绳能拉伸到的最长长度L。
答案:90 m
当弹性绳的弹力最大时,弹性绳的长度最长,由胡克定律可得,此时弹性绳的形变量为x2=  =72 m
则弹性绳能拉伸到的最长长度为L=(72+18) m=90 m。
返回
课 时 测 评
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
C.只要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就一定有弹力
D.只要物体间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弹力一定发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D正确。
2.中国女排是中国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团队之一,曾为中国赢得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排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力有
A.推力
B.重力、推力
C.重力、空气对排球的作用力
D.重力、推力、空气对排球的作用力

排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和空气对球排的作用力,此刻人手与排球没有接触,所以没有推力,选项C正确。
3.如图甲是演示桌面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图乙是演示扁平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这两个实验都用到了
A.控制变量法
B.微小放大法
C.比较法
D.等效法

题图甲中,当用力压桌面时,桌面向下形变,平面镜倾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反射到墙上的光线方向改变的角度(可以通过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观察)是平面镜倾斜角度的两倍;题图乙中,用力挤压扁平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细管中
水柱高度变化,由于管子较细,高度变化较大,将玻璃瓶微小的形变放大,能直观地观察到形变。这两个实验都用到了微小放大法,故选B。
4.如图所示,液晶电视静止于电视机架上,关于液晶电视与电视机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电视向下形变,对电视机架产生向下的弹力作用
B.液晶电视向上形变,对电视机架产生向下的弹力作用
C.电视机架向下形变,对液晶电视产生向下的弹力作用
D.电视机架向上形变,对液晶电视产生向上的弹力作用

液晶电视受到电视机架向上的支持力,向上形变,要向下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电视机架产生向下的弹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电视机架受到液晶电视向下的压力作用,产生向下的形变,电视机架要向上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液晶电视产生向上的弹力作用,故C、D错误。
5.(多选)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女子单人3米板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因为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受到弹力的作用,所以发生了形变;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C正确。
6.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小球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自身的重力等大、反向,故D正确。
7.(多选)如图是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 40 cm,某人用600 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 m,则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
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5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每只手受到的拉力均为 600 N,故A错误;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   N=150 N,故B正确;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125 N/m,故C正确,D错误。
8.(多选)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B.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
C.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D.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


细线弹力的方向沿着细线收缩的方向,细线水平,则细线对杆的作用力方向为水平向左,所以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故A正确,B错误;杆受到地面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上,所以地面受到杆的弹力垂直于地面向下,故D错误。
9.如图所示,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3m、m,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A、B相拴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开始时,木块A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和二力平衡有kx1 =3mg;木块B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设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由胡克定律和二
力平衡有kx2=mg;所以,木块A上升的高度h=x1+x2,联立可得h=  ,故D正确。
10.(8分)(2024·江苏常州期末)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该弹簧的原长;
答案:15 cm
当弹簧的弹力等于0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由题图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l0=15 cm。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500 N/m
由胡克定律得,劲度系数为k=   ,由题图可知,当弹簧伸长Δl= 25 cm-15 cm=10 cm 时,弹力F=50 N,所以k=      N/m=500 N/m。
11.(8分)如图甲所示,一根大弹簧比一根小弹簧长0.2 m。如图乙所示,将小弹簧套在大弹簧内,它们的下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弹力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试求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和k2。
答案:10 N/m 20 N/m
根据题意,当压缩量小于0.2 m的过程,只有大弹簧发生形变
从题图丙中读出x=0.2 m时,F=2 N
由F=k1x得k1=    N/m=10 N/m
弹簧组合后,当压缩量为0.3 m时,大弹簧的形变量为
x1=0.3 m,小弹簧的形变量为x2=0.1 m
又F1+F2 =5 N,所以k1x1+k2x2=5 N
则k2=           N/m=20 N/m。
12.(8分)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与弹簧A、B相连接,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弹簧A、B质量均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用手拉住弹簧A的上端,缓慢上移多大距离时能使弹簧B向上的弹力大小变成原来的 ?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